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6900U -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6900U
CN219886900U CN202321512417.7U CN202321512417U CN219886900U CN 219886900 U CN219886900 U CN 219886900U CN 202321512417 U CN202321512417 U CN 202321512417U CN 219886900 U CN219886900 U CN 219886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
wall
soft soi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24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以政
夏静
赵明明
孙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da Engineering 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da Engineering 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da Engineering 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da Engineering 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24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6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6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6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稳固板,所述定位板的内壁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沿螺纹连接有升降条,所述升降条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固定管。通过方形槽、马达和丝杆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升降条、固定管和圆盘的配合使得能够自动化对基坑进行取水作业,避免了现有处理装置依靠工作人员手动处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手动处理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处理,手动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在建筑施工时,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在开挖过程中,由于挖掘深度较大,通常会遇到地下水,需要技术人员及时将地下水排出。
现有的基坑降水的处理装置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进行处理,但工作人员手动处理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处理,并且手动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的处理结构在使用时不便对于对基坑内的泥土杂质进行防护,无法对泥土杂质进行防护会导致泥土进入到吸嘴和抽水管内导致堵塞,影响处理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稳固板,所述定位板的内壁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沿螺纹连接有升降条,所述升降条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圆盘,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固定装配有吸嘴,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集水箱,所述圆盘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管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嘴设置于安装孔的内壁位置,所述吸嘴设置于防护罩的内壁位置,所述吸嘴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吸嘴呈环形分布于抽水管的外沿位置,所述防护罩的外沿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孔的直径为0.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孔的内壁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变小,所述升降条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抽水管设置于放置孔的内壁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条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壁位置,所述方形槽、马达和丝杆的数量皆为两个,且两个方形槽、马达和丝杆对称设置在放置板的底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形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方形槽的底端设置于限位孔的内壁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箱的内腔设有泵机,且泵机与抽水管靠近集水箱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箱的底部与放置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通过方形槽、马达和丝杆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升降条、固定管和圆盘的配合使得能够自动化对基坑进行取水作业,避免了现有处理装置依靠工作人员手动处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手动处理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处理,手动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通过圆盘、抽水管和吸嘴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出水孔的内壁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变小,使得圆盘向下移动对泥沙挤压时水能够通过出水孔排至圆盘的顶部位置,进而被吸嘴所吸收,且颗粒较大的石子不会与吸嘴相接触,通过防护罩能够进一步对泥沙杂质进行防护,进而保障不会堵塞吸嘴和抽水管,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水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板;2、定位板;3、稳固板;4、方形槽;5、马达;6、丝杆;7、升降条;8、抽水管;9、吸嘴;10、固定管;11、防护罩;12、圆盘;13、安装孔;14、出水孔;15、集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包括放置板1,放置板1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2,定位板2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稳固板3,定位板2的内壁开设有方形槽4,方形槽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马达5,马达5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6,丝杆6的外沿螺纹连接有升降条7,升降条7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固定管10,固定管10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圆盘12,固定管10的内壁设有抽水管8,抽水管8的一端固定装配有吸嘴9,抽水管8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集水箱15,圆盘1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14,圆盘1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防护罩11,上述结构中,利用设置的稳固板3使得能够增加该装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进而避免在泥土路面使用时陷入泥土内,影响该装置放置的平稳性。
请参阅图3,抽水管8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13,吸嘴9设置于安装孔13的内壁位置,吸嘴9设置于防护罩11的内壁位置,吸嘴9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吸嘴9呈环形分布于抽水管8的外沿位置,防护罩11的外沿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孔的直径为0.3cm,上述结构中,利用吸嘴9设置于防护罩11的内壁位置,使得能够对水中的细沙进行防护隔绝,进而保障在吸水时细沙不会被吸嘴9所吸取,避免细沙和水一同被吸收导致吸嘴9堵塞。
