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5748U -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5748U
CN219895748U CN202321292440.XU CN202321292440U CN219895748U CN 219895748 U CN219895748 U CN 219895748U CN 202321292440 U CN202321292440 U CN 202321292440U CN 219895748 U CN219895748 U CN 219895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rterial blood
plate
blood gas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24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杨杨
龙小丽
王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3212924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5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5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5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脉血气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整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单手进行注射器的扶持与拔出,极易出现针头的晃动对患者造成刺痛,同时若单手拿取针筒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问题,其包括采集管,采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采集针,采集管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护板、支撑架和连接板,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软带,支护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支撑棉降低了动脉血气采集装置使用时针头产生晃动,且通过支撑垫对采集管的支撑,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单手扶持的晃动,减少患者的刺痛感。

Description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脉血气采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动脉血管搏动较明显,容易触及,动脉血液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健康人主要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在日常的工作时,在将针头扎入患者皮肤下后进行动脉血气采集后,此时都为护士用手对注射器进行长时间扶持,且一只手进行扶持的过程中,另一只手需要拿取纱布,用单手将注射器拔出后使用纱布进行按压止血,整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单手进行注射器的扶持与拔出,极易出现针头的晃动对患者造成刺痛,同时若单手拿取针筒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采集失败,且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为此这里提出了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整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单手进行注射器的扶持与拔出,极易出现针头的晃动对患者造成刺痛,同时若单手拿取针筒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采集针,所述采集管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护板、支撑架和连接板,所述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软带,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采集管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支撑侧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活动连接支撑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环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环均沿着支撑侧板的内侧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与固定孔均开设在支护板的一侧,且沿着支护板的一侧呈平行并列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与支撑侧板的底部与支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该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工作中,通过支撑架对支护板进行支撑后,将患者将手臂穿过支护板底部,支撑软带在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后穿过连接孔后,可以将患者的手臂自然放置在支撑软带的表面,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且底部的支撑棉具有兼具黏性和弹性的特性,可以吸收冲击动能,并且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降低了动脉血气采集装置使用时针头产生晃动,可以避免患者进行血气采集装置时产生的疼痛感;
2)、在该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工作中,通过对皮肤进行消毒后,将采集针刺入患者皮肤后,进行穿刺,此时将采集管放置在支撑垫的内部,支撑垫可以沿着连接环进行旋转,此时通过连接环将支撑垫稳固的连接在支撑侧板的内侧,固定座将支撑侧板固定在支护板的顶部,此时血液会通过采集针进入采集管内,此时通过支撑垫对采集管的支撑,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单手扶持的晃动,减少患者的刺痛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示意图;
图中:1、采集管;2、采集针;3、支撑机构;301、支护板;302、支撑架;303、连接板;304、支撑软带;305、连接孔;306、固定孔;307、支撑板;308、支撑棉;4、限位机构;401、固定座;402、支撑侧板;403、连接环;404、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管1,采集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采集针2,对皮肤进行消毒后,将采集针2刺入患者皮肤后,进行穿刺,此时血液会通过采集针2进入采集管1内,采集管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支护板301、支撑架302和连接板303,支护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3,支护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2,连接板3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软带304,支护板30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305,连接孔30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306,支撑软带304在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后穿过连接孔305后,旋转角度后穿过固定孔3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采集管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座401和支撑侧板402,支护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1,固定座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402,支撑侧板4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环403,连接环403的表面活动连接支撑垫404,通过支撑垫404对采集管1的支撑,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单手扶持的晃动,减少患者的刺痛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示,支撑架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7,支撑板3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棉308,底部的支撑棉308具有兼具黏性和弹性的特性,可以吸收冲击动能,并且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降低了动脉血气采集装置使用时针头产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连接环40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环403均沿着支撑侧板402的内侧活动连接,支撑垫404可以沿着连接环403进行旋转,且通过连接环403将支撑垫404稳固的连接在支撑侧板402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示,连接孔305与固定孔306均开设在支护板301的一侧,且沿着支护板301的一侧呈平行并列设置,通过连接孔305与固定孔306两次对支撑软带304进行限位,可以对支撑软带304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固定座401的两侧分别与支撑侧板402的底部与支护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座401将支撑侧板402固定在支护板301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该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的日常工作时,首先在医护人员采集前,将支撑棉308放置在病床上,通过支撑板307的连接后,支撑棉308为慢回弹材料,通过支撑架302对支护板301进行支撑后,将患者将手臂穿过支护板301底部,此时拉动连接板303一侧的支撑软带304,使得支撑软带304在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后穿过连接孔305后,旋转角度后穿过固定孔306,此时通过连接孔305与固定孔306两次对支撑软带304进行限位,可以对支撑软带304进行固定;
此时可以将患者的手臂自然放置在支撑软带304的表面,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且底部的支撑棉308具有兼具黏性和弹性的特性,可以吸收冲击动能,并且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降低了动脉血气采集装置使用时针头产生晃动,可以避免患者进行血气采集装置时产生的疼痛感;
此时对皮肤进行消毒后,将采集针2刺入患者皮肤后,进行穿刺,此时将采集管1放置在支撑垫404的内部,支撑垫404可以沿着连接环403进行旋转,此时通过连接环403将支撑垫404稳固的连接在支撑侧板402的内侧,固定座401将支撑侧板402固定在支护板301的顶部,此时血液会通过采集针2进入采集管1内,此时通过支撑垫404对采集管1的支撑,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单手扶持的晃动,减少患者的刺痛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采集针(2),所述采集管(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护板(301)、支撑架(302)和连接板(303),所述支护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3),所述支护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2),所述连接板(3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软带(304),所述支护板(30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305),所述连接孔(30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306),所述采集管(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座(401)和支撑侧板(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402),所述支撑侧板(4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环(403),所述连接环(403)的表面活动连接支撑垫(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7),所述支撑板(3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棉(3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0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环(403)均沿着支撑侧板(402)的内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05)与固定孔(306)均开设在支护板(301)的一侧,且沿着支护板(301)的一侧呈平行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01)的两侧分别与支撑侧板(402)的底部与支护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321292440.XU 2023-05-25 2023-05-25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Active CN219895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2440.XU CN219895748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2440.XU CN219895748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748U true CN21989574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2440.XU Active CN219895748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5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0011U (zh) 一种新型定位穿刺针装置
CN208176559U (zh) 一种血液科用采血装置
CN105919646A (zh) 一种加压包扎止血及监测自动报警装置
CN219895748U (zh) 自动回弹保护性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CN209220295U (zh) 一种医疗采血用固定装置
CN214856943U (zh) 一种变态反应科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装置
CN215653018U (zh) 一种精神心理科用输液辅助装置
CN212118158U (zh) 一种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CN212067365U (zh) 一种临床疼痛麻醉装置
CN213249122U (zh) 一种临床检验用儿童采血手臂固定器
CN208974790U (zh) 一种一次性自体血回输装置
CN208799607U (zh) 一种y型留置管针
CN219700142U (zh) 一种定位穿刺垫装置
CN201912093U (zh) 笔式安全采血针
CN215193333U (zh) 一种实现对上臂进行支撑的造影床
CN219501721U (zh) 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
CN205514628U (zh) 一种纽扣式采血针
CN211461487U (zh) 血透机旋转机架
CN215839366U (zh) 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
CN221083636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桡动脉采血装置
CN213309899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取样装置
CN211988770U (zh) 一种便于抽血使用的试管架
CN220676340U (zh) 一种血液透析辅助护理装置
CN21942281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动静脉两用采血针
CN214907018U (zh) 一种便于人体血药浓度监控用样本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