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6885U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6885U
CN219996885U CN202320527229.5U CN202320527229U CN219996885U CN 219996885 U CN219996885 U CN 219996885U CN 202320527229 U CN202320527229 U CN 202320527229U CN 219996885 U CN219996885 U CN 219996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ard
shell
detec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72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元宝
尹容瑜
黄高祥
赵志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3205272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6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6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6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中,壳体具有取放口;卡托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能够至少部分自所述取放口伸出所述壳体外;第一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放置在所述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进行采集;第二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所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进行采集。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和第二信息采集组件,进而可通过设置第二信息采集组件来弥补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只能采集放置在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的缺陷,同样使得检测项目所需信息的录入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分子诊断设备,其利用了分子诊断技术。对于分子诊断技术是指利用核酸或蛋白质作为生物标记进行临床检测的诊断技术,为疾病的预测、诊断、预防、治疗和转归提供了信息和决策依据。
在分子诊断设备对检测卡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检测项目所需的信息录入在分子诊断设备中,而现有技术基于分子诊断设备自身结构的设置,仅能在完成检测卡放置后,才能完成检测卡信息的录入,而使得关于检测项目中除检测卡信息的其他信息的录入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壳体,具有取放口;
卡托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能够至少部分自所述取放口伸出所述壳体外;
第一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放置在所述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进行采集;以及
第二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所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进行采集。
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和第二信息采集组件,进而可利用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对放置在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进行采集,利用第二信息采集组件对所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进行采集。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二信息采集组件来弥补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只能采集放置在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的缺陷,同样使得检测项目所需信息的录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检测设备的拆解图;
图5为图4中装配壳体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机架和活动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检测设备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9为图6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活动门在另一视角中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检测设备在一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卡托与检测卡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接下来阐述一种检测设备,其利用了分子诊断技术。对于分子诊断技术是指利用核酸或蛋白质作为生物标记进行临床检测的诊断技术,为疾病的预测、诊断、预防、治疗和转归提供了信息和决策依据。特别是面对各种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其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快速、准确的分子诊断。
请参阅图1和图2、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检测设备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检测设备100可包括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上的显示组件20(见图1所示)、安装在壳体10上的检测卡输送座30(见图3所示)以及安装在壳体10上的检测卡检测座40(见图2所示)。其中,检测卡输送座30可用于放置检测卡。检测卡输送座30可以在壳体10上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使检测卡输送座30可托运检测卡并托运至检测卡检测座40上。检测卡检测座40用于产生激发光,以对检测卡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信号。检测设备100还可包括处理器(图未示),以便控制检测卡输送座30在壳体10上的滑动,并控制检测卡检测座40对检测卡进行检测,以及接收检测信号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形成诊断数据。
