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895U -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3895U
CN219983895U CN202321356853.XU CN202321356853U CN219983895U CN 219983895 U CN219983895 U CN 219983895U CN 202321356853 U CN202321356853 U CN 202321356853U CN 219983895 U CN219983895 U CN 21998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ing component
support
dinosaur
sim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68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ong Longxiang Jiu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gong Longxiang Ji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ong Longxiang Jiu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gong Longxiang Ji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68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3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用于对带有尾部的仿真恐龙模型进行荷载传递及支承,包括:底座;第一支承组件,第一支承组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第二支承组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平台连接第一支承组件的另一端;及第三支承组件,第三支承组件被包覆于尾部中,尾部设有一用于对外着地接触的连接点位,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点位与底座连接,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二端与连接平台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平台和底座将三个支承组件连接为一体实现三点支撑,能够在保留仿真恐龙模型的观赏效果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仿真恐龙模型的支撑稳定性,为仿真恐龙向大体积结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设备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仿真恐龙模型常常应用于各种主题活动中,以供游客参观、娱乐等使用。目前大型仿真恐龙模型主要有仿真机械恐龙和仿真静态恐龙两种类型,市场上主要是以仿真机械恐龙为主,这种恐龙可以做动作,例如头部摆动、尾部摆动、张嘴呼叫等。
现有的仿真恐龙在制作时,为了在外观、造型和动作模拟上都能给人带来真实和令人震撼的感受,制作人员通常会按照一比一或者更大的比例进行制作,由于体积巨大且可能存在动作变换,如何保证大体积仿真恐龙的支撑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采用四脚支撑的仿真恐龙来说,由于支撑点位丰富且容易搭配,所以不容易存在支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但对于采用双脚支撑的仿真恐龙来说,由于支撑点位较少,为了保证其支撑稳定性,只能采用若干外部支架进行辅助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仿真恐龙的造型真实性,使仿真恐龙看起来非常失真,严重影响了仿真恐龙的观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能够在不影响仿真恐龙模型的观赏效果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仿真恐龙模型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用于对带有尾部的仿真恐龙模型进行荷载传递及支承,包括:底座;第一支承组件,第一支承组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第二支承组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平台连接第一支承组件的另一端;及第三支承组件,第三支承组件被包覆于尾部中,尾部设有一用于对外着地接触的连接点位,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点位与底座连接,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二端与连接平台连接。
可选的,第一支承组件与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第二支承组件与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第三支承组件与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于底座的水平面呈三角形分布。
可选的,第三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中垂线上。
可选的,第一支承组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连接,且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三支承组件所在方向设置;第二支承组件与第一支承组件结构相同。
可选的,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脚板,脚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并与第一支撑板垂直连接,且脚板的设置方向的第二支撑板相反。
可选的,脚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还设有第一斜撑。
可选的,第一支撑板与连接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二斜撑。
可选的,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二端与连接平台铰接连接;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设于卷线机上,卷线机固定设置于底座。
可选的,底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的固定机构。
可选的,连接平台连接有载物平台,载物平台设置于远离第三支承组件一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平台和底座将三个支承组件连接为一体实现三点支撑,提高结构稳定性;并将第三支承组件包覆在仿真恐龙模型的尾部,然后在尾部设置一着地连接点位以与底座接触,实现第三支承组件与底座的有效连接,进而在保留仿真恐龙模型的观赏效果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了仿真恐龙模型的支撑稳定性,为仿真恐龙向大体积结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与仿真恐龙模型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与仿真恐龙模型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仿真恐龙模型,11-腿部,12-尾部,121-连接点位,2-底座,3-第一支承组件,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脚板,34-第一斜撑,35-第二斜撑,4-第二支承组件,5-连接平台,51-载物平台,6-第三支承组件,61-第二端,62-第一端,7-钢丝绳,8-卷线机,9-固定机构,91-机械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用于对带有尾部12的仿真恐龙模型1进行荷载传递及支承,可以理解的是,该仿真恐龙模型1至少包括两个腿部11和一个尾部12,两个腿部11和一个尾部12均存在一个着地接触点,以供内部的支撑结构与地面或其他构筑物如底座2进行连接;该支撑结构包括:底座2、第一支承组件3、第二支承组件4及第三支承组件6,其中,第一支承组件3的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4的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第二支承组件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平台5连接第一支承组件3的另一端;第三支承组件6被包覆于尾部12中,尾部12设有一用于对外着地接触的连接点位121,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通过连接点位121与底座2连接,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二端61与连接平台5连接。这样,将第一支承组件3和第二支承组件4包覆于两个腿部11中,第三支承组件6包覆于尾部12中,从而实现支承组件的有效隐藏,同时通过连接平台5将三个支承组件连接为一体实现三点支撑,提高结构稳定性,此时,在连接平台5以上的荷载存在向远离第三支承组件6方向倾斜时可以通过第三支承组件6进行牵拉以保持受力平衡,在连接平台5以上的荷载存在向靠近第三支承组件6方向倾斜时可以通过第三支承组件6进行支承以保持受力平衡,从而在保留仿真恐龙模型1的观赏效果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了仿真恐龙模型1的支撑稳定性,为仿真恐龙向大体积结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支承组件3与底座2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第二支承组件4与底座2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第三支承组件6与底座2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于底座2的水平面呈三角形分布,以提供有效的三角支撑结构,支承结构不易变形,稳定性更好。