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5612U - 渗透仪 - Google Patents

渗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5612U
CN219935612U CN202320401633.8U CN202320401633U CN219935612U CN 219935612 U CN219935612 U CN 219935612U CN 202320401633 U CN202320401633 U CN 202320401633U CN 219935612 U CN219935612 U CN 219935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ain body
pipe
body devic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16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广涛
王柱琰
温斯逊
赵东平
刘刚
张佳旭
许功宇
李栋
王风
沈振东
涂怀宇
和琦
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4016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5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5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5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透系数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透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透仪,包括:主体装置、供水机构、水头管和测压管组。主体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渗透板,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渗透板,主体装置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管,且至少存在一个出气管靠近第一渗透板。主体装置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水管和连接管,连接管位于凸台底部缺口处,出水管高于第一渗透板。当供水机构与连接管连通时,通过出水管出水,渗透仪用于变水头试验。当供水机构与第一端连接,最上端出气管稳定水面,通过连接管出水时,渗透仪用于常水头试验。通过将各结构组合,能够分别进行常、变水头试验,相比于现有技术,丰富了渗透仪的功能。

Description

渗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透系数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透仪。
背景技术
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一个代表土的渗透性强弱的定量指标。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实验室测定”和“野外现场测定”两大类,其中,在“实验室测定”方法中,又分为常水头试验法和变水头试验法,常水头试验法就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水头为一常数,从而水头差也为常数;变水头试验法就是试验过程中,水头差一直随时间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渗透性能较低的细粒土多采用变水头试验,渗透性能高的粗粒土一般采用常水头试验。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渗透仪功能单一,即在测试细粒土时需要使用变水头渗透仪,在是测试粗粒土时需使用常水头试验仪,导致实验室内需配备多种渗透仪,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渗透仪功能单一,仅能够测试一种土的渗透系数。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渗透仪,包括:主体装置、供水机构、水头管和测压管组;
所述主体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渗透板,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渗透板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主体装置侧壁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主体装置内部与外界的出气管,且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第一渗透板设置;
所述主体装置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部与外界的出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凸台底部缺口处,所述出水管高于所述第一渗透板设置;
所述供水机构选择性的与水头管或者与所述第一端连通;
当所述供水机构与所述水头管连通时,所述水头管还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当所述供水机构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时,所述测压管组与部分所述出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盖帽;
所述第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盖帽与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盖帽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下凹形成第一阶梯结构;
所述第一渗透板搭接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的端面上,在所述第一渗透板的周侧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的内壁向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延伸并形成所述凸台;
所述第二渗透板搭接于所述支撑垫块上,且在所述第二渗透板与所述主体装置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设置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渗透板之间,所述支撑垫块上设置有连通结构;
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出气管低于所述第二渗透板设置,且通过所述连通结构与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垫块;
所述调节垫块可拆卸的层叠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支撑垫块可拆卸层叠于所述调节垫块上;
相邻两个所述出气管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调节垫块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还包括取土器,所述取土器用于取土;
