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7417U - 头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7417U
CN219997417U CN202320245321.2U CN202320245321U CN219997417U CN 219997417 U CN219997417 U CN 219997417U CN 202320245321 U CN202320245321 U CN 202320245321U CN 219997417 U CN219997417 U CN 21999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set
fram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main board
w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53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美新
蒋飞虎
徐庆
邢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53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7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装置,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用于使头戴装置既可以与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又可以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头戴装置包括框架,显示模组、主板、内置电池和通信接口。显示模组位于框架上,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或视频;主板位于框架内部,且与显示模组相连;主板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有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内置电池位于框架内部;内置电池被配置为在头戴装置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头戴装置供电;通信接口位于框架上,且与有线接收模块连接;通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头戴装置应用于终端中,以提高终端的性能。

Description

头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装置。
背景技术
头戴类装备是现场作业人员最重要的穿戴装备。智能穿戴装备使用语音操控,能够解放现场作业人员的双手,帮助数字时代企业人员安全,智能,高效的完成工作,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现有的智能头戴类装备主要有分体式结构和一体式结构两种。分体式智能头戴类装备包括头盔端和手持端(例如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其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模块放在头盔端,而计算单元、通信模块及供电模块在手持端,头戴端和手持端通过有线模式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和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装置,用于使头戴装置既可以与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又可以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装置,该头戴装置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数据交互。所述头戴装置包括框架、显示模组、主板、内置电池和通信接口。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框架上,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或视频。主板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与所述显示模组相连。所述主板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有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内置电池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内置电池被配置为在所述头戴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所述头戴装置供电。通信接口位于框架上,且与所述有线接收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包括主板,主板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有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与通信接口连接。无线接收模块能够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通信接口能够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且头戴装置还包括能够在头戴装置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头戴装置供电的内置电池。这样,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不仅可以利用有线接收模块和通信接口实现与电子设备的有线连接,还可以利用无线接收模块和内置电池实现与电子设备的完全无线连接。在电子设备不支持DP投屏协议的情况下,头戴装置依旧可以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头戴装置能够与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还可以使头戴装置适用于高空等危险复杂的工作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以及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在检测到所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有线投屏信号,在未检测到所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无线投屏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还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切换开关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内置电池与所述主板连通。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板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中通过设置切换开关,能够对头戴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方式、以及头戴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例如,在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内置电池与主板连通,为头戴装置供电,头戴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无线连接。在切换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通信接口与主板连通,此时,若通信接口与电子设备连接,头戴装置由电子设备供电,且处于工作状态,若通信接口未与电子设备连接,则头戴装置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通信接口相邻设置;所述切换开关包括遮挡部,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通信接口。这样,在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接口被遮挡,通信接口无法使用,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内置电池为头戴装置供电的同时,通信接口也为头戴装置供电的情况出现,规范用户操作,保证用户正确使用头戴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还包括外置电池盒,所述外置电池盒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被配置为容纳外置电源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置电池盒包括壳体和转接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被配置为容纳所述外置电源,所述第二容纳槽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电子设备。转接线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外置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输出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
