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826U -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5826U
CN220025826U CN202321686151.8U CN202321686151U CN220025826U CN 220025826 U CN220025826 U CN 220025826U CN 202321686151 U CN202321686151 U CN 202321686151U CN 220025826 U CN220025826 U CN 220025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tracheal tube
fixing device
clamping
tube fixing
fre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61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香
梁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ongy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ongy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ongy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ongy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61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5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导管固定结构和设有轨道的支撑结构,导管固定结构滑动连接于轨道上。轨道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设为齿状;导管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和杠杆部,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上夹和下夹,上夹和下夹之间形成夹持轨道的夹持空间,通过按压杠杆部实现夹持部的夹持和释放,上夹和/或下夹内侧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卡合于轨道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齿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不易干扰医护人员操作或阻挡医护人员视线。操作方便,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导管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贴附部的V型结构设计巧妙,能够更好地贴附患者脸颊,不易产生压伤,且固定结构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固定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气管内导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内导管通常插入患者的气管中,以在复苏、麻醉和其他重症监护程序中建立并维持患者的气道。气管内导管有助于向无法自行呼吸的患者输送空气。它们通常在手术前放置,或用于需要长时间呼吸辅助的重症患者。一旦插入,必须将气管内导管固定在所需的固定位置,且需要保证长时间的防止气管内导管移动。
一般是使用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对导管进行固定。现有的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导管固定器和支撑轨道,导管固定器可以在支撑轨道上滑动和固定。如中国专利201980029174.1和202120642150.8,这些专利中公开的导管固定器结构与轨道连接的结构、固定导管的结构都比较复杂,且操作不便,在插管之前和之后固定和释放导管既困难又费时,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还有,贴附患者脸颊的贴附部的边缘紧贴脸颊,有对脸颊造成压伤或者压疮的风险;一般是用带子固定到贴附部两端的固定孔里,然后固定到患者的头后部,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因为患者的头部扭动而造成固定装置移位,不能充分地使气管内导管相对于患者的面部保持稳定。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稳定的导管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包括导管固定结构和设有轨道的支撑结构,导管固定结构滑动连接于轨道上,轨道为横向轨道,限定导管固定结构的横向来回移动。轨道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设为齿状;导管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和杠杆部,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上夹和下夹,杠杆部设于上夹一端,上夹和下夹之间形成夹持轨道的夹持空间,通过按压杠杆部实现夹持部的夹持和释放,上夹和/或下夹内侧设有限位件,夹持部夹持住轨道时,限位件卡合于轨道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齿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夹和下夹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按压所述杠杆部,上夹以连接部为支点向上翘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夹远离杠杆部的端部延伸有上勾部,所述下夹对应位置延伸有下勾部,夹持轨道时,所述上勾部和下勾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轨道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勾部和下勾部的内外边缘设有辅助斜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杠杆部下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限制杠杆部下压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轨道两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阻挡夹持部通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固定结构还包括导管固定组件,所述导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接部、第二组接部和紧固部,所述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之间形成夹持导管的通道,通过所述紧固部实现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的紧固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组接部与第二组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部包括固定件和卡接件,所述固定件一端连接第一组接部端部,所述卡接件一端连接第二组接部端部,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卡接件另一端实现卡接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端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卡接件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卡设于限位凸块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与第一组接部连接的端部形成有变形部,所述变形部支持固定件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端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