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3197U -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3197U
CN219963197U CN202321305194.7U CN202321305194U CN219963197U CN 219963197 U CN219963197 U CN 219963197U CN 202321305194 U CN202321305194 U CN 202321305194U CN 219963197 U CN219963197 U CN 219963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gear
adjusting mechanism
block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51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雅婷
花红霞
刘瑞萍
臧燕
吴俊苗
郭晋仪
肖伟
杨宁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3051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3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3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3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上托板、下托板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和升降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上下任意角度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调节后的角度,使得装置整体稳定贴合于患者的颈部,起到支撑颈部的作用,避免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堆积,影响呼吸;同时,防止肥胖患者头部低垂、呼吸道开放不全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操作简便,所述调节机构也使其更具包容性。

Description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是一种以睡眠期间上呼吸道周期性、部分或完全阻塞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OSA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死亡风险较非OSA者高,且术后呼吸暂停低氧性损伤常因其他原因被误诊为心搏骤停。此外,由于镇静剂、麻醉剂和全身麻醉的药物效应,以及术后快速眼动睡眠 (rapid eyemovement sleep,REM) 变化和体位影响,围手术期OSA 患者呼吸暂停发作的风险较高。因此,OSA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肥胖人群OSA发病率为41%~98%,肥胖导致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在上气道周围引起上气道狭窄增加上气道阻力,加重咽腔塌陷;另外,肥胖患者由于胸壁脂肪组织堆积,降低胸廓顺应性,限制呼吸运动时胸廓扩张,导致肺容量降低, 同时腹部脂肪堆积使膈肌上移,导致功能残气量减少,间接导致咽壁顺应性增加,易于塌陷,不能维持上气道的正常开放。
由于气道塌陷和睡眠剥夺的病理生理特征,OSA患者围手术期易受到镇静药物、阿片类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呼吸抑制作用的影响;麻醉和镇痛药物与意识、睡眠、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 唤醒反应、肌肉激活以及通气驱动相互作用,可能增加OSA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由于OSA患者有发展成气道阻塞或中央呼吸抑制的倾向,因此其较非OSA者需更长时间的术后监护。而体位治疗是OSA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患者保持侧卧位、半卧位或其他非仰卧位,而患者自由体位时易出现头部低垂或呼吸道开放不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上托板、下托板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为扇面形横板结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为纵向方形腔体结构,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上下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所述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上端和下端,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单元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齿轮A和限位装置。所述齿轮A通过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内壁上,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两端通过固定设置的连接柱与所述齿轮A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上开设横向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齿轮A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装置横向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装置的内端与所述齿轮A卡接,所述限位装置的外端穿出所述通孔;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外侧固定设有绑缚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上下任意角度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调节后的角度,使得装置整体稳定贴合于患者的颈部,起到支撑颈部的作用,避免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堆积,影响呼吸;同时,防止肥胖患者头部低垂、呼吸道开放不全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操作简便,所述调节机构也使其更具包容性。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为杆状结构,所述限位块内端与所述齿轮A的齿槽相适应,所述限位块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圈设在所述限位块外侧,所述复位弹簧内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外端固定于所述通孔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块内端与所述齿轮A的齿槽啮合。当所述限位装置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限位块可对所述角度调节单元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固定住调节后的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当向外拉动所述限位块,使其脱离所述齿轮A的齿槽时,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正常工作,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可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整体卡接稳定,操作也方便。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外端设有拉环,便于向外拉出所述限位块,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于两个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之间,所述升降单元包括齿轮B、固定块、移动块和螺纹杆;所述固定块为L形结构,所述移动块为倒置L形结构;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移动块上下对齐放置,所述齿轮B通过转轴纵向设于两者之间,所述移动块上端内侧面为光滑平面,所述移动块下端内侧面设有齿轮槽,且所述齿轮槽与所述齿轮B啮合;所述螺纹杆穿设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且通过螺纹咬合;所述螺纹杆内端与所述齿轮B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外端穿出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且设有旋钮。通过转动所述旋钮转动齿轮B,使得所述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之间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颈长的患者,使得装置受众更广,更具包容性。