这样,当转接线的第一输入接口和第二输入接口分别连接外置电源和电子设备,转接线的输出接口连接通信接口时,外置电源通过转接线和通信接口与主板(供电电路)电连接,从而为头戴装置供电。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转接线和通信接口与有线接收模块连接,向显示模组传输有线投屏信号。
外置电源的电池容量相比与内置电池的电池容量较大,且外置电源的电池容量相比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也较大,因此在外置电源为头戴装置供电的情况下,头戴装置的工作时间,相比于内置电池或电子设备为头戴装置供电的情况下,头戴装置的工作时间可以更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置电池盒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开合。通过设置卡扣,使得该外置电池盒能够挂在工作人员的腰间或口袋,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还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相连,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转接线的输出接口连接,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置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内部。这样,在头戴装置与电子设备有线连接,电子设备为头戴装置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内置电池拆卸下来,从而减轻头戴装置的整体重量,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同时,这样设置还可以方便用户对内置电池进行更换,避免因电池故障导致头戴装置无法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还包括声音采集器、图像采集器和扬声器。声音采集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及用户所在环境的音频信号。图像采集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所在环境的视频或照片。扬声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播放音频。
这样,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装置时,现场作业人员(也即用户)能够利用声音采集器和图像采集器对工作过程进行记录,从而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回放溯源,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同时,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时,现场工作人员还可以按照扬声器所发出的提示信息作业,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失误数量,提高作业能力与效率。声音采集器、图像采集器、扬声器和可以与显示模组共同作用,实现现场工作人员与远程专家(或同事)的实时交流,帮助现场作业人员及时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方便远程专家(或同事)了解现场状态,实时修改或调整作业计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框架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所述声音采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图像采集器位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声音采集器的一侧。
这样,主板位于框架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可以平衡框架重量,声音采集器和显示模组位于主板的一侧,图像采集器位于主板的另一侧,框架对应主板两侧的部分的重量相差不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平衡框架重量,提高用户使用感受。同时,声音采集器和显示模组位于主板的一侧,图像采集器位于主板的另一侧,还可以避免因显示模组与图像采集器位于同一侧,显示模组位置调整过程中遮挡图像采集器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位于所述框架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这样,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与用户双眼看到的图像基本相同,从而可以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同时更加方便用户对操作过程进行回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柔性调节部,所述柔性调节部具有弹性,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框架的长度。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中,框架的长度可调,从而可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能够适配不同头型大小,提高头戴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头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的头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的头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的头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提供的头戴装置的AA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3所提供的头戴装置的AA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装置、电子设备和外置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置电池盒、电子设备和外置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置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置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头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装置与穿戴物品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
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头戴类装备是现场作业人员最重要的穿戴装备。智能头戴类装备能够由语音控制,解放现场作业人员的双手,帮助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智能,高效的完成工作,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现场作业员工在使用智能头戴类装备时,智能头戴类装备的摄像头可以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回放溯源,智能头戴类装备的显示屏可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帮助文档,信息提示。同时,头戴类装备的显示屏和摄像头,还可以帮助现场作业人员与远程专家进行实时沟通(例如,实时语音指导、实时视频指导、屏幕共享与标注等),由远程专家辅导和解决现场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规范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现有的智能头戴类装备主要有分体式结构和一体式结构两种。分体式智能头戴类装备包括头戴端和手持端,分体式智能头戴类装备的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模块结构放在头盔端,而计算单元、通信模块及供电模块在手持端,头戴端和手持端通过有线模式连接(也即通过数据线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和供电。
然而,在头盔端和手持端之间有线连接,手持端不支持视频接口(display port,DP)投屏协议的情况下,头盔端将无法显示画面,导致该智能头戴设备无法使用。此外,智能头戴设备只能够支撑有线模式,这样在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等复杂工程时,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装置100,头戴装置100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200数据交互。
其中,电子设备200例如可以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图2为一种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主要包括盖板201、显示屏202、中框203以及后壳204。后壳204和显示屏202分别位于中框203的两侧,且中框203和显示屏202设置于后壳204内,盖板201设置在显示屏202远离中框203的一侧,显示屏202的显示面朝向盖板201。
