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6795U - 一种植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6795U
CN219896795U CN202321296615.4U CN202321296615U CN219896795U CN 219896795 U CN219896795 U CN 219896795U CN 202321296615 U CN202321296615 U CN 202321296615U CN 219896795 U CN219896795 U CN 219896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hreaded rod
movable
micro moto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66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ybertr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ybertr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ybertr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ybertr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66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6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6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6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蜗植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推移槽,所述推移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推移块,所述推移槽一侧安装有小型电动伸缩杆,所述小型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推移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移块顶部安装有握持把手,所述握持把手一侧安装有定位座,所述握持把手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定位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使得耳蜗电极匀速、匀力地植入耳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指端抖动和用力不均对耳蜗造成的损伤,有利于保证被植入人员的听力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植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蜗植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将数以万计的患者带回有声世界。但由于耳蜗组织深入颞骨结构内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一项精细而复杂的耳科显微手术。其中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是耳蜗手术最重要也最难的部分,目前主要依靠术者徒手植入电极实现,即便最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在植入直径约0.4mm,长约20-30mm的电极时,也无法完全克服人体手部和指端的不自主震颤,因手部和指端的震颤导致推进时用力过度或速度过快都将对耳蜗内的精细结构造成损伤,对残余听力的保留以及术后效果的一致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植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手部和指端的震颤导致推进时用力过度或速度过快都将对耳蜗内的精细结构造成损伤,对残余听力的保留以及术后效果的一致性都会产生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推移槽,所述推移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推移块,所述推移槽一侧安装有小型电动伸缩杆,所述小型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推移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移块顶部安装有握持把手,所述握持把手一侧安装有定位座,所述握持把手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定位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座一侧开设有平移槽,所述夹持机构上安装有延伸至平移槽外侧的延伸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第一微型电机,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安装于定位座内部一侧,所述第一微型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定位座内侧底端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移动座底部安装有与第三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柱,所述定位座顶部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柱滑动连接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柱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所述活动柱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小齿轮底端啮合连接有大齿轮,所述移动座顶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滚轮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底端嵌入安装于转动座顶端一侧,所述大齿轮一侧安装有转动连接于转动座内部的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机,所述第二微型电机安装于大齿轮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架,所述延伸管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同步槽,所述移动架两端均安装有与同步槽滑动连接的同步块,所述移动架一侧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二微型电机一侧位于第二螺纹杆外围与延伸管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管内部位于齿条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侧所述调节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调节齿轮,两侧所述调节杆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持盖和下夹持盖,所述上夹持盖与下夹持盖的贴合处均开设有与耳蜗柄端贴合的夹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内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套,所述第三螺纹杆延伸至支撑柱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旋钮,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内部位于升降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套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另一侧所述支撑柱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三螺纹杆的一端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和小型电动伸缩杆均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夹持住耳蜗后通过握持把手上的控制器启动第一微型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使得移动座配合第三限位块与第三限位槽在定位座内侧进行移动,并带动转动座移动使得滚轮与小齿轮配合活动柱和活动槽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其他部件移动,达到调节延伸管水平位置的效果,接着可以利用手指向左或向右转动滚轮使得小齿轮同时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大齿轮以及大齿轮上的部件进行移动,完成延伸管向左或向右转动达到调节耳蜗安装角度的效果,待角度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再次通过控制器启动小型电动伸缩杆将耳蜗电极放入磨出的移植床内,随后解开夹持机构的固定即可完成植入,且第一微型电机与第二微型电机的转动速率与小型电动伸缩杆的推进速率均可控,从而使得耳蜗电极匀速、匀力地植入耳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指端抖动和用力不均对耳蜗造成的损伤,有利于保证被植入人员的听力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微型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其外侧的移动架配合同步槽和同步块进行移动将齿条推出,使得齿条与两端的调节齿轮啮合带动其转动,调节齿轮配合调节杆可实现对上夹持盖和下夹持盖的张合,以便配合夹持槽对耳蜗进行夹持。