优选地,所述绑缚带为Y字型结构,受力更均匀,固定更稳定;所述绑缚带上设有魔术贴,操作方便,且适用于不同脖围的患者。
优选地,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表面均设有医用级橡胶层。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与皮肤接触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防止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的滑移,提高使用感。
优选地,所述绑缚带上可拆卸穿设有软垫,所述软垫可调至患者颈后,使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有更好的体验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上下任意角度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调节后的角度,使得装置整体稳定贴合于患者的颈部,起到支撑颈部的作用,避免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堆积,影响呼吸;同时,防止肥胖患者头部低垂、呼吸道开放不全等情况的发生。
2、所述升降单元调节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之间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颈长的患者,使得装置受众更广,更具包容性。
3、通过转动所述旋钮可调节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拉动所述拉环可调节所述角度调节单元,设计精巧,整体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遮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上托板;2、下托板;3、调节机构;4、角度调节单元;5、齿轮A;6、限位装置;7、连接柱;8、通孔;9、绑缚带;10、限位块;11、复位弹簧;12、拉环;13、升降单元;14、齿轮B;15、固定块;16、移动块;17、螺纹杆;18、旋钮。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上托板1、下托板2和调节机构3。其中,上托板1和下托板2均为扇面形横板结构,调节机构3的壳体为纵向方形腔体结构,上托板1和下托板2上下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调节机构3。
其中,如图2-3所示,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4。两个角度调节单元4分别设于调节机构3的内部上端和下端,上托板1和下托板2均通过角度调节单元4与调节机构3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角度调节单元4包括齿轮A5和限位装置6。齿轮A5通过转轴可转动设于调节机构3的壳体内壁上,上托板1和下托板2两端通过固定设置的连接柱7与齿轮A5的中心固定相连;调节机构3的壳体上开设横向通孔8,如图4所示,通孔8与齿轮A5处于同一平面上,限位装置6横向穿设于通孔8内,限位装置6的内端与齿轮A5卡接,限位装置6的外端穿出通孔8;调节机构3的壳体外侧固定设有绑缚带9。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上托板1和下托板2边缘处做圆滑处理,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角度调节单元4,可上下任意角度调节上托板1和下托板2,通过限位装置6固定调节后的角度,使得装置整体稳定贴合于患者的颈部,起到支撑颈部的作用,避免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堆积,影响呼吸;同时,防止肥胖患者头部低垂、呼吸道开放不全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操作简便,调节机构3也使其更具包容性。
优选地,如图4所示,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块10和复位弹簧1;限位块10为杆状结构,限位块10内端与齿轮A5的齿槽相适应,限位块10穿设于通孔8内,复位弹簧1圈设在限位块10外侧,复位弹簧1内端与限位块1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外端固定于通孔8内壁上;复位弹簧1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块10内端与齿轮A5的齿槽啮合。当限位装置6不受外力作用时,限位块10可对角度调节单元4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固定住调节后的上托板1和下托板2;当向外拉动限位块10,使其脱离齿轮A5的齿槽时,角度调节单元4可正常工作,上托板1和下托板2可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整体卡接稳定,操作也方便。
优选地,限位块10外端设有拉环12,便于向外拉出限位块10,调节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角度。
优选地,调节机构3还包括升降单元13,升降单元13设于两个角度调节机构3之间,升降单元13包括齿轮B14、固定块15、移动块16和螺纹杆17;固定块15为L形结构,移动块16为倒置L形结构;固定块15和移动块16上下对齐放置,齿轮B14通过转轴纵向设于两者之间,移动块16上端内侧面为光滑平面,移动块16下端内侧面设有齿轮槽,且齿轮槽与齿轮B14啮合;螺纹杆17穿设调节机构3的壳体,且通过螺纹咬合;螺纹杆17内端与齿轮B14的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17外端穿出调节机构3的壳体,且设有旋钮18。通过转动旋钮18转动齿轮B14,使得移动块16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上托板和下托板2之间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颈长的患者,使得装置受众更广,更具包容性。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移动块16上的齿轮槽竖直设置,移动块16与齿轮B14通过齿轮槽啮合,而固定块15与齿轮B14的接触面为光滑平面,所以当齿轮B14转动时,移动块16会随着转动方向上下移动,固定块15不会移动。
优选地,绑缚带9为Y字型结构,受力更均匀,固定更稳定;绑缚带9上设有魔术贴,操作方便,且适用于不同脖围的患者。
优选地,上托板1和下托板2表面均设有医用级橡胶层。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与皮肤接触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防止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滑移,提高使用感。
