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4932U -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4932U
CN219964932U CN202320962141.6U CN202320962141U CN219964932U CN 219964932 U CN219964932 U CN 219964932U CN 202320962141 U CN202320962141 U CN 202320962141U CN 219964932 U CN219964932 U CN 219964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ndenser
core module
compressor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21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广东
张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iteji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iteji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iteji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iteji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21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4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4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4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在使用冷却机构,在使用者对移液吸头进行冷却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液吸头将需要检测的样品吸入吸头内部,并将移液吸头放置在设备主体内部,接下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需要冷却的温度,随后电机带动压缩机启动,压缩机带动冷凝器进行降温,而冷凝器内部水源温度降低之后,会通过冷却管道,而冷却管道对设备主体内部的样品进行降温,避免由于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散热扇、吸热风扇、液体冷凝盒和导热片的设置,可以对冷却管道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从而完成对设备主体的冷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背景技术
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通常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验室中,在使用该模块时,样品在芯片上被加热,需要进行传输的样品被吸头吸进,然后经过管道输送到需要进行分析的地方。
现有的移液吸头,需要吸头紧密贴合芯片表面,以确保样品的充分导热和传输,因此吸头必须在被加热的情况下保持冷却,当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故此,特别需要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移液吸头,需要吸头紧密贴合芯片表面,以确保样品的充分导热和传输,因此吸头必须在被加热的情况下保持冷却,当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包括设备主体和冷却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底端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吸头机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道、冷凝器、压缩机、电机、温度感应器、散热扇、吸热风扇、液体冷凝盒和导热片,所述设备主体的卡扣连接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冷凝器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扇,所述冷却管道的侧面设置有吸热风扇,所述吸热风扇的一端卡槽连接有液体冷凝盒,所述液体冷凝盒的一端卡槽连接有导热片,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吸头机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与设备主体之间为卡扣连接,所述冷却管道与设备主体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与冷却管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冷凝器在冷却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组。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与设备主体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导热片与设备主体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吸头机构包括吸头管、锥形管和刻度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卡槽连接有吸头管,所述吸头管的底端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顶端设置有刻度表。
优选的,所述刻度表与设备主体之间为焊接,所述刻度表与设备主体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机构,通过冷却管道、冷凝器、压缩机、电机、温度感应器、散热扇、吸热风扇、液体冷凝盒和导热片的设置,在使用者对移液吸头进行冷却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液吸头将需要检测的样品吸入吸头内部,并将移液吸头放置在设备主体内部,接下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需要冷却的温度,随后电机带动压缩机启动,压缩机带动冷凝器进行降温,而冷凝器内部水源温度降低之后,会通过冷却管道,而冷却管道对设备主体内部的样品进行降温,避免由于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散热扇、吸热风扇、液体冷凝盒和导热片的设置,可以对冷却管道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从而完成对设备主体的冷却的作用。
通过吸头管、锥形管和刻度表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冷却移液吸头时,会由于吸头表面的吸附性质,可能会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液体粘在吸头上,从而影响体积的准确性,因此在吸头侧面设置有刻度表,方便使用者进行吸取体量的观测,从而完成对设备主体的观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机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热风扇、液体冷凝盒和导热片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设备主体;2、冷却机构;201、冷却管道;202、冷凝器;203、压缩机;204、电机;205、温度感应器;206、散热扇;207、吸热风扇;208、液体冷凝盒;209、导热片;3、吸头机构;301、吸头管;302、锥形管;303、刻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包括设备主体1和冷却机构2,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2,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202,冷凝器202的底端设置有压缩机203,压缩机20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204,电机204的顶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05,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吸头机构3。
进一步的,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管道201、冷凝器202、压缩机203、电机204、温度感应器205、散热扇206、吸热风扇207、液体冷凝盒208和导热片209,设备主体1的卡扣连接有冷却管道201,冷却管道2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冷凝器202,冷凝器20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压缩机203,压缩机203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机204,电机204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05,冷凝器202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扇206,冷却管道201的侧面设置有吸热风扇207,吸热风扇207的一端卡槽连接有液体冷凝盒208,液体冷凝盒208的一端卡槽连接有导热片209,在使用者对移液吸头进行冷却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液吸头将需要检测的样品吸入吸头内部,并将移液吸头放置在设备主体1内部,接下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需要冷却的温度,随后电机204带动压缩机203启动,压缩机203带动冷凝器202进行降温,而冷凝器202内部水源温度降低之后,会通过冷却管道201,而冷却管道201对设备主体1内部的样品进行降温,避免由于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散热扇206、吸热风扇207、液体冷凝盒208和导热片209的设置,可以对冷却管道201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从而完成对设备主体1的冷却的作用。。
