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7607U -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7607U
CN219917607U CN202321327823.6U CN202321327823U CN219917607U CN 219917607 U CN219917607 U CN 219917607U CN 202321327823 U CN202321327823 U CN 202321327823U CN 219917607 U CN219917607 U CN 219917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antenna
installation wheel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groups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78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涛
王立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Xingd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Xingd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Xingd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Xingd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78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7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7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7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卫星天线主体,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轮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度调节组件便于对卫星天线主体进行角度调节,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移动后,滑块内部的连接杆便可以转动进而连接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连接杆可以将卫星天线主体一端顶起,进而便可以对卫星天线主体进行角度调节,该调节方式相对人为登高进行调节更为简单便捷,进而更加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一般指卫星电视接收器,其通常用于接收并将卫星降频器LNB输出的信号转换为音频视频信号或者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目前,一些卫星天线基本是在一些野外较为偏僻的地区应急使用,该类卫星天线广泛被高原和山区的人们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卫星天线包括信号锅本体以及信号接收器,信号锅本体的内侧壁将信号反射并集中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天线在使用前需要将天线锅调整至合适的方向和仰角,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信号接收,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重新调整天线锅的放置方向和仰角;由于卫星天线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因此人们登高去调整就比较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便于对卫星天线主体进行角度调节,更加省时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卫星天线主体,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轮一,所述安装轮一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接有安装轮二,所述安装轮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安装轮一与安装轮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丝杆,两组所述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铰链座一,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铰链座二,两组所述铰链座二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两组所述连接块一的一侧均与卫星天线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连接座的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皮带的内部设置有与安装轮一以及安装轮二相对应的齿牙,所述皮带通过齿牙与安装轮一以及安装轮二啮合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两组所述连接杆均通过转轴与对应的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底座通过多个紧固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角度调节组件便于对卫星天线主体进行角度调节,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移动后,滑块内部的连接杆便可以转动进而连接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连接杆可以将卫星天线主体一端顶起,进而便可以对卫星天线主体进行角度调节,该调节方式相对人为登高进行调节更为简单便捷,进而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角度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缓冲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不倒翁转动球的立体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连接座;3、卫星天线主体;
4、角度调节组件;401、驱动电机;402、安装轮一;403、皮带;404、安装轮二;405、转杆;406、丝杆;407、滑块;408、连接杆;409、铰链座一;410、铰链座二;411、连接块一;
5、缓冲组件;51、铰链座三;52、连接块二;53、缓冲杆;54、缓冲弹簧;55、连接块三;56、铰链座四;57、安装座;58、不倒翁转动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端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底座1通过多个紧固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卫星天线主体3,连接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4,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轮一402,安装轮一402的一侧通过皮带403连接有安装轮二404,皮带403的内部设置有与安装轮一402以及安装轮二404相对应的齿牙,皮带403通过齿牙与安装轮一402以及安装轮二404啮合转动连接,安装轮二4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405,转杆40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2的一侧转动连接,安装轮一402与安装轮二40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丝杆406,两组丝杆406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连接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丝杆40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块407,两组滑块407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408,两组连接杆408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两组连接杆408均通过转轴与对应的滑块407的一侧转动连接,两组连接杆40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铰链座一409,连接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铰链座二410,两组铰链座二4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411,两组连接块一411的一侧均与卫星天线主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卫星天线主体3的信号接收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时,首先打开驱动电机401,进而驱动电机401带动安装轮一402转动,安装轮一402转动后便可以通过皮带403啮合带动安装轮二404转动,安装轮二404一侧的转杆405随之转动,当安装轮一402与安装轮二404同时转动后,其一侧的丝杆406便可以同时转动,随着丝杆406的转动,其表面的滑块407便可以随之移动,当滑块407移动时,滑块407内部的连接杆408便随之转动,连接杆408与地平面之间的角度渐渐变大,进而连接杆408的另一端在铰链座一409内部转动,随后将卫星天线主体3顶起,当卫星天线主体3渐渐被顶起以后,其一侧的连接块一411也随之在铰链座二410内部转动,进而随着连接杆408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变化便可以实现对卫星天线主体3的角度调节,该设置便于对卫星天线主体3进行角度调节,更为省时省力。