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7623U -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7623U
CN219887623U CN202320964112.3U CN202320964112U CN219887623U CN 219887623 U CN219887623 U CN 219887623U CN 202320964112 U CN202320964112 U CN 202320964112U CN 219887623 U CN219887623 U CN 219887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pporting
rod
limit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41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永锋
胡其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aichu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ichu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ichu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ichu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41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7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7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7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第一支护杆、电机和滑槽,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护底板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螺纹杆可以在对支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提高其支护的稳定性,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将带动第二支护杆移动,当第二支护杆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对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建造房屋时墙体和天花板均是采用水泥进行粘合的,由于水泥在干涸前粘性并不是很强,容易导致天花板和墙体倾塌,因此在建造天花板或墙体时通常会采用支护装置,对墙体、天花板进行支撑,因建筑环境复杂,传统的支护装置无法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调整支护高度和支护角度,当无法满足支护要求时,需重新进行购买,这样在增加了经济需求的同时,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支护高度的结构,进而能够弥补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现有的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专利文件CN216974271U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支护结构,保护的权项“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锁紧螺栓,底板顶部设有支撑斜杆,支撑斜杆远离底板一端设有可供建筑墙体在受震时起到减震效果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一侧设有接触板,接触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耳,安装耳内部开设有开槽,安装耳上设有可供装置震动时防止装置脱落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可以防止螺栓脱落,避免造成支护结构倒塌,保证抗震支护结构的正常工作,防止墙体倒塌造成损失”。
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建筑抗震支护结构主要考虑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可以防止螺栓脱落,避免造成支护结构倒塌,保证抗震支护结构的正常工作,防止墙体倒塌造成损失没有考虑到传统支护装置无法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支护高度的结构,进而能够弥补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支护装置无法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第一支护杆、电机和滑槽,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内壁安装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支护杆,所述第二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孔,且第二限位杆贯穿安装于第一限位杆的内壁;
所述支护底板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支护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端,第一固定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护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护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外壁安装有支护顶板。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底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滑槽的内壁安装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滑块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两组固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一连接杆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连接孔,且,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连接端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螺纹杆可以在对支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提高其支护的稳定性,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因第二支护杆与螺纹杆相啮合,螺纹杆转动将带动其外壁环绕安装的第二支护杆移动,而在第二支护杆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当第二支护杆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对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第二连接端用于和第二连接杆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端用于和第一连接杆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能够为支护装置提供支撑固定的作用,移动滑块,使其在滑槽的内壁进行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孔将滑块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连接孔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这样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时间支护过程中发生松动,而影响支护效果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护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护底板;101、第一固定端;102、第一支护杆;2、第二支护杆;201、第二固定端;202、支护顶板;3、电机;301、螺纹杆;302、第一固定板;303、第二固定板;4、第一限位杆;401、第一限位块;402、第一固定螺栓;5、第二限位杆;501、第二限位块;502、第一固定孔;6、滑槽;601、第二固定孔;602、滑块;603、第一连接端;604、第二连接端;605、固定螺钉;7、第一连接杆;701、第二固定螺栓;702、第二连接杆;70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1、第一支护杆102、电机3和滑槽6,第一支护杆102的内壁安装有电机3,支护底板1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6,支护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端101,第一固定端10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护杆102,第二支护杆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端201,第二固定端201外壁安装有支护顶板202,支护底板1用于和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支护杆102和第二支护杆2用于为建筑墙体提供支护作用,支护顶板202用于和所需要支护的建筑墙体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101与第二固定端201使支护装置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支护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3,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301,螺纹杆3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支护杆2,第二支护杆2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302,第一支护杆102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303,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4,第一限位杆4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块401,第一限位杆4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402,第一固定板30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5,第二限位杆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1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孔502,且第二限位杆5贯穿安装于第一限位杆4的内壁,电机3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01转动,因第二支护杆2与螺纹杆301相啮合,螺纹杆301转动将带动其外壁环绕安装的第二支护杆2移动,而在第二支护杆2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杆4与第二限位杆5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当第二支护杆2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02和第一固定孔502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401和第二限位块501用于对第二限位杆5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
