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152U -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5152U
CN219955152U CN202320687262.4U CN202320687262U CN219955152U CN 219955152 U CN219955152 U CN 219955152U CN 202320687262 U CN202320687262 U CN 202320687262U CN 219955152 U CN219955152 U CN 219955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iece
lamp
wall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72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Fengdian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Fengdian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Fengdian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Fengdian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72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5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5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5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涉及设备照明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调节件对称设置在支撑件两侧;反射组件,包括保护板和反光板,保护板设置有多组,其两端与调节件连接,反光板设置在保护板内壁上;容纳组件,包括灯盖,灯罩和底座,灯罩的顶端与灯盖连接,底端与底座连接,支撑组件配合设置在灯罩外壁上;发光组件,包括电源和发光件,电源设置于灯盖内,发光件连接在电源底部,且发光件能够配合放置于灯罩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照明设备出现的“灯下黑”问题和现有的照明灯体积不便于携带,在一个人需要照明操作时候,灯具固定棘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照明已经离不开我们的日常,在黑暗的环境下,有灯光的照亮尤其重要,而在家中,有方便的电力提供照明,在夜间,需要外出和在黑暗中操作时,就需要用到可外带的灯具了。
有些照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底部会存在一定的照射盲区,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灯下黑”,这块区域光线比较昏暗,照明效果差,往往需要额外工具辅助照明,这就会使照明工作变得繁琐,影响使用体验;并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灯大多都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且在一个人需要照明操作时候,灯具固定又是个棘手的问题,往往难以固定,难以找到合适的照明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照明设备存在的“灯下黑”现象,影响照明效果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目的在于将反光体四散的光线反射到设备底部,增减设备底部光线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对称设置在支撑件两侧;反射组件,包括保护板和反光板,所述保护板设置有多组,其两端与调节件连接,所述反光板设置在保护板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柱和弧形横杆,所述弧形横杆的两端与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立柱靠近其顶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孔内还滑动设置有多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三转动块和第四转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转动端和连接端,所述转动端转动套接在第一转动块上,其外壁设置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转环、第一连杆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与转环和连接环连接,所述转环外壁设置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与第一齿槽啮合连接,且所述转环能够转动套接在第二转动块和第四转动块上;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二连杆和固定块,固定块包括调节端和固定端,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连接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调节端连接,所述调节端转动套接在第三转动块上,且所述调节端外壁设置有第三齿槽,所述第三齿槽与第二齿槽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板包括弧形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弧形板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固定板与弧形板相邻的一侧侧壁与所述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光板配合设置于所述保护板的内壁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滑动来调节反射组件的角度,使得反光板能够在适当的角度将现有照明设备内的光线汇聚反射到设备底部,来达到增大亮度的目的,内部光源可以穿透保护板四散到外部,在汇聚光线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照明功能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现有的照明设备往往不方便固定,难以找到合适的照明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电力灯,此装置包括上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还包括:容纳组件,包括灯盖,灯罩和底座,所述灯罩的顶端与所述灯盖连接,底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组件配合设置在灯罩外壁上;发光组件,包括电源和发光件,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灯盖内,所述发光件连接在所述电源底部,且所述发光件能够配合放置于所述灯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力灯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灯盖包括转动环体,锥形帽和悬挂环,所述锥形帽的一端与转动环体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环连接,所述转动环体外壁开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旁还设置有开关