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4961U -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4961U
CN219864961U CN202320738592.1U CN202320738592U CN219864961U CN 219864961 U CN219864961 U CN 219864961U CN 202320738592 U CN202320738592 U CN 202320738592U CN 219864961 U CN219864961 U CN 219864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irculation well
pipes
lay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85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劲
牛耕
林威
王森杰
郭晶鑫
陶舒远
余佩瑶
王亚杰
李天宇
李威帅
刘国伟
胡彪
段志远
兰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85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4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4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4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包括管体和校正部;所述校正部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校正部的两端均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校正部的凹陷面朝向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且所述校正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中的管体可以直接安放在孔洞中,使校正部的外缘与孔洞的侧壁贴合,其能够有效的避免管体的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使得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能够垂直于水平面的布设在孔洞中,从而使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布设更加的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背景技术
地下水循环井是一种基于三维循环地下水流进行污染治理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地下水循环井在设计上将含水层的地下水自竖向井构的一个筛段抽取至井内,再由另一个筛段排出,从而在竖向井构周围的含水层形成原地垂直的三维地下水循环流,从而不断治理污染水流。
目前,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布设受到技术的约束,地下水循环井井管主体需要垂直的布设在地面下方,其布设方式是在地面打井,然后再将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垂直的安装在井孔内;
但是,由于井孔的直径远大于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直径且井内设备较多相互咬合紧密,使得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在布设过程中对井管垂直度要求极高,导致其安装难度增加。因此,发明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井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水管道在布设过程中难以垂直的安放在孔内,导致其安装难度增加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包括管体和校正部;
所述校正部为弧形板状结构;
所述校正部的两端均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校正部的凹陷面朝向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且所述校正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管体包括连接管和滤水管,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滤水管的两端连通,且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与所述滤水管的轴线重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滤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滤水管连接固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存有夹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滤水管包括通管和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功能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功能管通过所述通管连通,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功能管的外侧壁包覆有过滤层。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校正部有三组,三组所述校正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以及所述管体的中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每组所述校正部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有的所述校正部等间距的环绕所述管体的周向布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中的管体可以直接安放在孔洞中,使校正部的外缘与孔洞的侧壁贴合,其能够有效的避免管体的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使得该便于垂直于水平面的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管道能够垂直的布设在孔洞中,从而使该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布设更加的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处于布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管体;11、连接管;12、滤水管;121、滤水孔;13、固定件;14、过滤层;
2、校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包括管体1和校正部2;其中,
校正部2为弧形板状结构;
校正部2的两端均与管体1的外侧壁连接固定,校正部2的凹陷面朝向管体1的外侧壁,且校正部2的长度方向与管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布设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在地面上开设用于布设地下水循环井管道的孔洞;
然后,再利用起吊装置将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竖直的放入孔洞中,弧形结构的校正部2不会阻碍管体1的正常布设,使管体1能够正常的安装在孔洞中,且管体1外侧壁的校正部2会与孔洞的侧壁接触,其能够有效的避免管体1偏移的情况发生,使得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能够垂直于水平面的布设在孔洞中,以满足地下水循环井管道的布设要求,从而使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布设更加的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校正部2的凸起高度为孔洞与管体1的半径之差,使得校正部2能够更好的限制管体1,从而有效的避免管体1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上述的校正部2有三组;其中,
有两组校正部2分别靠管体1的两端设置,另一组校正部2设置在管体1的中部,使得管体1在布设时更加的稳定。
更优选的,上述的每组校正部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有的校正部2等间距的环绕管体1的周向布置,使校正部2的分布更加的均匀,以更好的限制管体1的位置,从而有效的避免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在布设时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