其中,显示屏202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在此情况下,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201和背光模组之间,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上述显示屏202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由于OLED显示屏为自发光显示屏,因而无需设置背光模组。
中框203包括承载板2031以及绕承载板2031一周的边框2032。
如图3和图4所示,头戴装置100包括框架10、显示模组20、主板30、内置电池40和通信接口50。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框架10可以大致呈U型。在另一些示例中,框架10可以呈半圆环状。在又一些示例中,框架10可以呈圆环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框架10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框架10的材料不做限制,示例性的,框架10的材料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等。在一些示例中,框架10可以为一体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框架10可以包括通过卡扣或螺丝等结构连接的多个子框架。
显示模组20位于框架10上,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或视频。
主板30位于框架10内部,且与显示模组20相连。主板3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31和有线接收模块32,无线接收模块31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
其中,无线投屏信号即电子设备200通过无线局域网(WiFi)传输的投屏信号,该无线投屏信号用于使显示模组20显示图像或视频。
示例性的,主板3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主板30上可以包括多个芯片或电路,其中无线接收模块31和有线接收模块32可以为芯片、电路或者芯片中的部分电路。例如,有线接收模块32可以为龙讯芯片,无线接收模块31可以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的部分电路。
如图3所示,框架10可以包括主板仓11,主板30设置于主板仓11内。这样,主板30位于主板仓11中,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影响,从而有利于延长主板3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头戴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对主板仓11的大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主板30的大小进行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除上述无线接收模块31和有线接收模块32外,主板30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或电路结构,以实现对数据预处理、降噪处理等功能。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能够与电子设备200数据交互,电子设备200能够替头戴装置100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因此头戴装置100的数据处理量较少,数据处理难度也相应较低。这样,主板30的功能需求较低,从而有利于降低主板30的成本,进而降低头戴装置100的成本。
内置电池40位于框架10内部,内置电池40被配置为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示例性的,内置电池40可以为锂电池。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主板30还可以包括供电电路33,供电电路33连接无线接收模块31、有线接收模块32和显示模组20。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内置电池40可以与供电电路33相连,从而使内置电池40提供的电源分别供给无线接收模块31、有线接收模块32和显示模组20。当然,头戴装置100中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器件(例如,扬声器等),供电电路33也可以与其他功能器件相连,从而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将内置电池40提供的电源分别供给到其他功能器件。
如图3所示,框架10可以包括电池仓12,内置电池40位于电池仓12内。本申请实施例对电池仓12的大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内置电池40的大小进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内置电池40放置在电池仓12中,从而可以利用电池仓12保护内置电池40,避免水汽或灰尘影响内置电池40的性能,提高内置电池40的使用寿命。
通信接口50位于框架10上,且与有线接收模块32连接。通信接口50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
其中,有线投屏信号即由支持DP投屏协议的电子设备200通过通信接口50传输的投屏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有线投屏信号与无线投屏信号中传输的显示数据应相同,以使得显示模组20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显示的图像或视频,能够与显示模组20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有线连接的情况下显示的图像或视频相同。
示例性的,通信接口50可以为type-C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包括主板30,主板3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31和有线接收模块32,有线接收模块32与通信接口50连接。无线接收模块31能够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通信接口50能够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且头戴装置100还包括能够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的内置电池40。这样,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不仅可以利用有线接收模块32和通信接口50实现与电子设备200的有线连接,还可以利用无线接收模块31和内置电池40实现与电子设备200的完全无线连接。在电子设备200不支持DP投屏协议的情况下,头戴装置100依旧可以与电子设备200进行通信。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头戴装置100能够与电子设备200无线通信,还可以使头戴装置100适用于高空等危险复杂的工作环境。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的工作模式进行简单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可以支持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有线工作模式、无线工作模式和半有线工作模式。
在有线工作模式下,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连接,电子设备200支持DP投屏协议,通信接口50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并传输至主板30,再由主板30传输至显示模组20,使显示模组显示20画面。同时,通信接口50连接电子设备20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可以理解的是,除有线投屏信号外,通信接口50还可以接收电子设备200传输的其他信号或数据(例如,控制信号,检测信号等),并传输至主板30。当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头戴装置100(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连接断开,使头戴装置100断电,停止使用。
在无线工作模式下,头戴装置100可以通过无线接收模块31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并将无线投屏信号传输至显示模组20,使显示模组20显示画面。此时,电子设备200可以支持DP投屏协议,也可以不支持DP投屏协议。头戴装置100中的内置电池4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当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关闭内置电池40,使头戴装置100断电,停止使用。
