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2004U -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2004U
CN219952004U CN202321390100.0U CN202321390100U CN219952004U CN 219952004 U CN219952004 U CN 219952004U CN 202321390100 U CN202321390100 U CN 202321390100U CN 219952004 U CN219952004 U CN 21995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water
ecological
storage cavity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01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Wetl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Wetl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Wetl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Wetl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01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2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所述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建设在河道两侧的围堰体;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抵压板,所述抵压板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抵压板与所述排水口相接触;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具有便于对河水进行收集,提高了河水利用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背景技术
湿地是水、陆两种界面交互延伸的过渡区域,是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体。湿地处于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交错区,也是生态脆弱区,现有的生态围堰通常包括围堰体,围堰体建设在河道的两侧,且河道两侧围堰体相对一侧为倾斜面,围堰体在相对一侧的倾斜面种植有植被层,围堰本体相对一侧开设排水口,在围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连通与排水口相连接。当河道水量过多时并在水位到达排水口处,部分河水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流,从而避免发生水位漫溢的现象。
但是,当河道水位过高时,直接对河水进行排流,而无法对河水进行收集利用,存在有浪费水源的缺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河道水位过高时无法对河水进行收集,降低了利用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建设在河道两侧的围堰体;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抵压板,所述抵压板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抵压板与所述排水口相接触;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上;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和储水腔上。
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浮板、两个弹簧和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抵压板的顶部,所述浮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上,两个所述弹簧均与所述储水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上,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与宿舍储水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绿化机构包括固定杆、预制块和绿化槽,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开设有预制槽,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预制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预制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固定杆相接触,所述绿化槽开设在所述预制块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绿化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与所述围堰体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块的一侧开设有导水口,所述导水口上固定安装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多个排水管、多个连接管和水泵,多个所述排水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延伸至所述围堰体内,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腔内,所述水泵的排水端均与多个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盒和第二滤盒,所述第二滤盒位于所述第一滤盒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铰接有衔接板,所述第一滤盒的底部开设有操作口,所述第一滤盒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贯穿所述操作口,所述衔接板与所述限位板滑动接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1、通过储水腔的设置,便于对河水进行收集,有利于后续对绿植进行浇灌,有效的提高了河水的利用率,使用较好,通过排水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储水腔内多余的河水排出,从而不易发生漫溢现象;
2、通过固定杆与连接槽进行连接,有利于预制块与预制槽进行连接,提高预制块的稳定性,通过锚杆的设置,确保预制块的稳固性,有利于预制块的长期使用,通过灌溉机构对绿植进行浇灌,对河水收集再利用,降低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3、通过第一滤盒和第二滤盒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杂质不会进入到储水腔内,有利于灌溉机构运作,通过可拆卸限位板和衔接板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滤盒和第二滤盒进行清理,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中预制块、连接槽和绿化槽的装配图;
图3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围堰体;2、进水口;3、储水腔;4、排水口;5、抵压板;6、连接杆;7、浮板;8、弹簧;9、伸缩杆;10、固定杆;11、预制块;12、连接槽;13、绿化槽;14、锚杆;15、排水管;16、连接管;17、水泵;18、支撑板;19、第一滤盒;20、第二滤盒;21、衔接板;2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中预制块、连接槽和绿化槽的装配图;图3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建设在河道两侧的围堰体1;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开设在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储水腔3,所述储水腔3开设在所述围堰体1内,所述储水腔3与所述进水口2相连通;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开设在所述围堰体1内,所述排水口4与所述储水腔3相连通;抵压板5,所述抵压板5设置在所述储水腔3的底部,所述抵压板5与所述排水口4相接触;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水腔3内;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1上;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1和储水腔3上,通过储水腔3的设置,便于对河水进行收集,有利于后续对绿植进行浇灌,有效的提高了河水的利用率,使用较好。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6、浮板7、两个弹簧8和两个伸缩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抵压板5的顶部,所述浮板7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杆6上,两个所述弹簧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7上,两个所述弹簧8均与所述储水腔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7上,两个所述伸缩杆9均与宿舍储水腔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9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8滑动接触,通过排水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储水腔3内多余的河水排出,从而不易发生漫溢现象。
所述绿化机构包括固定杆10、预制块11和绿化槽13,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开设有预制槽,所述固定杆10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预制块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槽12,所述预制块11滑动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连接槽12与所述固定杆10相接触,所述绿化槽13开设在所述预制块11的顶部,通过固定杆10与连接槽12进行连接,有利于预制块11与预制槽进行连接,提高预制块11的稳定性。
所述绿化槽13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锚杆14,所述锚杆14与所述围堰体1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块11的一侧开设有导水口,所述导水口上固定安装有滤网,通过锚杆14的设置,确保预制块11的稳固性,有利于预制块11的长期使用。