所述取土器包括主体和切割环,所述主体与所述主体装置对应设置,所述主体两端敞口,所述切割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切割环设于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有钻机连接盘,所述钻机连接盘与所述第三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钻机连接盘用于与钻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器还包括多个拼接片;
全部所述拼接片层设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切割环之间,且相邻两个所述拼接片之间、所述拼接片与所述切割环之间、以及所述拼接片与所述主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拼接片高度与调节垫块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以及所述水头管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渗透仪,包括:主体装置、供水机构、水头管和测压管组。所述主体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渗透板,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渗透板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渗透板,所述主体装置侧壁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主体装置内部与外界的出气管,且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第一渗透板设置。所述主体装置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部与外界的出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凸台底部缺口处,所述出水管高于所述第一渗透板设置。所述供水机构选择性的与测压管组或者与所述第一端连通。当所述供水机构与所述水头管连通时,所述水头管还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渗透仪用于进行变水头试验。当所述供水机构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时,所述测压管组与部分所述出气管连通,渗透仪用于进行常水头试验。通过将各结构组合,配合主体装置上的管路结构,能够进行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相比于现有技术,丰富了渗透仪的功能,降低实验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体装置与取土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变水头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常水头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主体装置;11-第一端;12-第二端;131-第一渗透板;132-第二渗透板;141-出气管;142-连接管;143-出水管;15-第一阶梯结构;16-凸台;171-第一密封件;172-第二密封件;18-支撑垫块;181-连通结构;19-调节垫块;
2-供水机构;21-水桶;22-水管;
3-水头管;
4-测压管组;
5-盖帽;51-第二阶梯结构;
6-取土器;61-第三端;62-第四端;63-拼接片;64-钻机连接盘;65-主体;66-切割环;
7-反力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渗透仪,包括:主体装置1、供水机构2、水头管3和测压管组4。所述主体装置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置有第一渗透板131,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凸台16,所述第二渗透板132设置于所述凸台16上,所述主体装置1侧壁沿所述第一端11至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主体装置1内部与外界的出气管141,且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气管141靠近所述第一渗透板131设置。所述主体装置1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部与外界的出水管143和连接管142,所述连接管142位于凸台16底部缺口处,所述出水管143高于所述第一渗透板131设置。所述供水机构2选择性的与水头管3或者与所述第一端11连通。当所述供水机构2与所述水头管3连通时,所述水头管3还与所述连接管142连通;当所述供水机构2与所述第一端11连通时,所述测压管组4与部分所述出气管141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包括主体装置1、供水机构2、水头管3和测压管组4等结构。主体装置1为规则的柱状圆筒,在主体装置1的内部形成有试验腔,试验时,将土样放置在试验腔内,并通过向试验腔中注水进行渗透试验。供水机构2包括水桶21以及向外输水的水管22,试验用水存储于水桶21内,水管22一端与水桶21连通,另一端选择性的与主体装置1的第一端11或者水头管3连通。当水管22与主体装置1的第一端11连通时,最上方出气管141用于稳定水面高度,渗透仪用于进行常水头试验,当水管22与水头管3连通时,渗透仪用于进行变水头试验。水头管3用于变水头试验,可选的,水头管3为透明长管,并且在水头管3上刻设有刻度,水头管3用于在进行变水头试验时,测量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之间的水头位置及时间,以计算渗透系数。测压管组4用于进行常水头试验,有三个L型的透明管组成,可选的,L型管上同样设置有刻度,通过记录各L型管的水位,计算各L型管间的水位及系统流量,以计算渗透系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能够进行变水头实验和常水头试验。
当进行变水头试验时,通过取土器6获取土样,或者,按照给定密度制备土样,将土样装填于主体装置1内,并位于第一渗透板131和第二渗透板132之间;之后,将供水机构2与水头管3连通,再将水头管3与连接管142连通,将水头管3中的水通过连接管142注入到主体装置1内,注水过程保持全部出气管141打开用以排出主体装置1中的气体,当水位注入到第二渗透板132位置时,关闭全部出气管141,继续向主体装置1内注水,直至观察到出水管143能够均匀出水后,关闭水头管3的入水口开关,并在相同间隔时间读取水头管3的示数。之后,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其中,KT为水温为T℃时的土样的渗透系数;
a为水头管3的截面面积;
L为渗径,即土样的高度;
A为土样的过水面积;
t为试验过程中,水头管3起始为止和终止位置之间的时间差;
H1为起始位置水头;
H2为终止位置水头。
当进行常水头试验时,将土样装填于主体装置1中并捣实,土样位于第一渗透板131和最上方出气管141之间,将水管22与第一端11连通,在土样上铺上一层透水材料,使水能缓慢渗入土样中。选择其中的三个出气管141与测压管组4的三个L型管连通,封闭除最上方以外的全部出气管141;之后,通过供水机构2向主体装置1内供水,当水能够由连接管142均匀的流出主体装置1时,记录相同间隔时间测压管组4的示数及单位时间水流量,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其中,KT为水温为T℃时的土样的渗透系数;
L为渗径,即土样的高度;
A为土样的过水面积;
Q为t秒时间内总渗透水量;
h为常水头。
