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359U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359U
CN219892359U CN202320967996.8U CN202320967996U CN219892359U CN 219892359 U CN219892359 U CN 219892359U CN 202320967996 U CN202320967996 U CN 202320967996U CN 219892359 U CN219892359 U CN 219892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battery
battery cell
edge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79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召宏
江贵明
张淼
廖兴群
潘党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igh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igh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igh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igh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79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包括:电芯和封装膜,电芯上设有极耳,极耳设于电芯的顶面,电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顶面相邻设置;封装膜贴合于电芯上,封装膜贴合顶面以形成顶封边、贴合第一侧面以形成第一侧封边以及贴合第二侧面以形成第二侧封边,极耳从顶封边朝向远离电芯方向伸出;其中,顶封边和第一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一折边,顶封边和第二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对向弯折并贴合顶封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芯顶面处封装膜宽度较大,导致电芯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等优点,不仅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装置方面,是目前各大电芯厂家发展的主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芯进行三道封边进行封装,主要为将顶封边和两个侧封边朝向电芯一侧弯折,与顶封边一同弯折的极耳与保护板焊接后,朝向电芯一侧弯折并放置在顶封边、两个侧封边与电芯之间形成的、具有高度差的空间内,这样的封装方式使得电芯顶面处封装膜宽度较大,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顶面处封装膜宽度较大,导致电芯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电芯和封装膜,所述电芯上设有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电芯的顶面,所述电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顶面相邻设置;所述封装膜贴合于所述电芯上,所述封装膜贴合所述顶面以形成顶封边、贴合所述第一侧面以形成第一侧封边和贴合所述第二侧面以形成第二侧封边,所述极耳从所述顶封边朝向远离所述电芯方向伸出;其中,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一折边,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二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对向弯折并贴合所述顶封边。
进一步地,所述顶封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顶面贴合;所述第一侧封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二侧封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侧面贴合;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三折弯段重叠以构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重叠以构成第二折边。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焊接连接于所述极耳上,且所述保护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顶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段、第五折弯段和第五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电芯,所述第四连接段设与所述顶封边内,所述第五连接段连接所述保护板,所述第五折弯段呈U型。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处的所述封装膜宽度与第五折弯段在电芯长度方向上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2mm。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膜为铝塑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封边高度与所述第二侧封边高度小于或等于电芯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同向设于所述顶面,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分别与所述保护板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机身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机身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芯和封装膜,电芯上设有极耳,极耳设于电芯的顶面,电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顶面相邻设置;封装膜贴合于电芯上,封装膜包括贴合顶面的顶封边、贴合第一侧面的第一侧封边和贴合第二侧面的第二侧封边,极耳从顶封边朝向远离电芯方向伸出;其中,顶封边和第一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一折边,顶封边和第二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对向弯折并贴合顶封边。