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0760U - 脊柱后路开门板 - Google Patents

脊柱后路开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0760U
CN219940760U CN202321013683.5U CN202321013683U CN219940760U CN 219940760 U CN219940760 U CN 219940760U CN 202321013683 U CN202321013683 U CN 202321013683U CN 219940760 U CN219940760 U CN 219940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pening
bone
door
bone g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3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凤增
刘建国
张晓永
张统
赵军
段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013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0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0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0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设有螺钉孔,开门支撑板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植骨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和侧块断端的开口;植骨仓的上端远离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内侧的支撑台阶,植骨仓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支撑效果好,融合速度快,骨融合效果佳,从而使脊柱后路开门板固定性好,骨性融合增加,满足临床要求,能够实现长久支撑。

Description

脊柱后路开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脊柱后路开门板。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中,针对各种椎管狭窄、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等病症,需要通过“对称支撑”椎管扩大成型等术式,扩大椎骨容积。该“对称支撑”椎管扩大术首先将两侧椎板切断,然后植入融合固定装置,将椎板棘突整体抬高,对椎管进行扩大成型,进而扩大椎管空间达到减压效果。
现有的融合固定装置多种多样,例如专利申请CN217014182U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CN204092159U公开了一种脊椎椎板成型固定装置,CN203693729U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弧形单开门钢板。经研究发现,现有融合固定装置主要依靠螺钉拧紧固定,支撑效果欠佳,并且融合固定装置下方的骨未融合或融合速度慢,长久支撑有断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骨融合效果佳的脊柱后路开门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柱后路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设有螺钉孔,其中:
所述开门支撑板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所述植骨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和侧块断端的开口;
所述植骨仓的上端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内侧的支撑台阶,所述植骨仓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开门支撑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植骨仓的植骨窗。
进一步的,所述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90%;
和/或,所述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的孔径为300-600μm。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或下固定板的内表面在螺钉孔的周围设有锥形固定齿。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仓的上端和/或下端开口处设有横向的尖棱固定齿。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仓的下端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的支撑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仓的底壁为弧形;
和/或,所述植骨仓的底壁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表面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为至少两个且竖向并排设置;
和/或,所述下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为至少两个且横向或竖向并排设置;
和/或,所述螺钉孔为沉头孔。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显影针。
进一步的,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3D打印或机加工制成;
和/或,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钛合金材料;
和/或,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用于放置在椎板两侧将棘突架高的对称设计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开门支撑板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植骨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和侧块断端的开口,术前可利用植骨器械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骨仓内,术后椎板开门处断端骨质与植骨仓内的骨填充材料在开口处生长融合,椎板开门处断端骨质融合长入植骨仓内,融合速度快,骨融合效果佳,从而使脊柱后路开门板固定性好,骨性融合增加,满足临床要求,能够实现长久支撑;植骨仓的上端远离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内侧的支撑台阶,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撑力,防止螺钉固定不稳椎板向内侧塌陷,支撑效果好;植骨仓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可以诱导骨长入,利于骨接触面融合,在骨融合阶段新生骨可以直接长入植骨仓两侧壁的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内,加强脊柱后路开门板在椎板开门处的连结,使脊柱后路开门板固定性和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实施例1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实施例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脊柱后路开门板与椎板螺钉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整体示意图,(b)为(a)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椎板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一个方向的立体图,(b)为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实施例2与椎板螺钉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a)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后路开门板,如图1-7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1、开门支撑板2和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上分别设有螺钉孔11、31,其中:
开门支撑板2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中空结构)4,植骨仓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10和侧块断端20的开口41;
植骨仓4的上端远离开门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10内侧的支撑台阶42(支撑台阶42具体可以为植骨仓4上端远离开门支撑板2一侧延伸形成),植骨仓4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进一步的,该脊柱后路开门板既可以为用于放置在椎板单侧的一个,也可以为用于放置在椎板两侧将棘突架高的对称设计的两个。
术前,利用植骨器械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骨仓4内;术中,先将患处皮肤切口并暴露棘突及椎板,然后将患处椎体节段椎板两侧截断,打开椎管并整体取下椎板及棘突,再持取两个脊柱后路开门板分别放置在患处椎体节段椎板两侧,调整脊柱后路开门板的位置,使上固定板1贴附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10表面,支撑台阶42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10内侧,植骨仓4的上下两端的开口41分别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10和侧块断端20,下固定板3贴附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20表面,以将棘突架高,最后持取椎板螺钉5拧入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螺钉孔11、31内并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将脊柱后路开门板牢固固定在椎板表面,实现最终锁紧(参见图5和图7)。
