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4417U -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4417U
CN220014417U CN202321671037.8U CN202321671037U CN220014417U CN 220014417 U CN220014417 U CN 220014417U CN 202321671037 U CN202321671037 U CN 202321671037U CN 220014417 U CN220014417 U CN 22001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caffold
fixedly connected
fix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10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波
王瑜
樊荣
吴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an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an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an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an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10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涉及脚手架连墙组件技术领域,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包括脚手架主体,脚手架主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环,锁紧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块、双向丝杠、转动盘、滑块、夹紧块和防滑垫的设置,达到了保护工作人员工作安全的目的,通过固定套筒、伸缩杆、螺纹孔和锁紧螺栓的设置,达到了提高连墙组件的实用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连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背景技术
脚手架连墙组件是用于在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形成连墙支撑的组件。它们通常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脚手架连墙组件的选择和安装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建筑物的结构来进行。在使用脚手架连墙组件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全操作,并确保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在建筑工地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脚手架,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对墙面进行施工,但是脚手架在上人前,往往只进行通过锁紧万向轮进行简单的固定,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时往往会因为脚手架出现位移,导致工人受伤,故现急需一种脚手架连墙组件将脚手架与与墙体进行固定,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包括脚手架主体,所述脚手架主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环,锁紧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块。
可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和伸缩杆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且固定套筒和伸缩杆表面的螺纹孔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部分螺纹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可选的,所述锁紧环和固定块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在固定套筒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一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双向丝杠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块的侧面,且贯穿处设置有轴承,双向丝杠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可选的,所述夹紧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脚手架主体的两侧,每个安装块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两个滑块、夹紧块和防滑垫,且每组滑块、夹紧块和防滑垫呈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通过安装块、双向丝杠、转动盘、滑块、夹紧块和防滑垫的设置,使该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具备了脚手架与墙面快速固定的效果,使用时,该装置使用前将一侧的安装块向上转动,使安装块处于竖直状态(连墙时,使用一侧的安装块即可),将另一侧的转动到平行状态,将脚手架主体移动至墙体处,然后根据施工的位置,将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好以后,使安装块内侧面的夹紧块位于墙体边缘的两侧,然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盘,通过转动盘向右转动双向丝杠,使双向丝杠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同步在凹槽内向内移动,滑块移动时,带动夹紧块和防滑垫一起移动,直到夹紧块内侧面的防滑垫与墙面的两面接触,接触后再进行夹紧即可,通过使用夹紧块夹紧到墙面上,起到了防止脚手架主体乱动的作用,进而达到了保护工作人员工作安全的目的。
2、该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通过固定套筒、伸缩杆、螺纹孔和锁紧螺栓的设置,使该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具备了便于调节脚手架的位置的效果,使用时,根据有益效果一,将脚手架固定好以后,该处工作完成后,当需要移动脚手架时,此时夹紧块处不需要松开,只需将螺纹孔表面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松开,然后使伸缩杆从固定套筒内离开,使固定套筒和伸缩杆的总体长度增加,移动到适合的位置以后,工作人员再使用锁紧螺栓拧紧到螺纹孔上,将改变位置后的固定套筒和伸缩杆进行固定,进而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方便调节脚手架的位置的作用,进而达到了提高连墙组件的实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处局部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手架主体;2、固定杆;3、锁紧环;4、固定块;5、固定套筒;6、伸缩杆;7、螺纹孔;8、锁紧螺栓;9、安装块;10、凹槽;11、双向丝杠;12、转动盘;13、滑块;14、夹紧块;1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包括脚手架主体1,脚手架主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环3,锁紧环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5,固定套筒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外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块9, 安装块9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脚手架主体1的两侧,每个安装块9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两个滑块13、夹紧块14和防滑垫15,且每组滑块13、夹紧块14和防滑垫15呈对称分布,安装块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0, 凹槽10的一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11,双向丝杠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13,双向丝杠11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块9的侧面,且贯穿处设置有轴承,双向丝杠11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2,凹槽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块14,夹紧块1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的材质为橡胶。