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旋钮使得第三螺纹杆在升降槽内侧转动,使得升降套在第三螺纹杆上配合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带动安装板上的握持把手进行移动,以便根据不同人员的头部尺寸对装置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支撑柱;3、握持把手;4、定位座;5、控制器;6、延伸管;7、第一微型电机;8、移动座;9、活动柱;10、活动槽;11、小齿轮;12、滚轮;13、大齿轮;14、转动座;15、定位环;16、第二微型电机;17、移动架;18、齿条;19、平移槽;20、小型电动伸缩杆;21、调节杆;22、调节齿轮;23、上夹持盖;24、下夹持盖;25、夹持槽;26、升降套;27、旋钮;28、第一限位槽;29、推移块;30、同步块;31、第三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植入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2,安装板1顶部开设有推移槽,推移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推移块29,推移槽一侧安装有小型电动伸缩杆20,小型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与推移块29一侧固定连接,推移块29顶部安装有握持把手3,握持把手3一侧安装有定位座4,握持把手3上安装有控制器5,定位座4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定位座4一侧开设有平移槽19,夹持机构上安装有延伸至平移槽19外侧的延伸管6,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位移组件,位移组件包括第一微型电机7,第一微型电机7安装于定位座4内部一侧,第一微型电机7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座8,定位座4内侧底端开设有第三限位槽,移动座8底部安装有与第三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三限位块29,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柱9,定位座4顶部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柱9滑动连接的活动槽10,活动柱9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11,活动柱9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2,小齿轮11底端啮合连接有大齿轮13,移动座8顶部安装有转动座14,滚轮12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环15,定位环15底端嵌入安装于转动座14顶端一侧,大齿轮13一侧安装有转动连接于转动座14内部的转轴,控制器5与第一微型电机7、第二微型电机16和小型电动伸缩杆20均为电性连接,该植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夹持住耳蜗后通过握持把手3上的控制器5启动第一微型电机7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使得移动座8配合第三限位块31与第三限位槽在定位座4内侧进行移动,并带动转动座14移动使得滚轮12与小齿轮11配合活动柱9和活动槽10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其他部件移动,达到调节延伸管6水平位置的效果,接着可以利用手指向左或向右转动滚轮12使得小齿轮11同时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大齿轮13以及大齿轮13上的部件进行移动,完成延伸管6向左或向右转动达到调节耳蜗安装角度的效果,待角度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再次通过控制器5启动小型电动伸缩杆20将耳蜗电极放入磨出的移植床内,随后解开夹持机构的固定即可完成植入,且第一微型电机7与第二微型电机16的转动速率与小型电动伸缩杆20的推进速率均可控,从而使得耳蜗电极匀速、匀力地植入耳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指端抖动和用力不均对耳蜗造成的损伤,有利于保证被植入人员的听力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机16,第二微型电机16安装于大齿轮13的另一侧,第二微型电机1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架17,延伸管6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同步槽,移动架17两端均安装有与同步槽滑动连接的同步块30,移动架17一侧安装有齿条18,第二微型电机16一侧位于第二螺纹杆外围与延伸管6固定连接,延伸管6内部位于齿条18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21,两侧调节杆2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18啮合的调节齿轮22,两侧调节杆21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持盖23和下夹持盖24,上夹持盖23与下夹持盖24的贴合处均开设有与耳蜗柄端贴合的夹持槽25,通过控制器5启动第二微型电机16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其外侧的移动架17配合同步槽和同步块30进行移动将齿条18推出,使得齿条18与两端的调节齿轮22啮合带动其转动,调节齿轮22配合调节杆21可实现对上夹持盖23和下夹持盖24的张合,以便配合夹持槽25对耳蜗进行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一侧支撑柱2内部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套26,第三螺纹杆延伸至支撑柱2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旋钮27,其中一侧支撑柱2内部位于升降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8,升降套26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28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2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安装板1远离第三螺纹杆的一端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块,通过转动旋钮27使得第三螺纹杆在升降槽内侧转动,使得升降套26在第三螺纹杆上配合第一限位槽28与第一限位块带动安装板1上的握持把手3进行移动,以便根据不同人员的头部尺寸对装置位置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植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该植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夹持住耳蜗后通过握持把手3上的控制器5启动第一微型电机7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使得移动座8配合第三限位块31与第三限位槽在定位座4内侧进行移动,并带动转动座14移动使得滚轮12与小齿轮11配合活动柱9和活动槽10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其他部件移动,达到调节延伸管6水平位置的效果,接着可以利用手指向左或向右转动滚轮12使得小齿轮11同时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大齿轮13以及大齿轮13上的部件进行移动,完成延伸管6向左或向右转动达到调节耳蜗安装角度的效果,待角度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再次通过控制器5启动小型电动伸缩杆20将耳蜗电极放入磨出的移植床内,随后解开夹持机构的固定即可完成植入,且第一微型电机7与第二微型电机16的转动速率与小型电动伸缩杆20的推进速率均可控,从而使得耳蜗电极匀速、匀力地植入耳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指端抖动和用力不均对耳蜗造成的损伤,有利于保证被植入人员的听力功能,通过控制器5启动第二微型电机16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其外侧的移动架