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开门支撑板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植骨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和侧块断端的开口,术前可利用植骨器械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骨仓内,术后椎板开门处断端骨质与植骨仓内的骨填充材料在开口处生长融合,椎板开门处断端骨质融合长入植骨仓内,融合速度快,骨融合效果佳,从而使脊柱后路开门板固定性好,骨性融合增加,满足临床要求,能够实现长久支撑;植骨仓的上端远离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内侧的支撑台阶,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撑力,防止螺钉固定不稳椎板向内侧塌陷,支撑效果好;植骨仓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可以诱导骨长入,利于骨接触面融合,在骨融合阶段新生骨可以直接长入植骨仓两侧壁的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内,加强脊柱后路开门板在椎板开门处的连结,使脊柱后路开门板固定性和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脊柱手术中的脊柱“对称支撑”椎管扩大成型术,固定融合效果好,可采取双侧将棘突架高,大大增加减压效果,并且支撑台阶可卡住椎体椎板断端(截面),防止椎板螺钉固定不稳,防止椎体下沉。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脊柱手术中的脊柱“单侧支撑”椎管扩大成型术。
如图1-3和图6所示,开门支撑板2上可以设有连通植骨仓4的植骨窗21(具体可以为沿开门支撑板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便于向植骨仓4内植骨,这样术前或术中可以利用植骨器械穿过植骨窗21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骨仓4内。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优选为40-90%,孔径优选为300-600μm。
根据脊柱后路开门板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上固定板1和/或下固定板3的内表面在螺钉孔11、31的周围可以设有锥形固定齿(尖刺)12、32,锥形固定齿12、32可扎入椎板皮质骨内,增大固定板与椎板皮质骨的摩擦力,固定效果好,提高脊柱后路开门板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图中所示实施例,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内表面在螺钉孔11、31的周围均设有锥形固定齿12、32。
植骨仓4的上端和/或下端开口41处(即植骨仓4的侧壁端面上)可以设有横向的尖棱固定齿(尖棱型刺)43,尖棱固定齿43可扎入/嵌入椎板松质骨内,提供把持力,与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骨有效接触,起辅助固定作用,以较好的提供稳固的支撑力,骨融合效果佳。图中所示实施例,植骨仓4的上端和下端开口41处均设有横向的尖棱固定齿43。
植骨仓4的下端远离开门支撑板2的一侧可以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20的支撑台阶44,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撑力,防止椎板向内侧塌陷,支撑效果好。术中在调整脊柱后路开门板的位置时,使该支撑台阶44支撑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20即可。
植骨仓4的底壁可以为弧形,以避让椎孔内组织;植骨仓4的底壁远离开门支撑板2的表面可以为光滑表面(具体可以为高光度表面)45,以避免摩擦损伤椎孔内组织;植骨仓4的底壁优选为实体结构,以提高强度,确保支撑力。
由于靠近棘突一侧的骨面长而窄,靠近侧块一侧骨面短且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上固定板1上的螺钉孔11可以为至少两个且竖向并排设置;下固定板3上的螺钉孔31可以为至少两个且横向并排设置。螺钉孔11、31可以为沉头孔,防止螺钉孔11、31内的椎板螺钉5突出固定板外表面,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刮蹭。
植骨仓4的两侧壁上可以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未示出),安装孔内设有显影针(未示出),可以增强脊柱后路开门板在CT等显影设备下的显影效果,准确的显示出脊柱后路开门板的位置,并且术后方便观察椎板开门处断端骨质的融合效果。
脊柱后路开门板可以为3D打印制成,以方便形成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同时脊柱后路开门板的形态/尺寸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及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设计对应形态/尺寸的脊柱后路开门板,以完美适配患者。脊柱后路开门板可以为钛合金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可以为机加工制成,具体可以由若干板材通过冲压、铣孔等加工工艺实现,板材在冲压时,开口一侧在外侧,防止划伤椎管内的神经。本实施例中的植骨仓4冲压后可以为方形,中间可植骨进行融合,植骨仓4的底壁可以为直形。植骨仓4的下端远离开门支撑板2的一侧可以直接支撑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20。
上固定板1上的螺钉孔11和下固定板3上的螺钉孔31可以均为至少两个且竖向并排设置。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设有螺钉孔,其中:
所述开门支撑板的内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植骨仓,所述植骨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抵靠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和侧块断端的开口;
所述植骨仓的上端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椎板断端内侧的支撑台阶,所述植骨仓的两侧壁均为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支撑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植骨仓的植骨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90%;
和/或,所述骨小梁结构或多孔结构的孔径为300-6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或下固定板的内表面在螺钉孔的周围设有锥形固定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仓的上端和/或下端开口处设有横向的尖棱固定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仓的下端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椎板开门处侧块断端的支撑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仓的底壁为弧形;
和/或,所述植骨仓的底壁远离所述开门支撑板的表面为光滑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为至少两个且竖向并排设置;
和/或,所述下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为至少两个且横向或竖向并排设置;
和/或,所述螺钉孔为沉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显影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开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3D打印或机加工制成;
和/或,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钛合金材料;
和/或,所述脊柱后路开门板为用于放置在椎板两侧将棘突架高的对称设计的两个。
CN202321013683.5U 2023-04-28 2023-04-28 脊柱后路开门板 Active CN219940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683.5U CN2199407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脊柱后路开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683.5U CN2199407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脊柱后路开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0760U true CN21994076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3683.5U Active CN2199407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脊柱后路开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0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0733B2 (ja) 医療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補強材
US20050010292A1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a deformity in the spinal column and its corresponding implant
US20030055505A1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WO2018023131A1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EP2675401A2 (en) Anterior intervertebral fusion with fix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US20190105170A1 (en) Artificial epistropheus support body
CN111920552A (zh) 具有多个通孔的椎间融合器
EP0599766A1 (en) Cervical vertebral fusion system
CN105055058A (zh) 人工椎板和椎管扩大工具
CN219940760U (zh) 脊柱后路开门板
CN107157627B (zh)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CN205007075U (zh) 人工椎板和椎管扩大工具
CN107928844B (zh) 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
CN216985303U (zh) 一种多孔钽腰椎融合器
CN203790085U (zh) 一种关节融合器
CN210204993U (zh) 一种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
CN210250170U (zh) 一种斜侧椎间融合器
CN208640981U (zh) 一种上颈椎人工椎体支撑装置
CN209285839U (zh) 腰骶人工假体
CN110664521A (zh) 一种枢椎植入假体
CN210250171U (zh) 一种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
CN218247501U (zh) 一种3d打印足踝关节假体
CN215606189U (zh) 一种颈椎后路升顶式椎管扩大成形融合内固定钛板
AU2021104414A4 (en) Anterior cervical self fixed artificial vertebrae
CN211271424U (zh) 一种同种异体皮松质骨嵌合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