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274U -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83274U CN219983274U CN202320039583.3U CN202320039583U CN219983274U CN 219983274 U CN219983274 U CN 219983274U CN 202320039583 U CN202320039583 U CN 202320039583U CN 219983274 U CN219983274 U CN 219983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d
- pressure
- support
- cavity
- pressure w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720 Malnutri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5865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4 hypox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867 isch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1 mal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824 mal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074 necrotic cell dea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380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69 ulc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包括支撑垫、充气囊和防护垫,所述支撑垫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支撑柱分隔为多个通风腔,所述多个通风腔的一侧位于支撑垫上均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与放置腔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充气囊位于减压腔的内部,且充气囊的一侧位于支撑垫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接口,所述防护垫位于支撑垫的上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症,这时便需要用到防压疮装置。
在压疮产生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平躺时的背部与床的接触面积大,导致背部的压疮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经常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通风减压,从而对患者的背部受到的压力进行缓解,并对患者与床接触的位置进行通风和擦拭,但是目前的压疮垫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压疮垫大多都是依靠与人体形状的相匹配达到受力面积更大,使得受力更加的均匀,从而减少压疮的产生,并且通透性较差,在对患者受压部位通风时仍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较为麻烦;
2、现有的压疮垫在使用时通常都是通过对患者身体的背面整体的压力进行减少,不能针对性的对患者的背部压力进行减少,导致仍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才能够对患者的背部压力减少和通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包括支撑垫、充气囊和防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支撑柱分隔为多个通风腔,所述多个通风腔的一侧位于支撑垫上均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与放置腔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充气囊位于减压腔的内部,且充气囊的一侧位于支撑垫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接口,所述防护垫位于支撑垫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与减压腔的内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减压腔位于人体的背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垫与支撑垫的形状相匹配,且防护垫为通风透气的棉布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内部的多个通风腔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分别与减压腔和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位于放置腔的内部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支撑垫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位于多个通风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接口为三通接头,其中一端与充气囊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压疮垫通过在支撑垫上通过设置支撑板使支撑垫内部通过多个通风扇内的风能够通过多个第二通风孔处向上排出,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底部进行通风,并通过在充气囊放气后,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使放置腔内部的多个通风腔内的风能够流动,并进入减压腔内,从减压腔内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通风,不需要患者进行翻身;
2、本压疮垫通过在患者背部设置充气囊的方式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并能根据需要调整充气囊的高度,从而调整患者背部受到的压力,并能将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散,并在将充气囊放气后,使减压腔的内部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能够与放置腔的内部连通,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的结构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的爆炸结构图。
(1、支撑垫;2、充气囊;3、防护垫;4、放置腔;5、多个分隔支撑柱;6、多个通风腔;7、通风扇;8、支撑板;9、多个第一通风孔;10、多个第二通风孔;11、减压腔;12、充气接口;13、进气口;14、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包括支撑垫1、充气囊2和防护垫3,所述支撑垫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腔4,所述放置腔4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支撑柱5分隔为多个通风腔6,所述多个放置腔6的一侧位于支撑垫1上设置有通风扇7,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5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5与放置腔4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9,所述支撑板8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0,所述放置腔4的一侧设置有减压腔11,所述充气囊2位于减压腔11的内部,且充气囊2的一侧位于支撑垫1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接口12,所述防护垫3位于支撑垫1的上方。
实施例1:
通过将本压疮垫直接放置到病床上后,将防护垫3铺设在支撑垫1的上方,并将通风扇7与外部的电源连通即可完成安装,当卧床病人放置到支撑垫1上时,通过充气囊2一侧充气接口12上的进气口13对充气囊2进行充气,由于充气囊2在未充满气时较为柔软,使患者平躺时背部能够与充气囊2完全贴合,更加的舒适,并通过充气接口12处的出气口14对气囊进行放气,使患者的背部完全悬空,借助身体的其他位置与支撑垫1接触,对身体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少患者背部所受到的压力,并以此循环,能够对支撑位置所受到的压力进行减低。
实施例2:
在对患者进行通风时,通过出气口14将充气囊2内的气体排出,使充气囊2所在的减压腔11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9与放置腔4的内部连通,使多个通风扇7送入多个通风腔6内的风能够使顺着多个第二通风孔10处向上排出,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底部进行通风,并在充气囊2放气后,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9使放置腔4内部的多个通风腔6内的风能够流动,并进入减压腔11内,从减压腔11内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通风,不需要患者进行翻身。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包括支撑垫、充气囊和防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支撑柱分隔为多个通风腔,所述多个通风腔的一侧位于支撑垫上均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与放置腔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充气囊位于减压腔的内部,且充气囊的一侧位于支撑垫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接口,所述防护垫位于支撑垫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与减压腔的内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减压腔位于人体的背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与支撑垫的形状相匹配,且防护垫为通风透气的棉布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内部的多个通风腔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分别与减压腔和外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隔支撑柱位于放置腔的内部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支撑垫的上表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位于多个通风腔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口为三通接头,其中一端与充气囊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39583.3U CN219983274U (zh) | 2023-01-08 | 2023-01-08 |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39583.3U CN219983274U (zh) | 2023-01-08 | 2023-01-08 |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83274U true CN219983274U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0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39583.3U Active CN219983274U (zh) | 2023-01-08 | 2023-01-08 |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83274U (zh) |
-
2023
- 2023-01-08 CN CN202320039583.3U patent/CN219983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18336A (en) | Structure of alternately inflated/deflated air bed | |
CN107174439A (zh) | 一种可拆卸防压疮护理床垫 | |
CN106974788A (zh) | 多功能充气护理床垫 | |
CN214806237U (zh) | 一种卧床病人防压疮装置 | |
CN219983274U (zh) | 一种降低背部压力性损伤的压疮垫 | |
CN214285556U (zh) | 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 | |
CN2920216Y (zh) | 一种用于防治褥疮的床垫 | |
CN211244218U (zh) | 一种icu重症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床垫 | |
CN216535863U (zh) | 一种充气式床垫 | |
CN211065851U (zh) | 一种充气床垫 | |
CN212140791U (zh) | 气囊翻身床垫 | |
CN113081575A (zh) | 设有俯卧垫的多体位防褥疮气垫装置 | |
CN210355183U (zh) | 一种自动减压病床垫 | |
CN220778557U (zh) |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 |
CN215132914U (zh) | 一种防压疮波动式减压气垫圈 | |
CN215131910U (zh) | 一种医疗用可抬高肢体的功能架 | |
CN114929175A (zh) | 用于侧卧定位的充气垫 | |
CN213851610U (zh) | 一种用于褥疮护理梯形气囊护理垫 | |
CN220459530U (zh) | 一种充气式防褥疮床垫 | |
CN216124720U (zh) |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床用气垫 | |
CN220256676U (zh) | 一种防压疮床垫 | |
CN213851616U (zh) | 俯卧位防压疮装置 | |
CN211884355U (zh) | 一种卧床老人用智能床垫 | |
CN210277552U (zh) |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 | |
CN221556438U (zh) | 重症医学患者护理用防压疮坐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