17配合同步槽和同步块30进行移动将齿条18推出,使得齿条18与两端的调节齿轮22啮合带动其转动,调节齿轮22配合调节杆21可实现对上夹持盖23和下夹持盖24的张合,以便配合夹持槽25对耳蜗进行夹持,通过转动旋钮27使得第三螺纹杆在升降槽内侧转动,使得升降套26在第三螺纹杆上配合第一限位槽28与第一限位块带动安装板1上的握持把手3进行移动,以便根据不同人员的头部尺寸对装置位置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型电机7、第二微型电机16和小型电动伸缩杆20均为现有技术中公众所知的常规装置,文中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植入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安装板(1)顶部开设有推移槽,所述推移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推移块(29),所述推移槽一侧安装有小型电动伸缩杆(20),所述小型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与推移块(29)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移块(29)顶部安装有握持把手(3),所述握持把手(3)一侧安装有定位座(4),所述握持把手(3)上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定位座(4)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座(4)一侧开设有平移槽(19),所述夹持机构上安装有延伸至平移槽(19)外侧的延伸管(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第一微型电机(7),所述第一微型电机(7)安装于定位座(4)内部一侧,所述第一微型电机(7)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座(8),所述定位座(4)内侧底端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移动座(8)底部安装有与第三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三限位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柱(9),所述定位座(4)顶部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柱(9)滑动连接的活动槽(10),所述活动柱(9)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11),所述活动柱(9)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2),所述小齿轮(11)底端啮合连接有大齿轮(13),所述移动座(8)顶部安装有转动座(14),所述滚轮(12)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环(15),所述定位环(15)底端嵌入安装于转动座(14)顶端一侧,所述大齿轮(13)一侧安装有转动连接于转动座(14)内部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机(16),所述第二微型电机(16)安装于大齿轮(1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微型电机(1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架(17),所述延伸管(6)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同步槽,所述移动架(17)两端均安装有与同步槽滑动连接的同步块(30),所述移动架(17)一侧安装有齿条(18),所述第二微型电机(16)一侧位于第二螺纹杆外围与延伸管(6)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管(6)内部位于齿条(18)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21),两侧所述调节杆(2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18)啮合的调节齿轮(22),两侧所述调节杆(21)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持盖(23)和下夹持盖(24),所述上夹持盖(23)与下夹持盖(24)的贴合处均开设有与耳蜗柄端贴合的夹持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2)内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套(26),所述第三螺纹杆延伸至支撑柱(2)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旋钮(27),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柱(2)内部位于升降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8),所述升降套(26)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28)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侧所述支撑柱(2)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安装板(1)远离第三螺纹杆的一端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与第一微型电机(7)、第二微型电机(16)和小型电动伸缩杆(20)均为电性连接。
CN202321296615.4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植入装置 Active CN219896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615.4U CN2198967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植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615.4U CN2198967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植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6795U true CN219896795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6615.4U Active CN2198967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植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6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42357U (zh) 一种脊柱病治疗机
CN108433979B (zh) 艾灸装置
CN219896795U (zh) 一种植入装置
AU2019100725A4 (en) A pre-bent cochlear electrode implanting device based on a parallel mechanism
CN111870325B (zh) 一种便于调节穿刺针穿刺深度的肿瘤介入用辅助装置
CN215022288U (zh) 一种佩戴式耳灸器
CN215778972U (zh) 一种医用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215383930U (zh) 隆胸整形手术用内窥镜调节装置
CN213489028U (zh) 一种普外治疗用的手术拉钩
CN113040996B (zh) 一种智能测角多功能颈椎病辅助治疗椅
CN214414892U (zh) 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CN209864211U (zh) 一种创伤骨科临时固定夹板
CN209984262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美容超声刀组件
CN216221811U (zh) 一种口腔科用口唇撑开装置
CN214550182U (zh) 一种脊髓损伤病人用下肢康复辅助装置
CN216496324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台
CN216495929U (zh) 一种颈椎牵引与正骨按摩两用装置
CN214907451U (zh) 一种腋窝隆胸用假体植入拉钩
CN220967593U (zh) 一种换药支撑装置
CN213191186U (zh) 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器
CN215309065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支架
CN108653912A (zh) 一种骨附着式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
CN215915605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部按摩设备
CN221061153U (zh) 一种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5134154U (zh) 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