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4071U -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4071U
CN219904071U CN202321137316.6U CN202321137316U CN219904071U CN 219904071 U CN219904071 U CN 219904071U CN 202321137316 U CN202321137316 U CN 202321137316U CN 219904071 U CN219904071 U CN 219904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73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虎
刘鑫
张伟
孙军涛
刘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zhou Cement Branch Of Shandong Shenfeng Ce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zhou Cement Branch Of Shandong Shenfeng Ce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zhou Cement Branch Of Shandong Shenfeng Ce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zhou Cement Branch Of Shandong Shenfeng Ce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73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4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4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4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集中控制模块、智能电表、触摸屏控制电路、多个继电器、第二交流电源和多个充电接口,特征在于:每个继电器连接有一个交流接触器,每个继电器上两个常开点的两端分别与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和第二交流电源相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与集中控制模块相连接;每个充电接口由充电接口火线和充电接口零线构成,充电接口火线经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与火线相连接,充电接口零线与零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满足了对较大功率电车的充电需求,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的过保护和跳停现象,也避免了因充电电流过大所导致的火灾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电动二轮或三轮车在充电的过程中引发火灾而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小区、工厂等场所建设了室外充电装置,以满足人们对电车的充电需求。现有的充电桩或充电系统由交流电源、集中控制模块、智能电表和触摸屏控制电路构成,交流电源为集中控制模块和充电接口提供电能,智能电表的每路输出经控制模块对充电接口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以控制相应的充电接口是否可以对电车充电。通常情况下,控制模块中内置限流为5A的继电器,以限制充电功率低于1100瓦。
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些电动二轮或三轮车的充电电流高达9A,导致母线限流为5A的充电接口不能对较大功率的二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进行充电,每次使用大功率的充电器,集中控制模块都会保护,出现跳停或无法充电,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集中控制模块、智能电表、触摸屏控制电路、多个继电器、第二交流电源和多个充电接口,第一交流电对集中控制模块和智能电表进行供电,触摸屏控制电路与集中控制模块相连接;智能电表上设置有多路充电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继电器连接有一个交流接触器,每个继电器上两个常开点的两端分别与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和第二交流电源相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与集中控制模块相连接;每个充电接口由充电接口火线和充电接口零线构成,充电接口火线经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与第二交流电源中的火线相连接,充电接口零线与第二交流电源中的零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每个充电接口中的充电接口火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与智能电表上的充电输出端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充电接口火线和充电接口零线之间设置有闸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对智能电表的供电电路上依次设置有总开关和熔断器,第一交流电源经总开关对集中控制模块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接口、交流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数量不低于1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增加了与现有充电接口数量相等的交流接触器,将现有与继电器相连接的充电接口改为与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相连接,而重新布设了充电接口火线和零线,且充电接口火线经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接于交流电源上,利用交流接触器所能允许通过电流比较大(通常为10A以上)的特性,将现有具有5A限流的充电接口改为了10A以上的充电接口,满足了对较大功率电车的充电需求,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的过保护和跳停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因充电电流过大所导致的火灾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图。
图中:1第一交流电源,2集中控制模块,3智能电表,4触摸屏控制电路,5继电器,6充电接口,7交流接触器,8第二交流电源,9充电接口火线,10充电接口零线,11电流互感器,12闸刀开关,13熔断器,14总开关。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现有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图,其由第一交流电源1、集中控制模块2、智能电表3、触摸屏控制电路4、多个继电器5和多个充电接口6构成,第一交流电源1对集中控制模块2和智能电表3进行供电,集中控制模块2具有信号采集、数据运算和控制输出的作用,触摸屏控制电路4与集中控制模块2相连接,用户通过触摸屏进行扫码、选择充电口以及支付操作。智能电表3上的充电输出端口经继电器5的常开点与充电接口6相连接,继电器5的控制端与集中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相连接。
使用时,在集中控制模块2控制相应的继电器5闭合时,对应的充电接口6就与智能电表3的充电输出端口相连通,充电接口6接通,即可对电动车进行充电。由于目前常规使用的继电器5型号是12V、5A,继电器5的限流为5A,因此,在利用较大功率的充电器对电动车充电过程中,会发生过压保护而跳停,导致不能正常充电。因此,提出了对现有电动车充电系统的改进,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的电路图,其由第一交流电源1、集中控制模块2、智能电表3、触摸屏控制电路4、多个继电器5、多个交流接触器7、第二交流电源8构成,与现有电动车充电系统相同的是:第一交流电源1对智能电表3和集中控制模块2供电,触摸屏控制电路4与集中控制模块2相连接,集中控制模块2上的控制端与继电器5的控制端相连接。智能电表3上设置有充电输出端口,但智能电表3上的充电输出端口不再作为充电之用,即不再与继电器5相连接。
