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0025U -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0025U
CN219920025U CN202320979892.9U CN202320979892U CN219920025U CN 219920025 U CN219920025 U CN 219920025U CN 202320979892 U CN202320979892 U CN 202320979892U CN 219920025 U CN219920025 U CN 219920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umping
aquacul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98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丁旺
彭鹏
陈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hui Smart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hui Smart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hui Smart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hui Smart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98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0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0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0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包括:池体,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且池体的内部分隔有若干鱼池;底柜,安装在池体的外部底端,所述底柜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抽水降温组件,若干分别安装在底柜内部,且顶部分别贯穿到池体若干鱼池的内部,所述抽水降温组件包括抽水管、进水槽、抽水泵、冷水器、出水管和电动推杆,若干所述抽水管活动连接在底柜的顶部和池体的底部。该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能够通过循环池体内水流的方式,使池体内的水流能够逐渐的降温,避免直接制冷对养殖中水产造成的损伤,同时无需与外界换水,避免了更换水流对池体内水产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保持市场上水产品的基础,随着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水产养殖的农户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一旦天气变化异常,水产品的死亡率会大大提高,让农户们损失惨重,因此产生了温控装置调节水温,在环境变化时升高或降低水温,保持水温的动态平衡,提高水产的存活率。
但是现有的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在制冷时通过与外界换水或直接对池内水流制冷的方式,直接制冷会对水产造成损伤,而与外界换水会对池内水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在制冷时通过与外界换水或直接对池内水流制冷的方式,直接制冷会对水产造成损伤,而与外界换水会对池内水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包括:
池体,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且池体的内部分隔有若干鱼池;
底柜,安装在池体的外部底端,所述底柜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抽水降温组件,若干分别安装在底柜内部,且顶部分别贯穿到池体若干鱼池的内部,所述抽水降温组件包括抽水管、进水槽、抽水泵、冷水器、出水管和电动推杆,若干所述抽水管活动连接在底柜的顶部和池体的底部,若干所述抽水管等距连通在进水槽的顶端,且进水槽位于底柜内部,所述进水槽的底端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安装有冷水器,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若干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有池体内的若干鱼池,所述进水槽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安装在底柜的内部底端;
加热组件,安装在池体的外部后面壁上,且加热组件的换热部贯穿池体内的若干鱼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池体的内部等距安装有若干隔板,且池体通过隔板分隔出若干鱼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池体内的若干鱼池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有抽水降温组件和加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柜的外部底端四角均安装有站脚,所述站脚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柜的前面壁上安装有维修板,所述维修板的前面壁开设有扣拉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抽水管上等距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抽水孔,所述抽水管的顶端安装有封闭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水器和换热管道,所述热水器安装在池体的外部后面壁上,所述热水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换热管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换热管道的前端横向贯穿池体的内部连接有温度调节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检测框、第二温度感应器和电热棒,若干所述检测框分别安装在若干隔板上,所述换热管道贯穿若干检测框,所述检测框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温度感应器和电热棒,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有电热棒,所述电热棒贴合在换热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池体内养殖水产,通过加热组件加热池体内部的水流,当池体内部的水温较高时,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进水槽向上移动,进水槽推动抽水管向上移动到池体内,抽水泵通过抽水管抽送水流,水流经过冷水器时被冷却,再通过出水管排出水流,将水流排出回到池体内,从而使池体内的水流能够降温;
该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能够通过循环池体内水流的方式,使池体内的水流能够逐渐的降温,避免直接制冷对养殖中水产造成的损伤,同时无需与外界换水,避免了更换水流对池体内水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等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水降温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池体 110 第一温度感应器
120 隔板 200 底柜
210 站脚 220 维修板
221 扣拉槽 300 抽水降温组件
310 抽水管 311 抽水孔
312 封闭盖 320 进水槽
330 抽水泵 340 冷水器
350 出水管 360 电动推杆
400 加热组件 410 热水器
420 换热管道 500 温度调节组件
510 检测框 520 第二温度感应器
530 电热棒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能够通过循环池体100内水流的方式,使池体100内的水流能够逐渐的降温,避免直接制冷对养殖中水产造成的损伤,同时无需与外界换水,避免了更换水流对池体100内水产的影响;
请参阅图1-图6,包括:
池体100,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且池体100的内部分隔有三个鱼池;
底柜200,通过螺栓连接在池体100的外部底端,所述底柜20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抽水降温组件300,三个分别安装在底柜200内部,且顶部分别贯穿到池体100若干鱼池的内部,所述抽水降温组件300包括抽水管310、进水槽320、抽水泵330、冷水器340、出水管350和电动推杆360,三个所述抽水管310滑动连接在底柜200的顶部和池体100的底部,三个所述抽水管310等距连通在进水槽320的顶端,且进水槽320位于底柜200内部,所述进水槽320的底端连通有抽水泵330,所述抽水泵330的进水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冷水器340,所述抽水泵330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350,三个所述出水管350分别连接有池体100内的三个鱼池,所述进水槽320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360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推杆360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柜200的内部底端;
加热组件400,安装在池体100的外部后面壁上,且加热组件400的换热部贯穿池体100内的三个鱼池;
池体100用于提供水产养殖的场所,底柜200用于容纳内部的装置,抽水管310用于将池体100内的水流抽送到进水槽320内,进水槽320用于将水流导入到抽水泵330内,并带动抽水管310上下移动,抽水泵330用于抽送水流到出水管350内,经过冷水器340,冷水器340用于降低抽水泵330输送的水流温度,出水管350用于排出水流到池体100内,电动推杆360用于带动进水槽32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抽水管310上下移动,加热组件400用于加热池体100内的水流;