在半有线工作模式下,电子设备200不支持DP投屏协议,头戴装置100通过无线接收模块31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并将无线投屏信号传输至显示模组20,使显示模组20显示画面。头戴装置100的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连接,接收电子设备200传输的其他信号或数据(例如,控制信号,检测信号等),并传输至主板30。同时,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连接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当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头戴装置100(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连接断开,使头戴装置100断电停止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支持有线工作模式、无线工作模式和半有线工作模式,多种工作模式可以灵活切换,使得头戴装置100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提高了头戴装置100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头戴装置100中的显示模组20、主板30和内置电池4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可以包括微显示屏21和光机臂22,光机臂22的一端与框架10相连,光机臂22的另一端与微显示屏21相连。其中,微显示屏21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或视频。光机臂22被配置为调整微显示屏21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光机臂22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10上。这样,随着光机臂22相对于框架10旋转,与光机臂22相连的微显示屏21能够相对框架10上下运动。
在另一些示例中,光机臂22可弯折。这样,在光机臂22向内弯折时,与光机臂22相连的微显示屏21能够靠近框架10,在光机臂22向外弯折时,与光机臂22相连的微显示屏21能够远离框架10。
在又一些示例中,光机臂22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10上,且光机臂22还可弯折。这样,微显示屏21能够相对框架10上下左右前后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通过设置光机臂22使得微显示屏21的位置灵活可调,从而使得头戴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作业人员和不同的工作场景。
在又一些示例中,微显示屏21与光机臂22可以转动连接,这样用户(或现场作业人员)还可以对微显示屏21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使用户更好的观看微显示屏21所显示的图像或视频。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30还包括控制电路34,控制电路34连接无线接收模块31、有线接收模块32以及显示模组20。控制电路34被配置在检测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显示模组20发送有线投屏信号,在未检测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显示模组20发送无线投屏信号。
这样,在有线投屏信号和无线投屏信号同时传输至主板30时,可以优先利用有线投屏信号使显示模组20显示图像或视频,避免因无线网络问题,造成显示模组显示图像或视频延迟,或直接不显示图像或视频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电池40可拆卸地安装于框架10内部。这样,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有线连接,电子设备20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内置电池40拆卸下来,从而减轻头戴装置100的整体重量,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同时,这样设置还可以方便用户对内置电池40进行更换,避免因电池故障导致头戴装置无法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出现。
除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框架10、显示模组20、主板30、内置电池40和通信接口50外,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切换开关60,切换开关60位于框架10上。切换开关6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如图5所示,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切换开关60将内置电池40与主板30连通。如图6所示,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切换开关60将通信接口50与主板3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中通过设置切换开关60,能够对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方式、以及头戴装置100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例如,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时,内置电池40与主板30连通,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头戴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电子设备200之间可以无线连接。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二状态时,通信接口50与主板30连通,此时,若通信接口50与电子设备200连接,头戴装置100由电子设备200供电,且处于工作状态,若通信接口50未与电子设备200连接,则头戴装置停止工作。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切换开关60可以为拨动开关。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开关60的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切换开关60还可以为按键开关、按钮开关等。
图7和图8均为图3中AA区域的放大图,图7中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图8中切换开关60处于第二状态。切换开关60可以包括凸起部61,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时,凸起部61位于第一位置,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二状态时,凸起部61位于第二位置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存在间距。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切换开关60与通信接口50相邻设置。切换开关60还可以包括遮挡部62,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遮挡部62遮挡通信接口50。
这样,在切换开关6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接口50被遮挡,通信接口50无法使用,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内置电池为头戴装置供电的同时,通信接口也为头戴装置供电的情况出现,规范用户操作,保证用户正确使用头戴装置100。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外置电池盒70,与通信接口50连接,被配置为容纳外置电源300和电子设备200。
示例性的,外置电源300可以为充电宝。
如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外置电池盒70可以包括壳体71和转接线72。
其中,如图11所示,壳体71包括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第一容纳槽711被配置为容纳外置电源300,第二容纳槽712被配置为容纳电子设备200。
如图10所示,转接线72包括第一输入接口721、第二输入接口722和输出接口723,第一输入接口721被配置为与外置电源300连接,第二输入接口722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200连接,输出接口723被配置为与通信接口50连接。
这样,当转接线72的第一输入接口721和第二输入接口722分别连接外置电源300和电子设备200,转接线72的输出接口723连接通信接口50时,外置电源300通过转接线72和通信接口50与主板30(供电电路33)电连接,从而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转接线72和通信接口50与有线接收模块连接,向显示模组20传输有线投屏信号。
外置电源300的电池容量相比与内置电池40的电池容量较大,且外置电源300的电池容量相比电子设备200的电池容量也较大,因此在外置电源30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的情况下,头戴装置100的工作时间,相比于内置电池40或电子设备20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的情况下,头戴装置100的工作时间可以更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包括为外置电池盒70时,除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三种工作模式(有线工作模式、无线工作模式和半有线工作模式)外,头戴装置100还可以支持长时间有线工作模式和长时间半有线工作模式。
