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7478U -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7478U
CN219867478U CN202321119133.1U CN202321119133U CN219867478U CN 219867478 U CN219867478 U CN 219867478U CN 202321119133 U CN202321119133 U CN 202321119133U CN 219867478 U CN219867478 U CN 219867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ipel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l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91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李智
王海鸿
柳根
王随林
穆连波
李成
刘宗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a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a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a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a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91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7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7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7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所述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包括一加速度采集模块、一管道泄漏检测装置、一卫星定位模块、一充电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上设有磁吸件并通过磁吸件与井内管道安装;所述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电池单元以及电路板,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与井盖固定并设于井盖下方;电路板上的处理模块接收加速度采集模块的加速度数据以及卫星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能够获取管道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待机时间长,信号传输的通信效果好。

Description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系统是指锅炉房锅炉、换热机组、室外供热管网和散热器在内的总称。供热系统开始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变。
老旧城区内的直埋热力管道常常因腐蚀等原因发生泄漏,导致冬季供热质量下降。室外热力管道埋在地表以下数米深,泄漏初期很难通过视觉观察或听声等方式获取泄漏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过开挖的方式进行泄漏选定位的形式难度较大,通常利用听声、管道内机器人等方式进行泄漏检测,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弊端,利用听声来进行泄漏定位的准确性较低,而且由于管道长度大使得这种方式的定位效率低,无法实现大范围实时监测;利用管道内机器人定位存在使用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若需要快速定位大范围的热力管道,需要大量的管道内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供热井、供水井越来越智能化,参见CN2023200415998、CN2023100311442,可以解决井下电源问题。
进一步地,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管道的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分析能够判断出管道是否泄漏。这种方式需要将设备安装于井下,在缺少电源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通信装置工作时间短,而且井下信号差,通信准确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泄漏检测存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通信装置工作时间段,而且井下信号差,通信准确性低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获取管道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待机时间长,信号传输的通信效果好的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所述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包括一加速度采集模块、一管道泄漏检测装置、一卫星定位模块、一充电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上设有磁吸件并通过磁吸件与井内管道安装;
所述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电池单元以及电路板,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加速度采集模块的第一接口、连接卫星定位模块的第二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三接口以及连接充电模块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与井盖固定并设于井盖下方;
电路板上的处理模块接收加速度采集模块的加速度数据以及卫星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较佳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至少一温差发电用半导体制冷片以及一散热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面均与境内管道外壁贴合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件、一金属延伸部以及一支撑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支撑部将所述散热件支撑于井内底面上,所述金属延伸部一端与散热件连接另一端插入井内土质中。
较佳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一水轮发电机,所述水轮发电机的水轮与井内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水轮发电机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一一对应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磁吸装置,所述天线通过磁吸装置固定于井盖下方。
较佳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井盖下方的井壁上,固定件与磁吸装置通过线缆连接。
较佳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卡接外壳,所述卡接外壳设于在井盖外框内侧开设的卡接槽中,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卡接外壳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泄漏检测装置,述管道泄漏检测装置用于如上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能够获取管道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待机时间长,信号传输的通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泄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所述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包括一加速度采集模块11、一管道泄漏检测装置12、一卫星定位模块13、一充电模块14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15。
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上设有磁吸件并通过磁吸件与井内管道16安装;
所述管道泄露检测装置12包括外壳121、电池单元122以及电路板123,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加速度采集模块的第一接口、连接卫星定位模块的第二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三接口以及连接充电模块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与井盖固定并设于井盖下方;
电路板上的处理模块接收加速度采集模块的加速度数据以及卫星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所述充电模块14包括至少一温差发电用半导体制冷片141以及一散热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面均与境内管道外壁贴合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件143、一金属延伸部144以及一支撑部14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支撑部将所述散热件支撑于井内底面上,所述金属延伸部一端与散热件连接另一端插入井内土质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模块还可以包括一水轮发电机,所述水轮发电机的水轮与井内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水轮发电机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具体参见“用于供热系统的能量转换装置”的专利内容。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一一对应的通孔。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5包括一磁吸装置151,所述天线152通过磁吸装置固定于井盖17下方。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固定件153,所述固定件固定于井盖下方的井壁上,固定件与磁吸装置通过线缆154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卡接外壳,所述卡接外壳设于在井盖外框18内侧开设的卡接槽中,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卡接外壳内。
由于井盖经常活动,而且震动幅度大,天线固定不牢靠,通过固定在井盖外框内使天线更稳定。
本实施例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能够获取管道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待机时间长,信号传输的通信效果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包括一加速度采集模块、一管道泄漏检测装置、一卫星定位模块、一充电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上设有磁吸件并通过磁吸件与井内管道安装;
所述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电池单元以及电路板,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加速度采集模块的第一接口、连接卫星定位模块的第二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三接口以及连接充电模块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与井盖固定并设于井盖下方;
电路板上的处理模块接收加速度采集模块的加速度数据以及卫星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至少一温差发电用半导体制冷片以及一散热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正面均与境内管道外壁贴合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件、一金属延伸部以及一支撑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均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支撑部将所述散热件支撑于井内底面上,所述金属延伸部一端与散热件连接另一端插入井内土质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一水轮发电机,所述水轮发电机的水轮与井内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水轮发电机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一一对应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磁吸装置,所述天线通过磁吸装置固定于井盖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井盖下方的井壁上,固定件与磁吸装置通过线缆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一卡接外壳,所述卡接外壳设于在井盖外框内侧开设的卡接槽中,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卡接外壳内。
9.一种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泄漏检测装置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CN202321119133.1U 2023-05-11 2023-05-11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9867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9133.1U CN219867478U (zh) 2023-05-11 2023-05-11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9133.1U CN219867478U (zh) 2023-05-11 2023-05-11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7478U true CN21986747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9133.1U Active CN219867478U (zh) 2023-05-11 2023-05-11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74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971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管道对接后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971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管道对接后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67478U (zh) 管道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6567997B (zh) 基于物联网的油气管道远程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CN207162141U (zh) 一种供水管网渗漏监测系统
CN205350859U (zh) 一种供水管网损耗在线监测系统
CN109268699A (zh) 一种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425984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位移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9099321A (zh) 一种利用管道运动流体自发电的智能管道监控装置
CN109001395A (zh) 一种移动式水质监测设备
CN107192493A (zh) 大风大温差环境下输电铁塔紧固件轴力实时检测方法
KR100901176B1 (ko) 지중 유체 관로 관리장치 및 방법
CN11204001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CN107655545B (zh) 一种地桩式水位监测装置及水位监测方法
CN108872631B (zh) 一种光纤测速装置
CN201262322Y (zh) 地下井中管道潜探仪
CN106053609B (zh) 一种基于无线无源技术的汽轮机发电机组漏氢在线监测装置
CN214951660U (zh) 一种地下管网液位监测系统
CN206608677U (zh) 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11780246U (zh) 一种城市雨污管道渗漏监测装置
CN108279056A (zh) 一种信号无线传输且自供电的液位检测装置
CN109973825B (zh) 一种地下管道泄漏污染监测系统
CN203810059U (zh)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CN106197617A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磁感应液位监测装置
CN218974215U (zh) 一种简易地下管网检测设备
CN208621197U (zh) 一种地下管廊、电力线路温度采集装置
CN217111344U (zh) 一种地下管网防漏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