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7670U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77670U CN219977670U CN202321389874.1U CN202321389874U CN219977670U CN 219977670 U CN219977670 U CN 219977670U CN 202321389874 U CN202321389874 U CN 202321389874U CN 219977670 U CN219977670 U CN 2199776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 air inlet
- aerosol
- cabin
- respi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08 ultra-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85 viral inf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包括送风机构、排风机构和舱体;所述舱体的上部为静压箱,送风机构连通到静压箱;所述舱体的中部为检测舱,用于检测呼吸器的泄漏率,检测舱与静压箱之间设置有送风顶板,检测舱与排风箱之间设置有排风底板;所述舱体的下部为排风箱,排风机构连通到排风箱。将舱体的上部分静压箱连接送风机构,中间为检测舱,下部分排风箱连接排风机构;送风机构的进风主管连接四个进风支管,进风支管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的两侧,这样气溶胶能在上部静压箱内均匀扩散,从而进一步在检测舱内均匀扩散,从而气溶胶能在检测舱内浓度均匀分布,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背景技术
呼吸器,是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医用防护口罩等呼吸防护用品的统称,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矿企业涉尘场所粉尘防护、医疗环境病毒细菌防护、户外大气污染物呼吸防护等领域,并且对于飞沫气溶胶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呼吸器也成为全民皆须佩戴、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个体防护用品;
呼吸器的防护性能可用总泄漏率表征,总泄漏率越低,呼吸器防护性能越好,而总泄漏率由滤料穿透率和面部密封泄漏率两部分组成。目前在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呼吸器产品皆是采用驻极体纤维滤料,这种滤料能够对含有粉尘、病菌、污染物颗粒物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净化,滤料穿透率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通过控制过滤效率达到不同等级的要求,而面部密封泄漏指的是颗粒物经由面罩与面部密封处的边沿泄漏进入面罩内部,其泄漏率远大于超滤料穿透率,因此对于呼吸器防护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有呼吸器泄露率检测舱存在气溶胶在舱内扩散不均匀,如专利为202110718303.7一种多功能立体呼吸器泄漏率测试装置,其送风机构是通过一个主管道直接送到检测舱的上部,虽然也有送风顶板,气溶胶仍然会分布不均匀,即图6中b图,仿真计算结果,气溶胶在中间集中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目的在于提高气溶胶在舱体内浓度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包括送风机构、排风机构和舱体;
所述舱体的上部为静压箱,送风机构通过进风主管及连接的进风支管连通到静压箱;
所述舱体的中部为检测舱,用于检测呼吸器的泄漏率,检测舱与静压箱之间设置有送风顶板,检测舱与排风箱之间设置有排风底板;
所述舱体的下部为排风箱,排风机构连通到排风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进风风机、进风过滤器和气溶胶发生器;所述进风风机上设置有进风过滤器,进风过滤器与进风主管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进风支管的一端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的两侧,进风支管的另一端均布设置在静压箱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支管上设置有进风手调阀,进风手调阀为手动多叶片调节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机构包括排风风机、排风过滤器、排风主管和排风支管;所述排风风机上设置有排风过滤器,排风过滤器与排风主管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设置在排风主管的一侧,排风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排风箱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支管上设置有排风手调阀,排风手调阀为手动多叶片调节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送风孔,送风孔连通静压箱和检测舱。
在一实施例中,送风顶板有效通风面积为47%~5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排风孔,排风孔连通到检测舱和排风箱。
在一实施例中,排风底板有效通风面积为47%~7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舱的一侧设置有舱门,用于被检测物和检测人员进入检测舱内。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将舱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静压箱连接送风机构,中间为检测舱,下部分排风箱连接排风机构;送风机构的进风主管连接四个进风支管,进风支管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的两侧,这样气溶胶能在上部静压箱内均匀扩散,从而进一步在检测舱内均匀扩散,从而气溶胶能在检测舱内浓度均匀分布,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另一角度整体结构图;
