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0665U -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0665U
CN219950665U CN202320752960.8U CN202320752960U CN219950665U CN 219950665 U CN219950665 U CN 219950665U CN 202320752960 U CN202320752960 U CN 202320752960U CN 219950665 U CN219950665 U CN 219950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reatment container
water inlet
pipe
purific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29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士喆
林雄
林伟
蔡振华
张春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29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0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0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0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容器,其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部,进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处理容器的内底部,处理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以及位于支撑底板与处理容器顶面之间的锥形底,锥形底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污管;及反冲洗机构,其设置在处理容器的底部,且位于锥形底与处理容器顶面之间。处理容器双层的底板结构,一个为锥形底便于收集通过生化处理后的养殖水所产生的污质,进而定期通过排污管排出即可;另一个为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将整个锥形底包覆形成可以放置在地面上的底面,同时可以对锥形底进行防护,提高防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在养殖过程中,为去除水中不利于所养殖水产品生长的杂质或污染物等因素,需要定期的对养殖水(海水或淡水)进行更换,目的,为了节省水资源,一般都会才用净化装置对养殖水进行循环处理,以此来提供一个较为优质的养殖环境,保证所养殖水产品的成活率及水产品的质量,而现有的净化装置其处理容器只有一层底,而处理容器的底部的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排污的效果,因此导致现有处理容器的底部相比较更容易受到损伤。
在申请号为CN202011550538.1,名称为“一种帝王蟹一体化循环水养殖装置”中记载了,水净化装置包括过滤部和生物处理部,过滤部和生物处理部的底部通过隔板隔开,过滤部和生物处理部的上部连通。但是该方案并没有对其底部进行改进,其底部比较容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处理容器只有一层底,而处理容器的底部的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排污的效果,因此导致现有处理容器的底部相比较更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
处理容器,其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处理容器的内底部,所述处理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处理容器顶面之间的锥形底,所述锥形底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污管;及
反冲洗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处理容器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锥形底与所述处理容器顶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管包括弯头接管和位于处理容器内的导水管,导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反冲洗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反冲洗机构包括固定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网架上的冲洗管路,所述固定网架设置在所述处理容器的底部,所述冲洗管路的进水管段上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的冲洗出口,且所述冲洗出口上设置有伞形盘。
优选的,所述锥形底的倾斜角度为6°~12°。
优选的,所述出水部包括引水管,以及,朝向所述支撑底板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水管上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有矩形进水口以及由所述矩形进水口延伸形成的圆形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引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网格罩。
优选的,所述处理容器的顶面设置有开口以及用于盖合或开启所述开口的容器盖。
优选的,所述处理容器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预留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处理容器具有双层的底板结构,一个为锥形底便于收集通过生化处理后的养殖水所产生的污质,进而定期通过排污管排出即可;另一个为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将整个锥形底包覆形成可以放置在地面上的底面,同时可以对锥形底进行防护,提高防护的效果。
2、处理容器的出水部具有引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的管口由矩形变为圆形,可以达到大水量排水的结构设计,提高水循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示反冲洗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处理容器;
11、支撑底板;12、锥形底;13、排污管;14、容器盖;15、预留孔;
20、进水管;21、弯头接管;22、导水管;
30、出水部;31、引水管;32、排水管;33、网格罩;
