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0729U - 婴儿床 - Google Patents

婴儿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0729U
CN219920729U CN202320634442.6U CN202320634442U CN219920729U CN 219920729 U CN219920729 U CN 219920729U CN 202320634442 U CN202320634442 U CN 202320634442U CN 219920729 U CN219920729 U CN 219920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b
frame
rod
zipp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44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44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0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0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0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支撑架与睡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杆、分设于所述底杆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上的两根支杆,所述支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底杆与两根所述支杆相互固定,两根所述底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转动地连接,所述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架相互展开,所述睡篮连接在四根所述支杆之间,婴儿可躺卧在睡篮中休息或者在睡篮中玩耍;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睡篮从所述支撑架上拆离,两根所述支架相互靠拢,折叠后的婴儿床占用空间少,易于收纳与整理。

Description

婴儿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大多数可折叠的婴儿床往往结构复杂、杆件较多,折叠和打开操作十分繁琐,通常这些婴儿床经折叠后,体积依然较大,并且形状不规则,对使用者日常收纳和整理造成了不便;同时现有的婴儿床功能单一,仅可供婴儿躺卧其中进行休息,这不仅降低了婴儿床的利用效率,在不使用时还会占用生活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包括支撑架与睡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杆、分设于所述底杆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上的两根支杆,所述支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底杆与两根所述支杆相互固定,两根所述底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转动地连接,所述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架相互展开,所述睡篮连接在四根所述支杆之间;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睡篮从所述支撑架上拆离,两根所述支架相互靠拢。
优选地,所述睡篮至少包括上围框,所述上围框与四根所述支杆之间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围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部构成能够自上而下地插入至所述支杆杆腔中的插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固设于所述上围框上,且所述连接杆自所述上围框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优选地,所述睡篮还包括底框、连接在所述底框与所述上围框之间的侧围,所述侧围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所述底框位于所述侧围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睡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侧围高度的调整结构,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婴儿床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侧围具有第一高度,所述底框与所述底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婴儿床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侧围具有第二高度,所述底框与所述底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的柔性件,所述婴儿床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部分所述侧围沿高度方向被堆叠。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结构为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第二拉链在所述侧围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第二拉链相配合连接时,所述侧围具有所述第一高度。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架中,所述底杆与两侧的所述支杆一体设置呈U型杆。
优选地,所述睡篮包括上围框、底框,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围框与所述底框之间且能够沿高度方向收折的侧围,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架相互靠拢后形成一开口区域,所述上围框与所述底框相互靠拢并收容在所述开口区域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杆件少、结构简单,婴儿床只需将睡篮拆离、将支撑架收折,然后将两者放置在一起即可完成折叠,折叠后的婴儿床形状扁平,占用空间小,方便日常的收纳和整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婴儿床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婴儿床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侧视图;
附图5为折叠过程中从附图1的婴儿床中拆离出的睡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折叠过程中附图1的婴儿床的支撑架相互收折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的婴儿床中睡篮与支撑架各自折叠后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1的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1、支架;111、底杆;112、支杆;112a、杆腔;2、睡篮;21、上围框;211、前围杆;212、后围杆;213、左围杆;214、右围杆;215、连接杆;22、底框;23、侧围;X1、第一转动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是按照躺卧于该婴儿床中的婴儿观察到的方位予以参考定义的,仅为便于描述该婴儿床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婴儿床,包括支撑架1与睡篮2,支撑架1包括两个支架11,每个支架11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杆111、分设于底杆111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上的两根支杆112,支杆112沿上下方向延伸,底杆111与两根支杆112相互固定,两根底杆111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转动地连接,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两个支架11相互展开,睡篮2连接在四根支杆112之间,婴儿可躺卧在睡篮2中进行休息或是在睡篮2中玩耍;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睡篮2从支撑架1上拆离,两根支架11相互靠拢,折叠后的婴儿占用空间少,易于日常收纳整理。
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架11的底杆111与两侧的支杆112一体设置,展开状态下呈开口向上的U型杆,支撑架1的两根底杆111于各自的中心点处相互交叉,并绕第一转动中心线X1转动地连接,该第一转动中心线X1通过两根底杆111的中心点并与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该第一转动中心线X1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支杆1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参见图1所示,睡篮2包括上围框21,上围框21为封闭的框型,上围框2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围杆211与后围杆212,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围杆213与右围杆214,前围杆211位于后围杆212的前方,左围框213连接在前围杆211的左端部与后围杆212的左端部之间,右围杆214连接在前围杆211的右端部与后围杆212的后端部之间,左围杆213与右围杆214的长度大于前围杆211与后围杆21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前围杆211的左端部向左延伸同时向后弯折,右端部向右延伸同时向后弯折,后围杆212的左端部向左延伸同时向前弯折,右端部向右延伸同时向前弯折,前围杆211、后围杆212、左围杆213、右围杆214相连接并构成封闭的圆角矩形框。