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多个排水管15、多个连接管16和水泵17,多个所述排水管1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多个所述连接管1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管15上,多个所述连接管16均延伸至所述围堰体1内,所述水泵17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腔3内,所述水泵17的排水端均与多个所述连接管16固定连接,通过灌溉机构对绿植进行浇灌,对河水收集再利用,降低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所述第二滤盒20位于所述第一滤盒19内,通过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杂质不会进入到储水腔3内,有利于灌溉机构运作。
所述第二滤盒20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铰接有衔接板21,所述第一滤盒19的底部开设有操作口,所述第一滤盒19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滑动贯穿所述操作口,所述衔接板21与所述限位板22滑动接触,通过可拆卸限位板22和衔接板21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进行清理,操作较为便捷。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方案中还设有电控柜,电控柜设置在设备上,在使用时通过电控柜可分别启动各用电设备运行,各用电设备的接电方式为现有成熟技术,为本领域人员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做多余赘述;
当河道内的河水高于进水口2时,河水通过进水口2进入到储水腔3内,进行储存,同时河水在进入至进水口2内时,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大颗粒的杂质不会进入到储水腔3内;
当储水腔3内的水面高于浮板7时,浮板7沿水面浮动压缩弹簧8,同时连接杆6带动抵压板5滑动,当抵压板5滑动远离排水口4时,储水腔3内的河水通过排水口4排出,河水在排放时,储水腔3内的水面降低,从而使弹簧8释放,使浮板7跟随水面滑动,使抵压板5对排水口4进行堵塞,从而对水进行储存;
当需要对绿化槽13内的绿植进行浇灌时,首先启动水泵17,使水泵17将储水腔3内的水抽送至连接管16内,通过排水管15排出,使排水管15对绿化槽13内的绿植进行浇水,绿化槽13内多余的水通过滤网排出;
当需要对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首先将限位板22上的螺栓拆卸下,之后沿第一滤盒19的底部滑动限位板22,使限位板22滑动脱离第一滤盒19,使操作口露出,限位板22滑动时,衔接板21沿第二滤盒的底部转动,使排料口露出,之后使用外部水源,对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进行清理,清理出的杂质通过排料口和操作口排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通过储水腔3的设置,便于对河水进行收集,有利于后续对绿植进行浇灌,有效的提高了河水的利用率,使用较好,通过排水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储水腔3内多余的河水排出,从而不易发生漫溢现象,通过固定杆10与连接槽12进行连接,有利于预制块11与预制槽进行连接,提高预制块11的稳定性,通过锚杆14的设置,确保预制块11的稳固性,有利于预制块11的长期使用,通过灌溉机构对绿植进行浇灌,对河水收集再利用,降低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杂质不会进入到储水腔3内,有利于灌溉机构运作,通过可拆卸限位板22和衔接板21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滤盒19和第二滤盒20进行清理,操作较为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设在河道两侧的围堰体;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的一侧;
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设在所述围堰体内,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
抵压板,所述抵压板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抵压板与所述排水口相接触;
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
绿化机构,所述绿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上;
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设置在所述围堰体和储水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浮板、两个弹簧和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抵压板的顶部,所述浮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上,两个所述弹簧均与所述储水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板上,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与宿舍储水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机构包括固定杆、预制块和绿化槽,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开设有预制槽,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预制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预制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预制槽内,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固定杆相接触,所述绿化槽开设在所述预制块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与所述围堰体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块的一侧开设有导水口,所述导水口上固定安装有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多个排水管、多个连接管和水泵,多个所述排水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延伸至所述围堰体内,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腔内,所述水泵的排水端均与多个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盒和第二滤盒,所述第二滤盒位于所述第一滤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铰接有衔接板,所述第一滤盒的底部开设有操作口,所述第一滤盒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贯穿所述操作口,所述衔接板与所述限位板滑动接触。
CN202321390100.0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Active CN21995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100.0U CN2199520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100.0U CN2199520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2004U true CN21995200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0100.0U Active CN21995200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2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1579U (zh) 一种具有雨水再利用功能的建筑屋面
CN21136859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5715840U (zh) 一种园林内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19952004U (zh)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CN2159066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16615916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护坡加固装置
CN21303830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651538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3741359U (zh) 一种节能的房建地下水引流设备
CN213709785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排水结构
CN209900864U (zh) 一种景观自动循环净化蓄水池
CN112962713A (zh) 市政园林景观用雨水收集机构
CN209749361U (zh)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CN217974431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坡结构
CN219364479U (zh) 一种水利防护坡
CN211974093U (zh) 节能环保楼宇建筑结构
CN111648303A (zh) 一种沟头回填措施用的综合护坡结构体系与方法
CN216339813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导雨装置
CN219437675U (zh) 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
CN211548435U (zh) 一种园林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19011429U (zh) 一种检查井兼集水井的构造
CN219710713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屋顶结构
CN220630220U (zh) 一种边坡植被种植固定装置
CN213268076U (zh) 一种雨水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