CN220036365U - 一种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6365U
CN220036365U CN202321565569.3U CN202321565569U CN220036365U CN 220036365 U CN220036365 U CN 220036365U CN 202321565569 U CN202321565569 U CN 202321565569U CN 220036365 U CN220036365 U CN 22003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ocking
piece
rotating
cam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55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鹏
龙威章
周庆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55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6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结构,用于将把手卡持在型材或固定座上,包括:两个把手、轴部件、拨动件、两个旋转件以及至少一个锁闭件,轴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把手连接,轴部件轴向贯穿设置有容置部,拨动件设置在容置部内,拨动件与两个旋转件连接,锁闭件与对应一侧旋转件传动连接,型材或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与锁闭件配合的锁闭部,其中,一侧旋转件转动带动锁闭件移动至锁闭部,从而实现对把手的锁闭,另一侧旋转件转动可带动锁闭件复位,从而实现对把手的解锁。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轴部件、拨动件、旋转件以及锁闭件实现了室内锁闭、室外解锁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其他额外配件,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把手内外通配,且无需区分左右,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在门窗五金行业中,市场上门窗把手为实现室内锁闭,室外解锁的功能,其通常采用结构复杂的设计,其内通常需要内旋钮、外旋钮、轴部件、拨动件、锁闭件、转换旋转轴、凸轮轴、驱动件、扭簧、卡簧等配件,且基座需区分内基座、外基座,把手需区分内把手、外把手,甚至在内把手和外把手的基础上还要区分左或右,通用性较差,相对应的组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另外大多数门窗把手安装后,轴部件与把手直接插入配合,存在较大间隙虚位,导致把手晃动,操作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门窗把手的通用性差、组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结构,用于将把手卡持在型材或底座上,包括:两个把手、轴部件、拨动件、两个旋转件以及至少一个锁闭件,所述轴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把手连接,所述轴部件轴向贯穿设置有容置部,所述拨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拨动件与两个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锁闭件与对应一侧所述旋转件传动连接,所述型材或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锁闭件配合的锁闭部,其中,一侧所述旋转件转动带动所述锁闭件移动至所述锁闭部,从而实现对所述把手的锁闭,另一侧所述旋转件转动可带动锁闭件复位,从而实现对所述把手的解锁。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锁闭件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闭件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轮面的底部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滑槽,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锁闭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滑动件的一侧与所述旋转件抵接,所述滑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锁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锁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轴部件抵接,所述旋转件转动会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和卡接件,当所述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或者,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当所述卡扣结构卡入所述第一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或者,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当所述卡扣结构卡入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滑块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筋,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凹槽,当所述卡扣筋卡入所述凹槽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锁闭件稳固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滑块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安装孔,当所述凸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锁闭件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轮面,所述旋转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轮面配合的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底部高度,所述第三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凸轮面的底部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和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锁闭件套设在所述轴部件上,所述轴部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皆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滑块和转换件,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转换件安装孔,所述转换件设置在所述转换件安装孔内,所述转换件的一端与所述拨动件连接,所述转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凸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或者,所述转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凹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滑动时,可带动所述转换件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把手固连,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第二滑块上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扣部,当所述卡扣部卡入所述折弯部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限位件装配限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结构,用于将把手卡持在型材或固定座上,包括:两个把手、轴部件、拨动件、两个旋转件以及至少一个锁闭件,轴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把手连接,轴部件轴向贯穿设置有容置部,拨动件设置在容置部内,拨动件与两个旋转件连接,锁闭件与对应一侧旋转件传动连接,型材或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与锁闭件配合的锁闭部,其中,一侧旋转件转动带动锁闭件移动至锁闭部,从而实现对把手的锁闭,另一侧旋转件转动可带动锁闭件复位,从而实现对把手的解锁。