上围框21与四根支杆112之间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围框21上的连接杆215,其中,连接杆215沿上下方向延伸,该连接杆215的上端部固设于上围框21上,并自上围框21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连接杆215的下端部构成能够自上而下地插入至支杆112杆腔112a中的插入部。具体地,上围框21上共设置有与四根支杆112相配合的四根连接杆215,四根连接杆215的上端部分别连接于左围杆213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以及右围杆214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将睡篮2连接至支撑架1上时,只需要将各个连接杆215的下端部配合地向下插入至各个支杆112的杆腔112a中即可。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睡篮2包括底框22、连接在底框22与上围框21之间的侧围23,侧围23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底框22位于侧围23的底部;睡篮2还包括用于调整侧围23高度的调整结构。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婴儿床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侧围23具有第一高度h1,底框22与底杆111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一间距d1;婴儿床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侧围23具有第二高度h2,底框22与底杆111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二间距d2;第一高度h1小于第二高度h2,第一间距d1大于第二间距d2。在婴儿床处于上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睡篮2具有更大的容置空间,能够供儿童在其中玩耍使用,使得该婴儿床可作为游戏床使用。
本实施例中,侧围23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的柔性件,如布套,调整结构为拉链结构(图中未示出),拉链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在侧围23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具体可以设置为,第一拉链位于侧围23的中部,第二拉链位于侧围23的底部,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相互配合连接,便可以将位于两者之间的柔性件层叠起来,使得侧围23的高度降低而实现沿上下方向的收折。
展开状态下的婴儿床,支架11的两根底杆111绕第一转动中心线X1交叉展开并支撑于地面,支杆112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睡篮2上的四根连接杆215对应插设在四根支杆112的杆腔112a中,使得睡篮2固定在支撑架1上,将婴儿放置于睡篮2之中,婴儿可在其中休息或者玩耍。
当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配合连接时,婴儿床处在第一工作状态,参见图1、图2所示,此时,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之间的侧围23沿高度方向堆叠在一起,底框22处在距离底杆111有第一间距d1的位置,婴儿在睡篮2中且处于较高的位置,方便用户照看躺卧在睡篮2的婴儿。
拉开拉链结构24,解除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间的连接,侧围23沿上下方向展开,婴儿床由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参见图3、图4所示,此时底框22的位置较低,重心也比较低,睡篮2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婴儿床更加稳定并可作为游戏床使用,婴儿可以在底框2上爬动、玩耍,第二高度h2的侧围23为婴儿提供了侧向的保护。处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婴儿床,只需向上堆叠侧围23,并将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配合连接,就可将其转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需要将婴儿床进行折叠时,参见图5至图7所示,只需抓住上围框21向上提,将各个连接杆215从相应支杆112的杆腔中抽出,使得睡篮2从支撑架1上拆下,之后绕第一转动中心线X1将两个支架11收折在一起并放倒在地面,将睡篮2的侧围23向上堆叠,并将该睡篮2向下与平放的支撑架1放置在一起。最终,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婴儿床,参见图8所示,两个支架11靠拢在一起并形成一开口区域,上围框21与底框22相互靠拢并收容在开口区域中。折叠后的睡篮2在该开口区域中时,左围杆213或右围杆214与底杆111靠拢,前围杆211、后围杆212分别与两侧的支杆112靠拢。
综上,本婴儿床结构简单,在展开状态下,拥有供婴儿躺卧休息以及供婴儿玩耍的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只需将睡篮2拆离、将支撑架1收折然后将两者放置于一起,即可完成婴儿床的折叠操作,折叠后的婴儿床结构扁平,占用空间少,易于收纳与整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婴儿床,包括支撑架与睡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杆、分设于所述底杆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上的两根支杆,所述支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底杆与两根所述支杆相互固定,两根所述底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转动地连接,所述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架相互展开,所述睡篮连接在四根所述支杆之间;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睡篮从所述支撑架上拆离,两根所述支架相互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至少包括上围框,所述上围框与四根所述支杆之间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围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部构成能够自上而下地插入至所述支杆杆腔中的插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固设于所述上围框上,且所述连接杆自所述上围框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还包括底框、连接在所述底框与所述上围框之间的侧围,所述侧围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所述底框位于所述侧围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侧围高度的调整结构,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婴儿床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侧围具有第一高度,所述底框与所述底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婴儿床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侧围具有第二高度,所述底框与所述底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的柔性件,所述婴儿床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部分所述侧围沿高度方向被堆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为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第二拉链在所述侧围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第二拉链相配合连接时,所述侧围具有所述第一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中,所述底杆与两侧的所述支杆一体设置呈U型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包括上围框、底框,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围框与所述底框之间且能够沿高度方向收折的侧围,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下,两个所述支架相互靠拢后形成一开口区域,所述上围框与所述底框相互靠拢并收容在所述开口区域中。
CN202320634442.6U 2023-03-28 2023-03-28 婴儿床 Active CN219920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442.6U CN219920729U (zh) 2023-03-28 2023-03-28 婴儿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442.6U CN219920729U (zh) 2023-03-28 2023-03-28 婴儿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0729U true CN219920729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4442.6U Active CN219920729U (zh) 2023-03-28 2023-03-28 婴儿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0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5701U (zh) 婴儿床
CN219920729U (zh) 婴儿床
CN111713918A (zh) 婴童游戏床骨架
CN202445581U (zh) 折叠床
CN209202553U (zh) 折叠床
CN204105489U (zh) 三活动板多功能儿童床车
CN217243335U (zh) 一种一体式可折叠秋千椅
CN108420224B (zh) 折叠床
CN201008467Y (zh) 儿童折叠床架
CN201332869Y (zh) 折叠床
CN208491460U (zh) 一种可改变深度的多功能儿童床
CN21324798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小睡床
CN201550976U (zh) 一种新型婴儿床摇篮
CN214760238U (zh) 一种婴儿游戏床架
CN211483256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CN211324030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床
CN220917016U (zh) 婴儿睡篮
CN215535888U (zh) 伸缩支撑被架子
CN212394429U (zh) 一种儿童床
CN212014738U (zh) 一种具有幼儿座板的旅行箱
CN217090150U (zh) 一种游戏床扶手锁定装置
CN211795509U (zh) 一种儿童游戏围栏
CN215604514U (zh) 婴儿升降床
CN212815492U (zh) 一种儿童床
CN21905633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