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8475U -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8475U
CN220018475U CN202320860134.5U CN202320860134U CN220018475U CN 220018475 U CN220018475 U CN 220018475U CN 202320860134 U CN202320860134 U CN 202320860134U CN 220018475 U CN220018475 U CN 220018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ensor
collimator
centering deviation
brack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01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
戎志祥
郭丰泽
冯熠硕
杨俊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3208601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8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8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8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属于对中偏差测量技术领域,用于测量基准设备和被测设备的对中偏差,包括:激光发射装置,激光发射装置发射初始激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用于安装在基准设备上;准直器,准直器与第一支架连接,用以准直初始激光;第二支架,用于安装在被测设备上。本申请结构集成度高,利用第一支架集成准直器,利用第二支架集成传感器,安装时仅需安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难度低,且安装精度高、刚性好,减少了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高、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对中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旋转设备对两轴对中要求较高,随着设备运行,由于基础移动、机体变形等原因,两轴对中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对中偏差超过许用范围,造成运行安全隐患。目前对于快速旋转的设备,由于测量环境的复杂性,高速旋转设备非接触式测量的困难性,市面上缺少行之有效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两轴之间对中偏差测量的技术方案,是在两个轴上分别安装对应数量的激光发射器和传感器,采集两转轴在转动到不同角度时激光发射器在对应光敏传感器上所投射的激光的坐标参数,进行对中偏差计算,但是该种测量装置的激光发射器与传感器均为散件,整体结构零散,需要分别安装,安装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测量装置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包括:
激光发射装置,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发射初始激光;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在基准设备上;
准直器,所述准直器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用以准直所述初始激光;
第二支架,用于安装在被测设备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器设有多个;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包括:
激光源;
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激光源发出的光分成多束所述激光;
多根光纤线,所述光纤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光器,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准直器相连,用以将所述激光传输至所述准直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本体;
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上,所述万向接头内可活动地设置有万向球;
准直器导杆,连接与所述万向球与所述准直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设有置第一通孔;
所述万向球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光纤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准直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线测量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以接收经所述准直器准直的准直激光;所述传感器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准直器的数量相等。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以采集并处理所述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支架本体;
多个调整模块,所述调整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上,所述传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模块上,且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调整模块远离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安装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台面,多个所述支撑台面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指向所述传感器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调整模块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垫块,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垫块远离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一侧;
多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围绕所述传感器设置,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垫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安装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连接所述调整模块和所述支撑台面;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调整螺栓上,并设于所述垫块与所述支撑台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调整模块之间还设置有转接结构,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调整模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安装在所述调整模块的上;
