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0954U - 一种身体约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体约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0954U
CN219940954U CN202223527721.7U CN202223527721U CN219940954U CN 219940954 U CN219940954 U CN 219940954U CN 202223527721 U CN202223527721 U CN 202223527721U CN 219940954 U CN219940954 U CN 219940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aint
restraint
garment
strap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77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丽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5277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0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0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0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身体约束衣,包括上约束衣,下约束衣,上约束带,下约束带,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其中:上约束衣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上约束带,且上约束带之间设置有上约束板,该上约束板处于上约束衣的上方;所述下约束衣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下约束带,且下约束带之间设置有下约束板,该下约束板处于下约束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约束时,不需要通过各种绑带对患者进行捆绑,当患者躺在病床上,便于调节约束程度,使其更加的舒适,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患者的躁动心情,从而使其整体更加的方便,灵活和安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身体约束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约束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体约束衣。
背景技术
约束衣(又称安全衣、束缚衣)主要是对精神患者、躁动患者或者有自伤或伤人倾向的患者的保护性约束衣,可以用于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也可用于监狱、戒毒所、拘留所等司法机关。主要是限制双手活动范围,可以约束与胸前,也可以约束与身体两侧,可以行走、也可以约束与轮椅或床上。面对认知有困难、神志纷乱、步履不稳的病人,约束衣可防止他们伤害自己或其他病人。
但是现有的身体约束衣,在患者穿戴时,需要通过各种绑带对患者进行捆绑,不能及时的找到固定头,非常的繁琐,使其不便于调节约束程度,当患者躺在病床上,长时间处于一种约束程度时,会使患者非常的劳累,从而容易增加患者的躁动心情。
因此,发明一种身体约束衣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身体约束衣,包括上约束衣,下约束衣,上约束带,下约束带,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其中:上约束衣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上约束带,且上约束带之间设置有上约束板,该上约束板处于上约束衣的上方;所述下约束衣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下约束带,且下约束带之间设置有下约束板,该下约束板处于下约束衣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均采用工字型,且上约束板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下约束板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一;所述下约束带的各限位带从各限位孔一中穿过,上约束带的各限位带从各限位孔一中穿过。
优选的,所述上约束衣包括衣体,袖筒,躯干入口,手臂入口和拉链,且衣体的两侧均布设置有袖筒,该衣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躯干入口;所述袖筒的内部设置有手臂入口,且手臂入口的顶端与躯干入口的顶端平齐;所述拉链设置有多个,且拉链均布设置在衣体和袖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下约束带包括工字型套带,限位带,防脱头和限位夹,且工字型套带的上方与限位带的底端连接,该限位带的顶端设置有防脱头;所述限位夹嵌套在限位带的表面;所述下约束带与上约束带组成结构相同,且下约束带的工字型套带分别嵌套在下约束衣两条裤腿的膝关节处,该上约束带的工字型套带分别嵌套在各袖筒肘关节处。
优选的,所述限位夹包括U型座,转轴,把手板,挤压齿板和插柱,且U型座内部上方的两侧分别与转轴的两端嵌套连接,该转轴的下方与把手板的顶端连接,转轴的后侧与挤压齿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插柱通过弹簧嵌套在U型座外侧的下方,且插柱的内端与把手板的一侧嵌套连接;所述U型座和挤压齿板之间嵌套有限位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上约束衣的设置,有利于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由于衣体和袖筒一体式的设置,不需要通过绑带,便可第一时间把患者的手臂约束到身体的两侧,所以非常的快速,方便和灵活,同时通过拉链的设置,在对患者约束后,需要在手臂注射药物或者涂抹药物时,更加的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上约束带和下约束带的设置,有利于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能对患者的关节处进行约束,从而通过更少的约束带