作为改进,在每个继电器5的输出端增设了一个交流接触器7,继电器5上的两个常开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源8和交流接触器7的控制端相连接,这样,当集中控制模块2控制某一个继电器5的线圈导通后,第二交流电源8即通过该继电器5对与其连接的交流接触器7供电,则相应交流接触器7上的常开点闭合。通常情况下,要求充电接口的数量为多个,如10个充电接口,以满足对多辆电车同时充电的需求,就要求继电器5的数量为10个,交流接触器7的数量也为10个,10个交流接触器7分别标记为KA1、KA2、…、KA10。
改进后的每个充电接口由充电接口火线9和充电接口零线10构成,充电接口零线10与第二交流电源8中的零线直接相连接,并作为所有充电接口共用的零线。而每个充电接口中的充电接口火线9则与一个交流接触器7中的常开点串联后接于第二交流电源8中的火线上。这样,当继电器5通电使得与其相连接的交流接触器7通电后,交流接触器7的常开点闭合,即接通对应的充电接口火线9与第二交流电源8中火线的连接,使得充电接口通电,即可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其中,第二交流电源8与第一交流电源1可采用同一个电源,为了方便描述将其称谓成第一交流电源1和第二交流电源8。由于交流接触器7的常开点接通后,所允许通过的电流通常在10A以上,故满足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如采用型号为A30-30-10的交流接触器,其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为30A。
所示每个充电接口火线9上均设置有电流互感器11,电流互感器11与智能电表3的充电输出端口相连接,智能电表3通过交流互感器11即可检测出每根充电接口火线9上所流经电流的大小,进而计算出充电量,便于计量电费。
所示第二交流电源8与充电接口火线9和充电接口零线10之间设置有闸刀开关12,通常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正常充电,闸刀开关12始终处于闭合状态。第一交流电源1对智能电表3的供电线路上依次设置有总开关14和熔断器13,总开关14通常情况下也始终处于闭合状态,熔断器13实现保护作用。

Claims (5)

1.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源(1)、集中控制模块(2)、智能电表(3)、触摸屏控制电路(4)、多个继电器(5)、第二交流电源(8)和多个充电接口,第一交流电源对集中控制模块和智能电表进行供电,触摸屏控制电路与集中控制模块相连接;智能电表上设置有多路充电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继电器连接有一个交流接触器(7),每个继电器上两个常开点的两端分别与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和第二交流电源相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与集中控制模块相连接;每个充电接口由充电接口火线(9)和充电接口零线(10)构成,充电接口火线经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与第二交流电源中的火线相连接,充电接口零线与第二交流电源中的零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充电接口(6)中的充电接口火线(9)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11),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与智能电表(3)上的充电输出端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8)与充电接口火线(9)和充电接口零线(10)之间设置有闸刀开关(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1)对智能电表(3)的供电电路上依次设置有总开关(14)和熔断器(13),第一交流电源经总开关(14)对集中控制模块(2)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交流接触器(7)和继电器(5)的数量不低于10个。
CN202321137316.6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Active CN219904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7316.6U CN21990407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7316.6U CN21990407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4071U true CN219904071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7316.6U Active CN21990407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4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134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CN10610008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一体机
CN108306359B (zh) 单双枪自动切换的双枪充电桩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662509A (zh) 一种立式交流充电桩及方法
CN108767952A (zh) 一种互联互通的非车载充电系统
CN1072842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高压配电盒
CN20261683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N203352211U (zh) 交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控制系统
CN201331555Y (zh) 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输入缺相检测器
CN101447667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输入缺相检测器
Reiner et al. Distributed self organis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e controller system: Peak power demand and grid load reduction with adaptive ev charging stations
CN219904071U (zh) 一种可满足较大功率充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10161934U (zh) 一种一体式直流四枪单级功率分配两两切换充电桩
CN111169318A (zh) 一种小功率电动汽车充供电终端及通信组网系统
CN205595816U (zh) 一种能够同时为多辆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机
CN108621813A (zh) 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的保护方法
CN207274432U (zh) 一种电动车集中充电管理系统
CN113437795B (zh) 一种具有输入电压自动切换功能的移动箱变车
CN205544347U (zh) 一种“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2012142U (zh) 一种机场地面特种车辆油改电智能电源分配电路
CN211014520U (zh) 一种带接触器粘连判断的纯电动汽车绝缘检测系统
CN215267690U (zh) 一种分体式充换电设备用直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CN208101724U (zh) 一种智能交流充电桩
CN111293684A (zh) 一种机场地面特种车辆油改电智能电源分配电路及分配方法
CN105588960A (zh) 一种交直流通用可变电压智能负载箱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