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847U -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3847U
CN219983847U CN202320913012.8U CN202320913012U CN219983847U CN 219983847 U CN219983847 U CN 219983847U CN 202320913012 U CN202320913012 U CN 202320913012U CN 219983847 U CN219983847 U CN 219983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cushion
clamping
frame body
back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30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亮
朱云涛
赵林斌
张武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lishi Qingdao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lishi Qingdao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lishi Qingdao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lishi Qingdao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30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3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3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3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本实用新型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将背靠垫相对于主架体向上翻转后,通过将支撑架的一端相对于第一支撑座摆动,使支撑架的另一端卡接部上的卡接槽口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卡接槽口连接不同的卡接柱,以使背靠垫与主架体保持在不同的角度;在需改变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时,将卡接槽口从一个卡接柱拆卸下来再卡合连接另一个卡接柱即可;如此,以简化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调节操作。再者,通过支撑架分别连接背靠垫和主架体,对背靠垫的支撑也较牢固、稳定,以确保用户依靠在背靠垫上进行上肢力量锻炼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使用健身器械进行健身锻炼。其中,使用率较高的健身凳/椅深受健身人士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在健身房和家中。为实现功能多样化,一般在健身凳上配置力量训练单元,以用于上肢或下肢的力量训练。其中,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一般将背靠垫相对于主架体向上翻转设定角度以呈不同姿态,以使用户坐于坐垫上,后背依靠在背靠垫上进行锻炼。目前的健身凳,其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调节机构较复杂,角度的调节操作较繁琐,且长期使用后,角度调节机构对背靠垫的支撑不够牢固、稳定。此外,目前的健身凳,其角度调节机构一般外露布置,使产品外观不够美观。
公告号为CN21756727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健身椅,其角度调节机构为伸缩管组件,伸缩管组件一端转动连接在背靠部、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伸缩管组件包括伸缩内管、伸缩外管及插销,伸缩内管设置有第一插销孔,伸缩外管设置有多个沿着管长方向布局的第二插销孔,伸缩内管相对于伸缩外管滑动时,第一插销孔可对准其中一个第二插销孔,第一插销孔对准所述第二插销孔时,插入插销以实现固紧。该健身椅的角度调节机构(伸缩管组件)可以实现角度的调节,但是调节操作也较繁琐,并且,伸缩管组件对背靠部的支撑也不够牢固、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以简化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调节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包括主架体、背靠垫、支撑架、第一支撑座和卡接柱;
所述背靠垫的一端经铰链铰接所述主架体,所述背靠垫可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或者,所述背靠垫可相对于所述主架体向上翻转;
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背靠垫覆盖所述容纳槽;
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为铰接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口;
所述背靠垫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
所述容纳槽内沿着主架体的伸展方向设置若干个卡接柱;
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卡接槽口可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
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背靠垫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卡接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为U形槽,所述卡接柱的两端连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的两侧可抵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为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所述卡接槽口。
优选地,所述铰接部设置为铰接柱,铰接柱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卡接公头,所述背靠垫的内侧壁设置有卡接母头,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卡接公头卡合连接所述卡接母头。
优选地,所述主架体上开设把手槽,所述背靠垫的末端设置有把手部,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把手部位于所述把手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坐垫,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坐垫和所述背靠垫共同覆盖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述及了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将背靠垫相对于主架体向上翻转后,通过将支撑架的一端相对于第一支撑座摆动,使支撑架的另一端卡接部上的卡接槽口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卡接槽口连接不同的卡接柱,以使背靠垫与主架体保持在不同的角度;在需改变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时,将卡接槽口从一个卡接柱拆卸下来再卡合连接另一个卡接柱即可;如此,以简化背靠垫与主架体之间的角度调节操作。再者,通过支撑架分别连接背靠垫和主架体,对背靠垫的支撑也较牢固、稳定,以确保用户依靠在背靠垫上进行上肢力量锻炼的安全性。此外,将背靠垫平铺于主架体上时,支撑架等部件均藏于容纳槽与背靠垫之间,使产品外观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包括主架体1、背靠垫21、坐垫22、支撑架3、第一支撑座41、第二支撑座42和卡接柱5。
背靠垫21的一端经铰链铰接主架体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背靠垫21可平铺于主架体1上,或者,背靠垫21可相对于主架体1向上翻转。
主架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11,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背靠垫21覆盖容纳槽11。
支撑架3的一端设置为铰接部31,支撑架3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口321。
背靠垫21的内侧壁设置第一支撑座41。
容纳槽11内沿着主架体1的伸展方向设置两个卡接柱5。其中,第二支撑座42设置于容纳槽11内,卡接柱5设置于第二支撑座42上。第二支撑座42设置为U形槽,卡接柱5的两端连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如此,以便于卡接柱5的装配设置,使卡接柱5装配牢固。
铰接部31铰接第一支撑座41,其中,铰接部31设置为铰接柱,铰接柱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座41。
