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0816U -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0816U
CN219920816U CN202320148267.XU CN202320148267U CN219920816U CN 219920816 U CN219920816 U CN 219920816U CN 202320148267 U CN202320148267 U CN 202320148267U CN 219920816 U CN219920816 U CN 219920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iddle ring
bracket
outer cover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2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作贵
朱金消
张冒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2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0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0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0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中环、底座及设置于中环和底座之间的外罩,所述中环、底座和外罩围合有容纳腔;加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中环和底座之间、用于阻止所述外罩向所述容纳腔方向变形;其中,所述加强件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本申请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可以防止外罩变形塌陷。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电饭煲或电压力锅一般通过中环、底座及外罩将加热器件及操控电路板围合起来,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外罩一般是用0.3—0.5毫米的铁皮制成,成型后抗压强度弱,容易变形,因此在受外力的情况下容易塌陷及出现异响,导致产品易出现外观缺陷,造成产品档次感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可以防止外罩变形塌陷,提升产品档次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中环、底座及设置于中环和底座之间的外罩,所述中环、底座和外罩围合有容纳腔;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中环和底座之间、用于阻止所述外罩向所述容纳腔方向产生塑性变形;其中,所述加强件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件可以阻止外罩从容纳腔的外部向容纳腔的内部变形,从而提升外罩的抗压性,降低外罩的外观缺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件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饭煲一般为矩形结构,电饭煲两相对的侧面外罩部分悬空面积大,容易受外力产生变形缺陷。两个支架对称设置于这两个面的位置,可以提升外罩这两个面的抗压强度。支架连接于中环或底座上,可以保证支架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可调节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以调节所述支架处于所述中环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位置和/或姿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中环和底座之间的距离调节支架的高度,或者调节支架的倾斜角度,以对应不同的外罩尺寸结构调节支架最优的加强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环或底座上设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支架通过连接不同的固定结构以调整位置和/或姿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结构设计为螺钉孔,可以通过紧固件将支架固定连接于不同的固定结构以调节支架的固定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环或底座上设有滑动结构,所述支架通过连接所述滑动结构以调整位置和/或姿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结构可以设计为滑槽,通过支架滑动设置于滑槽内的不同位置后进行固定,以调节支架的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支架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与所述外罩抵接或所述支架与所述外罩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与外罩抵接可以有效降低外罩的变形。支架与外罩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可以降低支架的材料消耗,同时这个距离不会使外罩产生塑性变形,既降低了成本又可以降低外罩变形塌陷的几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煲体,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加强结构。
结合第二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煲体设有操作面板,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与所述操作面板相邻的两个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面板相邻的两个侧面的结构强度差,外罩容易变形。加强结构设置于这两个侧面,可以有效降低外罩的变形几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具体为电饭煲,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的外罩不容易变形,可以降低电饭煲外罩搬运过程中受外力变形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加强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可以阻止外罩从容纳腔的外部向容纳腔的内部变形,从而提升外罩的抗压性,降低外罩的外观缺陷。
2、本申请加强结构,可以根据中环和底座之间的距离调节支架的高度,或者调节支架的倾斜角度,以对应不同的外罩尺寸结构调节支架最优的加强位置。
3、本申请煲体,可以有效降低外罩的变形几率。
4、本申请烹饪器具,可以降低烹饪器具外罩在搬运过程中受外力变形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加强结构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加强结构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煲体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煲体第一种实施例去掉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煲体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煲体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中环;11、螺钉孔;12、滑槽;2、支架;21、通孔;22、加强筋;3、外罩;4、底座;5、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文件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曲面屏贴合工装括”或者“曲面屏贴合工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曲面屏贴合工装括”或者“曲面屏贴合工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曲面屏贴合工装括”或者“曲面屏贴合工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了加强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以电饭煲为例,电饭煲包括中环1、底座4及设置于中环1和底座4之间的外罩3,中环1、底座4和外罩3围合有容纳腔,加强结构设置于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为支架2,支架2固定于中环1或底座4上且位于中环1和底座4之间。