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1448U -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1448U
CN219941448U CN202321536524.3U CN202321536524U CN219941448U CN 219941448 U CN219941448 U CN 219941448U CN 202321536524 U CN202321536524 U CN 202321536524U CN 219941448 U CN219941448 U CN 219941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fixing seat
port
transfusion
butterfly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65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田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ho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iho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ho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iho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5365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1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1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1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包括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上方;以及针头导向管,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中,下固定座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的状态,同时,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提高了蝶翼针插入到输液港内的一次成功率。

Description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植入式静脉输液期间,需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碟翼针。操作时,医护人员戴口罩,彻底洗手,戴无菌手套。之后,用络合碘棉球以输液港为圆心,向外用螺旋方式擦拭,其半径约10~12厘米,重复上述步骤三次。随后,再将无损伤碟翼针用10ml以上一次性空针的生理盐水排气,夹闭延长管。之后,采用触诊定位法来定位穿刺隔,也即:首先,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固定,确定此三指的中点;将碟翼针轻柔地从输液港中点处垂直插入穿刺隔,直达储液槽的底部。最后,打开延长管的夹子,抽回血,以确定针头位置无误,用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后,夹注延长管并分离注射器,用无菌敷料覆盖。在输液时,将输液器连接延长管,放开夹子,缓慢注入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液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156138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插拔针用辅助固定装置,其在技术问题中记载如下:
“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一方面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而另一方面,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此外的,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由上述专利文件中技术问题的记载可以知晓,蝶翼针和输液港在配合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同时,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始终需要保持垂直的状态,即蝶翼针和输液港之间的夹角为90°的状态,当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没有处于垂直状态,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时,则会影响实际的医疗效果;二、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三、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为此,现提出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包括:
下固定座;
上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上方;以及
针头导向管,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下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均呈中空的三角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支撑杆和针头导向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输液港是植入到皮肤中的,因此,下固定座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
二、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的状态,同时,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提高了蝶翼针插入到输液港内的一次成功率。
三、本实用新型中,当医护人员拔出蝶翼针时,医护人员的非工作手扶住上固定座,另一只工作手将蝶翼针顺着针头导向管向上提拉,不仅能够方便的将蝶翼针向上拔出,还能够通过上固定座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
四、本实用新型中,当输液港为三角形的形状时,通过下固定座能够更好的将植入到皮肤内的输液港进行卡接固定,以防止输液港的位移。
五、本实用新型中,针头导向管与输液港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由于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因此,当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输液港插入时,其扎入深度能够保证每次都相同,从而能够给护士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护士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的门槛要求。
六、本实用新型中,三个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能够使针头导向管处于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中心部位,当针头导向管处于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中心部位时,则能够更好的使蝶翼针扎入到输液港内。
七、本实用新型中,下固定座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作用下,能够增加下固定座的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仰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视角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固定座;2、上固定座;3、支撑杆;4、针头导向管;5、连接杆;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植入式静脉输液期间,需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碟翼针。操作时,医护人员戴口罩,彻底洗手,戴无菌手套。之后,用络合碘棉球以输液港为圆心,向外用螺旋方式擦拭,其半径约10~12厘米,重复上述步骤三次。随后,再将无损伤碟翼针用10ml以上一次性空针的生理盐水排气,夹闭延长管。之后,采用触诊定位法来定位穿刺隔,也即:首先,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固定,确定此三指的中点;将碟翼针轻柔地从输液港中点处垂直插入穿刺隔,直达储液槽的底部。最后,打开延长管的夹子,抽回血,以确定针头位置无误,用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后,夹注延长管并分离注射器,用无菌敷料覆盖。在输液时,将输液器连接延长管,放开夹子,缓慢注入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液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156138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插拔针用辅助固定装置,其在技术问题中记载如下:
“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一方面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而另一方面,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此外的,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由上述专利文件中技术问题的记载可以知晓,蝶翼针和输液港在配合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同时,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始终需要保持垂直的状态,即蝶翼针和输液港之间的夹角为90°的状态,当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没有处于垂直状态,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时,则会影响实际的医疗效果;二、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三、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与专利公告号为CN211561382U的中国专利文件所不同的一种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包括:
下固定座1;上固定座2,其设置在下固定座1的上方;以及针头导向管4,其竖直的设置在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下部。
其中,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均呈中空的三角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输液港是植入到皮肤中的,因此,下固定座1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1,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2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4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4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的状态,同时,在针头导向管4的竖直导向作用下,提高了蝶翼针插入到输液港内的一次成功率;
当医护人员拔出蝶翼针时,医护人员的非工作手扶住上固定座2,另一只工作手将蝶翼针顺着针头导向管4向上提拉,不仅能够方便的将蝶翼针向上拔出,还能够通过上固定座2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液港为三角形的形状时,通过下固定座1能够更好的将植入到皮肤内的输液港进行卡接固定,以防止输液港的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针头导向管4与输液港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由于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因此,当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4向输液港插入时,其扎入深度能够保证每次都相同,从而能够给护士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护士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的门槛要求。
其中,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3,相邻的支撑杆3之间的间距相等,三个支撑杆3能够将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进行连接和固定。
其中,每个支撑杆3和针头导向管4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在三个连接杆5的作用下,能够对针头导向管4进行固定。
其中,三个连接杆5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连接杆5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能够使针头导向管4处于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中心部位,当针头导向管4处于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中心部位时,则能够更好的使蝶翼针扎入到输液港内。
其中,下固定座1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6,在橡胶垫6的作用下,能够增加下固定座1的防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可以为一次性使用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由于输液港是植入到皮肤中的,因此,下固定座1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1,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2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4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4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的状态,同时,在针头导向管4的竖直导向作用下,提高了蝶翼针插入到输液港内的一次成功率;
当医护人员拔出蝶翼针时,医护人员的非工作手扶住上固定座2,另一只工作手将蝶翼针顺着针头导向管4向上提拉,不仅能够方便的将蝶翼针向上拔出,还能够通过上固定座2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液港为三角形的形状时,通过下固定座1能够更好的将植入到皮肤内的输液港进行卡接固定,以防止输液港的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针头导向管4与输液港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由于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因此,当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4向输液港插入时,其扎入深度能够保证每次都相同,从而能够给护士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护士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的门槛要求;
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3,相邻的支撑杆3之间的间距相等,三个支撑杆3能够将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进行连接和固定,每个支撑杆3和针头导向管4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在三个连接杆5的作用下,能够对针头导向管4进行固定;
其中,三个连接杆5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连接杆5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能够使针头导向管4处于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中心部位,当针头导向管4处于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中心部位时,则能够更好的使蝶翼针扎入到输液港内;
下固定座1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6,在橡胶垫6的作用下,能够增加下固定座1的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固定座(1);
上固定座(2),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1)的上方;以及
针头导向管(4),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均呈中空的三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3),相邻的所述支撑杆(3)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杆(3)和针头导向管(4)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连接杆(5)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夹角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6)。
CN202321536524.3U 2023-06-16 2023-06-16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Active CN219941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6524.3U CN219941448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6524.3U CN219941448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1448U true CN219941448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6524.3U Active CN219941448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1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41448U (zh)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CN210095745U (zh) 一种自动扎针装置
KR200493225Y1 (ko) 주사침 방향표시부가 형성된 주사기
CN218501089U (zh) 一种防血液流出的新型留置针
CN214550618U (zh) 一种防脱落picc导管
CN209137600U (zh) 一种有效避免堵管的留置针
CN208799610U (zh) 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
CN210056178U (zh) 快速中心静脉置管针
CN213076956U (zh) 一种用于输液港的辅助穿刺装置
CN209933670U (zh) 一种软针头输液器
CN218889982U (zh) 腰大池储液囊脑脊液引流及注药装置
CN212282508U (zh) 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
CN217245893U (zh) 一种输液港穿刺用的输液港固定装置
CN215083374U (zh) 留置针
CN213075835U (zh) 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CN218961460U (zh) 一种输液港扎针固定器
CN213822949U (zh) 一种方便穿刺时单手送管的静脉留置针
CN221014078U (zh) 一种防针刺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
CN211705491U (zh) 无损伤针
CN211835635U (zh) 一种防针刺无损伤输液针
CN209751176U (zh) 穿刺针及穿刺组件
CN220714520U (zh) 一次性皮下注射组件
CN216877445U (zh) 一种防贴壁静脉留置针
CN219323732U (zh) 一种防刺伤输液港定位器
CN215231070U (zh) 一种应用于新生儿脐带处的留置采血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