旋转部,一端设有限位部,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锁紧螺帽,旋接在所述转接座上,所述锁紧螺帽用于将所述限位部夹在所述转接座与所述锁紧螺帽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基准设备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固定件,用以将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被测设备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激光;第一支架,用于安装在基准设备上;准直器,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准直器用于准直所述激光;第二支架,用于安装在被测设备上。本装置在使用时仅需安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难度低,安装精度提高,刚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万向球的平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第一支架本体的平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调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的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激光发射装置,110-激光源,120-分光器,130-光纤线,200-第一支架,210-第一支架本体,211-第一通孔,220-万向接头,221-万向球,222-第二通孔,223-锁紧螺母,230-准直器导杆,240-第一固定件,300-准直器,400-第二支架,410-第二支架本体,411-支撑台面,420-调整模块,421-垫块,422-调节组件,4221-调整螺栓,4222-弹性件,430-转接结构,431-转接座,432-锁紧螺帽,433-旋转部,434-限位部,440-第二固定件,500-传感器,600-数据采集处理模块,700-计算机,800-准直激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垂直”是指完全垂直成90°或者几乎完全垂直,例如,在夹角为80°~100°的范围内都算作垂直,类似的,“平行”是指完全平行或几乎完全平行,例如,在完全平行的10°范围内都算作平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申请人注意到,目前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技术成熟度不高,多处于试验验证阶段。如一种风力发电机对中监测装置,通过三个测距传感器测量轴心位置,通过两个轴心位置确定轴心线;或者一种用于船舶大型筏架对中监测的装置,其中垂向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筏架相对于基座的垂向位移、竖直偏斜角及自转角,横向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筏架相对于基座的横向位移、水平偏斜角,纵向位移传感器用于提高水平偏斜角测量精度,由此确定筏架与后传动装置的相对位姿,以上装置对安装基础、被测设备刚性要求较高,同时测量数据多且繁琐,且测量误差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者。
请一并参见图1~图7,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基准设备和被测设备的对中偏差,包括:
激光发射装置100,激光发射装置100用于发射初始激光;
第一支架200,第一支架200用于安装在基准设备上;
准直器300,准直器300与第一支架200连接,准直器300用于准直初始激光;
第二支架400,第二支架400用于安装在被测设备上。
在线测量装置还包括传感器500,传感器500与第二支架400连接,传感器500用于接收经准直器300准直后的准直激光800;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用于采集并处理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准直器300安装在第一支架200上,传感器500安装在第二支架400上,使用时将第一支架200安装在基准设备(如船舶上的柴油机)的机体上,将第二支架400安装在被测设备(如发电机)的机体上。准直器300用于接收激光发射装置100发射的激光140并将该激光140准直投射到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传感器500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用于不断采集传感器500采集的光斑坐标信息并最终传输给计算机700进行对中偏差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400的安装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仅需要使准直器300发出的激光140能够顺利落在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即可。
另外,本申请的传感器500为二维传感器,用于测量激光140光斑的二维坐标,可以是位敏传感器、QD传感器或者CMOS相机等。传感器500具有感光面,其感光面用于接收准直器300准直之后的准直激光800,然后准直激光800的光斑落在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之后,传感器500通过数据线将光斑位置坐标信息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进行后续数据处理。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准直器300设有多个;(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所说的多个指二个及二个以上);
激光发射装置100包括:
激光源110;
分光器120,用于将激光源110发出的光分成多束激光140;
多根光纤线130,光纤线130的一端连接分光器120,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准直器300相连,用以将激光传输至准直器。
利用分光器120可将激光源110分割成需要数量的激光140光束,可对设备组成进行有效缩减。利用光纤线130一方面可将激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传导,根据设备安装位置,可以调整光纤线130的长度,以便于在测量前整个装置的顺利布置。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0包括:
第一支架本体210;
万向接头220,万向接头220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210上,万向接头220内可活动地设置有万向球221;
准直器导杆230,连接于万向球221和准直器300之间。
准直器300通过准直器导杆230固定在万向球221上,万向球221能灵活转动,故而位于其上的准直器300会随着万向球221的转动而转动,万向球221能够将准直器300的指向方向进行旋转调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本体210上与万向接头220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第一通孔211;
万向球221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1连通的第二通孔222,第二通孔222的延伸方向与准直器导杆230的方向相同;
光纤线13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11及第二通孔222与准直器300连接。
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2的设置用于给光纤线130与准直器300连接提供穿过路径,保持结构整洁美观,同时通过锁紧万向球221能够实现第二通孔222的方向的固定,如此利用第二通孔222对光纤线130进行限位,保持结构稳定性,且避免光纤线130活动对准直器300指向造成干扰。
由于本装置的准直器300安装在第一支架200上形成准直器组件,传感器500安装在第二支架400上形成传感器组件,准直器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是两个独立的组件,二者之间无固定连接关系,且在具体使用安装时,准直器组件仅需要安装在基准设备上,而传感器组件仅需要安装在被测设备上,二者的朝向大体相对即可,但是不要求正对,因此为了实现准直器300发出的激光140光斑能够顺利落在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准直器300需要做到空间角的灵活调整。
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万向接头220能够实现准直器导杆230的灵活自由转动,从而实现准直器300指向方向可调,便于激光140调整方向。万向接头220还包括锁紧螺母223,利用锁紧螺母223能够在准直器300调整好方向后对万向球221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使准直器300的指向方向保持固定。
具体的,在需要调整准直器300的方向时,旋松锁紧螺母223,使万向球221能够活动,然后根据需求调整万向球221转动,直至激光140的光斑落在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此时维持准直器300不动,旋紧锁紧螺母223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500为多个,且其数量与准直器300的数量相等,实现传感器500与准直器300的一一对应,进而能利用传感器500单独采集位于其上的光斑坐标信息。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400包括:
第二支架本体410;
多个调整模块420,安装在第二支架本体410上,传感器50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调整模块420上,且传感器500位于调整模块420远离第二支架本体410的一侧。
