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5553U - 一种风扇控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控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5553U
CN219865553U CN202321014733.1U CN202321014733U CN219865553U CN 219865553 U CN219865553 U CN 219865553U CN 202321014733 U CN202321014733 U CN 202321014733U CN 219865553 U CN219865553 U CN 219865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capacitor
fa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47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望中
杨润明
魏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47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5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5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5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控制板,包括风扇本体,风扇本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多功能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供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供电开关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开关电路电性连接,通过将现有的适配器更换为设置在风扇内部的供电电路对风扇进行供电,使得使用风扇时无需要配备适配器,使得市电输入进供电电路后,能够为风扇提供更加稳定平滑的直流电压,从而解决现有的适配器使用混淆、体积较大,容易发生丢失,不宜寻找以及成本较高的现状。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控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扇控制板。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直流无刷节能风扇虽然能够节能、静音、但是成本较高,不能够走进大多数家庭,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性能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有的无刷风扇的使用成本较高,以15W的节能风扇为例,该节能风扇的适配器加上控制板加电机的成本为40元,且能效差的交流感应式的电机约为25元左右,且耗电量大,无法无级变速,不静音。
二、目前市面上的直流节能风扇均为外挂适配器,而每家的适配器输出电压不完全一样,如12V、24V等,插口又不一样,若同一个家庭或者公司买了不同家的风扇,若适配器使用混淆,会造成烧机或者功能不正常的现象。
三、外挂电源适配器有的体积较大,不利于使用,另外,到了秋天适配器和风扇收纳起来,一般会将适配器放置在抽屉中,或者其他地方,来年需要使用时,容易发生丢失,不宜寻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控制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控制板,包括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多功能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供电开关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开关电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有熔断器F1、压敏电阻R2、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5、EMC滤波器、变压器L2,所述熔断器F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插头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再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的两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入端并联,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R1、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2,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入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端与电容C1并联,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之间并联有电容C2。
优选的,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上电启动电路和电源芯片U1,所述上电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电阻R6串联,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4连接,所述电容R6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源芯片U1的VDD端连接,且电容R6还与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GND和SE端共接于电容C3的另一端上,所述电源芯片DR1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IS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FB端、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为输出端VCC,所述输出端VCC端还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为接地端。
优选的,所述电感L3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电阻R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电容C5、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接有电容C4。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控制电路包括基于控制芯片U10搭建的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输入信号的按键电路和控制芯片U10,所述控制芯片U10的SW端、LEDA端、LEDB端、LEDC端和LEDD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外围电路包括用于控制风扇摇头的摇头驱动电路和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0的控制端分别与摇头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头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2与控制风扇摇头的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1与控制风扇扇叶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现有的适配器更换为设置在风扇内部的供电电路对风扇进行供电,使得使用风扇时无需要配备适配器,且通过供电电路中的熔断器F1、EMC滤波器、压敏电阻R2和整流滤波电路,使得市电输入进供电电路后,能够为风扇提供更加稳定平滑的直流电压,从而解决现有的适配器使用混淆、体积较大,容易发生丢失,不宜寻找以及成本较高的现状。
2、在风扇内部集成用于控制风扇的多功能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中的器件,均可以采用国产的器件构成,从而摆脱了进口品牌的依赖,而导致的成本过高,交期不稳定的现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实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系统功能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一种风扇控制板,包括风扇本体,为了能够解决风扇适配器丢失或者因过大而便于收纳和使用的问题,将用于风扇的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安装在PCB上,然后通过将PCB板安装在风扇本体的内部,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所述风扇本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以此,本技术方案的风扇只需要将插头插接在室内的插座上,即可为风扇进行供电,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多功能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供电开关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开关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有熔断器F1、压敏电阻R2、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5、EMC滤波器、变压器L2,所述熔断器F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插头的正负极电性连接,熔断器F1为供电电路提供保护,防止电压电流过载而导致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发生损坏,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2并联,防止后级电流过大而断开,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再与压敏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的两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入端并联,通过EMC滤波器的滤波后,使交流的电流能够更加稳定,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R1、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2,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入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端与电容C1并联,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之间并联有电容C2,整流桥BR1、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交流市电整流成平滑的最高310V左右的直流电压。