请参阅图4,出水孔14的内壁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变小,升降条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孔,抽水管8设置于放置孔的内壁位置,上述结构中,利用出水孔14的内壁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变小,使得圆盘12向下移动对泥沙挤压时时水能够通过出水孔14排至圆盘12的顶部位置,进而被吸嘴9所吸收,且颗粒较大的石子不会与吸嘴9相接触。
请参阅图3,升降条7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丝杆6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壁位置,方形槽4、马达5和丝杆6的数量皆为两个,且两个方形槽4、马达5和丝杆6对称设置在放置板1的底部位置,上述结构中,利用两个方形槽4、马达5和丝杆6对称设置在放置板1的底部位置,使得丝杆6转动能够同步带动升降条7的两侧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圆盘12上下移动,对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抽水作业。
请参阅图2,方形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方形槽4的底端设置于限位孔的内壁位置,上述结构中,利用方形槽4的底端设置于限位孔的内壁位置,使得能够对转动中的方形槽4进行限位,进而保障方形槽4在转动时不会随意左右摆动,保障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集水箱15的内腔设有泵机,且泵机与抽水管8靠近集水箱1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集水箱15的底部与放置板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利用泵机与抽水管8靠近集水箱1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使得在启动泵机后能够将水通过吸嘴9和抽水管8吸取至集水箱15的内壁位置进行存储收集。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到使用地点,然后首先启动马达5带动丝杆6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丝杆6带动升降条7和圆盘12向下移动,直至圆盘12与基坑的底部相接触,然后通过出水孔14将基坑内的水排至圆盘12的顶部位置,然后通过防护罩11再次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防护,然后启动泵机将基坑内的水通过吸嘴9和抽水管8的配合吸收至集水箱15的内腔位置,进行存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包括放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的底部固定装配有稳固板(3),所述定位板(2)的内壁开设有方形槽(4),所述方形槽(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马达(5),所述马达(5)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外沿螺纹连接有升降条(7),所述升降条(7)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圆盘(12),所述固定管(10)的内壁设有抽水管(8),所述抽水管(8)的一端固定装配有吸嘴(9),所述抽水管(8)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集水箱(15),所述圆盘(1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14),所述圆盘(1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防护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8)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吸嘴(9)设置于安装孔(13)的内壁位置,所述吸嘴(9)设置于防护罩(11)的内壁位置,所述吸嘴(9)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吸嘴(9)呈环形分布于抽水管(8)的外沿位置,所述防护罩(11)的外沿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孔的直径为0.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14)的内壁直径由下至上依次变小,所述升降条(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抽水管(8)设置于放置孔的内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条(7)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6)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壁位置,所述方形槽(4)、马达(5)和丝杆(6)的数量皆为两个,且两个方形槽(4)、马达(5)和丝杆(6)对称设置在放置板(1)的底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方形槽(4)的底端设置于限位孔的内壁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5)的内腔设有泵机,且泵机与抽水管(8)靠近集水箱(1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箱(15)的底部与放置板(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CN202321512417.7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Active CN219886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417.7U CN21988690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417.7U CN21988690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6900U true CN21988690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2417.7U Active CN21988690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6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26120U (zh) 一种用于基坑的排水装置
CN208121732U (zh) 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装置
CN208395842U (zh) 一种集水坑排水装置
CN219886900U (zh)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结构
CN2104394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回收装置
CN209482442U (zh) 地下集水坑排水、排气系统
CN215253100U (zh) 一种坑塘治理用清淤装置
CN2138055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08301391A (zh) 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装置
CN114855845A (zh) 一种用于大型基坑的抽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47676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CN21341796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CN212388669U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蓄水池
CN114960710A (zh) 基坑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
CN107619103A (zh) 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
CN111395361A (zh) 一种重力式桩挡墙
CN214363564U (zh) 一种深基坑降水装置
CN220117148U (zh) 一种水库进水口清理机构
CN213741519U (zh) 一种大型软体蓄水池
CN212715051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排水装置
CN209741955U (zh) 适于堰塘的动静式螺旋引水激能清淤处理系统
CN2205985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快速清淤设备
CN210887264U (zh) 一种建筑基坑排水设备
CN216405442U (zh) 一种矿山岩质边坡绿色植物过滤保护装置
CN218843172U (zh) 一种深基坑防渗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