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0186U -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0186U
CN219960186U CN202321505234.2U CN202321505234U CN219960186U CN 219960186 U CN219960186 U CN 219960186U CN 202321505234 U CN202321505234 U CN 202321505234U CN 219960186 U CN219960186 U CN 219960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witc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52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izh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izh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izh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izh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52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0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0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0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控制器、隔直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电连接;控制器包括脉冲信号输出端;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硬件损坏或者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停止电池包充/放电,从而防止出现电池包发生过充、过放等影响电池包使用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充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包能够采用充电系统进行充电,以对电信号进行存储;在电池包具有足够电量时其还能够进行放电,以为用电负载进行供电。通常,电池包中设置有相应的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对电池包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现有的电池包充放电电路中通常设置有具有开关速度快、驱动功率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MOS管,通过控制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MOS管的导通或关闭,来实现对电池包的充放电控制。但是,当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将无法准确控制MOS管导通或关闭,从而无法实现对电池包充放电的准确控制,容易使电池包发生过充、过放等影响电池包使用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实现对电池包充放电的准确控制,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控制器、隔直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放电端为充/放电正端,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或者,所述第一充/放电端为充/放电负端,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所述控制器包括脉冲信号输出端;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
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动触点和继电器静触点;所述继电器动触点耦接于第一充/放电端,所述继电器静触点耦接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还包括:蓄流电路;
所述蓄流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蓄流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隔直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还包括:钳位二极管;
所述钳位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钳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之间;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单元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使得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正常输出脉冲信号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与第一充/放电端能够导通,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能够正常进行充电或者放电,而当控制器的脉冲信号端无法正常输出脉冲信号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与第一充/放电端处于断开状态,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无法进行充电或者放电,从而实现对电池包充放电的准确控制,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控制器2、隔直电路3和开关控制电路4;第一开关电路1的第一端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1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6电连接;控制器2包括脉冲信号输出端;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隔直电路3的输入端电连接;隔直电路3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4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电连接。
其中,第一充/放电端6为充/放电正端时,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为电池单元的正极;或者,第一充/放电端6为充/放电负端时,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为电池单元的负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充/放电端6可以为第一充电端或第一放电端,当第一充/放电端6为第一充电端时,该第一充/放电端6可以与外部电源系统电连接,若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与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形成导通的通路,外部电源系统可以通过第一充电端可以为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相应的,当第一充/放电端6为第一放电端时,该第一充/放电端6可以与用电负载电连接,若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与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形成导通的通路,电池包中电池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放电端提供放电信号进行放电,以为用电负载进行供电。相反,当第一开关电路1断开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与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为断路状态,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不再进行充电或放电。
其中,隔直电路3可以为阻隔直流电信号、通过交流电信号的电路,其中交流电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正弦交流信号、方波交流信号等。
其中,控制器2包括脉冲信号输出端,脉冲信号输出端可以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隔直电路3的输入端电连接,隔直电路3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4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电连接,从而在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该脉冲信号可以通过隔直电路3传输至开关控制电路4的控制端,形成开关控制信号,该开关控制信号可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4处于导通状态,以使第一供电电源V1能够为第一开关电路1提供电信号,从而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
具体的,当第一充/放电端6为第一充电端时,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隔直电路3传输至开关控制电路4,以向开关控制电路4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使得开关控制电路4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导通,从而使第一供电电源V1的第一供电电源信号能够通过导通的开关控制电路传输至第一开关电路1,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与第一充电端形成导通的通路,以使与第一充电端电连接的外部电源系统能够为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进行充电;相应的,当第一充/放电端6为第一放电端时,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隔直电路3传输至开关控制电路4,以向开关控制电路4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使得开关控制电路4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导通,从而使第一供电电源V1的第一供电电源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一开关电路1,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使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与第一放电端之间形成导通的通路,从而使电池包中电池单元能够进行放电,以为第一放电端电连接的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器2发生故障时,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无法正常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例如,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的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将无法通过隔直电路3形成开关控制信号,使得开关控制电路4处于断开状态,第一供电电源V1的第一供电电源信号无法传输至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使得第一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与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为断开的状态,进而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无法进行充电或者放电,如此,能够防止在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法准确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准确导通或断开,而使得电池包中电池单元持续放电或充电,而导致电池包过充或过放的现象产生。