40、反冲洗机构;41、固定网架;42、冲洗管路;43、伞形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处理容器10,其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0和出水部30,进水管20的出水端延伸至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处理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以及位于支撑底板11与处理容器10顶面之间的锥形底12,锥形底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污管13;及反冲洗机构40,其设置在处理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锥形底12与处理容器10顶面之间。
在养殖过程中,需净化处理的养殖水通过进水管20进入到处理容器10中,在处理容器10内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得到净化后的养殖水,净化后的养殖水通过出水部30流出,出水部30可直接接通至养殖池内,便于净化后的养殖水循环利用,而通过生化处理后的养殖水所产生的污质往锥形底12的底部处汇聚,定期通过排污管13排出,锥形底12的设置使污质更容易往锥形底12的底部汇聚,提高了排污质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设置在处理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锥形底12与处理容器10顶面之间的反冲洗机构40,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处理容器10其锥形底12上残留的污质进行清理,解决了处理容器10清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水管20的出水端延伸至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设置,当进水管20中的进水量比较大时,出水部30出水不及时时,则刚刚从进水管20流入至处理容器10内的养殖水,可以直接通过进水管20流入至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养殖水的杂质或污染物可以不需要经过沉淀直接流入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避免了因为进水管20设置的长度较短,造成刚刚从进水管20流入至处理容器10内的养殖水,其中漂浮在水面的杂质或污染物,还未沉淀及生化处理,就容易直接从出水部30流出,导致需净化处理的养殖水没有得到净化,影响了出水部30流出的养殖水的质量,进水管20的出水端延伸至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出水部30流出的养殖水的质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处理容器10具有双层的底板结构,一个为锥形底12便于收集通过生化处理后的养殖水所产生的污质,进而定期通过排污管13排出即可;另一个为支撑底板11,支撑底板11将整个锥形底12包覆形成可以放置在地面上的底面,使其整体具有稳定的支撑结构,同时可以对锥形底12进行防护,避免锥形底12直接暴露在外露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外力破坏易导致锥形底12表面凹凸、不平整,容易影响锥形底12收集污质的效果,污质易残留在凹陷处,较难清理,排污时也较难排尽,影响排污的效果,设置支撑底板11提高对锥形底12防护的效果,使得处理容器10的底部的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受到破坏,使得其排污效果好,提高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水管20并排设置有多个,进水管20包括弯头接管21和位于处理容器10内的导水管22,导水管22的出水端位于反冲洗机构40上,弯头接管21的设置可以在进水量较大,且处理容器10内水位较高时,可以有效防止处理容器10内养殖水回流,提高实用性。
当需净化处理的养殖水的水量较多时,可以更具具体情况进行多个进水管20的同时使用,提高换水效率或者适配不同效率的工作模式。
当需换水的养殖池数量较多时,多个进水管20可以分别连接各个养殖池,可以同时对多个养殖池进行换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进水管20的个数设置应根据进水管20的管径大小与出水部30的开口大小对应设置,具体的,进水管20可以设置为四个,四个进水管20的管径总和应小于等于出水部30的开口的宽度,单个进水管20的管径应小于等于出水部30的开口的高度,如此,进水管20对应的进水量小于或等于出水部30的出水量,使处理容器10能够及时对需净化处理的养殖水进行生化处理,使得通过出水部30流出的养殖水都是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提高了出水部30流出的养殖水的质量,提高了实用性。
如图2所示,反冲洗机构40包括固定网架41以及设置在固定网架41上的冲洗管路42,固定网架41设置在处理容器10的底部,冲洗管路42的进水管段上设置有电磁阀。
固定网架41上有网孔,网孔设置既可以方便冲洗管路42的固定,污质又能通过网孔落入锥形底12中,固定网架41设置在处理容器10的底部,使得冲洗管路42更靠近锥形底12,便于对锥形底12进行清洗,冲洗管路42的进水管段上设置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定时控制冲洗管路42,对锥形底12进行定时清洗,使得清洗及时,避免锥形底12内杂质堆积过多,造成清洗不便或堵塞的问题,提高实用性和便捷性。
进一步的,排污管13上对应设置一个电磁阀,排污管13上的电磁阀与冲洗管路42上的电磁阀同步设置,使得冲洗管路42清洗时,排污管13同步进行排污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和便捷性。
如图2所示,冲洗管路42上设置有多个的冲洗出口,且冲洗出口上设置有伞形盘43,多个冲洗出口的设置,可增加清洗范围,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在清洗出口上设置伞形盘43,在清洗水经过伞形盘43时,水流利用伞形盘43的内部轮廓向四周流出,进一步扩大了清洗的范围,提高了清洗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锥形底12的倾斜角度为6°~12°,锥形底12的倾斜角度越大,锥形底12的底部空间越小,因此越容易在底部形成大量的堆积,因此冲洗的时间频率要越高;同理,倾斜角度越小,则锥形底12越平缓,则底部空间越大,因此可以延长冲洗的间隔时间,即降低冲洗频率,可以配合不同体型、不同冲洗效率的处理容器10进行使用,提高适配性和实用性。
如图2所示,出水部30包括引水管31,以及,朝向支撑底板11方向设置在引水管31上的排水管32;排水管32设置有矩形进水口以及由矩形进水口延伸形成的圆形出水口。引水管31可以为矩形管,以横向增加出水口的面积,提高出水量。进一步地,排水管32由矩形的进水口变为圆形的出水口的设计,即满足大水量出水的效果,还便于通过圆形的出水口与管道连接,提高实用性、排水效率以及提高水循环的效率。
并且,引水管31水平横向布置,而排水管32竖直布置,形成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可以有效的避免回流的情况发生,同时可以减小处理容器10的水平长度尺寸,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引水管31的进水端设置有网格罩33,网格罩33包围引水管31的进水端设置,在处理容器10内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养殖水,先通过网格罩33引流过滤后,再流入至引水管31内,避免杂物流出,增加了其养殖水在处理容器10内的生化流程,提高实用性。