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力灯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源上设置有充电件,所述充电件能够配合延伸至充电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力灯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灯罩上开设有穿孔,所述保护板能够配合包覆在所述穿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容纳组件中灯盖,灯罩和底座的配合连接,将发光组件固定并且保护在内部,避免受到撞击,影响使用,通过悬挂环和灯罩的特有造型,能够将本装置灵活地固定在高处,不影响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的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的反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源亮度反射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力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力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01和调节件102,调节件102对称设置在支撑件101两侧;反射组件200,包括保护板201和反光板202,保护板201设置有多组,其两端与调节件102连接,反光板202设置在保护板201内壁上。
其中,支撑组件100为整个机构的支架,主要作用是调节反射组件200的角度,其材料优选的为合金材料,此类材料硬度大,可以避免受到磕碰时轻易损坏,反射组件200为主要工作端,保护板201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内部的发光单元,并且使光透过,散发到外部提供照明,反光板202的主要作用是反射光线,使光线反射到发光设备底部,解决“灯下黑”问题,保护板201的材料优选为透明亚克力板,此类材料透光好,并且不易破损。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支撑件101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柱101a和弧形横杆101b,弧形横杆101b的两端与立柱101a连接;立柱101a上开设有滑动孔101a-1,立柱101a靠近其顶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01a-2和第二转动块101a-3。
滑动孔101a-1内还滑动设置有多组滑块101c,滑块101c上设置有第三转动块101c-1和第四转动块101c-2。
调节件102包括第一转动件102a、第二转动件102b和第三转动件102c;第一转动件102a包括转动端102a-1和连接端102a-2,转动端102a-1转动套接在第一转动块101a-2上,其外壁设置有第一齿槽102a-1a;第二转动件102b包括转环102b-1、第一连杆102b-2和连接环102b-3,第一连杆102b-2的两端与转环102b-1和连接环102b-3连接,转环102b-1外壁设置有第二齿槽102b-1a,第二齿槽102b-1a与第一齿槽102a-1a啮合连接,且转环102b-1能够转动套接在第二转动块101a-3和第四转动块101c-2上。
第三转动件102c包括第二连杆102c-1和固定块102c-2,固定块102c-2包括调节端102c-2a和固定端102c-2b,第二连杆102c-1远离固定块102c-2的一端与连接环102b-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102c-2的调节端102c-2a连接,调节端102c-2a转动套接在第三转动块101c-1上,且调节端102c-2a外壁设置有第三齿槽102c-2a1,第三齿槽102c-2a1与第二齿槽102b-1a啮合连接。
保护板201包括弧形板201a和固定板201b,固定板201b设置在弧形板201a的边缘位置,且固定板201b与弧形板201a相邻的一侧侧壁与连接端102a-2和固定端102c-2b连接。
反光板202配合设置于保护板201的内壁底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向上拨动第一转动件102a,转动端102a-1转动,连接端102a-2向上翘起,此时保护板201会跟随连接端102a-2转动,向上翘起;与第一齿槽102a-1a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槽102b-1a受到影响,也随之转动,带动第二转动件102b整体转动,连接环102b-3会向上翘起,给第三转动件102c一个向上的拉力,并且第三转动件102c套接在滑块101c上,而滑块101c滑动设置在滑动孔101a-1内,此时滑块101c也会受到第三转动件102c带来的拉力,向上滑动,并且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调节端102c-2a相对于第三转动块101c-1转动,第三齿槽102c-2a1与第二齿槽102b-1a啮合连接,带动下方的第二转动件102b转动,进而使下方的滑块101c也向上移动。
调节端102c-2a转动时,固定端102c-2b会随之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保护板201转动,使保护板201的角度发生偏转,发光设备设置在弧形板201a内部,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参照图5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到设备底部,弥补“灯下黑”区域的昏暗,提高亮度。反光板202的形状为弧形,也相当于一块凹面镜,凹面镜具有聚光的能力,也能提高昏暗的亮度。
在整个机构不需要将内部的光线反射到发光设备底部时,可以将反射组件200闭合,视作保护单元使用,将发光体保护在内,透明的保护板201也不会影响光从中透过,降低照明能力。
实施例3
参照图6和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电力灯,此装置包括上述光源亮度反射机构,还包括,容纳组件300,包括灯盖301、灯罩302和底座303,灯罩302的顶端与灯盖301连接,底端与底座303连接,支撑组件100配合设置在灯罩302外壁上;发光组件400,包括电源401和发光件402,电源401设置于灯盖301内,发光件402连接在电源401底部,且发光件402能够配合放置于灯罩302内。
具体的,灯盖301包括转动环体301a,锥形帽301b和悬挂环301c,锥形帽301b的一端与转动环体301a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环301c连接,转动环体301a外壁开设有充电孔301a-1,充电孔301a-1旁还设置有开关按钮301a-2。
电源401上设置有充电件401a,充电件401a能够配合延伸至充电孔301a-1内;灯罩302上开设有穿孔302a,保护板201能够配合包覆在穿孔302a上。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的结构相同。
结构参照图1~5,使用过程中,按压开关按钮301a-2,能够打开发光件402,如果电源401没电了,可以通过充电件401a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在单人工作需要固定电力灯时,根据现场环境,在有挂钩形状的称重物体时,可以将悬挂环301c直接挂在上面,方便快捷,如果是只有金属类铁柱,灯盖301、灯罩302和底座303的材料可以选择磁吸材料,灯盖301、灯罩302和底座303的外壁有一块内凹的形状,可以配合贴在铁柱上,整个灯体直接磁吸在铁柱上,如果柱体并非可以磁吸的材质,可以在转动环体301a外壁上,设置一组卡扣,直接卡接在柱体上。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01)和调节件(102),所述调节件(102)对称设置在支撑件(101)两侧;