进一步的,冷却管道201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卡扣连接,冷却管道201与设备主体1尺寸相匹配,可以对样品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冷凝器202与冷却管道201之间为螺纹连接,冷凝器202在冷却管道201的侧面设置有2组,可以保证冷却管道201内部水源温度较低。
进一步的,导热片209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卡槽连接,导热片209与设备主体1紧密贴合,可以辅助冷却管道201散热。
进一步的,吸头机构3包括吸头管301、锥形管302和刻度表303,设备主体1的顶端卡槽连接有吸头管301,吸头管301的底端连接有锥形管302,锥形管302的顶端设置有刻度表303,使用者在使用冷却移液吸头时,会由于吸头表面的吸附性质,可能会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液体粘在吸头上,从而影响体积的准确性,因此在吸头侧面设置有刻度表303,方便使用者进行吸取体量的观测,从而完成对设备主体1的观察的作用。
进一步的,刻度表303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焊接,刻度表303与设备主体1紧密贴合,可以方便控制吸取样品的量。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可以通过吸头管301、锥形管302和刻度表303吸取需要的样品,接下来可以通过移液吸头将需要检测的样品吸入吸头内部,并将移液吸头放置在设备主体1内部,接下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需要冷却的温度,随后电机204带动压缩机203启动,压缩机203带动冷凝器202进行降温,而冷凝器202内部水源温度降低之后,会通过冷却管道201,而冷却管道201对设备主体1内部的样品进行降温,避免由于吸头冷却无法正常进行时,可能会导致温度不均匀,传输失误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散热扇206、吸热风扇207、液体冷凝盒208和导热片209的设置,可以对冷却管道201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这样就完成了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包括设备主体(1)和冷却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2),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202),所述冷凝器(202)的底端设置有压缩机(203),所述压缩机(20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204),所述电机(204)的顶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05),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吸头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管道(201)、冷凝器(202)、压缩机(203)、电机(204)、温度感应器(205)、散热扇(206)、吸热风扇(207)、液体冷凝盒(208)和导热片(209),所述设备主体(1)的卡扣连接有冷却管道(201),所述冷却管道(2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冷凝器(202),所述冷凝器(20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压缩机(203),所述压缩机(203)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机(204),所述电机(204)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05),所述冷凝器(202)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扇(206),所述冷却管道(201)的侧面设置有吸热风扇(207),所述吸热风扇(207)的一端卡槽连接有液体冷凝盒(208),所述液体冷凝盒(208)的一端卡槽连接有导热片(2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201)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卡扣连接,所述冷却管道(201)与设备主体(1)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2)与冷却管道(20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冷凝器(202)在冷却管道(201)的侧面设置有2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209)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导热片(209)与设备主体(1)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机构(3)包括吸头管(301)、锥形管(302)和刻度表(303),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端卡槽连接有吸头管(301),所述吸头管(301)的底端连接有锥形管(302),所述锥形管(302)的顶端设置有刻度表(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表(303)与设备主体(1)之间为焊接,所述刻度表(303)与设备主体(1)紧密贴合。
CN202320962141.6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Active CN219964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141.6U CN21996493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141.6U CN21996493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4932U true CN219964932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0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2141.6U Active CN21996493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4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3255B (zh)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CN2828811Y (zh) 热管测试装置
CN103994803A (zh) 基于红外热像观察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流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19964932U (zh)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的型芯模块
CN20616118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测试恒温系统
CN205450006U (zh) 一种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
CN219000717U (zh) 一种用于动物的采卵器
CN202101958U (zh) 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
CN215945344U (zh) 一种妇科内分泌用内分泌物送检装置
CN210051854U (zh) 一种线路板检测装置
CN207636040U (zh) 散热片平面度检测仪
CN213456246U (zh) 一种医疗检验科用试剂取样操作台
CN104330299A (zh) 一种微小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3455847U (zh) 一种水冷却的探头装置
CN209231251U (zh) 一种均热板性能快速评估装置
CN206540502U (zh) 一种内径千分尺检定辅助装置
CN217739201U (zh) 加热组件及双染联检装置
CN213423200U (zh) 一种用于动物细胞多样本elisa检测的实验组件结构
CN109107636A (zh) 一种试管放置架
CN220913143U (zh) 一种用于检测犬孕酮的胶体金检测卡
CN218938291U (zh) 用于临床医学检测定量选用试剂的试剂提取装置
CN216154356U (zh) 一种土壤检测试验样品存储箱
CN215415911U (zh) 一种低本底αβ测量仪采集与分析装置
CN212228706U (zh)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位装置
CN212989001U (zh) 一种用于cod测试的消解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