向上推可实现固定件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接件端部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向上推或者同时相对方向按压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可实现卡槽卡接于限位凸块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和对称设于支架两端的贴附部,所述支架设于患者嘴唇上方,所述支架外侧设有轨道,所述贴附部贴附于患者两侧脸颊,所述贴附部呈V型,所述贴附部端部设有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贴附部包括本体、沿本体延伸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呈V型,所述本体设有向脸颊方向外凸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自由端向患者两侧耳朵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自由端向患者下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自由端短于第一自由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自由端端部形成有外弯部,外弯部远离患者脸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弯部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第二自由端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件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二固定件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弯部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自由端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导管固定结构。导管固定组件结构简单明了,不易干扰医护人员操作或阻挡医护人员视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贴附部的V型结构设计巧妙,能够更好地贴附患者脸颊,不易产生压伤,且固定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和导管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组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固定到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都固定到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导管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都固定到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至图6示出了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包括导管固定结构1和带有轨道201的支撑结构2。导管固定结构1用于固定导管3,支撑结构2的轨道201固定在患者嘴唇上方,后将导管固定结构1连接到支撑结构2的轨道201上,选择合适位置固定。
导管固定结构1滑动连接在轨道201上,轨道201为横向轨道201,设在患者嘴唇上方位置,可以限定导管固定结构1的横向来回移动。为实现导管固定结构1在轨道201上的横向来回移动,在轨道201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设为齿状202;导管固定结构1设置夹持部和杠杆部101,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上夹102和下夹103,杠杆部101于上夹102一端延伸而成,上夹102和下夹103之间形成夹持轨道201的夹持空间A,通过按压杠杆部101实现夹持部的夹持和释放。上夹102和/或下夹103内侧设有限位件104,夹持部夹持住轨道201时,限位件104卡合于轨道201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齿间。即通过按压和松开杠杆部101实现夹持部夹住轨道201,再通过上夹102和/或下夹103内侧的限位件104卡合在轨道201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齿间,实现导管固定结构1相对于轨道201的位置固定。需要调整导管固定结构1的位置时,只需要保持按压杠杆部101的动作并左右移动,就能实现导管固定结构1的位置调整,位置合适时,松开杠杆部101的按压,使限位件104卡合到齿间,即完成导管固定结构1位置的固定。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医护人员单手既可以完成操作。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可以只将轨道201上边缘或者下边缘设为齿状202,并对应地在上夹102或者下夹103内侧设置与两两齿间形状相配合的限位件104即可。当然,将轨道20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都设为齿状202也可以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即可。在图1中公开的就是只将轨道201的下边缘设为齿状202,对应的也只需要在下夹103内侧设置限位件104,由限位件104与齿间配合即可固定导管3固定装置位于导轨的位置。为了维持导管3固定装置的稳定性,限位件104设置在下夹103内侧的中部位置。具体实施时,如果齿间形状为三角形,那么限位件104采用等比例缩小的倒三角形最佳,如果齿间形状为梯形,那么限位件104就采用等比例缩小的倒梯形最佳。
关于夹持部的结构,如果采用传统的X型夹子也可以实现本方案,但是X型夹子中间需要弹性件辅助实现前述结构,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上夹102和下夹103之间通过连接部105连接;上夹102一端延伸为杠杆部101,下夹103与导管固定结构1为一体设置。为了实现轻松按压杠杆部101,就能使上夹102以连接部105为支点向上翘起,连接部105设置在远离杠杆部101而靠近上夹102端部的位置。杠杆部101与连接部105连接的内侧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杠杆部101便于向下按压。
为了夹持部能够更好地夹持在轨道201上,上夹102远离杠杆部101的端部延伸有上勾部106,下夹103对应位置延伸有下勾部107,夹持轨道201时,上勾部106和下勾部107之间的距离小于轨道201的高度,按压杠杆部101时,上夹102上翘,上勾部106和下勾部107之间的距离就大于轨道201的高度了。以实现夹持部夹住轨道201不易脱落。在需要分离时,只需要保持按压杠杆部101的状态,将上夹102翘起,就能轻易分离导管固定结构1和轨道201。
进一步地,因为夹持部上夹102和下夹103的高度一般不会比轨道201高度大太多,在夹持和分离时需要对准轨道201位置。那么为了便于夹持部上夹102、下夹103和轨道201的连接,在上勾部106和下勾部107的内外边缘都设置辅助斜面108。使得夹持和分离时,斜面108先抵住轨道201边缘,再辅助用力推拉,不需要费时费力去慢慢对准轨道201位置,连接更顺畅。
在具体实施时,导管固定结构1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制备而成,杠杆部101、上夹102、下夹103和连接部105等都是一体成型。使用时,仅需要较轻的力道按压杠杆部101即可使上夹102翘起。为了防止用力过猛破坏杠杆部101,所以在杠杆部101下面设置一个凸台109,该凸台109限制杠杆部101下压的距离,能保证上夹102翘起,又不会破坏杠杆部101。凸台109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达到限制杠杆部101下压的距离即可,最优的是如图1所示,将凸台109设置在导管固定结构1上,具体是在下夹103的延伸部位置。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不让导管固定结构1的夹持部从轨道201两端滑出,造成严重的后果,特在轨道201两端设置凸起203,该凸起203阻挡夹持部通过,如图2所示,凸起203分别设置在轨道201正面的两个端部,阻挡住连接部105,这样就阻挡住夹持部滑出轨道201,使用更为安全。
