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9042U -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9042U
CN219999042U CN202320755929.XU CN202320755929U CN219999042U CN 219999042 U CN219999042 U CN 219999042U CN 202320755929 U CN202320755929 U CN 202320755929U CN 219999042 U CN219999042 U CN 21999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nergy storage
power generation
input end
stor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59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熹
刘毅
杨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TI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59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储能主体和一个灯体,储能主体包括发电装置和能量装置;灯体包括灯柱和设置在灯柱顶部的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设有照明灯;发电装置包括风能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能量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安装在灯柱底部,外壳中部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LCD交互屏,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用于检测电池储能模组中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改变电流类型和电压的双向逆变器和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和燃爆的问题和储存的电能并入电网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安全和降低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重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化石燃料转换为能源时对环境的影响,清洁能源就成了解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的清洁能源为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可以获得电能。
由于太阳能、风能这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并网发电会给电网的消纳能力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将太阳能、风能转换的电能储存。既然有配储的刚性需求,就绕不开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目前的储能模组多采用锂电池进行储能,而且大多是以集中式储能站的形式存在。集中式储能站前期需要大量建设固定设施,需要投入建设成本和工程安装成本,更重要的是锂电池的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在申请号为:202220088374.3,公开号为CN217214951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模组,其通过铝型材边框等将锂电池封装进铝型材内部,组成分布式基础储能模组或扩展储能模组,解决了基建成本高和锂电池集中易引发火灾和燃爆的问题,但这项技术中依旧存在锂电池的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通过分布式的储能主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和燃爆的问题和储存的电能并入电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储能主体和一个灯体,所述储能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顶部的发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灯体底部的能量装置,所述灯体包括呈中空状的灯柱和设置在灯柱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照明灯,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能量装置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顶部,所述风能发电模块配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风能发电模块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能量装置的输入端;
所述能量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灯柱底部,所述外壳中部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显示电池储能模组中电量的LCD交互屏,所述LCD交互屏还可用于操作控制模块控制其他模块,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用于检测电池储能模组中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改变电流类型和电压的双向逆变器和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风能发电模块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的输入端,所述电池储能模组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接双向逆变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双向逆变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电网,所述电池储能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量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LCD交互屏的输入端,所述LCD交互屏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照明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的输出端。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侧面还设有直流快充接口,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用于改变电压的DC/DC升压功率模块,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的输出端。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内还设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线路载荷监测模块,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路,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动态环境检测模块和4G通信模块,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明火探测器,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4G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侧面开有多个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储能主体和灯体配套设置在路边或者停车场,多个配套设置的储能主体和灯体间隔设置构成储能模组,在使用时,发电装置与能量装置分离式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安全隐患,同时带有照明灯的灯体间隔设置在路边或停车场可以起到照明作用。设置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可以有效提高电能的收集速度。在电量充足时,可以通过LCD交互屏操作控制模块将电池储能模组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的电路并入电网;在电量不足时,还可以通过LCD交互屏操作控制模块将电网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的电路输送到电池储能模组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和燃爆的问题和储存的电能并入电网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安全和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单个储能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单个储能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储能主体,100-灯体,110-灯柱,120-安装板,130-照明灯,200-发电装置,210-风能发电模块,220-光伏发电模块,300-能量装置,310-外壳,311-安装槽,312-通气孔,320-LCD交互屏,330-电池储能模组,340-电量检测模块,350-双向逆变器,360-控制模块,370-直流快充接口,380-DC/DC升压功率模块,390-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400-语音播报模块,410-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20-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30-4G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储能主体10和一个灯体100,所述储能主体10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100顶部的发电装置200和设置在所述灯体100底部的能量装置300,所述灯体100包括呈中空状的灯柱110和设置在灯柱110顶部的安装板120,所述安装板120底部设有照明灯130,所述发电装置200与所述能量装置300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发电装置200包括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210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220,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顶部,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配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上,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能量装置300的输入端,
所述能量装置300包括外壳310,所述外壳310安装在所述灯柱110底部,所述外壳310中部开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内安装有用于显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LCD交互屏320,所述LCD交互屏320还可用于操作控制模块360控制其他模块,所述外壳310内部设有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330、用于检测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340、用于改变电流类型和电压的双向逆变器350和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模块360,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入端,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接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电网,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340的输入端,所述电量检测模块340的输出端连接LCD交互屏320的输入端,所述LCD交互屏32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所述照明灯1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
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为现有技术中的风能发电机,例如:无锡群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型螺旋型风力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为5块容量为10KWh的锂电池组串而成,所述控制模块360为现有技术中的BMS控制模块360或者EMS控制模块360,所述LCD交互屏320和双向逆变器350均为现有技术,所述双向逆变器350是现有技术中可接入电网的双向逆变器350,可以实现AC转DC,DC转AC,例如:华为380V,SUN2000-8。