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轴部件、拨动件、旋转件以及锁闭件实现了室内锁闭、室外解锁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其他额外配件,提升了组装生成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把手内外通配,且无需区分左右,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把手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把手处于锁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把手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内把手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外旋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外把手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外旋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的把手结构的爆炸图;
图12为实施例2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的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的把手处于锁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的把手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的外旋钮、开口销及拨动件之间的爆炸图;
图18为实施例3的把手结构的爆炸图;
图19为实施例3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的把手处于锁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3的把手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3的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3的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3的把手的剖视示意图;
图26为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3的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座;2、把手;3、轴部件;4、拨动件;5、旋转件;6、锁闭件;7、容置部;8、锁闭部;9、第一复位件;10、第一凸轮面;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卡接件;14、凸出部;15、第一阶梯通孔;16、第一定位孔;17、第一定位组件;18、助力部;19、第二阶梯通孔;20、螺纹孔;21、螺纹件;22、外旋钮;23、凸台;24、第三卡槽;25、第三阶梯通孔;26、第四卡槽;27、固定件;28、紧急槽;29、滑槽;30、连接件;31、第一滑块;32、卡扣筋;33、凹槽;34、凸块;35、安装孔;36、第二定位组件;37、第二定位孔;38、外旋钮安装孔;39、固定孔;40、开口销;41、滑动件;42、第二复位件;43、第二凸轮面;44、第三凸轮面;45、导向槽;46、第一导向部;47、第二导向部;48、第一中心通孔;49、第二中心通孔;50、第二滑块;51、转换件;52、转换件安装孔;53、凸部;54、凹部;55、限位件;56、折弯部;57、卡扣部;58、滑动槽;59、第一凸台;60、第二凸台;61、第三定位组件;62、第三定位孔;6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结构,用于将把手卡持在型材或固定座1上,包括:两个把手2、轴部件3、拨动件4、两个旋转件5以及锁闭件6,轴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把手2连接,轴部件3轴向贯穿设置有容置部7,拨动件4设置在容置部7内,拨动件4与两个旋转件5连接,锁闭件6与对应一侧旋转件5传动连接,型材或固定座1上对应设置有与锁闭件6配合的锁闭部8,其中,一侧旋转件5转动带动锁闭件6移动至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锁闭,另一侧旋转件5转动可带动锁闭件6复位,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解锁。
本实施例仅通过轴部件3、拨动件4、旋转件5以及锁闭件6实现了室内锁闭、室外解锁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其他额外配件,提升了组装生成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把手2内外通配,且无需区分左右,通用性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复位件9,旋转件5上靠近锁闭件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轮面10,第一凸轮面10与锁闭件6抵接,第一复位件9的一端与把手2抵接,第一复位件9的另一端与锁闭件6抵接,其中,第一凸轮面10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一凸轮面10的底部高度。
该把手2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把手2进行锁闭时,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旋转件5转动时,锁闭件6由与第一凸轮面10的底部抵接改变为与第一凸轮面10的顶部抵接,由于其第一凸轮面10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一凸轮面10的底部高度,即其第一凸轮面10具有高度差,因此旋转件5转动时会带动锁闭件6移动至型材或固定座1上的锁闭部8,同时锁闭件6移动会压缩第一复位件9,此时,把手2处于锁闭状态(如图5所示),接着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旋转件5转动时,第一复位件9逐渐复原并推动锁闭件6移动,此时锁闭件6逐渐由与第一凸轮面10的顶部抵接改变为与第一凸轮面10的底部抵接,即锁闭件6退出型材或固定座1上的锁闭部8,把手2此刻处于解锁状态(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旋转件5同时可作为内旋钮,用于更便捷地转动拨动件4。
请参阅图1-7,旋转件5的固定方式为:旋转件5上靠近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1,把手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2和卡接件13,当卡接件13卡入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时,旋转件5与把手2稳固连接,以使旋转件5转动设置在把手2上,且防止旋转件5脱出;或者,旋转件5上靠近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1,把手2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图中未示出),当卡扣结构卡入第一卡槽11时,旋转件5与把手2稳固连接,以使旋转件5转动设置在把手2上,且防止旋转件5脱出;或者,旋转件5上靠近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结构,把手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2,当卡扣结构卡入第二卡槽12时,旋转件5与把手2稳固连接,以使旋转件5转动设置在把手2上,且防止旋转件5脱出,该固定方式连接稳固可靠:采用卡槽和卡接件13的设计,旋转件5与把手2的连接稳固可靠,不易松动,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中,卡接件13可选用卡簧。