卡接槽口321可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5。卡接槽口321卡合连接靠近背靠垫21一端的卡接柱5时,使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之间保持约90°;卡接槽口321卡合连接远离背靠垫21一端的卡接柱5时,使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之间保持约135°。
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支撑架3位于容纳槽11与背靠垫21之间。
支撑架3的另一端的两侧可抵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如此,以在卡接槽口321从一个卡接柱5切换到另一个卡接柱5时,支撑架3的另一端可沿着U形槽的内壁滑动,实现对支撑架3滑动时的导向。
支撑架3的另一端设置为卡接部32,卡接部32由硬质塑料制成,卡接部32上开设卡接槽口321。在卡接槽口321卡合连接卡接柱5时,卡接槽口321的开口大小可发生形变,在卡接柱5刚接触挤压卡接槽口321时,使卡接槽口321的开口稍微变大,在卡接柱5挤压于卡接槽口321内后,卡接槽口321的开口复原,如此,只需较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卡接槽口321与卡接柱5的卡合连接操作,且卡接槽口321与卡接柱5卡合连接牢固。
主架体1上设置有卡接公头61,背靠垫21的内侧壁设置有卡接母头62,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卡接公头61卡合连接卡接母头62。如此,以保持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的姿态,可以理解为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之间保持180°。
主架体1上开设把手槽71,背靠垫21的末端设置有把手部72,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把手部72位于把手槽71内。如此,在用户需要将背靠垫21相对于主架体1向上翻转时,以方便用户伸入把手槽71手握把手部72进行操作。
坐垫22设置于主架体1的上表面,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坐垫22和背靠垫21共同覆盖主架体1的上表面。如此,以在主架体1上坐垫22、背靠垫21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个凳面。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有了清楚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将背靠垫21相对于主架体1向上翻转后,通过将支撑架3的一端相对于第一支撑座41摆动,使支撑架3的另一端卡接部32上的卡接槽口321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5,卡接槽口321连接不同的卡接柱5,以使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保持在不同的角度;在需改变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之间的角度时,将卡接槽口321从一个卡接柱5拆卸下来再卡合连接另一个卡接柱5即可;如此,以简化背靠垫21与主架体1之间的角度调节操作。再者,通过支撑架3分别连接背靠垫21和主架体1,对背靠垫21的支撑也较牢固、稳定,以确保用户依靠在背靠垫21上进行上肢力量锻炼的安全性。此外,将背靠垫21平铺于主架体1上时,支撑架3等部件均藏于容纳槽11与背靠垫21之间,使产品外观简洁、美观。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架体、背靠垫、支撑架、第一支撑座和卡接柱;
所述背靠垫的一端经铰链铰接所述主架体,所述背靠垫可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或者,所述背靠垫可相对于所述主架体向上翻转;
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背靠垫覆盖所述容纳槽;
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为铰接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口;
所述背靠垫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
所述容纳槽内沿着主架体的伸展方向设置若干个卡接柱;
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卡接槽口可选择性地卡合连接任意一个卡接柱;
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背靠垫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卡接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为U形槽,所述卡接柱的两端连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的两侧可抵接U形槽的相对两侧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为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所述卡接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部设置为铰接柱,铰接柱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卡接公头,所述背靠垫的内侧壁设置有卡接母头,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卡接公头卡合连接所述卡接母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体上开设把手槽,所述背靠垫的末端设置有把手部,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把手部位于所述把手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坐垫,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所述背靠垫平铺于所述主架体上时,所述坐垫和所述背靠垫共同覆盖所述主架体的上表面。
CN202320913012.8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Active CN219983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3012.8U CN219983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3012.8U CN219983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3847U true CN21998384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3012.8U Active CN219983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3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995B1 (en) Exerciser
US6110081A (en) Portable resistance-based exercise apparatus
US7749144B2 (en) Adjustable abdominal exercise machine
US4844448A (en) Stand up exerciser
US4145083A (en) Therapeutic chair for cerebral palsy child
CN219983847U (zh) 一种背靠垫姿态可调节的健身凳
CN203329288U (zh) 腹部健身器
US7223220B2 (en) Exercise device attachable to chair
US20090048082A1 (en)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US11382818B2 (en) Body stretcher
US20030060347A1 (en) Abdominal exercising machine
EP3181198B1 (en) Portable abs exercise device
US20160236032A1 (en) Stowable lower body fitness apparatus providing enhanced muscle engagement, body sta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
KR101770065B1 (ko) 높이조절식 철봉
CN212262282U (zh) 老年人用上肢康复护理椅
CN21183607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划船器
CN202151224U (zh) 一种能仰卧起坐的通用椅
US20080153673A1 (en) Horse riding fitness equipment
CN220478036U (zh) 健身器材
CN220308744U (zh) 一种靠背立倒可调多功能休闲椅
CN205849067U (zh) 学习用坐姿控制装置
CN217988260U (zh) 一种下肢训练器
KR200359316Y1 (ko) 다리오므림 운동장치가 설치된 다리운동기구
CN218420844U (zh) 一种脚踏间距可调的划船器
CN211068925U (zh) 躯干后部肌群拉伸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