反射组件(200),包括保护板(201)和反光板(202),所述保护板(201)设置有多组,其两端与调节件(102)连接,所述反光板(202)设置在保护板(201)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1)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柱(101a)和弧形横杆(101b),所述弧形横杆(101b)的两端与立柱(101a)连接;
所述立柱(101a)上开设有滑动孔(101a-1),所述立柱(101a)靠近其顶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01a-2)和第二转动块(101a-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101a-1)内还滑动设置有多组滑块(101c),所述滑块(101c)上设置有第三转动块(101c-1)和第四转动块(101c-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2)包括第一转动件(102a)、第二转动件(102b)和第三转动件(102c);
所述第一转动件(102a)包括转动端(102a-1)和连接端(102a-2),所述转动端(102a-1)转动套接在第一转动块(101a-2)上,其外壁设置有第一齿槽(102a-1a);
所述第二转动件(102b)包括转环(102b-1)、第一连杆(102b-2)和连接环(102b-3),所述第一连杆(102b-2)的两端与转环(102b-1)和连接环(102b-3)连接,所述转环(102b-1)外壁设置有第二齿槽(102b-1a),所述第二齿槽(102b-1a)与第一齿槽(102a-1a)啮合连接,且所述转环(102b-1)能够转动套接在第二转动块(101a-3)和第四转动块(101c-2)上;
所述第三转动件(102c)包括第二连杆(102c-1)和固定块(102c-2),固定块(102c-2)包括调节端(102c-2a)和固定端(102c-2b),所述第二连杆(102c-1)远离固定块(102c-2)的一端与连接环(102b-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02c-2)的调节端(102c-2a)连接,所述调节端(102c-2a)转动套接在第三转动块(101c-1)上,且所述调节端(102c-2a)外壁设置有第三齿槽(102c-2a1),所述第三齿槽(102c-2a1)与第二齿槽(102b-1a)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201)包括弧形板(201a)和固定板(201b),所述固定板(201b)设置在弧形板(201a)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固定板(201b)与弧形板(201a)相邻的一侧侧壁与所述连接端(102a-2)和固定端(102c-2b)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202)配合设置于所述保护板(201)的内壁底部。
7.一种悬挂式电力灯,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光源亮度反射机构,还包括,
容纳组件(300),包括灯盖(301),灯罩(302)和底座(303),所述灯罩(302)的顶端与所述灯盖(301)连接,底端与底座(30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100)配合设置在灯罩(302)外壁上;
发光组件(400),包括电源(401)和发光件(402),所述电源(401)设置于所述灯盖(301)内,所述发光件(402)连接在所述电源(401)底部,且所述发光件(402)能够配合放置于所述灯罩(3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式电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盖(301)包括转动环体(301a),锥形帽(301b)和悬挂环(301c),所述锥形帽(301b)的一端与转动环体(301a)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环(301c)连接,
所述转动环体(301a)外壁开设有充电孔(301a-1),所述充电孔(301a-1)旁还设置有开关按钮(301a-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挂式电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401)上设置有充电件(401a),所述充电件(401a)能够配合延伸至充电孔(301a-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悬挂式电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302)上开设有穿孔(302a),所述保护板(201)能够配合包覆在所述穿孔(302a)上。
CN202320687262.4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Active CN219955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262.4U CN219955152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262.4U CN219955152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5152U true CN219955152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7262.4U Active CN219955152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5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8874A (en) Multiple beam flashlight
US5988100A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illuminating display flags
US6874909B2 (en) Mood-enhancing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6666565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flashlight
US10989370B2 (en) Decorative bi-directional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
CN2773465Y (zh) 手持充电式超强光源电筒
CN219955152U (zh) 一种光源亮度反射机构及悬挂式电力灯
CN102022621A (zh) 提灯装置
JP5864536B2 (ja) Led照明装置
CN210424525U (zh) 一种调光灯
CN207880625U (zh) 一种可增大发光角度的装饰灯
CN211976589U (zh) 多功能手提灯
CN111981333B (zh) 一种手持照明灯
CN220436281U (zh) 一种相框氛围灯
CN211780700U (zh) 一种多功能小夜灯
CN215767362U (zh) 一种具有照明亮度检测功能的led灯珠检测装置
CN217978419U (zh) 一体式大功率投光灯
CN214948864U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使用的稳定光源
CN212805331U (zh) 一种办公用防滑led台灯
CN21960694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灯泡的景观灯架
CN216556612U (zh) 一种改进型半导体照明装置
CN216280836U (zh) 一种具有化妆镜的可变形台灯
CN210800809U (zh) 一种可调节光线的室内照明灯
CN22003822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台灯
CN216480369U (zh) 一种手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