请参阅图1和图2,壳体10可包括限定容纳空间101的外壳11(见图1所示)以及设置在容纳空间101内的机架12(见图2所示)。外壳11可作为检测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外壳11可在容纳空间101内容纳检测卡输送座30和检测卡检测座40。外壳11在外侧可承载安装显示组件20。机架12可作为外壳11的支撑结构。机架12可用于承载安装检测卡输送座30。
请参阅图1,外壳11可包括底座111、设置在底座111上的后壳体112、设置在底座111上且与后壳体112连接的前壳体113、设置在前壳体113上的装配壳体114。底座111、后壳体112、前壳体113配合限定容纳空间101。底座111、后壳体112和前壳体113可组合形成主壳体。装配壳体114安装在主壳体上。
请参阅图2,底座111可用承载安装机架12和检测卡检测座40。
请参阅图4,图4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的拆解图。前壳体113上可设置显示组件20。
请参阅图4,前壳体113设置有安装孔1131,以与容纳空间101连通。
请参阅图4,装配壳体114可安装在安装孔1131处,以封堵安装孔1131。装配壳体114上设置有取放口102,以与容纳空间101连通。取放口102可便于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进而使得用户可在取放口102处在检测卡输送座30上取放检测卡。
请参阅图4,装配壳体114在取放口102处设置第一采集通道1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集通道103可与容纳空间101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集通道103可为盲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时,第一采集通道103可与检测卡输送座30上的检测卡相对应。
请参阅图4,装配壳体114在取放口102处设置第二采集通道10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集通道104可与容纳空间101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集通道104可为盲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集通道104较第一采集通道103距离取放口102更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集通道104位于装配壳体114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时,第二采集通道104可不对应检测卡输送座30上的检测卡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可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请参阅图4和图5,图5为图4中装配壳体114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装配壳体114在取放口102处具有上壁1141和下壁114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壁1141可设置第一采集通道103和第二采集通道104。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壁1142可设置第一采集通道103和第二采集通道10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壁1141可设置第一采集通道103和第二采集通道104中的一个。下壁1142可设置第一采集通道103和第二采集通道104中的另一个。
请参阅图4,装配壳体114在取放口102周围的外侧向外隆起,以与下壁1142连接形成平台1143,以在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时,使得检测卡输送座30位于平台1143的上方,形成平台1143虚托检测卡输送座30的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集通道103和第二采集通道104均设置在平台1143上,以与平台1143内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1143内可与容纳空间101连通。
请参阅图4,装配壳体114在取放口102周围的外侧向内凹陷,以与上壁1141形成避让缺口1144,以在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时,使得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检测卡输送座30上取放检测卡。
请参阅图4和图5,平台1143内可设置信息采集组件1145。信息采集组件1145可对应第二采集通道104设置,以通过第二采集通道104进行信息采集。例如信息采集组件1145通过第二采集通道104对检测卡的包装信息进行采集。可以理解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可包括样本信息、病人信息、检测卡信息等项目信息。
当然,信息采集组件1145也可根据情况设置在壳体10的其他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组件1145可为二维码扫描组件和/或条形码扫描组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需要通过摄像头摄取图像、图像识别完成信息采集的设备。
请参阅图2,机架12可作为外壳11的内部支撑骨架。当然,也可与外壳11为一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2上可设置有滑轨121,以安装检测卡输送座30,使得检测卡输送座30(见图3所示)在滑轨121的延伸方向上滑动,使得检测卡输送座30向靠近或远离检测卡检测座40的一侧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2上可设置驱动丝杠122。驱动丝杠122可与检测卡输送座30螺接,进而可驱动检测卡输送座30在滑轨121上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2上设置有横梁123,以用于安装检测设备100中的电子组件及设备。
请参阅图2和图4,机架12上设置有设置在横梁123(见图2所示)上的信息采集组件124。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组件124可对应第一采集通道103设置,以通过第一采集通道103进行信息采集。例如在检测卡输送座30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时,信息采集组件1145通过第二采集通道104对检测卡输送座30上的检测卡的信息进行采集。
当然,信息采集组件124也可根据情况设置在壳体10的其他位置。例如信息采集组件124可设置在平台1143上。例如信息采集组件124可设置在平台114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组件124可被称为“第一信息采集组件”,信息采集组件1145可被称为“第二信息采集组件”。
可以理解的,信息采集组件124还可辅助检测设备100判断检测卡是否在检测卡输送座30放置准确。例如通过信息采集组件124在预定时间内扫描不到检测卡信息以确认检测卡的放置位置不准确或未放置,而在预定时间内扫描到检测卡信息以确认检测卡的放置位置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组件124可为二维码扫描组件和/或条形码扫描组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需要通过摄像头摄取图像、图像识别完成信息采集的设备。
