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6399U -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 Google Patents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6399U
CN219976399U CN202321653142.9U CN202321653142U CN219976399U CN 219976399 U CN219976399 U CN 219976399U CN 202321653142 U CN202321653142 U CN 202321653142U CN 219976399 U CN219976399 U CN 219976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valve
coal
reheat steam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31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鹏
孙永春
王洪森
王妍
许朋江
刘兴春
姜虎
王耀文
冯依然
战海南
苏顺亮
韩忠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hua Yanji Thermal Power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Longhua Yanji Thermal Power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Longhua Yanji Thermal Power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Longhua Yanj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31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6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6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6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包括:再热蒸汽主路;中压缸,其进口与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给水泵;射水抽汽器,其抽汽侧进口通过蒸汽分流支路与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水侧进口通过给水分流支路与给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混合汽出口与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蒸汽分流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给水分流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当供热需求增加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以对进入中压缸中的再热蒸汽进行分流降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能够在用热需求增加时提高机组供热负荷和机组热电比。

Description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用热需求逐年递增,满足居民供热需求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而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发电的系统,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燃煤机组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用来被发电,而温度比较低的低品位热能被用来供热,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满足用户多种用功能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我国北方地区,火电机组中热电联产占比达70%以上,煤基多能联供是满足社会多元化用能需求、降低电力生产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在用热需求增加时,电热负荷相互关联,调节能力受限,供热负荷和机组的热电比较低,增设辅助供热锅炉又与高效清洁目标相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热电联产机组在用热需求增加时供热负荷和机组热电比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用热需求增加时提高机组供热负荷和机组热电比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及具有其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包括:
再热蒸汽主路;
中压缸,所述中压缸的进口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主路适于向所述中压缸提供再热蒸汽;
给水泵,所述给水泵出口的水温低于所述再热蒸汽的温度;
射水抽汽器,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抽汽侧进口通过蒸汽分流支路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水侧进口通过给水分流支路与所述给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
所述蒸汽分流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给水分流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当供热需求增加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对进入所述中压缸中的再热蒸汽进行分流降温。
可选的,所述再热蒸汽主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正常运行工况下,所述第三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三阀门具有完全关闭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至少部分开度的第二状态;当供热需求增加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调节分流至所述射水抽汽器中的再热蒸汽与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中的再热蒸汽的流量比例,以调节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的再热蒸汽温度。
可选的,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之间通过混合汽支路相连接,所述混合汽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混合汽出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阀门沿蒸汽流向靠近所述中压缸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一抽汽管路与所述中压缸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二抽汽管路与所述中压缸相连接;所述除氧器的水侧入口适于与所述低压加热器的水侧出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的水侧出口适于与所述给水泵的进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热网加热器,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的水侧进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冷侧进口和冷侧出口适于连接热用户。
可选的,所述热网加热器与所述中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热网加热器与所述低压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的水侧进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包括:
再热蒸汽装置,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向所述再热蒸汽主路输入再热蒸汽。
可选的,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还包括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通过给水主路与所述给水泵的出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通过设置蒸汽分流支路将射水抽汽器的抽汽侧进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相连接,从而将所述再热蒸汽主路内的部分再热蒸汽分流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内,通过设置给水分流支路将射水抽汽器的水侧进口与所述给水泵的出口相连接,从而由所述给水泵的出口分流出少量高压给水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内与所述再热蒸汽混合,使得所述再热蒸汽降温后由所述射水抽汽器的混合汽出口流出,降温后的再热蒸汽再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内的再热蒸汽混合,从而对进入所述中压缸的再热蒸汽实现调温控制,降低机组输出功率,提高供热负荷和机组的热电比,更好地服务热用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可调,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具有完全关闭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至少部分开度的第二状态;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可以调节分流至所述射水抽汽器中的再热蒸汽与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中的再热蒸汽的流量比例,进而可以调节汇合后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的再热蒸汽的温度,实现机组的滑温运行,结构简单,运行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中压缸;11、第一抽汽管路;12、第二抽汽管路;
20、再热蒸汽主路;200、第三阀门;
30、给水泵;300、给水主路;
40、射水抽汽器;41、蒸汽分流支路;410、第一阀门;42、给水分流支路;420、第二阀门;43、混合汽支路;
50、低压加热器;
60、除氧器;