更具体的,旋转件5上靠近把手2的一端的中心延伸出一凸出部14,凸出部14上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卡槽11,把手2上沿轴部件3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通孔15,第一阶梯通孔15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2和卡接件13,当卡接件13卡入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时,旋转件5与把手2稳固连接,凸出部14上轴向设置有拨动件安装孔,用于安装拨动件4。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用户能够完美地感知到把手2处于锁闭或解锁状态,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面1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6,把手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17;或者,第一凸轮面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17,把手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6,当第一定位组件17卡入第一定位孔16时,此时把手2处于锁闭或解锁状态,其中,第一定位组件17可采用弹簧和滚珠的结构设计,也可采用弹簧和滚柱的结构设计。
为便于转动旋转件5,本实施例在内旋钮上远离拨动件4的一侧设置有助力部18(如图4所示),助力部18通常为凸块设计,进一步的,为了美观,助力部18通常设置得较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手指经常会由助力部18滑脱,为避免滑脱,助力部18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还可采用防滑材料制作助力部18的表面或嵌套在助力部18上,例如采用橡胶、塑料等材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9与锁闭件6的安装方式为:把手2上设置有与第一阶梯通孔15平行设置的第二阶梯通孔19,第一复位件9与锁闭件6设置在第二阶梯通孔19内,且第一复位件9套设在锁闭件6上,第一复位件9的一端与第二阶梯通孔19的内壁抵接,第一复位件9的另一端与锁闭件6上靠近旋转件5的一端抵接,第一复位件9始终将锁闭件6与旋转件5紧密抵接,其中,第一复位件9也可不套设于锁闭件6上,第一复位件9平行锁闭件6设置即可,也可设置多个第一复位件9,多个第一复位件9环绕锁闭件6设置。
为解决现有的把手2结构中轴部件3与把手2直接插入配合,存在较大间隙虚位,导致把手2晃动,操作体验差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把手2上垂直于第一容纳孔的位置设置有一螺纹孔20(如图7所示),当轴部件3安装在把手上时,通过一螺纹件21(如图1所示)旋入螺纹孔20,并紧密抵接于轴部件3来实现轴部件3与把手2的稳固连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通常室内和室外的旋钮需进行区分,为保护用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室外的旋钮需要考虑防盗和安全性,避免外人轻易解锁,而室内的旋转无需考虑防盗和安全性,因此室内的旋钮只需考虑便捷性即可,请参阅图8-10,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外旋钮22,外旋钮22上靠近把手2的一端的中心延伸出一凸台23,凸台23上周向环绕设置第三卡槽24,把手2上沿轴部件3的轴线上设置有第三阶梯通孔25,第三阶梯通孔25上设置有第四卡槽26和固定件27,当固定件27卡入第三卡槽24和第四卡槽26时,外旋钮22与把手2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为预防突发情况,例如,室内人员突发疾病,而室内已将把手2反锁,室外人员无法对把手2进行解锁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对室内用户进行急救等突发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外旋钮22上远离拨动件4的一端设置有紧急槽28,用于紧急情况下对把手2进行解锁。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1-14,本实施例中,旋转件5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滑槽29,锁闭件6上设置有连接件30,连接件30的一端与锁闭件6连接,连接件30的另一端可移动式设置在滑槽29内,如此设计使得旋转件5转动时,连接件30在滑槽29滑动,连接件30滑动从而带动锁闭件6移动至锁闭部8内,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锁闭。
进一步的,为便于移动锁闭件6,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滑块31,第一滑块31设置在把手2的外表面,第一滑块31上靠近锁闭件6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筋32,锁闭件6上设置有凹槽33,当卡扣筋32卡入凹槽33时,第一滑块31与锁闭件6稳固连接;和/或,第一滑块31上靠近锁闭件6的一侧设置有凸块34,锁闭件6上设置有安装孔35,当凸块34安装在安装孔35内时,第一滑块31与锁闭件6稳固连接。
请参阅图15和图16,其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把手2进行锁闭时,移动第一滑块31,第一滑块31移动会带动锁闭件6移动至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锁闭,当需要对把手2进行解锁时,将第一滑块31往与锁闭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滑块31移动会带动锁闭件6脱离出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解锁。
上述为装有第一滑块31的一侧的工作原理,下面对未装有第一滑块31的一侧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由于锁闭件6只能左右移动,因此与之连接的连接件30也只能左右移动,所以旋转件5转动会带动连接件30在滑槽29内移动,连接件30移动会带动锁闭件6移动至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锁闭;接着将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旋转件5转动会带动连接件30移动,连接件30移动会带动锁闭件6脱离出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解锁。
为便于滑动第一滑块31,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块31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还可采用防滑材料制作第一滑块31的表面或嵌套在第一滑块31上,例如采用橡胶、塑料等材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16,为定位锁闭件6的移动距离,把手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36,锁闭件6上对应第二定位组件36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37;或,锁闭件6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36,把手2上对应第二定位组件36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37。