封装膜的顶封边与电芯的顶面贴合、第一折边和第二这边对向弯折、极耳在随顶封边弯折贴合顶面后朝向远离电芯一侧弯折,且与顶封边贴合,这样的折边方式使得极耳在电芯长度方向上的宽度较小,从而使得封装膜的顶封边宽度较小,有效减小了电芯顶面处封装膜的宽度,使得电池所占用空间较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顶封边与第一侧封边和第二侧封边形成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极耳、顶封边、第一侧封边和第二侧封边弯折后贴合电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顶封边、第一侧封边和第二侧封边弯折后贴合电芯的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0、电池;100、电芯;101、顶面;102、第一侧面;103、第二侧面;200、封装膜;201、顶封边;2011、第一连接段;2012、第一折弯段;2013、第二折弯段;202、第一侧封边;2021、第二连接段;2022、第三折弯段;203、第二侧封边;2031、第三连接段;2032、第四折弯段;204、第一折边;205、第二折边;300、保护板;400、极耳;401、第四连接段;402、第五折弯段;403、第五连接段;404、正极耳;405、负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1000,如图1至图5所示,电池1000包括:电芯100和封装膜200,电芯100上设有极耳400,极耳400设于电芯100的顶面101,电芯1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3,且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3与顶面101相邻设置;封装膜200贴合于电芯100上,封装膜200贴合顶面101以形成顶封边201、贴合第一侧面102以形成第一侧封边202以及贴合第二侧面103以形成第二侧封边203,极耳400从顶封边201朝向远离电芯100方向伸出;其中,顶封边201和第一侧封边202结合处形成有第一折边204,顶封边201和第二侧封边203结合处形成有第二折边205,第一折边204与第二折边205对向弯折并贴合顶封边201。
封装膜200的顶封边201与电芯100的顶面101贴合。一方面,第一侧封边202与电芯100的第一侧面102贴合,第二侧封边203与电芯100的第二侧面103贴合,以此使得封装膜200贴合在电芯100相邻的四个相邻表面;另一方面,顶封边201分别与第一侧封边202和第二侧封边203重叠所形成的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5对向弯折,即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5朝向彼此的方向弯折并贴合在已经贴合在顶面101的顶封边201上;又一方面,从顶封边201中伸出的极耳400跟随顶封边201折弯并贴近顶面101后,又朝向远离电芯100一侧弯折,且与顶封边201贴合时,使得极耳400在电芯100长度方向上的宽度较小,从而使得封装膜200的顶封边201宽度较小,这样的封边方式有效减小了电芯100顶面101处封装膜200的宽度,使得电芯100所占用空间较少。
参考图2和图3,顶封边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2012、第一连接段2011和第二折弯段2013,第一连接段2011与顶面101贴合;第一侧封边20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021和第三折弯段2022,第二连接段2021与第一侧面102贴合;第二侧封边20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段2031和第四折弯段2032,第三连接段2031与第二侧面103贴合;其中,第一折弯段2012与第三折弯段2022重叠以构成第一折边204,第二折弯段2013与第四折弯段2032重叠以构成第二折边205。
顶封边201与顶面101、第一侧封边202与第一侧面102、第二侧封边203与第二侧面103分别贴合后,顶封边201上不与顶面101相贴合的第一折弯段2012和第一侧封边202上不与第一侧面102相贴合的第三折弯段2022重叠并形成第一折边204,顶封边201上不与顶面101相贴合的第二折弯段2013与第二侧封边203上不与第二侧面103相贴合的第四折弯段2032重叠并形成第二折边205,第一折边204与第二折边205再以朝向彼此的方向弯折,使得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5贴合在顶封边201上,有效减小了电芯100顶面101处封装膜200所占用的空间
参考图2,电池1000还包括保护板300,保护板300焊接连接于极耳400上,且保护板300所在平面与顶面101平行。
保护板300连接极耳400,使得极耳400在弯折时保护板300会跟随极耳400的弯折而产生位移,在极耳400伴随顶封边201贴合顶面101弯折时(参考图4和图5),保护板300垂直于封装膜200所在平面,即保护板300所在平面与顶面101平行;当极耳400再朝向远离电芯100一侧弯折,且与顶封边201贴合时(参考图1和图2),即极耳400朝顶封边201贴合顶面101的弯折方向的反方向弯折时,保护板300也相应的产生位置变化,此时极耳400弯折后极耳400的其中一部分贴合顶封边201,极耳400与保护板300相连接的部分同保护板300一起与顶封边201,即与顶面101相平行。
具体地,在电池1000内设置保护板300,保护板300一般是一起设置在电池1000内的集成电路板,其作用在于限制最高输入电压,超压会损坏电池1000;保护板300作用还在于限制最低放电电压,过放可能使电池1000报废;保护板300作用还在于限制最大放电电流;充电时检测电池1000的温度,若温度超过限制,保护板300会控制断电,防止发生危险。
参考图2,极耳4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段401、第五折弯段402和第五连接段403,第四连接段401连接于电芯100,且第四连接段401设于顶封边201内,第五连接段403连接保护板300,第五折弯段402呈U型。
需要注意的是,在极耳400朝向远离电芯100一侧弯折,且与顶封边201贴合时(参考图1和图2),并非整个极耳400弯折,而是只有第五折弯段402朝向第四连接段401的方向弯折且带动第五连接段403位移,并使第五连接段403靠近顶封边201,因第四连接段401设置在顶封边201内,所以顶封边201并不会因第五折弯段402的弯折而受到影响,且又因为第五折弯段402处第四连接段401和第五连接段403之间,即处在极耳400的中间段,所以第五折弯段402弯折后,第五连接段403及其所连接的保护板300并不会超过电芯100的厚度,避免弯折后过长的第五连接段403及与其连接的保护板300占用较多空间的可能。
具体地,整个极耳400从顶封边201中伸出,所以在封装膜200贴合顶面101以形成顶封边201时(参考图4和图5),第四连接段401也伴随顶封边201朝向靠近顶面101的方向弯折,此时极耳400垂直于封装膜200所在平面;第五折弯段402再朝向第四连接段401且背离电芯100的方向弯折(参考图1和图2),使得第五连接段403呈U型设置在第四连接段401与第五连接段403之间,以使第五连接段403贴合顶封边201,这样既可以使得极耳400在电芯10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与电芯100的厚度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弯折后的第五折弯段402和第五连接段403的长度超过电芯100的厚度范围,对电芯100的正常安装产生影响;又可以使极耳400在两次弯折后在电芯100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较小,最终使得电芯100顶面101处封装膜200和极耳400的宽度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顶面101处封装膜200宽度与第五折弯段402在电芯100长度方向上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2mm。
顶面101处封装膜200宽度就是顶封边201宽度与第一折边204或第二折边205宽度之和,再与第五折弯段402的宽度相加,该宽度之和就是传统意义上顶封边201的宽度,该宽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大于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封装膜200为铝塑膜。
具体地,铝塑膜是电池1000专用封装材料,主要起到保护内部电极、隔绝外界环境的作用;铝塑膜是由多种塑料、铝箔和粘合剂组成的高强度、高阻隔多层复合结构。
参考图1,第一侧封边202高度与第二侧封边203高度小于或等于电芯100的厚度,从而使第一侧封边202和第二侧封边203恰好能够与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3相贴合,提高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3的封装精度,也能够有效减少封装膜200的浪费,降低了封装成本。
参考图1和图5,极耳400包括正极耳404和负极耳405,正极耳404和负极耳405同向设于顶面101,且正极耳404与负极耳405分别与保护板300相连接。