70、热网加热器;71、第一管路;72、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包括:
再热蒸汽主路20;
中压缸10,所述中压缸10的进口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适于向所述中压缸10提供再热蒸汽;
给水泵30,所述给水泵30出口的水温低于所述再热蒸汽的温度;
射水抽汽器40,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抽汽侧进口通过蒸汽分流支路41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水侧进口通过给水分流支路42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
所述蒸汽分流支路4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0,所述给水分流支路4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20;当供热需求增加时,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开启,以对进入所述中压缸10中的再热蒸汽进行分流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所示,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主要包括中压缸10、再热蒸汽主路20、给水泵30和射水抽汽器40。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与所述中压缸10的进口相连接以向所述中压缸10通入再热蒸汽。所述射水抽汽器40上设置有抽汽侧进口、水侧进口和混合汽出口;当供热需求增加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410,使得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抽汽侧进口通过蒸汽分流支路41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通,从而由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分流出部分所述再热蒸汽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同时开启所述第二阀门420,使得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水侧进口通过给水分流支路42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通,从而由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分流出少量高压给水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所述高压水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后在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形成低压并吸入由所述蒸汽分流支路41分流的部分所述再热蒸汽,所述给水与所述再热蒸汽在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混合,使得所述再热蒸汽温度降低,并由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流出,由所述射水抽汽器40降温后的再热蒸汽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内的再热蒸汽混合,以降低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10内的再热蒸汽的温度,从而降低所述中压缸10的输出功率,将更多能量以热能形式输出,提高机组热电比。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汽分流支路41将射水抽汽器40的抽汽侧进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从而将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内的部分再热蒸汽分流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通过设置给水分流支路42将射水抽汽器40的水侧进口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接,从而由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分流出少量高压给水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与所述再热蒸汽混合,使得所述再热蒸汽降温后由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流出,降温后的再热蒸汽再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内的再热蒸汽混合,从而对进入所述中压缸10的再热蒸汽实现调温控制,降低机组输出功率,提高供热负荷和机组的热电比,更好地服务热用户。
具体地,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00;正常运行工况下,所述第三阀门200处于全开状态,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均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所示,所述蒸汽分流支路4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0,所述给水分流支路4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20,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00;正常运行工况下,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三阀门200处于全开状态,再热蒸汽经由所述第三阀门200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10内膨胀做功;当供热需求增加时,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由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分流出少量高压给水进入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在所述射水抽汽器40内形成低压并吸入由所述第二阀门420分流出的部分再热蒸汽,给水与再热蒸汽混合后降低再热蒸汽温度,降温后的再热蒸汽由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流出,再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内的再热蒸汽混合,从而降低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10内的再热蒸汽的温度,进而降低机组的输出功率,提高供热负荷和机组的热电比。
具体地,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或所述第三阀门200具有完全关闭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至少部分开度的第二状态;当供热需求增加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410与所述第三阀门200的开度,调节分流至所述射水抽汽器40中的再热蒸汽与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10中的再热蒸汽的流量比例,以调节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10的再热蒸汽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三阀门200的开度可调,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三阀门200具有完全关闭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至少部分开度的第二状态;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410与所述第三阀门200的开度,可以调节分流至所述射水抽汽器40中的再热蒸汽与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10中的再热蒸汽的流量比例,进而可以调节汇合后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10的再热蒸汽的温度,实现机组的滑温运行,且该系统的结构简单,运行方便。
具体地,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之间通过混合汽支路43相连接,所述混合汽支路43的一端与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阀门200沿蒸汽流向靠近所述中压缸10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低压加热器50,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一抽汽管路11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除氧器60,所述除氧器6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二抽汽管路12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所述除氧器60的水侧入口适于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出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60的水侧出口适于与所述给水泵30的进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通过设置所述除氧器60,从而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防止热力设备腐蚀和传热恶化,保证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具体地,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热网加热器70,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1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进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冷侧进口和冷侧出口适于连接热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所示,所述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还包括低压加热器50和除氧器60,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一抽汽管路11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所述除氧器6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二抽汽管路12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从而将所述中压缸10中部分做过功的蒸汽抽出,送入加热器中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使给水在锅炉中的吸热量减少,因此燃料量也减少,进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具体地,所述热网加热器70与所述中压缸10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71,所述第一管路71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10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热网加热器70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72,所述第二管路72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进口相连接。
