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3072U -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3072U
CN219863072U CN202320437751.4U CN202320437751U CN219863072U CN 219863072 U CN219863072 U CN 219863072U CN 202320437751 U CN202320437751 U CN 202320437751U CN 219863072 U CN219863072 U CN 219863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lecting well
self
valve
prim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77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红
吴胜华
何中伟
高成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77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3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3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3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技术排水系统,包括自吸泵、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于自吸泵与尾水渠之间,所述集水井与尾水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自吸泵与集水井连通,所述集水井能够沉淀原水中的杂质;所述集水井和尾水管连通并在连通管路上设置阀;所述自吸泵设于所述集水井与下游排口之间,能够排出集水井中的水至下游。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一套系统实现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的功能,共用于检修排水和技术供水,极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通过对原水水体杂质进行拦截并沉淀,通过全自动滤水器进一步过滤,形成了不同梯度的杂质处理工艺,降低了管路的堵塞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工作水头较高或较低的水电站和大中型泵站,一般都设有尾水取水或河道取水的技术供水系统。技术供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为水轮发电机组或者泵组的各部轴承以及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冷却器提供冷却用水。同时,水电站和大中型泵站一般还设有机组检修排水系统,其主要功用是当水轮发电机组或者泵组检修时需要及时排除流道内的积水,以方便工作人员在检修工作面进行干式作业。目前水电站和大中型泵站的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绝大多数采用独立分开的设置方式,即分别设置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存在工程造价偏高、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设备利用率较低,检修维护工作量较多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集水井;
所述集水井设于自吸泵与尾水渠之间,所述集水井与尾水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自吸泵与集水井连通,所述集水井能够沉淀原水中的杂质;
所述集水井和尾水管连通并在连通管路上设置阀;所述自吸泵设于所述集水井与下游排口之间,能够排出集水井中的水至下游。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全自动滤水器,设于所述自吸泵与机组冷却器之间。
所述尾水渠与所述集水井之间设有拦污取水口,所述拦污取水口设于所述尾水渠的死水位0.5m以下。
所述集水井设有技术供水口,与所述自吸泵连通,所述技术供水口设于所述集水井中的最低泵水位0.5m以下;所述集水井还设置检修排水口,检修排水口的高程低于技术供水口。
所述系统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位于技术供水取水口与自吸泵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位于检修排水口与自吸泵之间的管路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位于自吸阀连至下游排口和自吸泵连至机组冷却器的管道上。
所述集水井中设有清淤泵。
所述集水井的底板高程低于所述尾水管底板。
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自吸泵的出口管路上,用于防止水体倒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能够用一套系统实现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的功能,共用于检修排水和技术供水,极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通过对原水水体杂质进行拦截并沉淀,通过全自动滤水器进一步过滤,形成了不同梯度的杂质处理工艺,降低了管路的堵塞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能够用一套系统实现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的功能,包括自吸泵10、集水井2,技术供水和检修排水共用自吸泵10;所述集水井2设于自吸泵10与尾水渠之间,所述集水井2与尾水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自吸泵10与集水井2连通,所述集水井2能够沉淀原水中的杂质。
所述集水井2和尾水管连通并在连通管路上设置阀,所述阀可以设置在集水井中,采用第一长柄阀3,控制流量。所述自吸泵10设于所述集水井2与下游排口之间,能够排出集水井2中的水至下游河道。
所述尾水渠与所述集水井2之间设有拦污取水口1,所述拦污取水口1设于所述尾水渠的死水位0.5m以下。其中,拦污取水口可1埋设于集水井2的混凝土表面外侧,与第二长柄阀16配套使用,第二长柄阀16用于控制拦污取水口1的流量。
所述集水井2设有技术供水口14,与所述自吸泵10连通,在集水井2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技术供水口14与所述拦污取水口1之间的位置尽可能远离,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技术供水口14设于所述集水井2中的最低泵水位0.5m以下。第三阀门11位于技术供水取水口14与自吸泵10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技术供水的流量。所述集水井2还设置检修排水口13,检修排水口13的高程低于技术供水口14,第四阀门12位于检修排水口13与自吸泵10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检修排水的流量。
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8,分别位于自吸阀10连至下游排口和自吸阀连至机组冷却器的管道上,作为技术供水系统和检修排水系统两个不同功能系统的切换阀。当系统作为技术供水系统运行时,开启第二阀门8(关闭第一阀门4);当系统作为检修排水系统使用时,开启第一阀门4(关闭第二阀门8)。当系统作为技术供水系统使用时,第三阀门11开启,第四阀门12关闭,自吸泵10抽取综合集水井内经沉淀后的水体,反之系统作为机组检修排水系统时,第三阀门11关闭,第四阀门12开启。