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通过组合将各结构组合,配合主体装置1上的管路结构,能够进行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相比于现有技术,丰富了渗透仪的功能,降低实验室成本。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水头管3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头,通过三头结构将水头管3、水管22和连接管142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还包括盖帽5。所述第一端11敞口设置,所述盖帽5与所述第一端11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管143设于所述盖帽5上。
在本实施例中,盖帽5呈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其与主体装置1对应设置。主体装置1的第一端11敞口设置,盖帽5与第一端11可拆卸连接,用于打开或者封闭第一端11。在向主体装置1内装填土样时,盖帽5与第一端11分离,当土样装填完毕,并准备试验时,盖帽5选择性的与第一端11连接。
具体为,当进行常水头试验时,将盖帽5与主体装置1分离,将供水机构2的水管22直接放置在主体装置1内即可。当进行变水头试验时,将盖帽5扣合于主体装置1的第一端11,当盖帽5上的出水管143处均匀流出时,变水头试验开始。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盖帽5,便于向主体装置1内装填土样,以及便于在进行常水头试验时,向主体装置1中注水。
可选的,还可以通过在第一端11设置管路的方式向主体装置1内注水,以进行常水头试验。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下凹形成第一阶梯结构15。所述第一渗透板131搭接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5的端面上,在所述第一渗透板131的周侧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的端面靠近内缘的部分下凹,并形成第一阶梯结构15,试验时,第一渗透板131放置于第一阶梯结构15内,并且,在第一渗透板131的周边与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1,用以对第一渗透板131周侧以及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进行密封,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土样由第一渗透板131与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流过。
其中,第一阶梯结构15上与第一端11端面平行的壁面为第一阶梯结构15的端面,与第一端11的端面垂直的壁面为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
在试验时,将土样通过第一端11装填于主体装置1内后,将第一渗透板131放置于第一阶梯结构15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阶梯结构15放置第一渗透板131,其结构简单,生产时制作方便,并且,由于第一阶梯结构15是通过下凹形成,因此能够在第一阶梯结构15与第一渗透板13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171,通过第一渗透板131与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挤压第一密封件171,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为与第一渗透板131周边对应设置的胶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可选的,在盖帽5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阶梯结构51,第二阶梯结构51与第一接头对应,盖帽5通过第二阶梯结构51与第一渗透板131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盖帽5装配在主体装置1上后,第一渗透板131部分位于第一阶梯结构15内,部分位于第二阶梯结构51内,相应的,第一密封件171也部分位于第一阶梯结构15与第一渗透板131之间,部分位于第二阶梯结构51与第一渗透板131之间,以能够在变水头试验时起到良好密封效果。同时,第二阶梯结构51与第一密封件171之间为过盈配合,因此,第一密封件171还能够起到固定盖帽5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端12的内壁向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部延伸并形成凸台16。所述支撑垫块18及调节垫块19放置于所述凸台16上,所述第二渗透板132放置于所述支撑垫块18上,且在所述第二渗透板132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72。
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凸台16为环形的凸台16,环形凸台16的内部形成进水腔,第二渗透板132搭接于环形凸台16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渗透板132的周侧以及主体装置1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172,用于对第二渗透板132的周侧进行密封,避免在进行试验时,土样被冲走。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垫块18,所述支撑垫块18设置于所述凸台16和所述第二渗透板132之间,所述支撑垫块18上设置有连通结构181;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出气管141低于所述第二渗透板132设置,且通过所述连通结构181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部连通。
在进行变水头试验时,通过连接管142注入主体装置1内的水能够由与连通结构181连通的出气管141处均匀排出时,意味着进水腔已被水充满,主体装置1内气体排放干净。而由于第二渗透板132侧面无法排水,可能会遮挡这个出气管141,故而,设置所述支撑垫块18,支撑垫块18用于抬高第二渗透板132,并且在支撑垫块18上设置有连通结构181,连通结构181将出气管141与主体装置1的内部连通,使通过供水机构2注入至主体装置1的水,能够穿过连通结构181和出气管141排出主体装置1。当操作人员观察到供水机构2注入主体装置1内的水能够由这个出气管141处均匀流出后,便封闭全部出气管141,保证变水头试验的正常进行。
可选的,连通结构181可以为豁口,也可以为通孔,本实施例中为豁口。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支撑垫块18呈环形,其结构参照凸台16的形状设置。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还包括调节垫块19。所述调节垫块19可拆卸的层叠于所述凸台16上,所述支撑垫块18与所述调节垫块19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出气管14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调节垫块19的高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垫块19用于调节主体装置1的深度。本实施例中,主体装置1内的试验腔为第一渗透板131和第二渗透板132之间的空间,通过在凸台16上层叠调节垫块19,能够缩短第一渗透板131和第二渗透板132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缩小试验腔的空间。通过设置调节垫块19,使得土样的高度可调,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更改试验条件。