,达到更好的约束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的设置,有利于对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进行约束时,然后配合上约束带和下约束带的设置,不仅能对关节处进行进一步的约束,而且能够便于调节约束程度,从而在患者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增加其活动范围,减少其躁动心情,使其中更加的人性化,方便和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约束和下约束带与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上约束衣1,衣体11,袖筒12,躯干入口13,手臂入口14,拉链15,下约束衣2,上约束带3,下约束带4,工字型套带41,限位带42,防脱头43,限位夹44,括U型座441,转轴442,把手板443,挤压齿板444,插柱445,上约束板5,限位孔51,下约束板6,限位孔一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身体约束衣,包括上约束衣1,下约束衣2,上约束带3,下约束带4,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其中:上约束衣1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上约束带3,且上约束带3之间设置有上约束板5,该上约束板5处于上约束衣1的上方;下约束衣2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下约束带4,且下约束带4之间设置有下约束板6,该下约束板6处于下约束衣2的上方;
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均采用工字型,且上约束板5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51,下约束板6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一61;下约束带4的各限位带42从各限位孔一61中穿过,上约束带3的各限位带从各限位孔一61中穿过;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的外表面均进行软包处理;
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能始终让限位带42和限位夹44暴露在最明显的位置,这样一来,能让医护人员一目了然的看到上约束带3和下约束带4的位置,从而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便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拿取到限位带42和限位夹44,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快速的完成约束工作;同时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配合上约束带3和下约束带4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关节处进行限位,避免患者做出大幅度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约束衣1包括衣体11,袖筒12,躯干入口13,手臂入口14和拉链15,且衣体11的两侧均布设置有袖筒12,该衣体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躯干入口13;袖筒12的内部设置有手臂入口14,且手臂入口14的顶端与躯干入口13的顶端平齐;拉链15设置有多个,且拉链15均布设置在衣体11和袖筒12的外侧;衣体11的两侧与各袖筒12的内侧采用一体式连接,且袖筒12的长度长于衣体11的长度,袖筒12的长度长于平均成人手臂的长度,该衣体11的长度与正常人体胸部的宽度相同;下约束衣2的两侧同样设置有拉链15;
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由于衣体11为套头式,便于快速的穿在患者的身上,然后能够在不通过任何绑带的情况下,即可把患者的手臂约束在衣体11的两侧,又由于袖筒12的长度大于手臂的长度,从而避免患者抓挠医护人员以及自己,后期需要在患者的手臂上或者腿上注射药物或者涂抹药物时,医护人员打开对应位置的拉链15即可,这样一来,使其更加安全和方便。
下约束带4包括工字型套带41,限位带42,防脱头43和限位夹44,且工字型套带41的上方与限位带42的底端连接,该限位带42的顶端设置有防脱头43;限位夹44嵌套在限位带42的表面;下约束带4与上约束带3组成结构相同,且下约束带4的工字型套带41分别嵌套在下约束衣2两条裤腿的膝关节处,该上约束带3的工字型套带分别嵌套在各袖筒12肘关节处;
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能够通过限位带42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约束,使其整体更加的方便和人性化。
限位夹44包括U型座441,转轴442,把手板443,挤压齿板444和插柱445,且U型座441内部上方的两侧分别与转轴442的两端嵌套连接,该转轴442的下方与把手板443的顶端连接,转轴442的后侧与挤压齿板444的一侧连接;插柱445通过弹簧嵌套在U型座441外侧的下方,且插柱445的内端与把手板443的一侧嵌套连接;限位夹44处于约束板的上方,U型座441和挤压齿板444之间嵌套有限位带42;
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能够控制限位带与各约束板之间的距离,在患者产生躁动时,避免限位带滑脱,从而使其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首先,让患者的头部从躯干入口13的底端进入到衣体11的内部,最后使衣体11的顶端处于腋下即可,然后再把患者的手臂分别穿向各袖筒12的内部,此时,便完成上约束衣1的穿戴工作,然后拿取限位带42和限位夹44,拉出插柱44,即可向上转动把手板443,转动使挤压齿板444便会与限位带42相分离,这里拉动限位带42,使袖筒12的上方靠近上约束板5的下方,到到达所需的约束程度后,即可复位把手板443,此时挤压齿板444便会与限位带42相挤压,最后复位插柱44,从而完成对手臂的约束工作;然后再穿上下约束衣2,以上述同样的方式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约束即可;最后,在患者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调节各限位带42与各约束板之间的长度,从而改变约束程度,使其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身体约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约束衣(1),下约束衣(2),上约束带(3),下约束带(4),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其中:上约束衣(1)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上约束带(3),且上约束带(3)之间设置有上约束板(5),该上约束板(5)处于上约束衣(1)的上方;所述下约束衣(2)的两侧均布设置有下约束带(4),且下约束带(4)之间设置有下约束板(6),该下约束板(6)处于下约束衣(2)的上方;