上述夹持部夹持和释放导轨的轨道201,医护人员单手即可完成操作,简单便捷。
为了进一步简化导管固定结构1,本实用新型还对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固定组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具体位置大同小异,主要是对结构进行了改进。
如图1所示,导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接部120、第二组接部130和紧固部,第一组接部120设置在导管固定结构1主体上。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之间形成夹持导管3的通道B,通过紧固部实现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的紧固或分离。
其中,第一组接部120与第二组接部130可转动连接,同样为了简化结构,前述转动连接,仅仅是在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的连接处140进行了减薄,使得第二组接部130便于转动。该结构设计的巧妙便捷,不需要其他额外的结构来实现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之间的转动连接。
紧固部包括固定件150和卡接件160,固定件150一端连接第一组接部120端部,即连接第二组接部130的相对端的端部。卡接件160一端连接第二组接部130端部,同样是连接第一组接部120的相对端的端部。这样,通过固定件150另一端(自由端)与卡接件160另一端(自由端)就能实现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的卡接或分离。
具体的,在固定件150自由端设限位凸块170,卡接件160自由端设至少一个卡槽180,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卡接件160自由端外表面形成卡槽180,将卡槽180卡设于限位凸块170上,就实现了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的卡接。实际操作中,如图1所示,卡槽180设置多个,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之间形成的夹持导管3的通道B是可根据导管3的粗细进行调节的,增强导管3固定装置的适应性。
为了便于将卡接的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轻易分离,特将固定件150与第一组接部120连接的端部形成变形部190,变形部190支持固定件150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变形部190呈倒U型结构。并在固定件150自由端设置第一推杆1501,具体是在固定件150自由端外侧形成第一推杆1501,第一推杆1501向上推可实现固定件150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进而带动限位凸块170向外侧移动,此时,限位凸块170从卡槽180中脱落,这样就实现了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的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卡槽180卡接到限位凸块170后,卡接件160的自由端倪刚好延伸到变形部190倒U型的间隙中,不会影响到导管3的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卡槽180卡接到限位凸块170中,在卡接件160自由端端部设置第二推杆1601。第二推杆1601向上推或者同时相对方向按压第一推杆1501和第二推杆1601就可实现卡槽180卡接到限位凸块170上。
本实用新型还针对支撑结构2进行了改进。支撑结构2包括支架204和对称设于支架204两端的贴附部205,支架204设于患者嘴唇上方,支架204外侧设有轨道201,贴附部205贴附于患者两侧脸颊。贴附部205端部设有固定孔,用来固定支撑结构2。
贴附部205的创新点在于将贴附部205设计为V型结构。具体的,贴附部205包括本体2051、沿本体2051延伸的第一自由端2052和第二自由端2053,第一自由端2052和第二自由端2053呈V型,本体2051设有向脸颊方向外凸的弧面。该弧面直接接触患者脸颊,增加了接触面积,不易在脸颊上留下压痕甚至压伤。第一自由端2052向患者两侧耳朵方向延伸,第二自由端2053向患者下颌方向延伸,第二自由端2053短于第一自由端2052。第一自由端2052端部形成有外弯部2054,外弯部2054远离患者脸部,不会压伤脸颊。整个V型结构贴合人的脸部线条,固定的更稳定。
外弯部2054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206,第二自由端2053的端部设有第二固定孔207。两个外弯部2054上的第一固定孔206通过第一固定件208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顶,两个第二自由端2053上的第二固定孔207通过第二固定件209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颈部。第一固定件208可以采用网状的固定带,这样可以包裹患者头顶部位,配合第二固定件209,能够更好地固定导管固定结构1。第一固定件208也可以采用一根防滑带。第二固定件209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带体即可,在此不多做介绍。第一固定孔206和第二固定孔207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单个条形孔,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孔等,只要能够固定第一固定件208和第二固定件209即可;其固定到患者头部的示意图如图7、8所示。另外,第一固定孔206和第二固定孔207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分别是两个条形孔组成,两个条形孔更便于固定第一固定件208和第二固定件209。第一固定件208和第二固定件209可以采用硅胶材质制成,防滑、固定性好;第一固定件208为一根防滑带固定到患者头部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医护人员先根据需要,将导管3放置到第一组接部120和第二组接部130之间,然后第二推杆1601向上推或者同时相对方向按压第一推杆1501和第二推杆1601,将卡槽180卡接到限位凸块170上,实现导管3的固定。这个过程可以单手实现。若是需要将导管固定结构1固定到支撑结构2的轨道201上,医护人员可以单手按压杠杆部101,使夹持部的上夹102、下夹103夹持住轨道201。若需要调节在轨道201上的位置,按压住杠杆部101,带动下夹103的限位件104稍微向下远离轨道201下边缘的齿状202结构,带动导管固定结构1在轨道201上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杠杆部101,此时,限位件104卡合在下边缘的齿间,完成导管固定结构1的固定。该过程,医护人员单手也可以完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导管固定结构和设有轨道的支撑结构,所述导管固定结构滑动连接于轨道上,所述轨道为横向轨道,限定导管固定结构的横向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设为齿状;所述导管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和杠杆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上夹和下夹,所述杠杆部设于上夹一端,所述上夹和下夹之间形成夹持轨道的夹持空间,通过按压所述杠杆部实现夹持部的夹持和释放,所述上夹和/或下夹内侧设有限位件,所述夹持部夹持住轨道时,限位件卡合于轨道上边缘和/或下边缘的齿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和下夹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按压所述杠杆部,上夹以连接部为支点向上翘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远离杠杆部的端部延伸有上勾部,所述下夹对应位置延伸有下勾部,夹持轨道时,所述上勾部和下勾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轨道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勾部和下勾部的内外边缘设有辅助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部