其中,调整模块420用于调整传感器500相对于第二支架本体410的俯仰和倾斜角度,便于传感器500拾取准直器300射出的激光光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本体410朝向调整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台面411;多个支撑台面411在第二支架本体410指向传感器500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调整模块42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支撑台面411上。
此种结构的设置,用于避免各个传感器500的原点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此能够拾取不同点位的位置坐标信息,从而有效保证对中偏差的测量精度。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20包括垫块421和多个调节组件422,调节组件422围绕传感器500设置,传感器500连接于垫块421远离第二支架本体410的一侧,调节组件422用于调整垫块421相对于第二支架本体410的安装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22包括:
调整螺栓4221,调整螺栓4221连接垫块421和支撑台面411;
弹性件4222,套设在调整螺栓4221上,并设于垫块421与支撑台面41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222为刚性弹垫,其在任何状态均具有强支撑性,如此能保持传感器500位置调整后俯仰或倾斜角度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22有四个,且分别中心对称地设置在传感器500的左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和右后方。如此能够实现更加稳定且精准的俯仰和左右倾斜角度的调整。
具体的调整方式为:若想要传感器500前倾,则旋松传感器500左后方和右后方的两个调整螺栓4221,并旋紧传感器500左前方和右前方的两个调整螺栓4221,此时垫块421的前端下压,后端上翘,而传感器500固定在垫块421上,此时传感器500就会随着垫块421向前倾斜。相应的,想要传感器500向哪个方向倾斜,则相应的旋紧对应方向的调整螺栓4221,并将与该侧相对的调整螺栓4221旋松。按照此种操作即可实现传感器500的俯仰及倾斜角度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500与调整模块420之间还设置有转接结构430,传感器500通过转接结构430可旋转地连接在调整模块420上,用以实现传感器500在周向的旋转调整。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结构430包括:
转接座431,转接座431安装在垫块421上;
旋转部433,一端设有限位部434,另一端与传感器500连接;
锁紧螺帽432,旋接在转接座431上,锁紧螺帽432用于将限位部434夹在转接座431和锁紧螺帽432之间。
具体的,限位部434与转接座431相对,其外径大于锁紧螺帽432顶端开口的内径,在锁紧螺帽432旋紧时能将限位部434压紧在转接座431与锁紧螺帽432之间,实现传感器500位置的固定,而锁紧螺帽432旋松后,即可实现旋转部433在锁紧螺帽432与转接座431之间的转动,进而调整传感器500的转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0上设有第一固定件240,用以将第一支架200安装在基准设备上,第一固定件240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第二支架400上设有第二固定件440,用以将第二支架400安装在被测设备上。第二固定件440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其中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400均为刚性支架,磁性件可以为强磁铁,便于将第一支架200牢固吸附在基准设备上,以及将第二支架400牢固吸附在被测设备上,实现刚性连接,且简化安装固定程序,不仅便于安装,也便于连续使用。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包括三个准直器300和三个传感器500,三个准直器300安装在第一支架200上,准直器300相对第一支架200的位置固定,三个传感器500安装在第二支架400上,传感器500相对于第二支架400的位置固定。第一支架200安装在基准设备(如柴油机)上,第二支架400直接安装在被测设备(如发电机)上,利用磁吸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即可实现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400的固定,安装简单方便,规避了分别安装准直器300和传感器500的繁琐操作。且由于准直器300相对于第一支架200的位置固定,传感器500相对于第二支架400的位置固定,致使准直器300的位置信息和传感器500的原点信息确定,不用另外测量,极大规避了测量误差。三个准直器300能够发射三束激光140一一对应地照射在三个传感器500上,从而能采集三组位置坐标信息,为后续进行计算使用。此处仅是一种实施方式,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多个准直器300和多个传感器500。
本申请在具体使用时,直接将第一支架200通过第一固定件240安装在基准设备上,将第二支架400通过第二固定件440安装在被测设备上,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使准直器300与传感器500朝向相对,打开激光源110发射激光,利用万向接头220调整准直器300的指向角度,最终使激光140的光斑落在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从而能够采集传感器500上的光斑坐标信息,进行对中偏差的计算。当然同步需要调整传感器500的俯仰、倾斜或者旋转角度,如此实现光斑顺利落在传感器500上。在第一个传感器500采集到光斑后,利用校准台对三个传感器500的感光面进行校准,通过调节垫块421的倾斜角度,以及调节转接结构430的松紧来旋转传感器500,最终使三个传感器500的感光面平行,如此来规避测量误差。在三个传感器500调整完成后,再调整剩下准直器300的倾角,使剩下两个准直器300的激光140光斑落在剩余传感器500的感光面上。传感器500将采集的光斑坐标信息传输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同时采集被测设备轴心线的一个点的坐标信息,将所有采集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700内,利用计算机700搭载的计算程序进行方程组求解,即可计算出被测设备的对中偏差。由于传感器500是刚性连接在被测设备上的,且固定位置不变,随着设备运转,光斑在传感器上的位置持续在变,装置能够持续采集光斑位置信息并输入计算机700来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连续测量。
综上,本申请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准直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支架上,使多个准直器和多个传感器分别集成,安装时仅需通过磁性件或者螺纹副固定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就能实现准直器与传感器的固定,其余设备散布地面即可,安装难度低、安装精度高,刚性好;安装在静止部件上,可以连续使用,从而实现连续在线测量;对于安装位置没有具体要求,初始需要测量的数据少,有效节省测量工时,且有效规避大量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了测量难度,提升了在线测量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发射装置(100),所述激光发射装置(100)发射初始激光;
第一支架(200),所述第一支架(200)设于基准设备上;
准直器(300),所述准直器(300)与所述第一支架(200)连接,用于准直所述初始激光;
第二支架(400),所述第二支架(400)设于被测设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器(300)设有多个;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100)包括:
激光源(110);
分光器(120),所述分光器(120)与所述激光源(110)相连,用以将所述激光源(110)发出的光分成多束所述初始激光;
多根光纤线(130),所述光纤线(130)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光器(120),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准直器(300)相连,用以将所述初始激光传输至所述准直器(3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00)包括:
第一支架本体(210);