请参阅图4和图5和图6,滑槽6的内底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601,滑槽6的内壁安装有滑块602,滑块60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604,滑块60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两组固定螺钉605,第一支护杆10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端603,第一连接端60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701,第一连接杆7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02,第二连接杆702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连接孔703,且第二连接杆702的底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连接端604的内壁,第二连接端604用于和第二连接杆702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端603用于和第一连接杆7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702能够为支护装置提供支撑固定的作用,移动滑块602,使其在滑槽6的内壁进行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钉605和第二固定孔601将滑块602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701与连接孔703对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702进行固定,这样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时间支护过程中发生松动,而影响支护效果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支护底板1用于和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支护杆102和第二支护杆2用于为建筑墙体提供支护作用,支护顶板202用于和所需要支护的建筑墙体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101与第二固定端201使支护装置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支护固定,电机3启动,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01转动,因第二支护杆2与螺纹杆301相啮合,螺纹杆301转动将带动其外壁环绕安装的第二支护杆2移动,而在第二支护杆2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杆4与第二限位杆5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当第二支护杆2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02和第一固定孔502将其进行固定,第一限位块401和第二限位块501用于对第二限位杆5进行限位,这样在能够调整支护装置支护高度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墙体高度的不同调节支护高度,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第二连接端604用于和第二连接杆702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端603用于和第一连接杆7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702能够为支护装置提供支撑固定的作用,移动滑块602,使其在滑槽6的内壁进行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钉605和第二固定孔601将滑块602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701与连接孔703对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702进行固定,这样能够加强支护装置的支护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时间支护过程中发生松动,而影响支护效果的情况发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1)、第一支护杆(102)、电机(3)和滑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杆(102)的内壁安装有电机(3);
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支护杆(2),所述第二支护杆(2)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302),所述第一支护杆(102)的外壁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板(303),所述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4),所述第一限位杆(4)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块(401),所述第一限位杆(4)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402),所述第一固定板(30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5),所述第二限位杆(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501),所述第二限位块(501)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孔(502),且第二限位杆(5)贯穿安装于第一限位杆(4)的内壁;
所述支护底板(1)的内壁贯穿设有滑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端(101),第一固定端(10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护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杆(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端(201),第二固定端(201)外壁安装有支护顶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内底壁贯穿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601),滑槽(6)的内壁安装有滑块(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604),滑块(60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两组固定螺钉(6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杆(10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端(603),第一连接端(60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外壁贯穿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701),第一连接杆(7)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02),第二连接杆(702)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连接孔(703),且,第二连接杆(702)的底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连接端(604)的内壁。
CN202320964112.3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Active CN219887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112.3U CN21988762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112.3U CN21988762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7623U true CN21988762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4112.3U Active CN21988762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7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74271U (zh) 一种建筑抗震支护结构
CN210993490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抑尘装置
CN219887623U (zh) 一种建筑墙体支护装置
CN212742558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08579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01142356Y (zh) 通信天线支撑杆架
CN216202283U (zh) 一种组合型摄像监控安装机构
CN219119983U (zh) 一种房建施工支架
CN213452084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建筑抗震支架
CN2138984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
CN215329886U (zh)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定位基桩装置
CN219974098U (zh) 建筑围护结构及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
CN213147590U (zh) 一种土木建筑设计用的测量装置
CN215996056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CN220364993U (zh) 一种用于调节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垂直度的支撑架
CN216586576U (zh) 一种房建施工基坑支护结构
CN21571546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19687904U (zh) 一种车工器具收纳装置
CN2173798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4246688U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2535711U (zh) 一种地铁土建盾构施工防护结构
CN214098918U (zh) 一种建筑模型搭建用可调节基座
CN213779013U (zh) 一种便安装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
CN218715403U (zh) 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
CN218843111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