所述上约束板(5)和下约束板(6)均采用工字型,且上约束板(5)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51),下约束板(6)表面的两侧均布开设有限位孔一(61);所述下约束带(4)的各限位带(42)从各限位孔一(61)中穿过,上约束带(3)的各限位带从各限位孔一(61)中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身体约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约束衣(1)包括衣体(11),袖筒(12),躯干入口(13),手臂入口(14)和拉链(15),且衣体(11)的两侧均布设置有袖筒(12),该衣体(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躯干入口(13);所述袖筒(12)的内部设置有手臂入口(14),且手臂入口(14)的顶端与躯干入口(13)的顶端平齐;所述拉链(15)设置有多个,且各拉链(15)均布设置在衣体(11)和袖筒(12)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身体约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约束带(4)包括工字型套带(41),限位带(42),防脱头(43)和限位夹(44),且工字型套带(41)的上方与限位带(42)的底端连接,该限位带(42)的顶端设置有防脱头(43);所述限位夹(44)嵌套在限位带(42)的表面;所述下约束带(4)与上约束带(3)组成结构相同,且下约束带(4)的工字型套带(41)分别嵌套在下约束衣(2)两条裤腿的膝关节处,该上约束带(3)的工字型套带分别嵌套在各袖筒(12)肘关节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身体约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44)包括U型座(441),转轴(442),把手板(443),挤压齿板(444)和插柱(445),且U型座(441)内部上方的两侧分别与转轴(442)的两端嵌套连接,该转轴(442)的下方与把手板(443)的顶端连接,转轴(442)的后侧与挤压齿板(444)的一侧连接;所述插柱(445)通过弹簧嵌套在U型座(441)外侧的下方,且插柱(445)的内端与把手板(443)的一侧嵌套连接;所述U型座(441)和挤压齿板(444)之间嵌套有限位带(42)。
CN202223527721.7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身体约束衣 Active CN219940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7721.7U CN2199409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身体约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7721.7U CN2199409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身体约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0954U true CN21994095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7721.7U Active CN2199409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身体约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0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9362B2 (en) Post-operative pectoral-pocket immobilization device
US20090260638A1 (en) Restraint mitt
US20200146463A1 (en) Neonate medical wraps for a baby and parent,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9940954U (zh) 一种身体约束衣
CN212308170U (zh) 一种躁动病人约束装置
CN212879738U (zh) 一种医用平面约束带装置
CN21701439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约束衣
CN207978978U (zh) 袋鼠式护理袋
CN207995954U (zh) 一种蝙蝠型的多功能约束衣
CN208942521U (zh) 约束带
CN215307203U (zh) 一种便于治疗的约束罩衣
CN219983176U (zh) 一种用于躁动患者的改良式约束马甲
CN215080550U (zh) 上肢固定约束套
CN215688878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约束衣
CN214594376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病员服
CN218960127U (zh) 一种带有预警装置的可控制肢体活动范围的约束服
CN215531881U (zh) 一种儿童型多功能病号服
CN209091811U (zh) 一种医用约束背心
CN214967424U (zh) 一种半瘫患者专用束缚衣
CN213487123U (zh) 一种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改良约束病员服
CN210408848U (zh) 一种防坠床约束床单
CN209122588U (zh) 一种背心式约束衣
CN215192772U (zh) 一种用于身体约束的胸腹带
CN214049278U (zh) 一种带磁疗功能的医用约束带
CN215308006U (zh) 多功能搀扶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