优选地,绑缚带9上可拆卸穿设有软垫,软垫可调至患者颈后,使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有更好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装置主体置于患者脖颈前侧,使上托板1的弧面贴合下巴处,下托板2的弧面贴合锁骨处,粘好绑缚带9。然后,根据患者所需的情况调节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角度,以及调节上托板1和下托板2之间的高度。具体的,当调节角度调节单元4时,医护人员向外拉动拉环12,上下转动上托板1和下托板2直至贴合患者下巴和胸腔上方,松开拉环12,使其与齿轮A5卡接即可。当调节升降单元13时,只需转动旋钮18,直至上托板1和下托板2高度合适即可。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在绑缚带9上穿设软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板、下托板和调节机构;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为扇面形横板结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为纵向方形腔体结构,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上下平行设置,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所述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角度调节单元,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分别设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上端和下端,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单元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齿轮A和限位装置,所述齿轮A通过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内壁上,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两端通过固定设置的连接柱与所述齿轮A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上开设横向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齿轮A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装置横向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装置的内端与所述齿轮A卡接,所述限位装置的外端穿出所述通孔;
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外侧固定设有绑缚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为杆状结构,所述限位块内端与所述齿轮A的齿槽相适应,所述限位块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圈设在所述限位块外侧,所述复位弹簧内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外端固定于所述通孔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块内端与所述齿轮A的齿槽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外端设有拉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于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单元之间,所述升降单元包括齿轮B、固定块、移动块和螺纹杆;所述固定块为L形结构,所述移动块为倒置L形结构;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移动块上下对齐放置,所述齿轮B通过转轴纵向设于两者之间,所述移动块上端内侧面为光滑平面,所述移动块下端内侧面设有齿轮槽,且所述齿轮槽与所述齿轮B啮合;所述螺纹杆穿设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且通过螺纹咬合;所述螺纹杆内端与所述齿轮B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外端穿出所述调节机构的壳体,且设有旋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带为Y字型结构,所述绑缚带上设有魔术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表面均设有医用级橡胶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带上可拆卸穿设有软垫。
CN202321305194.7U 2023-05-26 2023-05-26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963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5194.7U CN219963197U (zh) 2023-05-26 2023-05-26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5194.7U CN219963197U (zh) 2023-05-26 2023-05-26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3197U true CN219963197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5194.7U Active CN219963197U (zh) 2023-05-26 2023-05-26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3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45395A1 (en) Pillow and Mattress for Reducing Snoring and Sleep Apnea
US20070181122A1 (en) Intubation positioning, breathing facilitator and non-invasive assist ventilation device
Bach et al. Pulmonary dysfunction and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as post-polio sequela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Petrof et al.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facilitates respiratory muscle function during sleep in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ad Post-anesthesia tracheal extubation.
CN219963197U (zh) 肥胖患者用颈部支撑装置
Heinzer et al. Effect of ex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Bonekat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neuromuscular disease
Vollman et al. Pronation therapy
CN205598382U (zh) 气管切开插管用固定装置
CN216876896U (zh) 一种适用于机械通气俯卧位病人的护理床
CN218305785U (zh) 一种配合纤支镜检查的可调节式人工气道固定架
CN204839891U (zh) 一种伸缩式喉部支架
CN204468394U (zh) 可调睡眠体位的气囊背包
CN217525558U (zh) 一种下颌伸缩调节式止鼾器
US20230285706A1 (en) Breathing mask and methods thereof
CN219896213U (zh) 俯卧位通气装置
CN208405175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支架
CN218607012U (zh) 一种消除睡眠呼吸暂停器械
US20240188884A1 (en) Pressure dynamic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chest wall pain after thoracic surgery or injury, and method of use
McAuliffe et al. Perioperative and anesthesia considerations in obese patients
Pradhan et al. An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Reber Airway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ly Breathing Patients: Risks of Sedation and Analgesia and Changes in Wakefulness
McMahon et al. Nursing Problems in Recovery from Anesthesia
Bawdon The Bariatric Pati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