请参阅图2,检测设备100还可包括设置在壳体10例如机架12上的活动门组件13,以封堵壳体10例如外壳11上的取放口102。
请参阅图6,图6为图2中机架12和活动门组件13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活动门组件13可包括设置在机架12上的导向件131、驱动组件132及活动门133。活动门133设置在导向件131上,以实现与壳体10例如机架12的滑动连接。驱动组件132驱动活动门133相对于壳体10例如机架12滑动。请参阅图7,图7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活动门133可封堵取放口102。当然也可允许取放口102露出。
请参阅图8,图8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导向件131可包括与活动门133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杆1311。第一导向杆1311可固定在壳体10例如机架12上。当然,导向件131也可为壳体10例如机架12上的导轨、滑轨、滑槽或滑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1311位于取放口102水平方向的一侧,进而降低第一导向杆1311对取放口102的空间干涉,使得检测卡输送座30可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
请参阅图8和图9,图9为图6中驱动组件132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组件132可包括设置在壳体10例如机架12上的承载板1321、设置在承载板1321上的电机1322以及设置在承载板1321上且与电机1322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1323。其中,传动组件1323可与活动门133连接。电机1322可通过传动组件1323传动,进而驱动活动门133在机架12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1321可设置在横梁1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323可包括与电机1322传动连接的齿轮1324、与齿轮1324传动连接的齿轮1325以及与齿轮1325螺纹连接的螺杆1326。齿轮1324与齿轮1325可均与承载板1321转动连接。螺杆1326与活动门133固定连接。螺杆1326所在直线方向可与第一导向杆1311所在直线方向一致。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10为图9中驱动组件132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1325可包括与齿轮1324传动连接的齿轮本体1327以及与齿轮本体1327同轴固定的螺接套环1328。螺接套环132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承载板1321上,以与齿轮本体1327一同转动。螺接套环1328内设置内螺纹,螺接套环1328套设在螺杆1326上时,实现与螺杆1326的螺接。
请参阅图8,活动门133上设置导向部,以与壳体10例如机架12滑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可包括固定在活动门133上的第二导向杆13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杆1331可与壳体10例如机架12滑动连接。当然,导向部也可为活动门133上的导轨、滑轨、滑槽或滑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可与机架12的横梁123滑动连接。具体地,横梁123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231。第二导向杆1331穿设于第一导向孔123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杆1331位于取放口102的下方,进而降低第二导向杆1331对取放口102的空间干涉,使得检测卡输送座30可自取放口102处伸出容纳空间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活动门133未封堵取放口102时,活动门133及第二导向杆1331位于取放口102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杆1331所在直线方向可与第一导向杆1311所在直线方向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杆1331的设置,使得驱动组件132位于第一导向杆1311所在直线与第二导向杆1331所在直线之间,且更靠近第一导向杆1311。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8中活动门133在另一视角中的示意图。活动门133在固定点1332处设置导向部。例如,活动门133在固定点1332插设固定第二导向杆1331。
请参阅图8,活动门133上设置第二导向孔1333,以使第一导向杆1311穿设于第二导向孔1333,使得活动门133在第一导向杆1311上滑动。
请参阅图11,活动门133上设置驱动点1334,以用于插设固定螺杆1326。即,驱动点1334为驱动组件132对活动门133驱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点1334与活动门133的重心上下对齐,进而在驱动组件132位于第一导向杆1311所在直线与第二导向杆1331所在直线之间,且更靠近第一导向杆1311时,还能保持驱动组件132稳定支撑活动门133的效果,改善了活动门133重心偏置带来的活动门133与前壳体113在取放口102处产生的缝隙问题。
请参阅图11,活动门133上设置有配重块1335,以使得驱动点1334与活动门133的重心上下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块1335位于驱动点1334远离活动门133的重心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块1335与活动门133为一体结构。即,活动门133可通过调整自己材料构成和/或结构空间布置,来实现局部区域的密度改变,使得驱动点1334与活动门133的重心上下对齐。
请参阅图1,显示组件20可安装在壳体10例如前壳体113上。显示组件20可用于显示信息、画面,也可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检测设备100的控制信号。显示组件20可为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部,也可以为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部,也可以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模组,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请参阅图3,检测卡输送座30可安装在机架12例如滑轨121上,以在滑轨121上滑动。检测卡输送座30可与机架12例如驱动丝杠122螺接,以在驱动丝杠122的驱动下,在滑轨121上滑动。
检测卡输送座30可包括安装在壳体10例如滑轨121上的抵压盘50及卡托组件60。其中,卡托组件60用于放置检测卡200。抵压盘50与壳体10例如驱动丝杠122螺接,以在驱动丝杠122的作用下,在滑轨121上滑动,进而带动卡托组件60在滑轨121上滑动,卡托组件60可托运检测卡200并托运至检测卡检测座40上。