下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限制杠杆部下压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两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阻挡夹持部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结构还包括导管固定组件,所述导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接部、第二组接部和紧固部,所述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之间形成夹持导管的通道,通过所述紧固部实现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的紧固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接部与第二组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部包括固定件和卡接件,所述固定件一端连接第一组接部端部,所述卡接件一端连接第二组接部端部,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卡接件另一端实现卡接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端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卡接件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卡设于限位凸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第一组接部连接的端部形成有变形部,所述变形部支持固定件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端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向上推可实现固定件另一端向外侧弹性形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端部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向上推或者同时相对方向按压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可实现卡槽卡接于限位凸块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6、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和对称设于支架两端的贴附部,所述支架设于患者嘴唇上方,所述支架外侧设有轨道,所述贴附部贴附于患者两侧脸颊,所述贴附部呈V型,所述贴附部端部设有固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部包括本体、沿本体延伸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呈V型,所述本体设有向脸颊方向外凸的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向患者两侧耳朵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自由端向患者下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自由端短于第一自由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端部形成有外弯部,所述外弯部远离患者脸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弯部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件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二固定件将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到患者头颈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弯部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
CN202321686151.8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Active CN220025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6151.8U CN22002582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6151.8U CN22002582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5826U true CN22002582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6151.8U Active CN22002582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5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78576B1 (en) Medical tube holder
US5934276A (en) Oral tube holder
US4744358A (en) 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US5437273A (en) Slidable 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US4995384A (en) Neck support for nasal cannula
AU2007232702B2 (en) Breathing nose mask system, and connecting/disconnecting means usable for the system
US9981101B2 (en) Medical tube hold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5806516A (en) Endotracheal tube stabilizer
US8636008B2 (en) 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US9308340B2 (en) 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EP1187650B1 (en) Mask and headgear with connector
US20160271349A1 (en) 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device
CN220025826U (zh)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US20070272251A1 (en) Retainer for intubation tubes
CN117085216A (zh) 一种气管内导管固定装置
US20190358421A1 (en) Endotracheal tube secure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US5975080A (en) Retention system for anti-disconnec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eathing systems
CN213608348U (zh) 一种胃管固定器
CN210301953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US20220288340A1 (en) Medical tube holder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1467653A (zh) 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
CN216603420U (zh) 防舌后坠装置
CN218833340U (zh) 口插管固定装置
CN221181285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7138283U (zh) 一种防止舌体下坠的口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