优化的,校正部2与管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板;其中,
支撑板设置在校正部2的凹陷的位置处,且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管体1的轴线垂直,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校正部2以及管体1的侧壁连接固定;
该支撑板能够有效的提高校正部2的结构刚性,以避免在布设过程中,校正部2被挤压变形,导致管体1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发生。
优化的,上述的管体1包括连接管11和滤水管12;其中,
连接管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管11分别与滤水管12的两端连通,且连接管11的轴线与滤水管12的轴线重合;
在使用过程中,地表下的水可以通过滤水管12渗入管体1内部,并通过管体1排放至污水排放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滤水管1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由于每个地域的地下水层的分布位置不同,在布设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工作人员可以先对地下进行探测,以确定地下水层的位置;
然后,再将滤水管12安装在对应位置处,以提高该地下水循环井井管的排水效果。
优化的,上述的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13;其中,
固定件1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11以及滤水管12连接固定,以提高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而固定件13的设置能够增加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的稳定性,以使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优化的,上述的固定件13的长度方向与连接管11的轴线存有夹角;也即固定件13是倾斜的贴合在管体1的外表面,以避免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力,导致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脱离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件1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管11以及滤水管12连接固定;
且在需要拆卸连接管11或者滤水管12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固定件13与连接管11的连接处或者是固定件13与滤水管12的连接处切割开,然后在对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使得连接管11与滤水管12能够轻松的拆卸。
优化的,上述的滤水管12包括通管和功能管;其中,
功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121,且功能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功能管通过通管连通,功能管远离通管的一端与连接管11连通;
功能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安装地点的地下水层的数量进行确定,且功能管的位置与地下水层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地下水层的水可以通过功能管渗透至管体1内部,并通过管体1进行排放。
优化的,上述的功能管的外侧壁包覆有过滤层14,该过滤层14能够避免大颗粒杂物堵塞功能管上的滤水孔121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校正部(2);
所述校正部(2)为弧形板状结构;
所述校正部(2)的两端均与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校正部(2)的凹陷面朝向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且所述校正部(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连接管(11)和滤水管(12),所述连接管(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11)分别与所述滤水管(12)的两端连通,且所述连接管(11)的轴线与所述滤水管(12)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与所述滤水管(12)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11)以及所述滤水管(1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管(11)的轴线存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12)包括通管和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121),所述功能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功能管通过所述通管连通,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管的外侧壁包覆有过滤层(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部(2)有三组,三组所述校正部(2)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的两端以及所述管体(1)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校正部(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有的所述校正部(2)等间距的环绕所述管体(1)的周向布置。
CN202320738592.1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Active CN219864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8592.1U CN21986496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8592.1U CN21986496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4961U true CN21986496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8592.1U Active CN21986496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4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64961U (zh) 一种便于垂直布设的地下水循环井井管
CN203613528U (zh) 一种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结构
CN210985463U (zh) 一种线缆铺设辅助装置
CN210946894U (zh) 一种电力电缆排管工井
KR101182820B1 (ko) 관로공사용 자립식 흙막이 패널
CN115613610B (zh) 井管内水流流动状态监测方法、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及方法
US10563368B2 (en) Pumping system for bodies of water
CN213926571U (zh) 一种墙面式排渗系统及尾矿坝
CN205893897U (zh) 一种应用于浮动式泵站的伸缩浮动管桥
KR101418958B1 (ko) 다관경의 세척과 점검용 밸브체
CN214574450U (zh) 一种大差异沉降下的地下室管道连接结构
CN206289663U (zh) 一种管体及综合管廊
CN214323176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调节式管道支架
CN110578832B (zh) 一种顶管套管内置管道拖拉结构与拖拉方法
CN218176047U (zh) 一种可拆卸周转式排水装置
CN111810236A (zh) 一种富水隧道全包式综合防排水系统
CN207960977U (zh) 一种深水滑移式潜水泵系统
CN105401615A (zh) 布水装置及布水系统
CN213425754U (zh) 用于狭窄街巷地下管线的敷设结构
CN110761726A (zh) 钢制箱体作业平台
CN205421344U (zh) 一种检查井
CN216843382U (zh) 燃气钢制管道敷设装置
CN218236432U (zh) 一种室外管网防沉降结构
CN214363943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网开槽埋管装置
CN213629249U (zh) 一种穿越高速公路的管道铺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