请参阅图17,外旋钮22的固定方式为:拨动件4上靠近外旋钮22的一端设置有外旋钮安装孔38,外旋钮22上设置有固定孔39,外旋钮安装孔38与固定孔39之间通过开口销40连接,即拨动件4与外旋钮22通过开口销40连接,通过开口销40将拨动件4与外旋钮22连接,从而实现对外旋钮22的固定。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8-2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件41和第二复位件42,滑动件41的一侧与旋转件5抵接,滑动件41的另一侧与锁闭件6的一端抵接,锁闭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复位件42的一端抵接,第二复位件42的另一端与轴部件3抵接,旋转件5转动会带动滑动件41移动。
进一步的,滑动件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轮面43,旋转件5设置有与第二凸轮面43配合的第三凸轮面44,第二凸轮面43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二凸轮面43的底部高度,第三凸轮面44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三凸轮面44的底部高度。
请参阅图21和图22,其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把手2进行锁闭时,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此时第二凸轮面43与第三凸轮面44由两者的底部抵接转换为两者的顶部抵接,由于第二凸轮面43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二凸轮面43的底部高度,第三凸轮面44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三凸轮面44的底部高度,即第二凸轮面43和第三凸轮面44皆具有高度差,因此旋转件5转动会带动滑动件41移动,滑动件41移动会推动锁闭件6移动至锁闭部8内,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锁闭,同时滑动件41移动会压缩第二复位件42,接着转动拨动件4,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同时第二复位件42逐渐复原并推动锁闭件6逐渐脱离出锁闭部8,且第二复位件42始终将锁闭件6、滑动件41以及旋转件5中相邻的两个部件紧密抵接,此时第二凸轮面43与第三凸轮面44由两者的顶部抵接转换为两者的底部抵接,锁闭件6逐渐脱离出锁闭部8,从而实现对把手2的解锁。
进一步的,旋转件5和滑动件41设置在容置部7内,锁闭件6套设在轴部件3上,轴部件3轴向设置有导向槽45(如图23所示),滑动件4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部46(如图20所示),锁闭件6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7(如图24所示),第一导向部46与第二导向部47皆可移动式设置在导向槽45内。
其中,旋转件5的中心开设有与拨动件4形状相同的孔,因此拨动件4转动会带动旋转件5转动,若滑动件41上也开设与拨动件4形状相同的孔,则拨动件4转动也会带动滑动件41转动,因此旋转件5转动无法带动滑动件41移动,所以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48(如图20所示),且当拨动件4安装到第一中心通孔48内时,拨动件4转动无法带动滑动件41转动,即拨动件4的截面最大距离小于滑动件41的截面最小距离,而要实现旋转件5转动能够带动滑动件41移动,还需对滑动件41进行转动限位,即限制滑动件41转动,使得滑动件41只能移动,所以本实施例的轴部件3轴向设置有导向槽45,滑动件4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部46,通过将第一导向部46安装到导向槽45,使得第一导向部46只能沿导向槽45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件41的转动限位,锁闭件6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7,第二导向部47的设计使得锁闭件6能够规范地沿导向槽45滑动,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对轴部件3以及自身造成损坏,降低了锁闭件6与轴部件3的损坏率,降低了更换和维修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锁闭件6上也可无需设置第二导向部47,只需将第一导向部46延伸出导向槽45即可实现滑动件41与锁闭件6的抵接,只需在锁闭件6的中心开设第二中心通孔49(如图24所示),且第二中心通孔49的截面最小距离小于轴部件3的截面最大距离,此时锁闭件6始终无法完成围绕轴部件3转动,即轴部件3始终对锁闭件6起到一定的转动限位。
请参阅图26和图27,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旋转拨动件4,还设置有第二滑块50和转换件51,把手2上设置有转换件安装孔52(如图25所示),转换件51设置在转换件安装孔52内,转换件51的一端与拨动件4连接,转换件5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凸部53,第二滑块50上设置有与凸部53配合的凹部54;或者,转换件5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凹部54,第二滑块50上设置有与凹部54配合的凸部53,以使第二滑块50滑动时,可带动转换件51转动;当移动第二滑块50时,凸部53与凹部54的内壁抵接,且由于转换件安装孔52对转换件51的移动限位,即转换件51无法朝转换件安装孔52的内壁方向移动,只能在转换件安装孔52内转动,所以第二滑块50移动会带动转换件51转动,从而带动拨动件4转动,为防止推动第二滑块50时打滑,本实施例的第二滑块50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路,还可采用防滑材料制作第二滑块50的表面或嵌套在第二滑块50上,例如采用橡胶、塑料等材质。
请参阅图28,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第二滑块50的固定,还设置有:限位件55,限位件55与把手2固连,限位件55上设置有折弯部56,第二滑块50上靠近限位件55的一端设置有卡扣部57,当卡扣部57卡入折弯部56时,第二滑块50与限位件55装配限位。
请参阅图25,限位件55与把手2的固连方式为:把手2上设有滑动槽58,用于放置第二滑块50滑动,滑动槽58底部设有第一凸台59和第二凸台60(也可以是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限位件55,第一凸台59和第二凸台60的设计主要是为定位限位件55,限位件55最终是通过螺钉和螺纹孔实现与把手2的最终固定。
请参阅图18-25,为定位锁闭件6的移动距离,本实施例中,把手2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61,转换件51上对应第三定位组件61设置有至少多个第三定位孔62;或,转换件51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61,把手2上对应第三定位组件61设置有至少多个第三定位孔62。
进一步的,在拨动件4带动旋转件5转动过程中,旋转件5同时会进行移动,旋转件5移动会导致锁闭件6无法移动至锁闭部8,为限制旋转件5移动,本实施例的拨动件4上设置有限位块63(如图29所示),用于限位旋转件5朝远离锁闭件6的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轮面10、第二凸轮面43以及第三凸轮面44皆为涡旋形的凸轮面,涡旋形的设计使得旋转件5转动带动锁闭件6移动或者旋转件5转动带动滑动件41的过程更加顺滑及自然,也可设置多个涡旋形的凸轮面以实现旋转件5转动带动锁闭件6移动或者旋转件5转动带动滑动件41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1-3中不同的结构之间是可结合使用,例如拨动件4的一端可连接实施例1中的旋转件5,拨动件4的另一端可连接实施例3中的转换件51,对于其他的结合使用的方式本实施例就不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把手结构,用于将把手卡持在型材或固定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把手、轴部件、拨动件、两个旋转件以及至少一个锁闭件,所述轴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把手连接,所述轴部件轴向贯穿设置有容置部,所述拨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拨动件与两个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锁闭件与对