优选的,第一支承组件3与连接平台5的连接点、第二支承组件4与连接平台5的连接点、第三支承组件6与连接平台5的连接点也可以于连接平台5的水平面呈三角形分布,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三连接点位121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中垂线上,以使得第三连接点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的距离相等,平等分担第一支承组件3和第二支承组件4所承受的荷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支承组件3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垂直连接,且第二支撑板32靠近第三支承组件6所在方向设置,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板32能够进一步分担倾向于第三支承组件6所在方向的荷载,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样的,第二支承组件4与第一支承组件3结构相同,以达到第一支承组件3上述结构所要求达到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支承组件4与第一支承组件3结构相同,也包括后续第一支承组件3所描述的包括脚板33、斜撑等在内的其他结构在内,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支承组件3还包括脚板33,脚板33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1的底部,并与第一支撑板31垂直连接,且脚板33的设置方向的第二支撑板32相反,以在连接平台5以上的荷载存在向远离第三支承组件6方向倾斜时可以通过脚板33进行荷载分担以保持受力平衡,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脚板33与第一支撑板31之间还设有第一斜撑34,通过第一斜撑34可以将第一支撑板31的受力有效传递到脚板33的自由端,从而减轻第一支撑板31下端所受应力,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31与连接平台5之间还设有第二斜撑35,通过第二斜撑35可以将连接平台5的远离第一支撑板31一端的受力传递到第一支撑板31上,从而减轻第一支撑板31上端所受应力,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二端61与连接平台5铰接连接;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固定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的另一端绕设于卷线机8上,卷线机8固定设置于底座2,通过卷线机8与钢丝绳7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牵引,在此基础上,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可以通过人工或连接其他机械装置以向远离底座2的方向移动,以满足仿真恐龙模型1的尾部12进行摆动动作的需求,同时,钢丝绳7的设置,一方面结构简单且较为隐蔽,能够较好地保留仿真恐龙模型1的观赏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三支承组件6与底座2仍然存在荷载传递,在连接平台5以上的荷载存在向远离第三支承组件6方向倾斜时仍可以通过第三支承组件6进行牵拉以保持受力平衡。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2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的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能够固定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使其与底座2固定连接,避免发生移动产生碰撞破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9可以采用机械爪91,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停在底座2上时,通过机械爪91抓取或松开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实现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的固定和释放,机械爪91固定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的设计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机构9作为可以固定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的机构,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第三支承组件6的第一端62的结构形状进行适应性变化,因此,上述固定机构9的具体结构描述应视为固定机构9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对固定机构9的结构做出限制。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连接平台5连接有载物平台51,通过载物平台51可以装载电机或其他用于实现仿真恐龙运动、发光等装置,载物平台51设置于远离第三支承组件6一侧,在连接平台5以上的荷载存在向远离第三支承组件6方向倾斜时可以通过第三支承组件6进行牵拉以保持受力平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用于对带有尾部的仿真恐龙模型进行荷载传递及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支承组件,所述第一支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组件,所述第二支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平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承组件的另一端;及
第三支承组件,所述第三支承组件被包覆于所述尾部中,所述尾部设有一用于对外着地接触的连接点位,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点位与所述底座连接,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平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支承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三支承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于所述底座的水平面呈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中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组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三支承组件所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承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承组件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脚板,所述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连接,且所述脚板的设置方向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还设有第一斜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二斜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平台铰接连接;所述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设于卷线机上,所述卷线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支承组件的第一端的固定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恐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平台连接有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三支承组件一侧。
CN202321356853.X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Active CN21998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6853.XU CN2199838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6853.XU CN2199838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3895U true CN21998389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9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6853.XU Active CN2199838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3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1380B (zh) 一种稳定型抗倾覆式屋顶美化天线基站
CN219983895U (zh) 一种仿真恐龙支撑结构
CN102431906A (zh) 自适应塔吊外挂爬升支承结构
CN106417246A (zh) 一种多功能驱鸟器及安装装置
CN113975705A (zh) 一种高承载力可调节式大型蹦床
CN211370260U (zh) 电力检修梯
CN110911978B (zh) 一种拼凑型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及其安装方法
CN217768634U (zh) 一种室外基站电池安装架
CN206818941U (zh) 前后套入式扩容光缆交接箱
CN206722507U (zh) 一种提高抗震能力的通信塔基
CN213484406U (zh)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专用电缆架设装置
CN210197119U (zh) 一种带信号接口的吊装架及矩阵灯
CN206472248U (zh) 一种路由器安装箱
CN216587956U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CN219847983U (zh) 一种围挡不易变形的高弹力跳床
CN21285281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床
CN210086935U (zh) 一种立体升降车库防坠落折叠手柄装置
CN213527424U (zh) 一种人体弹弓
CN215792923U (zh) 一种带树屋的仿真装饰物
CN212876960U (zh) 一种自适应苗木支撑防护架
CN217279065U (zh)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高空架设用转角滑轮
CN214037446U (zh) 一种新型塑胶支架
CN214038285U (zh) 拆装快速灵活灯光桁架
CN217300090U (zh) 一种施工用防护网
CN220630362U (zh) 一种互助式树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