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使得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正常输出脉冲信号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与第一充/放电端能够导通,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能够正常进行充电或者放电,而当控制器的脉冲信号端无法正常输出脉冲信号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与第一充/放电端处于断开状态,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无法进行充电或者放电,从而实现对电池包充放电的准确控制,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可以包括能够根据电信号控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与第一充/放电端6导通或断开的器件。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可以包括第一MOS管Q1,参考图1所示,当第一开关电路1可以包括第一MOS管Q1时,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分别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和第一充/放电端6电连接。当开关控制电路4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将第一供电电源V1的第一供电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MOS管Q1的栅极时,第一MOS管Q1可以处于导通状态,即第一供电电源V1的第一供电电源信号为能够提供控制第一MOS管Q1导通的电信号。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第一开关电路1还可以包括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RL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动触点和继电器静触点;继电器动触点耦接于第一充/放电端6,继电器静触点耦接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开关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第一供电电源V1能够提供控制电磁继电器RL吸合的电信号。当开关控制电路4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时,第一供电电源V1的电信号可以传输至电磁继电器RL的线圈,电磁继电器RL的线圈能够产生使电磁继电器RL的衔铁吸合的电磁信号,以使电磁继电器RL的静触点和动触点接触,此时,电磁继电器RL处于导通状态,从而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与第一充/放电端6能够导通,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能够进行充电或者放电。
可选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还包括蓄流电路7,蓄流电路7的一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蓄流电路7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具体的,在电磁继电器RL失电的瞬间,即在开关控制电路4断开,第一供电电源V1停止向电磁继电器RL提供电信号时,续流电路能够吸收电磁继电器RL线圈中存储的电能,从而使得电磁继电器RL的静触点和动触点能够分离,使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停止充电或者放电。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续流电路可以包括第二二极管D1,当续流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时,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磁继电器RL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电磁继电器RL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的,隔直电路3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脉冲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开关控制电路4的控制端电连接。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隔直电路3能够阻隔直流电信号、通过交流电信号,隔直电路3能够通过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第一电容C1的容值相关。
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器2发生故障时,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无法通过隔直电路3向开光控制电路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使得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无法进行充放电,从而实现对电池包充放电的准确控制,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所示,开关控制电路4包括第一控制开关41和第二控制开关42,第一控制开关41的控制端与隔直电路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41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电源V2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41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42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42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电连接。
其中,第一控制开关41的控制端与隔直电路3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脉冲信号可以通过隔直电路3传输至第一控制开关41的控制端,形成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第一控制开关41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电源V2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41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供电电源V2能够提供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的电信号。当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开关41导通时,第二供电电源V2能够为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提供电信号,从而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此时,因第二控制开关42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42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电连接,使得在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时,第一供电电源V1能够为第一开关电路1提供电信号,从而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进而控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和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形成通路。
具体的,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隔直电路3传输至第一控制开关41的控制端,以向第一控制开关41提供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使得第一控制开关41根据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进行导通;并在第一控制开关41导通是,第二供电电源V2能够为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提供电信号,使得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在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时,第一供电电源V1能够为第一开关电路1提供电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从而使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级和第一充/放电端6形成导通的通路;然而,当控制器2发生故障时,控制器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无法正常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将无法通过隔直电路3形成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使得第一控制开关41处于断开状态,第二供电电源V2提供的电信号无法传输至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第二控制开关42断开,此时,第一供电电源V1提供的电信号无法传输至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使得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与第一充/放电端6之间处于断开的状态,进而电池包中的电池单元无法进行充电或者放电,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包充放电控制的准确性,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所示,第一控制开关41包括第一二极管D1B和第一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B的阳极与隔直电路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B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二供电电源V2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开关42的控制端电连接。