抵压盘50可通过拉簧与卡托组件60连接。抵压盘50可用于承载卡托组件60,并可卡托组件60托运检测卡200并托运至检测卡检测座40时,继续向靠近检测卡检测座40一侧运动,拉簧将被拉伸直至抵压盘50与检测卡200抵接加热。
请参阅图3,卡托组件60可包括设置在抵压盘50上方且安装在壳体10例如滑轨121上的滑动架61、与滑动架61滑动连接的驱动组件62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62驱动轴上的卡托63。
在卡托组件60与抵压盘50一同向远离检测卡检测座40一侧运动,运动至预定位置时,可在驱动组件62的作用下驱动卡托63相对于滑动架61滑动,进而卡托63托着检测卡200从取放口102伸出,使得卡托63位于平台1143的上方,形成平台1143虚托卡托63的形式(见图12所示,图12为图1中检测设备100在一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3中卡托63与检测卡200配合的示意图。卡托63上设置有检测口6301,以与第一采集通道103配合。例如,卡托63自取放口102伸出(见图12所示),使得检测口6301与第一采集通道103相对设置,进而使信息采集组件124通过检测口6301采集检测卡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取放口;
卡托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能够至少部分自所述取放口伸出所述壳体外;
第一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放置在所述卡托组件上的检测卡的信息进行采集;以及
第二信息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所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进行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取放口处设置第一采集通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采集通道采集所述卡托组件上的位于所述取放口处的所述检测卡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取放口处具有上壁和下壁,所述第一采集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取放口周围的外侧向外隆起,以与所述下壁连接形成平台,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和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组件位于所述平台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取放口周围的外侧向内凹陷,以与所述上壁形成避让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取放口周围的外侧设置第二采集通道,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采集通道采集所述检测卡的包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组件上设置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在所述卡托组件伸出所述壳体时与所述第一采集通道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组件通过所述检测口采集位于所述卡托组件上的所述检测卡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组件和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组件均为二维码扫描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门,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门用于封堵所述取放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主壳体;
装配壳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取放口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上,与所述主壳体内连通。
CN202320527229.5U 2023-03-09 2023-03-09 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996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7229.5U CN219996885U (zh) 2023-03-09 2023-03-09 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7229.5U CN219996885U (zh) 2023-03-09 2023-03-09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6885U true CN21999688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7229.5U Active CN219996885U (zh) 2023-03-09 2023-03-09 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6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916B2 (en) Chemical analyzer
US7826978B2 (en) Blood image analyzer
US10768186B2 (en) Inspection device
JP4956691B1 (ja) 標本スライドガラス識別システム
CN219996885U (zh) 检测设备
CN116735504A (zh) 检测结果读取装置
CN220356934U (zh) 检测设备
CN109283351A (zh)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CN115184592B (zh) 一种免疫分析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20772932U (zh) 分子诊断装置
CN217717769U (zh) 一种免疫分析检测设备
CN107966577B (zh) 一种全自动凝集试验分析仪
CN114184802A (zh) 切片扫描装置
CN219871012U (zh) 用于医疗检测的卡托组件及检测设备
CN212301570U (zh) 一种胶体金免疫分析仪
CN209486117U (zh) 兼具采样宽度和精度的光学采样模块及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1528438U (zh) 自动检测系统
CN211856381U (zh) 电脑综合测试箱
CN209946176U (zh) 一种往复式测试卡自动进出卡装置
CN217879236U (zh) 结果采集组件及样本检测装置
CN213372088U (zh) 一种直线式扫描仪装置
CN213813636U (zh) 一种血凝抑制试验设备
CN109655628A (zh) 兼具采样宽度和精度的光学采样模块及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6350738U (zh) 一种多通道化学检测装置
CN211802438U (zh) 一种零件公差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