图3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侧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仰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三种结构的气溶胶浓度仿真计算图;
图中,1、舱体;11、静压箱;12、检测舱;121、舱门;13、排风箱;2、送风机构;21、进风风机;22、进风过滤器;23、气溶胶发生器;24、进风主管;25、进风支管;251、进风手调阀;3、排风机构;31、排风风机;32、排风过滤器;33、排风主管;34、排风支管;341、排风手调阀;4、送风顶板;5、排风底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原理基础:
颗粒物呼吸器泄漏率的检测,需要在专业检测舱中进行,该检测舱通过管路与气溶胶发生装置及高精度浓度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其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空间尺寸应允许测试人员在舱内进行相关的动作;并满足在高度1.5m~2.2m,距舱体1两侧300mm的有效工作空间内,气溶胶浓度变化≤10%;
具备一定的密封要求,进出风量可调,以实现舱内微正压或微负压要求;
配备高效过滤器,能有效保证舱内的洁净度;
配备高清显示屏,实时显示各检测段要求;
舱内可视,以观察测试人员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
2、参考标准:
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YY/T 0866-2011医用防护口罩总泄漏率测试方法
GB 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EN 149:2001+A1:2009呼吸防护装置颗粒防护用过滤半面罩要求、检验和标记
3、仿真计算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之前,首先根据设想的几种检测舱舱体1结构进行CFD流体仿真数值模拟,在进行仿真数值模拟之前,需要明确的两大部分如下:
①边界条件(输入)
·回风进口:温度、湿度、流量
·回风出口:流量
·补气进口:大气压
·排风出口:流量
·喷雾口:流量、粒径
·采样口:流量
②仿真监测(输出)
·场内流速、压力、温度、湿度、浓度
·粒子运动轨迹
·采样口均匀性系数
如图6中模拟结果可知,a图送风主管到连接了三个送风副管道,三个送风副管并排在上部输送气溶胶,可以看出气溶胶在中部一条线上集中;b图为一个送风主管道送风,气溶胶在中部集中;c图为本方案仿真结构图,副管道均匀设置在检测舱12上部,气溶胶会均匀扩散在检测舱12内。
从模拟结果可知,舱内能够形成基本稳定的循环气流,这为气溶胶的混匀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试验数据的准确稳定。从细节上看,为了达到浓度的均匀分布,出风口及回风口最好设置成风量可调。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包括送风机构2、排风机构3和舱体1;所述舱体1的上部为静压箱11,送风机构2连通到静压箱11,送风机构2给静压箱11输送气溶胶。
所述舱体1的中部为检测舱12,用于检测呼吸器的泄漏率,检测舱12与静压箱11之间设置有送风顶板4,检测舱12与排风箱13之间设置有排风底板5;所述检测舱12的一侧设置有舱门121,用于被检测物和检测人员进入检测舱12内。
所述舱体1的下部为排风箱13,排风机构3连通到排风箱13,气溶胶从检测舱12进入到排风箱13,并从排风机构3排出。
所述送风机构2包括进风风机21、进风过滤器22、气溶胶发生器23、进风主管24和进风支管25;所述进风风机21上设置有进风过滤器22,进风过滤器22与进风主管24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进风支管25的一端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24的两侧,进风支管25的另一端均布设置在静压箱11上。所述进风支管25上设置有进风手调阀251,进风手调阀251能够调节进风支管25的开口大小,控制支管内气溶胶向静压箱11输送。所述送风顶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送风孔,送风孔连通静压箱11和检测舱12。送风顶板需保证有效通风面积为47%~50%,有效通风面积为送风孔的面积与整个送风顶板的面积的比值。
进风主管24两侧设置有进风支管25,4个进风支管25对称设置,均匀分布在静压箱11上部,从而气溶胶能在静压箱11内均匀扩散。气溶胶从静压箱11穿透送风顶板4,送风顶板4上设置有送风孔,气溶胶进步一步在检测舱12内均匀扩散分布,气溶胶从而在检测舱12内浓度达到均匀。
所述排风机构3包括排风风机31、排风过滤器32、排风主管33和排风支管34;所述排风风机31上设置有排风过滤器32,排风过滤器32与排风主管33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排风支管34的一端设置在排风主管33的一侧,排风支管34的另一端设置在排风箱13的一侧。所述排风支管34上设置有排风手调阀341,排风手调阀341能够控制排风支管34开口的大小,控制气溶胶向外排出的速率。
所述排风手调阀341和进风手调阀251均为手动多叶片调节阀。
所述排风底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排风孔,排风孔连通到检测舱12和排风箱13,气溶胶从检测舱12内穿过排风底板5上的排风孔,进入到排风机构3。排风底板有效通风面积为47%~70%,有效通风面积为排风孔的面积与整个排风底板的面积的比值。
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将舱体1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静压箱11连接送风机构2,中间为检测舱12,下部分排风箱13连接排风机构3;送风机构2的进风主管24连接四个进风支管25,进风支管25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24的两侧,这样气溶胶能在上部静压箱11内均匀扩散,从而进一步在检测舱12内均匀扩散,从而气溶胶能在检测舱12内浓度均匀分布,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2)、排风机构(3)和舱体(1);
所述舱体(1)的上部为静压箱(11),送风机构(2)通过进风主管(24)及连接的进风支管(25)连通到静压箱(11);