实施例二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包括:
再热蒸汽装置,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向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输入再热蒸汽。
具体地,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还包括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通过给水主路300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再热蒸汽主路(20);
中压缸(10),所述中压缸(10)的进口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适于向所述中压缸(10)提供再热蒸汽;
给水泵(30),所述给水泵(30)出口的水温低于所述再热蒸汽的温度;
射水抽汽器(40),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抽汽侧进口通过蒸汽分流支路(41)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水侧进口通过给水分流支路(42)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
所述蒸汽分流支路(4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0),所述给水分流支路(4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20);当供热需求增加时,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开启,以对进入所述中压缸(10)中的再热蒸汽进行分流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00);正常运行工况下,所述第三阀门(200)处于全开状态,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二阀门(420)均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或所述第三阀门(200)具有完全关闭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至少部分开度的第二状态;当供热需求增加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410)与所述第三阀门(200)的开度,调节分流至所述射水抽汽器(40)中的再热蒸汽与直接进入所述中压缸(10)中的再热蒸汽的流量比例,以调节最终进入所述中压缸(10)的再热蒸汽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之间通过混合汽支路(43)相连接,所述混合汽支路(43)的一端与所述射水抽汽器(40)的混合汽出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阀门(200)沿蒸汽流向靠近所述中压缸(10)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加热器(50),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一抽汽管路(11)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氧器(60),所述除氧器(60)的汽侧入口通过第二抽汽管路(12)与所述中压缸(10)相连接;所述除氧器(60)的水侧入口适于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出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60)的水侧出口适于与所述给水泵(30)的进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网加热器(70),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1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进口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冷侧进口和冷侧出口适于连接热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加热器(70)与所述中压缸(10)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71),所述第一管路(71)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进口与所述中压缸(10)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热网加热器(70)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72),所述第二管路(72)适于将所述热网加热器(70)的热侧出口与所述低压加热器(50)的水侧进口相连接。
9.一种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再热蒸汽装置,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与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相连接,所述再热蒸汽装置适于向所述再热蒸汽主路(20)输入再热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通过给水主路(300)与所述给水泵(30)的出口相连接。
CN202321653142.9U 2023-06-27 2023-06-27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ctive CN219976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142.9U CN2199763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142.9U CN2199763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6399U true CN21997639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2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3142.9U Active CN2199763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6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75208B (zh) 燃煤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63484B (zh) 空冷汽轮机高背压供热发电联产方法
CN207813667U (zh) 基于不同蒸汽端口的低压缸冷却系统
CN105736068A (zh) 与无再热汽轮机排汽供热耦合的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
CN102777961A (zh) 直接空冷机组高效供暖系统
CN201916008U (zh)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CN111503706A (zh) 集中供热系统
CN207813676U (zh)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07060914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
CN208486922U (zh) 一种基于高背压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
CN112145244B (zh) 一种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给水温度和供汽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CN206694081U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回热系统
CN212408812U (zh) 热电解耦系统
CN110700909B (zh) 采暖季热电联产机组上网电负荷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19976399U (zh) 燃煤机组滑温运行减温系统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CN114754400B (zh) 一种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14754401B (zh) 配置吸收式热泵和蒸汽引射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08253691U (zh) 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
CN207674551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凝抽背供热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CN113464227B (zh) 热电联供控制方法及热电联供系统
CN202692214U (zh) 新型直接空冷机组高效供暖系统
CN212456819U (zh) 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冷渣器和低温省煤器热量利用系统
CN111503703B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热电联产机组
CN204717665U (zh) 一种二次再热机组省煤器变面积余热利用系统
CN203215658U (zh) 扩大低压省煤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