并且,调节垫块19的高度与相邻的两个出气管141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使无论设置多个调节垫块19,出气管141均能够与连通结构18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垫块19的外形同样参考凸台16的结构设计。试验前,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置调节垫块19的数量,再依次放置支撑垫块18和第二渗透板132。
本实施例中,在主体装置1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管141,当放置调节垫块19后,底部的出气管141会被调节垫块19遮挡,这时就需要选择新的,靠近第二渗透板132下侧的出气管141与支撑垫块18上的连通结构181配合,以提示操作人员适时封闭全部出气管141。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还包括取土器6,所述取土器6用于取土。所述取土器6包括主体65和切割环66,所述主体65与所述主体装置1对应设置,所述主体65两端敞口,所述切割环66设置于所述主体65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变水头试验的土样通过取土器6挖取。取土器6包括主体65和切割环66,主体65为两端敞口的柱状结构,并且形状与主体装置1形状相同。切换环一端锋利,以能够插入土壤中,另一端去主体65的其中一端相连。取土时,将切割环66的一侧对准土壤,并插入土壤,土能够留存在主体65和切割环66中。取土后,可直接将取土器6放置与主体装置1中,取土器6的外壁面与试验腔的内壁贴合,提高实验效率。
相应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主体装置1为圆柱主体装置1,取土器6为两端敞口的圆柱结构。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65具有相对的第三端61和第四端62;所述切割环66设于所述第四端62,所述第三端61设置有钻机连接盘64,所述钻机连接盘64与所述第三端61可拆卸连接,所述钻机连接盘64用于与钻机相连。
本实施例中,钻机为小型钻机,其能够钻进岩石等硬质地层,钻机连接盘64用于与小型钻机相连,在取土时,当土样土质较硬,可将取土器6通过钻机连接盘64连接在小型钻机中,通过小型钻机辅助取土。
可选的,钻机连接盘64与取土器6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卡接、螺钉连接等,本实施例中为螺钉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取土器6还包括多个拼接片63。全部所述拼接片63层设于所述主体65与所述切割环66之间,且相邻两个所述拼接片63之间、所述拼接片63与所述切割环66之间、以及所述拼接片63与所述主体65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拼接片63用于调节主体65的高度,通过设置拼接片63,使土样高度可调,可根据试验需求灵活改变试验条件。
具体为,拼接片63呈环形,其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依次层叠在取土器6的敞口端,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拼接片63的数量,调节取土器6的高度,拼接片63高度与调节垫块19高度一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取土器6包括主体65和切割环66,主体65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切割环66一端为锋利的切割部,另一端设有螺纹,切割环66旋拧于主体65上,同时,连接片的两端均为螺纹结构,通过旋拧的方式,依次层叠于主体65和切割环66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供水机构2的出水口,以及所述水头管3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力架7,反力架7用于支撑主体装置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渗透板131和第二渗透板132可以为多孔板,也可以为能够渗水的石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渗透仪,如图1至图6所示,使用时,当进行变水头试验时,首先确定土样的高度,操作人员根据土样的高度,使用拼接片63调节取土器6的高度,同时确定调节垫块19的数量;确认好后,将对应的拼接片63设置在取土器6的敞口端,以及将对应的调节垫块19放置于凸台16上,再将支撑垫块18和第二渗透板132依次层叠在调节垫块19上,同时将第二胶圈(第二密封件172)设置在第二渗透板132的周侧与主体装置1的内壁之间。需要注意,支撑垫块18上的豁口需与对应高度的出气管141连通。将取土器6的第三端61通过钻机连接盘64连接在小型钻机上进行取土作业,取土完成后,将取土器6与钻机连接盘64分离,将取土器6整个通过主体装置1的第一端11放入至试验腔内,之后再将第一渗透板131放置在第一阶梯结构15上,同时将第二胶圈(第二密封件172)设置在第一渗透板131的周侧与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最后将盖帽5扣合在第一端11,第二阶梯结构51与第二胶圈配合好,主体装置1即准备完成。之后将水管22与水头管3连通,水头管3与连接管142连通,通过调节调节阀,向主体装置1中注水即可。初始时,全部的出气管141均为打开状态,当与豁口连通的出气管141均匀排水时,封闭全部的出气管141,可选的,封闭出气管141可以通过胶塞、胶帽、橡胶配合管止水夹等,之后,当位于盖帽5上的出水管143均匀排水时,开始记录数据。
当进行常水头试验时,首先确定土样的高度,操作人员根据土样的高度确定调节垫块19的数量;确认好后,将对应的调节垫块19放置于凸台16上,再将支撑垫块18和第二渗透板132依次层叠在调节垫块19上,同时将第二胶圈(第二密封件172)设置在第二渗透板132的周侧与主体装置1的内壁之间。之后,将土样填充在试验腔中并捣实,铺上一层透水材料,任取其中三个出气管141,用于与L型管连通,之后封闭除最上方出气管141,前期准备工作完成。试验时,将水管22放置在主体装置1内,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当水能够由连接管142均匀排出时,开始记录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渗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装置(1)、供水机构(2)、水头管(3)和测压管组(4);
所述主体装置(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置有第一渗透板(131),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凸台(16),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渗透板(132),所述第二渗透板(132)设置于所述凸台(16)上,所述主体装置(1)侧壁沿所述第一端(11)至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主体装置(1)内部与外界的出气管(141),且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气管(141)靠近所述第一渗透板(131)设置;
所述主体装置(1)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部与外界的出水管(143)和连接管(142),所述连接管(142)位于凸台(16)底部的缺口处,所述出水管(143)高于所述第一渗透板(131)设置;