其中,第一二极管D1B可以将隔直电路3输出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转换为用于控制第一三极管Q2导通的电压信号,以使得第一三极管Q2能够在脉冲信号输出端提供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能够持续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所示,该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还可以包括钳位二极管D2B;钳位二极管D2B的阳极接地,钳位二极管D2B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B的阳极电连接。如此,通过在第一二极管D1B的阳极设置钳位二极管D2B,能够对第一二极管D1B的阳极的电位进行钳制,从而防止第一二极管D1B的阳极电位突变而损坏第一三极管Q2,起到保护第一三极管Q2的作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所示,该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还包括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滤波电容C2可以对传输至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信号进行滤波,防止传输至第一三极管Q2的电信号具有噪声,干扰第一三极管Q2的导通和断开。
可选的,第二控制开关42包括第二三极管Q3,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一控制开关4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1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控制端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供电电源V2可以根据第二三极管Q3的导通与关闭的特性进行设置。其中,第二三极管Q3可以为NPN型或PNP型,当第二三极管Q3为NPN型时,第二供电电源V2可以为能够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的接地信号,从而在第一控制开关41根据第一开关信号导通时,第二供电电源的接地信号可以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进而使第一供电电源V1能够为第一开关电路1提供电信号。相反,当第二三极管Q3为PNP型时,第二供电电源V2可以为能够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2导通的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所示,该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8,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1的第一端与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之间;控制器2还包括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电路8的控制端与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8的第一端与电池单元的第一极5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8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第一端电连接,从而在电池包中电池单元需要充电或者放电时,控制器2的开关信号输出端能够输出控制第二开关电路8导通的开关信号,以使第二开关电路8导通,从而在第一开关电路1导通时,电池包中电池单元能够进行充电或者放电,进一步提高电池包充放电控制的准确性,防止电池包过充或者过放,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可以包括第二MOS管Q4、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MOS管Q4的栅极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3与控制器2的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MOS管Q4的源极与第一开关电路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MOS管Q4的漏极与电池电源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MOS管Q4的漏极还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2与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该电池包至少包括电池单元200和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电池单元200和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100可以集成于同一壳体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示例性示出了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与电池单元正极电连接的情况,并非对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与电池单元连接方式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还可以与电池单元负极电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因此其可具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相应结构和特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描述。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控制器、隔直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放电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放电端为充/放电正端,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或者,所述第一充/放电端为充/放电负端,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所述控制器包括脉冲信号输出端;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
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动触点和继电器静触点;所述继电器动触点耦接于第一充/放电端,所述继电器静触点耦接于电池包中电池单元的第一极,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流电路;
所述蓄流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蓄流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直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隔直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钳位二极管;
所述钳位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钳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之间;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CN202321505234.2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Active CN219960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5234.2U CN21996018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5234.2U CN21996018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0186U true CN219960186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5234.2U Active CN219960186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0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89947B1 (en) Protection switch for a battery powered device
KR940003003B1 (ko) 배터리 어셈블리 및 배터리 어셈블리 충전 시스템
US20040027092A1 (en) Cell equalizing circuit
JPH04331425A (ja) 過充電防止装置、過放電防止装置、過充電・過放電防止装置、プリント基板並びに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2195333A (zh) 直流电源装置
CN105322612B (zh) 充放电控制电路和蓄电池装置
KR102246769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청소기
CN101334452B (zh) 电池测试装置
CN105680505A (zh) 一种车辆应急启动装置
CN103187713A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JP3249261B2 (ja) パック電池
GB2293059A (en) Equalization of charge on series connected cells or batteries
CN219960186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防失控充放电电路
CN112311050A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563366U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器
CN102111000B (zh) 电池状态监视电路及电池装置
JPH09308114A (ja) 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5663975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及系统
CN114977396A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器以及充电方法
CN209913490U (zh) 电池保护芯片及电池系统
KR101509323B1 (ko) 선형 레귤레이터를 이용한 2차 전지 충전회로
CN112582984A (zh) 一种快速关断电路及其锂电池保护系统
CN105743188A (zh) 铅酸电池组保护系统
CN110867929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放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JP3805807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