如图1所示,处理容器10的顶面设置有开口以及用于盖合或开启开口的容器盖14。开口的设置可以便于查看处理容器10的内部情况,容器盖14与开口通常为盖合状态,避免处理容器10内落入其他杂质,影响养殖水的质量,在必要时,如检查、维护等等的时候,可以通过打开容器盖14,通过开口处查看处理容器10内部的情况,提高实用性及便捷性。
如图1所示,处理容器10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预留孔15。处理容器10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内部易产生难闻的气味,必要时可以通过预留孔15,对处理容器10内堆积的气体进行排气及引气,提高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容器(10),其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0)和出水部(30),所述进水管(20)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处理容器(10)的内底部,所述处理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底板(11)与所述处理容器(10)顶面之间的锥形底(12),所述锥形底(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污管(13);及
反冲洗机构(40),其设置在所述处理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锥形底(12)与所述处理容器(10)顶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管(20)包括弯头接管(21)和位于处理容器(10)内的导水管(22),导水管(22)的出水端位于反冲洗机构(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机构(40)包括固定网架(41)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网架(41)上的冲洗管路(42),所述固定网架(41)设置在所述处理容器(10)的底部,所述冲洗管路(42)的进水管段上设置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路(42)上设置有多个的冲洗出口,且所述冲洗出口上设置有伞形盘(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底(12)的倾斜角度为6°~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30)包括引水管(31),以及,朝向所述支撑底板(11)方向设置在所述引水管(31)上的排水管(32);所述排水管(32)设置有矩形进水口以及由所述矩形进水口延伸形成的圆形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31)的进水端设置有网格罩(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容器(10)的顶面设置有开口以及用于盖合或开启所述开口的容器盖(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容器(10)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预留孔(15)。
CN202320752960.8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Active CN219950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960.8U CN21995066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960.8U CN21995066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0665U true CN219950665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2960.8U Active CN21995066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0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6747U (zh) 一种生态型养鱼系统
CN209151999U (zh) 具有快速及时排污功能的保持箱底清洁的新型水族箱
KR20170067254A (ko) 슬러지 제거용 트랩과 침전조가 형성된 바이오플락시스템
CN211211042U (zh)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213214919U (zh) 一种优化管道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
CN219950665U (zh)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净化装置
CN211793840U (zh) 一种牛蛙养殖装置
CN212520465U (zh) 一种循环流水渔业养殖系统
CN211657189U (zh) 一种甲鱼生态养殖水池
CN205648752U (zh) 鱼便分离器
CN209113657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预处理系统
CN208850458U (zh) 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
CN213475716U (zh) 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尾水处理装置
CN213127653U (zh) 一种室内小龙虾高密度养殖设备
CN211703351U (zh) 一种工厂化立体循环水蟹类健康养殖的水净化系统
CN113929216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KR20200054684A (ko) 유입관과 유출관이 동일 배관라인을 이루는 이중배관 어셈블리식 생물여과조
CN214758650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210559965U (zh) 斜管沉淀池结构
CN215454789U (zh) 用于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的固体代谢物收集装置
KR100593852B1 (ko) 상향식 유동성 부유접촉재 모듈을 이용한 수질정화장치
CN208242624U (zh) 一种具有养殖净化功能的观赏水系
CN216775849U (zh) 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
CN110973040A (zh) 圆锅底水池循环养殖系统
CN208545264U (zh) 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