所述供水机构(2)选择性的与水头管(3)或者与所述第一端(11)连通;
当所述供水机构(2)与所述水头管(3)连通时,所述水头管(3)还与所述连接管(142)连通;
当所述供水机构(2)与所述第一端(11)连通时,所述测压管组(4)与部分所述出气管(14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帽(5);
所述第一端(11)敞口设置,所述盖帽(5)与所述第一端(11)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管(143)设于所述盖帽(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下凹形成第一阶梯结构(15);
所述第一渗透板(131)搭接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5)的端面上,在所述第一渗透板(131)的周侧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5)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2)的内壁向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部延伸并形成所述凸台(16);
所述第二渗透板(132)搭接于所述凸台(16)上,且在所述第二渗透板(132)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垫块(18),所述支撑垫块(18)设置于所述凸台(16)和所述第二渗透板(132)之间,所述支撑垫块(18)上设置有连通结构(181);
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出气管(141)低于所述第二渗透板(132)设置,且通过所述连通结构(181)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垫块(19);
所述调节垫块(19)可拆卸的层叠于所述凸台(16)上,所述支撑垫块(18)可拆卸层叠于所述调节垫块(19)上;
相邻两个所述出气管(14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调节垫块(19)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土器(6),所述取土器(6)用于取土;
所述取土器(6)包括主体(65)和切割环(66),所述主体(65)与所述主体装置(1)对应设置,所述主体(65)两端敞口,所述切割环(66)设置于所述主体(65)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65)具有相对的第三端(61)和第四端(62);
所述切割环(66)设于所述第四端(62),所述第三端(61)设置有钻机连接盘(64),所述钻机连接盘(64)与所述第三端(61)可拆卸连接,所述钻机连接盘(64)用于与钻机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器(6)还包括多个拼接片(63);
全部所述拼接片(63)层设于所述主体(65)与所述切割环(66)之间,且相邻两个所述拼接片(63)之间、所述拼接片(63)与所述切割环(66)之间、以及所述拼接片(63)与所述主体(65)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拼接片(63)高度与调节垫块(19)高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2)的出水口,以及所述水头管(3)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CN202320401633.8U 2023-03-06 2023-03-06 渗透仪 Active CN219935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1633.8U CN219935612U (zh) 2023-03-06 2023-03-06 渗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1633.8U CN219935612U (zh) 2023-03-06 2023-03-06 渗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5612U true CN219935612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1633.8U Active CN219935612U (zh) 2023-03-06 2023-03-06 渗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5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2274A (zh) 大型原级配粗颗粒土水平渗透变形试验仪及试验方法
CN208206964U (zh) 模拟深埋地层动水条件下高压注浆装置
CN108061696B (zh) 一种室内测试泥膜渗透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JP5813066B2 (ja) 透水試験装置
CN106442258A (zh) 一种可拆卸式衬砌渗流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5352867B (zh) 模拟多空隙组合介质隧洞渗流的测试方法
CN110895233A (zh) 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动态渗透成膜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4655468B (zh) 一种砂‑土接触面试样的制样装置、制样方法以及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CN206223619U (zh) 一种水泥土渗透系数测试仪
CN108918390B (zh) 泥浆成膜及测定泥膜固结量、进气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75532A (zh) 渗透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KR100905090B1 (ko) 변수위 투수시험기
CN206020233U (zh) 一种可考虑黏粒淤堵的土体渗透系数测量装置
CN109060543A (zh) 直接测量三轴试验橡皮膜嵌入量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970181B (zh) 一种壁后注浆浆液在地层中的排水固结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8120663B (zh) 一种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及其组建方法
CN114594037B (zh) 土料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CN219935612U (zh) 渗透仪
CN111141652A (zh) 一种水平排水性能测试装置
CN111519626B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永久性帷幕的套阀管反向灌浆方法
CN211426177U (zh) 一种考虑刀盘转动情况下的泥浆动态渗透成膜试验装置
CN110658120A (zh) 一种高水压下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214374138U (zh) 一种适用于胶结土的无损原位渗透性测试装置
CN205080112U (zh) 模拟多空隙组合介质隧洞渗流的测试装置
CN115165702A (zh) 一种可调节水头与渗流方向的大尺寸土体渗透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