万向接头(220),所述万向接头(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10)上,所述万向接头(220)内可活动地设置有万向球(221);
准直器导杆(230),所述准直器导杆(230)连接于所述万向球(221)和所述准直器(30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10)设置有第一通孔(211);
所述万向球(2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1)连通的第二通孔(222);
所述光纤线(13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1)及所述第二通孔(222)与所述准直器(3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测量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500),所述传感器(500)与所述第二支架(400)连接,用于接收经所述准直器(300)准直的准直激光(800);所述传感器(500)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准直器(300)的数量相等;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600)与所述传感器(500)电性连接,用于采集并处理所述传感器(500)发出的电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00)包括:
第二支架本体(410);
多个调整模块(420),所述调整模块(420)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上,所述传感器(50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模块(420)上,且所述传感器(500)位于所述调整模块(420)远离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的一侧;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420)用于调整所述传感器(50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的安装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朝向所述调整模块(4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台面(411);
多个所述支撑台面(411)在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指向所述传感器(500)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调整模块(42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411)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420)包括:
垫块(421),所述传感器(500)连接于所述垫块远离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的一侧;
多个调节组件(422),所述调节组件(422)围绕所述传感器(500)设置,所述调节组件(422)用于调整所述垫块(42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410)的安装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22)包括:
调整螺栓(4221),所述调整螺栓(4221)连接所述垫块(421)和所述支撑台面(411);
弹性件(4222),套设在所述调整螺栓(4221)上,并设于所述垫块(421)与所述支撑台面(411)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500)与所述调整模块(420)之间还设置有转接结构(430),所述传感器(500)通过所述转接结构(430)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调整模块(42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430)包括:
转接座(431),所述转接座(431)安装在所述调整模块(420)上;
旋转部(433),一端设有限位部(434),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500)连接;
锁紧螺帽(432),旋接在所述转接座(431)上,所述锁紧螺帽(432)用于将所述限位部(434)夹在所述转接座(431)与所述锁紧螺帽(43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上设有第一固定件(240),用以将所述第一支架(200)安装在所述基准设备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40)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
所述第二支架(400)上设有第二固定件(440),用以将所述第二支架(400)安装在所述被测设备上,所述第二固定件(440)为磁性件或者螺纹副。
CN202320860134.5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Active CN220018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134.5U CN220018475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134.5U CN220018475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8475U true CN22001847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0134.5U Active CN220018475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8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71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and/or calibration of position of an object in space
US7797851B2 (en) Shape measurement device probe and shape measurement device
US7576836B2 (en) Camera based six degree-of-freedom target measuring and target tracking device
EP1036300B1 (en) Surface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0487220B (zh) 一种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光轴一致性装调检测装置及方法
US4856199A (en) Single contact point distance measuring for plane determination
CN110146250B (zh) 基于六自由度平台的风洞纹影仪定位装置
WO199700958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heel alignment, suspension diagnosis and chassis measurement of vehicles
US4866362A (en) Target tracking system
CN106094889B (zh) 一种激光反射靶球主动自适应调节装置
CN116242307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飞机飞控部件姿态测量装置
CN209841335U (zh) 基于六自由度平台的风洞纹影仪定位装置
CN116381655A (zh) 检测设备
CN220018475U (zh) 一种对中偏差在线测量装置
CN113324514A (zh) 转轴调试方法与调试组件
CN116538910A (zh) 一种激光干涉仪自动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12393688A (zh) 一种三激光组合测头及光束同面共点调校方法
CN109551520B (zh) 高效率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精密测试装置
CN210834103U (zh) 一种振镜头精度检测装置
CN111780782A (zh) 激光对中仪校准装置
JPS61502218A (ja) 離間配置した装置の相対位置変化の確認装置
CN216310135U (zh) 一种多波束反射面天线测试装置
CN110631523A (zh) 一种精密二维转台轴间位置误差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7059277U (zh) 点状管式激光模组校准装置
CN220188011U (zh) 对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