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5,缓冲组件5包括铰链座三51,铰链座三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二52,连接块二5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杆53,缓冲杆53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54,缓冲杆5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三55,缓冲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二52以及连接块三55的一侧转动连接,连接块三5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链座四56,铰链座四56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57,安装座57的顶端与连接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座5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不倒翁转动球58,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与不倒翁转动球58相适配的凹槽,不倒翁转动球58与底座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大风或者其他外力推动卫星天线主体3时,不倒翁转动球58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底座1内部往受力方向转动,从而不倒翁转动球58带动安装座57往受力方向偏移,连接块二52和连接块三55分别在对应的铰链座三51和铰链座四56内部转动,从而带动缓冲杆53进行来回压缩运动,缓冲杆53对缓冲弹簧54进行压缩,当外部受力结束后,缓冲弹簧54反弹推动缓冲杆53复位,从而缓冲杆53推动连接块二52和连接块三55分别在对应的铰链座三51和铰链座四56内部复位,在此同时不倒翁转动球58根据不倒翁的原理,在底座1内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偏移平衡位置后,整个设备的重心总会变高,从而不倒翁转动球58也会慢慢复位至原本平衡的状态,当不倒翁转动球58复位后,其顶端的安装座57随之复位,进而使得卫星天线主体3复位,另外通过设置缓冲杆53与缓冲弹簧54也会起到一定的缓冲复位的作用。当遇到大风天气时,该设置有利于对卫星天线主体3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
工作原理:
如图1-图4所示,当需要对卫星天线主体3的信号接收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时,首先打开驱动电机401,进而驱动电机401带动安装轮一402转动,安装轮一402转动后便可以通过皮带403啮合带动安装轮二404转动,安装轮二404一侧的转杆405随之转动,当安装轮一402与安装轮二404同时转动后,其一侧的丝杆406便可以同时转动,随着丝杆406的转动,其表面的滑块407便可以随之移动,当滑块407移动时,滑块407内部的连接杆408便随之转动,连接杆408与地平面之间的角度渐渐变大,进而连接杆408的另一端在铰链座一409内部转动,随后将卫星天线主体3顶起,当卫星天线主体3渐渐被顶起以后,其一侧的连接块一411也随之在铰链座二410内部转动,进而随着连接杆408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变化便可以实现对卫星天线主体3的角度调节;当有大风或者其他外力推动卫星天线主体3时,不倒翁转动球58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底座1内部往受力方向转动,从而不倒翁转动球58带动安装座57往受力方向偏移,连接块二52和连接块三55分别在对应的铰链座三51和铰链座四56内部转动,从而带动缓冲杆53进行来回压缩运动,缓冲杆53对缓冲弹簧54进行压缩,当外部受力结束后,缓冲弹簧54反弹推动缓冲杆53复位,从而缓冲杆53推动连接块二52和连接块三55分别在对应的铰链座三51和铰链座四56内部复位,在此同时不倒翁转动球58根据不倒翁的原理,在底座1内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偏移平衡位置后,整个设备的重心总会变高,从而不倒翁转动球58也会慢慢复位至原本平衡的状态,当不倒翁转动球58复位后,其顶端的安装座57随之复位,进而使得卫星天线主体3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卫星天线主体(3),所述连接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4),所述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01),所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轮一(402),所述安装轮一(402)的一侧通过皮带(403)连接有安装轮二(404),所述安装轮二(4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405),所述安装轮一(402)与安装轮二(40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丝杆(406),两组所述丝杆(40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块(407),两组所述滑块(407)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408),两组所述连接杆(40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铰链座一(409),所述连接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铰链座二(410),两组所述铰链座二(4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411),两组所述连接块一(411)的一侧均与卫星天线主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丝杆(406)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连接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403)的内部设置有与安装轮一(402)以及安装轮二(404)相对应的齿牙,所述皮带(403)通过齿牙与安装轮一(402)以及安装轮二(404)啮合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杆(408)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两组所述连接杆(408)均通过转轴与对应的滑块(407)的一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0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2)的一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底座(1)通过多个紧固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CN202321327823.6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Active CN219917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7823.6U CN2199176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7823.6U CN2199176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7607U true CN21991760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7823.6U Active CN219917607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7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17607U (zh) 一种野外应急通信卫星天线
CN110752434A (zh) 一种可旋转式防风卫星锅
CN111827764B (zh) 一种电子信息用多功能防震通信塔
CN212105338U (zh) 一种通信基站信号塔
CN110062300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5g信号用基站
CN219203501U (zh) 一种全方位广播电视天线
CN114421122A (zh) 一种暴雨天气可启闭的小型卫星接收器
CN213023221U (zh) 一种卫星通信天线测试转台
CN112952336A (zh) 一种通讯用天线引出结构
CN113067154B (zh) 一种紧凑的超宽带三陷波分形天线
CN113991433A (zh) 一种5g天线基站防雷装置
CN220604962U (zh) 一种抗风通信支架
CN220021588U (zh) 一种密封性天线罩
CN2205102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功率微波窄带接收天线
CN219610723U (zh) 一种防爆型本安天线
CN217419976U (zh) 一种半封闭室外装配式建筑
CN215220971U (zh) 一种架设调节方便且覆盖范围广的通信天线
CN217062494U (zh) 一种便于调节定向天线的5g网络基站
CN220705329U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信号接收塔
CN216214039U (zh) 一种物联网工程用基站天线安装装置
CN212848753U (zh) 一种低功耗4g-lte天线
CN22089583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室内天线
CN211295391U (zh)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移动式通信天线
CN221041536U (zh) 一种天线罩体安装结构
CN219534855U (zh) 一种调节天线转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