在长时间有线工作模式下,输出接口723与通信接口50连接,电子设备200具有DP投屏功能,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通过第二输入接口722、输出接口723和通信接口50传输至主板30,再由主板30传输至显示模组20,使显示模组20显示画面。同时,外置电源300通过第一输入接口721、输出接口723和通信接口5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当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外置电池盒70与头戴装置100之间的连接断开,使头戴装置100断电,停止使用。
在长时间半有线工作模式下,输出接口723与通信接口50连接,电子设备200不具有DP投屏功能,头戴装置100可以通过无线接收模块31接收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并将无线投屏信号传输至显示模组20,使显示模组20显示画面。电子设备200通过转接线72和通信接口50向主板30传输信号或数据。同时,外置电源300通过转接线72和通信接口50为头戴装置100供电。当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外置电池盒70与头戴装置100之间的连接断开,使头戴装置100断电停止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输入接口721、第二输入接口722、输出接口723和通信接口50均具有多个引脚,多个引脚用于支持不同的功能(例如,供电、控制数据传输、显示数据传输等)。
基于此,为了实现输出接口723向通信接口50传输外置电源300所提供的电压,以及电子设备200所提供的信号,第一输入接口721中与供电功能对应的引脚可以与外置电源300中的引脚连接,而第一输入接口721中的其他引脚(例如,对应数据传输功能的引脚)则可以悬空,不与外置电源300的引脚连接;第二输入接口722中与数据传输功能对应的引脚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引脚连接,而第二输入接口722中的其他引脚(例如,对应供电功能的引脚)则可以悬空,不与电子设备200的接口引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
其中,“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可以是第一容纳槽711的底部具有弹性。这样,第一容纳槽711的容量可变,第一容纳槽711可以容纳不同尺寸的外置电源300。
“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也可以是第二容纳槽712的底部具有弹性。这样,第二容纳槽712的容量可变,第二容纳槽712可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200。
“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还可以是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的底部均具有弹性。这样,第一容纳槽711的容量和第二容纳槽712的容量均可变,第一容纳槽711和第二容纳槽712可分别容纳不同尺寸的外置电源300和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200。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壳体71的底部可以包括弹力带713,弹力带713可以在第一容纳槽711或第二容纳槽712的深度方向上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2所示,外置电池盒70还可以包括卡扣73,卡扣73的一端与壳体7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开合。示例性的,卡扣73的一端可以通过铰链与壳体71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卡扣73,使得该外置电池盒70能够挂在工作人员的腰间或口袋,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3所示,外置电池盒70还可以包括防护盖74,防护盖74与壳体71转动连接,防护盖74被配置为防止外置电源300和电子设备200从外置电池盒70中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头戴装置100还包括数据线80,数据线80的一端与通信接口50相连,数据线80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转接线72的输出接口723连接(如图9所示),或与电子设备200连接(如图15所示)。
示例性的,数据线80可以为双type-C线,即数据线80的两个端口均为type-C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头戴装置100还包括声音采集器91、图像采集器92和扬声器93。其中,声音采集器91与主板30连接,声音采集器91被配置为采集用户及用户所在环境的音频信号。图像采集器92与主板30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所在环境的视频或照片。扬声器93与主板30连接,被配置为播放音频。
这样,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装置100时,现场作业人员(也即用户)能够利用声音采集器91和图像采集器92对工作过程进行记录,从而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回放溯源,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同时,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时,现场工作人员还可以按照扬声器93所发出的提示信息作业,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失误数量,提高作业能力与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中的声音采集器91、图像采集器92、扬声器93和可以与显示模组20共同作用,实现现场工作人员与远程专家(或同事)的实时交流,帮助现场作业人员及时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方便远程专家(或同事)了解现场状态,实时修改或调整作业计划。
示例性的,声音采集器91可以包括麦克风。图像采集器92可以包括摄像头。扬声器93可以为电动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或压电式扬声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头戴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数据交互,并不仅仅是由电子设备200向头戴装置100传输数据,还可以由头戴装置100向电子设备200传输数据。例如,声音采集器91和图像采集器92采集的信息可以经主板30进行预处理,发送至电子设备200中。
在一些示例中,参阅图3,主板30位于框架10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声音采集器91与显示模组20位于主板30的一侧,图像采集器92位于主板30远离声音采集器91的一侧。
这样,主板30位于框架10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可以平衡框架重量,声音采集器91和显示模组20位于主板30的一侧,图像采集器92位于主板30的另一侧,框架10对应主板30两侧的部分的重量相差不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平衡框架重量,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同时,声音采集器91和显示模组20位于主板30的一侧,图像采集器92位于主板30的另一侧,还可以避免因显示模组20与图像采集器92位于同一侧,显示模组20位置调整过程中遮挡图像采集器92的情况出现。
在另一些示例中,图像采集器92位于框架10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这样,图像采集器92采集的图像,与用户双眼看到的图像基本相同,从而可以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同时更加方便用户对操作过程进行回溯。
本申请实施例对扬声器93的位置不做限定。在一些示例中,扬声器93可以位于框架10的尾端,在另一些示例中,扬声器93也可以位于框架10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在又一些示例中,头戴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扬声器93,多个扬声器93间隔分布在框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框架10可以包括柔性调节部13,柔性调节部13具有弹性,被配置为调节框架10的长度。
其中,柔性调节部13被配置为调节框架10的长度,也即,在柔性调节部13拉伸变长时,框架10的长度随之增加;在柔性调节部13恢复原长度时,框架10的长度随之减少。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中,框架10的长度可调,从而可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能够适配不同头型大小,提高头戴装置100的实用性。