储能主体10和灯体100可配套设置在路边或者停车场,多个配套设置的储能主体10和灯体100间隔设置构成储能模组,在使用时,将储能主体10分为设置在灯体100顶部的发电装置200和设置在灯体100底部的能量装置300两个部分,将发电装置200与能量装置300分离式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安全隐患,同时带有照明灯130的灯体100可以间隔设置在路边或停车场可以起到照明作用。设置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210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220,可以有效提高电能的收集速度。同时设置用于显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LCD交互屏320,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330、用于检测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340、用于改变电流类型和电压的双向逆变器350和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模块360,不仅可以通过LCD交互屏320显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量,在电量充足时,还可以通过LCD交互屏320操作控制模块360将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350的电路并入电网,在电量不足时,还可以通过LCD交互屏320操作控制模块360将电网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350的电路输送到电池储能模组330中,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储能站技术中锂电池集中安放,在长时间储能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和燃爆的问题和储存的电能并入电网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安全和降低建设成本。
为了更加方便地使用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侧面还设有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用于改变电压的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
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为现有技术,例如:HRB24250D-6W,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直流快充接口370为电车充电,方便了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能的使用。
为了电车充电时的安全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
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检测电量的车辆蓄电池检测仪,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检测电车蓄电池中的电量,通过控制模块360控制直流快充接口370断电。
为了更加方便电车充电,通过电量检测模块340、双向逆变器350、控制模块360、电池储能模组330、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和直流快充接口370的配合使用,还可以将电网中的电能通过双向逆变器350进入电池储能模组330,再通过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和直流快充接口370为电车充电。
为了更好地提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内还设有语音播报模块400,所述语音播报模块400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模块400报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量百分比,有利于更好地使用。
为了减少短路、火灾或燃爆的发生,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的输入端接入电路,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为现有技术中的线路负荷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监测电路中的负载情况,负载过高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360切断电路。
为了减少火灾或燃爆发生后,未不及时处理引发更大灾害的情况,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和4G通信模块430,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明火探测器,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4G通信模块4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
在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明火探测器检测储能主体10的使用环境,当发生温度过高和明火时,通过控制模块360切断电路和通过4G通信模块430通知消防。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现有技术,例如:PT100系列,所述明火探测器为现有技术,例如:JTG-ZW-G1B系列,为了能量装置300的散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壳310两侧均开有多个通气孔312,在使用时,空气可通过通气孔312进入能量装置300内部,带出热量,完成散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210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220发电产生电能,通过电路输送到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330中,在电量充满时,通过LCD交互屏320操作控制模块360将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350的电路并入电网。有电车充电时,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的电能通过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和直流快充接口370为电车充电,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不足时,可通过控制模块360将电网中的电能通过带有双向逆变器350的电路输送到电池储能模组330中,进而通过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和直流快充接口370为电车充电,完成电车的充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储能主体(10)和一个灯体(100),所述储能主体(10)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100)顶部的发电装置(200)和设置在所述灯体(100)底部的能量装置(300),所述灯体(100)包括呈中空状的灯柱(110)和设置在灯柱(110)顶部的安装板(120),所述安装板(120)底部设有照明灯(130),所述发电装置(200)与所述能量装置(300)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发电装置(200)包括用于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模块(210)和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光伏发电模块(220),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顶部,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配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上,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能量装置(300)的输入端;
所述能量装置(300)包括外壳(310),所述外壳(310)安装在所述灯柱(110)底部,所述外壳(310)中部开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内安装有用于显示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LCD交互屏(320),所述外壳(310)内部设有用于储能和放能的电池储能模组(330)、用于检测电池储能模组(330)中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340)、用于改变电流类型和电压的双向逆变器(350)和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模块(360),所述风能发电模块(210)和所述光伏发电模块(2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入端,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接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接入电网,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340)的输入端,所述电量检测模块(340)的输出端连接LCD交互屏(320)的输入端,所述LCD交互屏(32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逆变器(350)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侧面还设有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用于改变电压的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DC/DC升压功率模块(38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储能模组(330)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所述车端蓄电池检测模块(39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快充接口(37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内还设有语音播报模块(400),所述语音播报模块(400)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的输入端接入电路,所述线路载荷监测模块(4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内部还设有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和4G通信模块(430),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明火探测器,所述动态环境检测模块(420)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入端,所述4G通信模块(4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60)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0)侧面开有多个通气孔(312)。
CN202320755929.X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Active CN21999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5929.XU CN21999904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5929.XU CN21999904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9042U true CN219999042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5929.XU Active CN219999042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9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7954U (zh) 一种新型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
CN103047601B (zh) 混合能源供电的应急照明及疏散指引装置
KR101294807B1 (ko) 독립형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의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03166259A (zh) 太阳能风机综合供电系统
KR20100109104A (ko) 태양전지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형 저장장치
CN102916613A (zh) 移动式一体化风、光、油联合供电装置
CN219999042U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模组
CN211981794U (zh) 智能光伏电站
KR20120058794A (ko) 신재생 에너지를 이용한 최적 경관 조명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259312A (zh) 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17824790U (zh) 一种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2457211A (zh) 一种独立型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
CN104779897A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上的风光发电系统
CN201413609Y (zh) 太阳能显示屏
CN211223001U (zh) 一种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太阳能遮阳罩
KR20120071147A (ko) 스마트 태양광 가로등의 그룹화를 통한 분산 전원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7962464U (zh) 一种低日照地区风光互补路灯
CN202474902U (zh) 一种微风光互补发电站
CN103075705B (zh) 混合能源供电的应急照明装置
CN202261997U (zh) 一种太阳能led路灯智能显示装置
CN206189297U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路警示灯
CN218182783U (zh) 一种户外多能互补供电系统
CN204793785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预装式变电站
CN204859068U (zh) 一种风光储智慧能源塔
CN103047602B (zh) 清洁能源供电的应急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