正极耳404与负极耳405就是从电芯100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而言,电池1000正极耳404与负极耳405就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两个接触点。
值得一提的是,极耳400的材料选择一般与正负极相关,电池1000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负极使用镍(Ni)材料,负极也可以使用铜镀镍(Ni-Cu)材料,其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机身和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池1000;电池1000设于机身内。
该电子设备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池10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电池10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所述电芯上设有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电芯的顶面,所述电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顶面相邻设置;
封装膜,所述封装膜贴合于所述电芯上,所述封装膜贴合所述顶面以形成顶封边、贴合所述第一侧面以形成第一侧封边以及贴合所述第二侧面已形成第二侧封边,所述极耳从所述顶封边朝向远离所述电芯方向伸出;
其中,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一折边,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二侧封边结合处形成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对向弯折并贴合所述顶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顶面贴合;所述第一侧封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二侧封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侧面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三折弯段重叠以构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重叠以构成第二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焊接于所述极耳上,且所述保护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顶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段、第五折弯段和第五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电芯,所述第四连接段设于所述顶封边内,所述第五连接段连接所述保护板,所述第五折弯段呈U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处的所述封装膜宽度与第五折弯段在电芯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为铝塑膜。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封边高度与所述第二侧封边高度小于或等于电芯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同向设于所述顶面,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分别与所述保护板相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身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机身内。
CN202320967996.8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892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996.8U CN219892359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996.8U CN219892359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359U true CN21989235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7996.8U Active CN219892359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9820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
EP2184796B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2510242B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4589035U (zh) 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32039B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KR20180091324A (ko)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WO2023185200A1 (zh) 电化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251727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JP2014120369A (ja) 電池パック
EP4307415A1 (en) Battery cell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10581036B2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soft package lithium battery
CN219892359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430060A (zh) 蓄电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218849728U (zh) 裸电芯绝缘片、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JP6497728B2 (ja) 電極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含む二次電池
CN215184263U (zh) 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3597701B (zh) 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215266415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折边结构
CN113948711A (zh) 电化学装置、电池组和电子装置
JP7033459B2 (ja)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
CN220439816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113661605A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17114556U (zh) 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