为了达到保护工作人员工作安全的目的,使用时,该装置使用前将一侧的安装块9向上转动,使安装块9处于竖直状态(连墙时,使用一侧的安装块9即可),将另一侧的转动到平行状态,将脚手架主体1移动至墙体处,然后根据施工的位置,将伸缩杆6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好以后,使安装块9内侧面的夹紧块14位于墙体边缘的两侧,然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盘12,通过转动盘12向右转动双向丝杠11,使双向丝杠11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13同步在凹槽10内向内移动,滑块13移动时,带动夹紧块14和防滑垫15一起移动,直到夹紧块14内侧面的防滑垫15与墙面的两面接触,接触后再进行夹紧即可,通过使用夹紧块14夹紧到墙面上,起到了防止脚手架主体1乱动的作用,进而达到了保护工作人员工作安全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包括脚手架主体1,脚手架主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环3, 锁紧环3和固定块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在固定套筒5的两侧,锁紧环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5, 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7,且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表面的螺纹孔7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部分螺纹孔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8,固定套筒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外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块14。
为了达到提高连墙组件的实用性的目的,使用时,根据实施例一,将脚手架固定好以后,该处工作完成后,当需要移动脚手架时,此时夹紧块14处不需要松开,只需将螺纹孔7表面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8松开,然后使伸缩杆6从固定套筒5内离开,使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的总体长度增加,移动到适合的位置以后,工作人员再使用锁紧螺栓8拧紧到螺纹孔7上,将改变位置后的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进行固定,进而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方便调节脚手架的位置的作用,进而达到了提高连墙组件的实用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包括脚手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主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环(3),锁紧环(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5),固定套筒(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外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7),且固定套筒(5)和伸缩杆(6)表面的螺纹孔(7)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部分螺纹孔(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3)和固定块(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在固定套筒(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的一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11),双向丝杠(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13),双向丝杠(11)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块(9)的侧面,且贯穿处设置有轴承,双向丝杠(11)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1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的材质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9)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脚手架主体(1)的两侧,每个安装块(9)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两个滑块(13)、夹紧块(14)和防滑垫(15),且每组滑块(13)、夹紧块(14)和防滑垫(15)呈对称分布。
CN202321671037.8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Active CN22001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037.8U CN22001441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037.8U CN22001441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4417U true CN220014417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1037.8U Active CN22001441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4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14417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组件
CN109882065B (zh) 一种通用型钢架爬梯攀爬装置
CN111648581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护功能的脚手架
CN21292701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CN204085377U (zh) 一种旋转件跳动度的测量装置
CN215485473U (zh) 一种自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防护门和激光加工设备
CN214633549U (zh) 一种可调节支架高度的消防水枪
CN111070452B (zh) 一种房建用水泥预制板卡槽加工设备
CN216239656U (zh) 一种工作面可调的建筑工程高空作业平台
CN219431343U (zh) 一种用于脚手架的剪刀撑搭接组件
CN213416017U (zh) 一种建筑用工字钢起吊机构
CN21386886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组合式安全施工架
CN219753905U (zh) 一种脚手架防坠装置
CN218264894U (zh) 一种可调尺寸的脚手架连墙件
CN212824097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板钻孔装置
CN216464166U (zh) 一种轴承座夹紧装置
CN219808684U (zh) 伸缩式快速防护支撑
CN212507329U (zh)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后锚装置
CN217612573U (zh) 一种防坠落装置自定位转向器
CN215907324U (zh) 一种非标准层下铝膜结合承插式脚手架
CN214503133U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的钢材强度检测装置
CN22103144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洞孔预留装置
CN218652773U (zh) 一种钢丝绳用安全防坠器
CN214195454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17582058U (zh) 一种钻井提升接头的上扣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