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上电启动电路和电源芯片U1,所述上电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电阻R6串联,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4连接,所述电容R6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源芯片U1的VDD端连接,电阻R4和电阻R6为电容C3充电,当电压充到电源芯片U1的工作电压之后,电源芯片U1开始工作,且电容R6还与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GND和SE端共接于电容C3的另一端上,所述电源芯片DR1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IS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FB端、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为输出端VCC,所述输出端VCC端还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为接地端。
所述电感L3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电阻R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电容C5、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接有电容C4。
通过电阻R7、MOS管、电阻R10、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3和电容C4组成DC-DC开关降压电路,并由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9、电阻R11等外围元件组成恒压反馈,以确保输出端VCC的电压平稳低噪音,同时,电阻R14为负载电阻,电阻R13和电容C5组成了RC滤波电路,以防止续流产生的开关干扰。
所述多功能控制电路包括基于控制芯片U10搭建的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输入信号的按键电路和控制芯片U10,所述控制芯片U10的SW端、LEDA端、LEDB端、LEDC端和LEDD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按键电路的S1~S4、Y1~Y4、T1~T4组成了案件和指示灯显示,可以实现各种功能设置显示,所述外围电路包括用于控制风扇摇头的摇头驱动电路和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0的控制端分别与摇头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电阻R22、三极管Q1~Q4、二极管D6~D9组成了摇头驱动电路,所述摇头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2与控制风扇摇头的电机电性连接,芯片U5、芯片U9、芯片U4、芯片U2、芯片U3以及外围器件组成了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1与控制风扇扇叶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风扇控制板,包括风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电路和多功能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多功能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供电开关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开关电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有熔断器F1、压敏电阻R2、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5、EMC滤波器、变压器L2,所述熔断器F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插头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再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串联后的两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入端并联,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R1、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2,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入端与EMC滤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端与电容C1并联,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之间并联有电容C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上电启动电路和电源芯片U1,所述上电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电阻R6串联,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4连接,所述电容R6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源芯片U1的VDD端连接,且电容R6还与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GND和SE端共接于电容C3的另一端上,所述电源芯片DR1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IS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FB端、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为输出端VCC,所述输出端VCC端还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为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3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电阻R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电容C5、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接有电容C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控制电路包括基于控制芯片U10搭建的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输入信号的按键电路和控制芯片U10,所述控制芯片U10的SW端、LEDA端、LEDB端、LEDC端和LEDD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外围电路包括用于控制风扇摇头的摇头驱动电路和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0的控制端分别与摇头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扇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2与控制风扇摇头的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接口CON1与控制风扇扇叶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CN202321014733.1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风扇控制板 Active CN219865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733.1U CN21986555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风扇控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733.1U CN21986555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风扇控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5553U true CN21986555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4733.1U Active CN21986555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风扇控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5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7503B (zh) 一种储能led驱动器系统
CN101674025B (zh) 一种市电和电池双路供电的多路输出辅助开关电源
CN103166290A (zh) 单节锂电电动工具控制与保护电路及其检测、控制方法
CN209856078U (zh) 一种利于携带的新型台灯风扇
CN213585564U (zh) 开关电源
CN111509825A (zh)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202873150U (zh) 一种储能led驱动器系统
CN110798927A (zh) 一种基于t型灯管的led驱动电路
CN201956899U (zh) 一种特殊的加速启机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led驱动电路
CN219865553U (zh) 一种风扇控制板
CN204809563U (zh) 自动断电节能插座
CN201466379U (zh) 节能电源插座
CN202931628U (zh) 一种太阳能led无线控制恒流一体机控制器
CN212183788U (zh) 一种led浪涌保护电路
CN210430994U (zh) 一种基于单火线开关的NB-IoT室温采集器
CN211509366U (zh) 一种基于t型灯管的led驱动电路
CN210565263U (zh) 具备照明功能的吊扇控制电路及吊扇
CN204696921U (zh) 一种高频控制节能型开关电源电路
CN108054820B (zh) 一种基于移动式风力发电的手机充电设备
CN208209166U (zh) 一种无线控制插座
CN201332464Y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CN214314630U (zh) 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
CN205921578U (zh)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的电平变换电路
CN103379690A (zh) Led灯驱动电源
CN216564516U (zh) 一种分离式单线控制的智能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