示例性的,柔性调节部13的材料可以包括硅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柔性调节部13的数目不做限制。例如,框架10可以包括一个柔性调节部13。又例如,框架10可以包括多个柔性调节部13(图3中以框架10包括两个柔性调节部13为例进行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框架10还可以包括装饰部14,装饰部14与电池仓12对称设置,用于平衡框架10整体重力,使框架10结构美观。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头戴装置100可以通过卡扣与头盔、棒球帽、头环等穿戴物品连接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装置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数据交互;所述头戴装置包括:
框架;
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框架上,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或视频;
主板,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与所述显示模组相连;所述主板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有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无线投屏信号;
内置电池,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内置电池被配置为在所述头戴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为所述头戴装置供电;
通信接口,位于框架上,且与所述有线接收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有线投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有线接收模块以及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在检测到所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有线投屏信号,在未检测到所述有线投屏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无线投屏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开关,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切换开关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内置电池与所述主板连通;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主板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通信接口相邻设置;
所述切换开关包括:遮挡部,在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通信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置电池盒,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被配置为容纳外置电源和电子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电池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被配置为容纳所述外置电源,所述第二容纳槽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电子设备;
转接线,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外置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输出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的至少一者的底部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电池盒还包括:
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开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相连,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转接线的输出接口连接,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架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声音采集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及用户所在环境的音频信号;
图像采集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用户所在环境的视频或照片;
扬声器,与所述主板连接,被配置为播放音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框架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所述声音采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图像采集器位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声音采集器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器位于所述框架的对应用户额头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柔性调节部,所述柔性调节部具有弹性,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框架的长度。
CN202320245321.2U 2023-02-09 2023-02-09 头戴装置 Active CN21999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321.2U CN219997417U (zh) 2023-02-09 2023-02-09 头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321.2U CN219997417U (zh) 2023-02-09 2023-02-09 头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7417U true CN21999741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5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5321.2U Active CN219997417U (zh) 2023-02-09 2023-02-09 头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7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2744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のモジュールコンポーネント
KR101441873B1 (ko) 헤드 장착 단안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976085B2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input and output structures
US20170262017A1 (en) Ultra mobile communicating computer
US6285757B1 (en) Interactive devices and methods
JP6990252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のモジュールコンポーネント
CN210181299U (zh) 一种穿戴眼镜
KR20160123113A (ko) 이동 단말기
US6727865B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WO2001037558A1 (fr) Systeme casque-ecran
US20230324701A1 (en) Systems with Wireless Interface for Removable Support Accessories
US20170363874A1 (en) Modular heads up display assemblies
US202203533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9997417U (zh) 头戴装置
KR101659030B1 (ko)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 어셈블리
CN105183175B (zh) 穿戴式通讯设备
CN203986289U (zh) 一种带分体棱镜的通讯帽子
KR20140105319A (ko)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20220163806A1 (en) Eyeglass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KR10172187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1803385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arable Display
CN104730715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CN219592613U (zh) 一种多用途可拆卸式投影蓝牙耳机
CN220085600U (zh) 一种便携式led显示屏
WO2024025302A1 (ko) 렌즈 배럴을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