所述舱体(1)的中部为检测舱(12),用于检测呼吸器的泄漏率,检测舱(12)与静压箱(11)之间设置有送风顶板(4),检测舱(12)与排风箱(13)之间设置有排风底板(5);
所述舱体(1)的下部为排风箱(13),排风机构(3)连通到排风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2)还包括进风风机(21)、进风过滤器(22)和气溶胶发生器(23);所述进风风机(21)上设置有进风过滤器(22),进风过滤器(22)与进风主管(24)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进风支管(25)的一端对称设置在进风主管(24)的两侧,进风支管(25)的另一端均布设置在静压箱(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支管(25)上设置有进风手调阀(251),进风手调阀(251)为手动多叶片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3)包括排风风机(31)、排风过滤器(32)、排风主管(33)和排风支管(34);所述排风风机(31)上设置有排风过滤器(32),排风过滤器(32)与排风主管(33)的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排风支管(34)的一端设置在排风主管(33)的一侧,排风支管(34)的另一端设置在排风箱(1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34)上设置有排风手调阀(341),排风手调阀(341)为手动多叶片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顶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送风孔,送风孔连通静压箱(11)和检测舱(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送风顶板(4)有效通风面积为47%~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底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排风孔,排风孔连通检测舱(12)和排风箱(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排风底板(5)有效通风面积为47%~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舱(12)的一侧设置有舱门(121),用于被检测物和检测人员进入检测舱(12)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89874.1U CN219977670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89874.1U CN219977670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77670U true CN219977670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9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89874.1U Active CN219977670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77670U (zh)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21389874.1U patent/CN2199776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5566B (zh) | 一种基于空气定向流动原理的污染物隔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984970B (zh) | 一种内外补风型通风柜 | |
ATE449634T1 (de) | Tragbares luftreinigungssystem mit gekapselten filtern | |
CN109654602A (zh) | 一种洁净室的压差控制系统 | |
CN204787019U (zh) | 通风设备 | |
CN219977670U (zh)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
CN208866122U (zh) | 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 | |
Wang et al. | Pressure gradient control and energy-saving operation strategy study on a multi-zone cleanroom | |
CN116698290A (zh) | 一种呼吸器颗粒物泄漏率检测用气溶胶均匀混合舱 | |
CN202140107U (zh) | 一种乏风非密闭连接装置 | |
CN103307718B (zh) | 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 |
CN204365326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开窗试验测试舱 | |
CN210494315U (zh) | 一种烟雾浓度可控暴露装置 | |
CN210422672U (zh) | 一种纵深隧道富氧气体循环系统 | |
US6146267A (en) | Device for separating two zones with different environment | |
CN209173948U (zh) | 一种气溶胶研究用恒温恒湿气密试验舱 | |
CN208188077U (zh) | 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 | |
CN207865039U (zh) | 一种气调贮藏保鲜用混气装置 | |
CN215832115U (zh) | 一种高原增压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 | |
CN203773372U (zh) | 低氧隔离器 | |
CN104977948A (zh) | 低氧隔离器 | |
CN204476451U (zh) | 矿井通风管道系统结构 | |
CN211400209U (zh) | 一种可调节增速稳流型节能理化安全柜 | |
CN204299211U (zh) | 一种负压称量室 | |
CN207929744U (zh) | 节能型内补风通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