本实施例中支架2紧贴外罩3内壁,当外罩3受到外力时,支架2可以对外罩3提供支撑,阻止外罩3向容纳腔方向变形,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为,支架2与外罩3之间不接触,支架2与外罩3之间留有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的间隙,即使外罩3受到外力,支架2与外罩3之间的间隙也不足以使外罩3产生塑性变形。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采用金属板材冲压而成,也可以采用塑料注塑而成。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煲体,包括中环1、外罩3和底座4,外罩3固定于中环1和底座4之间。在中环1上固定有支架2,支架2通过螺钉穿过支架2两端的通孔21固定于中环1上。中环1和底座4之间还固定有操作面板5,操作面板5用于操控烹饪程序。
请参阅图4,支架2固定于中环1相邻操作面板5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位置,之间固定于中环1和底座4中间位置,此位置与外罩3的上下端的中线相对应,因为外罩3此位置最容易变形。为了提升支架2的支撑强度,支架2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22。
实施例三
请参阅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中环1设有多个螺钉孔11,支架2通过将通孔21对应于不同的螺钉孔11并通过螺钉固定,可以根据外罩3的尺寸结构改变支架2固定的位置和姿态,以实现对外罩3更好的加强,降低外罩3塑性变形的几率。支架2可以平行于底座4的支撑平面固定,也可以与底座4的支撑平面倾斜一角度固定。通孔21可以设计为腰型孔,便于支架2倾斜固定时与螺钉孔11对位固定。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中环1设有的可调节支架2安装结构为滑槽12,可以通过螺栓穿过通孔21和滑槽12对支架2进行固定。支架2的两端通孔21固定于滑槽12内的不同位置,可以调节支架2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实现不同的加强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具体为电饭煲,包括如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煲体和与煲体扣合的煲盖。具有加强结构的电饭煲,可以阻止外罩从容纳腔的外部向容纳腔的内部变形,从而提升外罩的抗压性,降低外罩的外观缺陷,降低电饭煲搬运过程中外罩受外力变形的风险,也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感和消费者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中环、底座及设置于所述中环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外罩,所述中环、所述底座和所述外罩围合有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中环和底座之间、用于阻止所述外罩向所述容纳腔方向产生塑性变形;
其中,所述加强件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
所述加强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
所述支架可调节连接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以调节所述支架处于所述中环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位置和/或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设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支架通过连接不同的固定结构以调整位置和/或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或底座上设有滑动结构,所述支架通过连接所述滑动结构以调整位置和/或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外罩抵接或所述支架与所述外罩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5毫米。
6.一种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设有操作面板,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与所述操作面板相邻的两个侧面。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煲体和与所述煲体扣合的煲盖。
CN202320148267.XU 2023-01-13 2023-01-13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920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267.XU CN2199208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267.XU CN2199208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0816U true CN219920816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267.XU Active CN2199208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0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38708A (ja) 電気圧力鍋
CN219920816U (zh) 烹饪器具用加强结构、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07721678U (zh) 锅盖和灶具组件
CN2862901Y (zh) 一种电磁加热压力烹饪装置
CN211380759U (zh) 一种ih加热的陶瓷锅
JP2011181323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9121926U (zh) 烹饪器具
CN208876107U (zh) 电水壶
CN210018908U (zh) 锅具和电磁炉炊具
CN100464678C (zh) 一种电磁加热压力烹饪装置
CN206586841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2878885U (zh) 一种早餐机
CN209966093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5686664U (zh) 一种可视化烹饪器具
CN214258920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912774U (zh) 烹饪可视的饭煲
CN213248296U (zh) 家用电加热器具
CN208957682U (zh) 烹饪器具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3371446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016112U (zh) 烹饪器具
CN209220017U (zh) 电烤箱
CN216675100U (zh) 一种餐桌结构
CN208769544U (zh) 玻璃盖板组件、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20379751U (zh) 电磁灶的称重模块设置结构
CN219331362U (zh) 保温罩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1100 No. 10, Xinghu Road, Huanghu Tow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1100 No. 10, Xinghu Road, Huanghu Tow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ONGY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