应一侧所述旋转件传动连接,所述型材或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锁闭件配合的锁闭部,其中,一侧所述旋转件转动带动所述锁闭件移动至所述锁闭部,从而实现对所述把手的锁闭,另一侧所述旋转件转动可带动锁闭件复位,从而实现对所述把手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锁闭件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闭件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轮面的底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滑槽,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锁闭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滑动件的一侧与所述旋转件抵接,所述滑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锁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锁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轴部件抵接,所述旋转件转动会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和卡接件,当所述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或者,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当所述卡扣结构卡入所述第一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或者,所述旋转件上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当所述卡扣结构卡入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把手稳固连接,以使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且防止所述旋转件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滑块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筋,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凹槽,当所述卡扣筋卡入所述凹槽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锁闭件稳固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滑块上靠近所述锁闭件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安装孔,当所述凸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锁闭件稳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轮面,所述旋转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轮面配合的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底部高度,所述第三凸轮面的顶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凸轮面的底部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和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锁闭件套设在所述轴部件上,所述轴部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锁闭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皆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滑块和转换件,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转换件安装孔,所述转换件设置在所述转换件安装孔内,所述转换件的一端与所述拨动件连接,所述转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凸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或者,所述转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凹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滑动时,可带动所述转换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把手固连,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第二滑块上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扣部,当所述卡扣部卡入所述折弯部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限位件装配限位。
CN202321565569.3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把手结构 Active CN22003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5569.3U CN22003636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5569.3U CN22003636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6365U true CN22003636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9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5569.3U Active CN22003636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6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8634B2 (en) Radially engaging system
US8205920B2 (en) Sash lock with forced entry resistance
US5784909A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tubular locks
US8205919B2 (en) Sash lock with forced entry resistance
US8708595B2 (en) Panel member locking device
US20030200841A1 (en) Articulation lock and pivotable tool using same
US9091293B1 (en) Rotary fastener
CN220036365U (zh) 一种把手结构
US20150362003A1 (en) Rotary fastener
US20200318408A1 (en) Window balance systems
CN111364832B (zh) 一种快速拆装把手
WO2023124507A1 (zh) 一种执手装置及其拆装方法
CN220036361U (zh) 一种门窗把手结构
EP1759796A1 (en) Jigsaw with a rotating handle
CN116591546A (zh) 一种门窗把手结构
CN111904245A (zh) 一种一键固定的支撑装置
CN112009600B (zh) 感应锁上锁机构
CN209303822U (zh) 切割工具
US20230364773A1 (en) Hand tool with rotary handle
CN217898378U (zh) 一种连接锁及显示屏
CN215190825U (zh) 一种快速固定支撑装置
CN212630531U (zh) 一种一键固定的支撑装置
CN220036364U (zh) 一种门窗把手锁闭结构及门窗结构
CN213980342U (zh) 用于推拉门窗的锁定装置
CN215752829U (zh) 一种带安全锁扣的自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