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在池体100内养殖水产,通过加热组件400加热池体100内部的水流,当池体100内部的水温较高时,通过电动推杆360带动进水槽320向上移动,进水槽320推动抽水管310向上移动到池体100内,抽水泵330通过抽水管310抽送水流,水流经过冷水器340时被冷却,再通过出水管350排出水流,将水流排出回到池体100内,从而使池体100内的水流能够降温。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池体100的内部等距焊接有两个隔板120,且池体100通过隔板120分隔出三个鱼池,隔板120用于在池体100内分隔出鱼池。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池体100内的三个鱼池底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温度感应器110,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110电性连接有抽水降温组件300和加热组件400,第一温度感应器110用于感应鱼池内的水温,从而控制水温的升降。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底柜200的外部底端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站脚210,所述站脚210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路,站脚210用于使底柜200与地面隔开。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底柜200的前面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维修板220,所述维修板220的前面壁开设有扣拉槽221,维修板220用于密封底柜200,扣拉槽221用于方便拉动维修板220。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抽水管310上等距开设有三个贯通的抽水孔311,所述抽水管310的顶端焊接有封闭盖312,抽水孔311用于使水流进入抽水管310,封闭盖312用于在抽水管310收起时,封闭抽水管310与池体100的间隙。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加热组件400包括热水器410和换热管道420,所述热水器410通过螺栓连接在池体100的外部后面壁上,所述热水器41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换热管道42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换热管道420的前端横向贯穿池体100的内部连接有温度调节组件500,热水器410用于加热水流,换热管道420用于提供热水流动的通道,从而与池体100内的水流换热,升高池体100内水流的温度。
请再次参阅图1-图6,所述温度调节组件500包括检测框510、第二温度感应器520和电热棒530,两个所述检测框510分别安装在两个隔板120上,所述换热管道420贯穿两个检测框510,所述检测框510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温度感应器520和电热棒530,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520电性连接有电热棒530,所述电热棒530贴合在换热管道420上,检测框510用于容纳内部的部件,第二温度感应器520用于感应换热管道420的温度,电热棒530用于加热换热管道420内的水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100),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且池体(100)的内部分隔有若干鱼池;
底柜(200),安装在池体(100)的外部底端,所述底柜(20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抽水降温组件(300),若干分别安装在底柜(200)内部,且顶部分别贯穿到池体(100)若干鱼池的内部,所述抽水降温组件(300)包括抽水管(310)、进水槽(320)、抽水泵(330)、冷水器(340)、出水管(350)和电动推杆(360),若干所述抽水管(310)活动连接在底柜(200)的顶部和池体(100)的底部,若干所述抽水管(310)等距连通在进水槽(320)的顶端,且进水槽(320)位于底柜(200)内部,所述进水槽(320)的底端连通有抽水泵(330),所述抽水泵(330)的进水端安装有冷水器(340),所述抽水泵(330)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350),若干所述出水管(350)分别连接有池体(100)内的若干鱼池,所述进水槽(320)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360)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推杆(360)的底端安装在底柜(200)的内部底端;
加热组件(400),安装在池体(100)的外部后面壁上,且加热组件(400)的换热部贯穿池体(100)内的若干鱼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的内部等距安装有若干隔板(120),且池体(100)通过隔板(120)分隔出若干鱼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内的若干鱼池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温度感应器(110),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110)电性连接有抽水降温组件(300)和加热组件(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200)的外部底端四角均安装有站脚(210),所述站脚(210)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200)的前面壁上安装有维修板(220),所述维修板(220)的前面壁开设有扣拉槽(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310)上等距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抽水孔(311),所述抽水管(310)的顶端安装有封闭盖(3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00)包括热水器(410)和换热管道(420),所述热水器(410)安装在池体(100)的外部后面壁上,所述热水器(41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换热管道(42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换热管道(420)的前端横向贯穿池体(100)的内部连接有温度调节组件(5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组件(500)包括检测框(510)、第二温度感应器(520)和电热棒(530),若干所述检测框(510)分别安装在若干隔板(120)上,所述换热管道(420)贯穿若干检测框(510),所述检测框(510)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温度感应器(520)和电热棒(530),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520)电性连接有电热棒(530),所述电热棒(530)贴合在换热管道(420)上。
CN202320979892.9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Active CN219920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9892.9U CN21992002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9892.9U CN21992002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0025U true CN21992002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9892.9U Active CN21992002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0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1574U (zh) 植物栽培柜
CN204214170U (zh) 一种循环水冷的冷凝器
CN21992002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温控装置
CN206096736U (zh) 换热器、色轮散热模组和投影装置
CN206958032U (zh) 一种用于液压泵站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770346Y (zh) 一种可调降水生环境温度的养殖缸
CN202521767U (zh) 蒸发与电子双重制冷冷风扇
CN212032023U (zh) 一种环保型低温恒温实验设备
CN205864931U (zh) 一种具有针对性水冷降温功能的数据机房
CN212260435U (zh) 一种折流式饲料加工用快速冷却设备
CN210406703U (zh) 一种龙虾养殖箱
CN106556198A (zh) 采用室外散热方式的低温保藏系统
CN209214064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主机房热量回收装置
CN207019159U (zh) 一种适于室内使用的加热器
CN105509504A (zh) 混合式循环冷却系统
CN112361441A (zh) 一种自动式室内加热装置
CN208282434U (zh) 一种风冷式冷水机
CN206817666U (zh) 一种水冷空调
CN212911061U (zh) 一种杏鲍菇出菇房恒温装置
CN218693593U (zh) 一种法兰锻件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17336860U (zh) 畜牧养殖舍降温水帘
CN220139991U (zh) 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
CN207519443U (zh) 一种水族箱的控温装置及水族箱
CN215176458U (zh) 一种用于生产特性异氰酸酯的冷却设备
CN217265791U (zh)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无线智能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