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全自动滤水器6,设于所述自吸泵10与机组冷却器之间。
所述集水井2中还设有清淤泵15。
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止回阀9,所述止回阀9设于所述自吸泵10的出口管路上,用于防止水体倒流。
技术供水系统工作时,尾水渠中的原水从埋设于集水井2外侧的拦污取水口1流入集水井2内并沉淀,关闭第一长柄阀3、第一阀门4、第四阀门12,开启第二阀门8、止回阀9、第三阀门11,开启自吸泵10将集水井2中沉淀后的原水加压,通过埋设于集水井2内侧的供水取水口14、第三阀门11、第二阀门9、第二阀门8和全自动滤水器6供给机组。检修排水系统工作时,排水从尾水管进入集水井2中,开启第一阀门4,第一长柄阀3,关闭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4,待集水井2内的水位达到启泵水位后,启动自吸泵10将排水从机组流道和集水井2内排出至下游河道。
拦污取水口1为不锈钢材质的渐变管和拦污栅组成,其中,不锈钢拦污栅为可拆卸结构,用于拦截外形尺寸较大的杂物。拦污取水口1的安装高程淹没在尾水渠或河道最低尾水位以下0.5m左右。当被拦污栅拦截的杂物较多时,可关闭长柄阀16,拆卸拦污取水口1的拦污栅进行清污处理并回装。可选地,每个技术供排水系统设置两个拦污取水口1和两个第一长柄阀16,方便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时拦污栅的清污处理及相互备用。拦污取水口1的平面布置位置相对于供水取水口13尽量呈对角线布置,两者的布置位置尽量远,以利于流入集水井2的原水充分沉淀。沉淀后的原水通过自吸泵10加压后供给机组,而集水井中的沉淀污物可在机组停运时使用清淤泵15排出集水井2之外。
集水井2一般为独立承压的混凝土水池。由于集水井2平面尺寸相对较大,供水系统取用的原水从拦污取水口1入口处的较大流速流经集水井2时,其流速迅速降低,有利于比重大于水密度的杂质沿水流方向陆续沉淀,此时的集水井2相当于沉砂池。当机组停机检修时,通过切换相关阀门,集水井2又作为机组检修排水系统中的检修集水井和集污井使用。集水井2的底板高程,一般低于尾水管底板1.5m左右,防止排水中的杂质堵塞尾水管的同时有利于杂质沉淀。第一长柄阀3一般布置在集水井2的内侧,其安装中心高程需要低于尾水管最低排水高程并高于集水井2的底部超过一米以上,以免被集水井2内的沉淀污物堵塞而无法正常使用。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第一长柄阀3处于关闭状态,集水井2用作沉砂池。当机组进行检修排水时,长柄阀3开启,集水井2用作检修排水集水井。
经拦污取水口1流入集水井2并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水体,虽然除去了大部分的泥沙和外形尺寸较大的杂质,但仍有少量的泥沙和外形尺寸较小的杂质进入技术供水系统。为了进一步去除上述污物,设置全自动滤水器6,当全自动滤水器6内所拦截的污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差压控制器7向电动阀5发出开启信号,打开电动阀5进行自动冲洗,将全自动滤水器6内的污物自动排出至下游。
自吸泵10,共设两台,正常工作时一台主用另一台备用。当水泵的布置位置高于水源水位时,水泵需要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自吸泵10既可用于供水系统加压供水,又可用于机组检修排水时的机组或泵组流道内积水和集水井2的排水。当自吸泵10用于检修排水时,可两台同时工作,也可一台主用另一台备用,使得较好地满足技术供水和检修排水两个系统的需求和集中布置要求。自吸泵10的流量按供水系统所需流量选取,其量程取两个系统各自所需量程的最大值。当自吸泵10的流量无法满足排水系统所需流量时,可借助清淤泵15增加排水流量。
排水取水口13为不锈钢材质的渐变管,装设于集水井2的混凝土表面。为防集水井2沉积的淤泥堵塞排水取水口13,其中心安装高程高于集水井底板1m左右。第四阀门12布置位置相对较低,以便集水井2的检修排水。
供水取水口14,材料和结构同检修排水取水口13,不同点是为了抽取经沉淀处理后的水体。供水取水口14的中心安装高程尽量高,只要保证淹没在集水井2的最低起泵水位以下至少0.5m即可。通常供水取水口14的平面布置位置相对于拦污取水口1尽量呈对角线布置。
第二长柄阀16布置在集水井2的内侧,第二长柄阀16的内径应大于或等于第三阀门11的内径。为便于操作,第二长柄阀16布置的中心安装高程尽量高,但需保证淹没在尾水渠或河道的最低尾水位以下至少0.5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0)、集水井(2);
所述集水井(2)设于自吸泵(10)与尾水渠之间,所述集水井(2)与尾水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自吸泵(10)与集水井(2)连通,所述集水井(2)能够沉淀原水中的杂质;
所述集水井(2)和尾水管连通并在连通管路上设置阀;所述自吸泵(10)设于所述集水井(2)与下游排口之间,能够排出集水井(2)中的水至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全自动滤水器,设于所述自吸泵(10)与机组冷却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渠与所述集水井(2)之间设有拦污取水口(1),所述拦污取水口(1)设于所述尾水渠的死水位0.5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设有技术供水口(14),与所述自吸泵(10)连通,所述技术供水口设于所述集水井(2)中的最低泵水位0.5m以下;所述集水井(2)还设置检修排水口(13),检修排水口(13)的高程低于技术供水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有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11)和第四阀门(12);第三阀门位于技术供水取水口与自吸泵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位于检修排水口与自吸泵之间的管路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位于自吸阀连至下游排口和自吸泵连至机组冷却器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中设有清淤泵(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的底板高程低于所述尾水管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系统设有止回阀(9),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自吸泵(10)的出口管路上,用于防止水体倒流。
CN202320437751.4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Active CN219863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7751.4U CN2198630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7751.4U CN2198630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3072U true CN219863072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7751.4U Active CN2198630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3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5523B (zh) 节水型反渗透净水器
CN206859397U (zh) 综合管廊内重力流污水管的冲洗清淤系统
CN105544697A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01027328Y (zh) 一体化自动节水设备
CN219863072U (zh)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CN211856548U (zh) 一种水质监测采水系统
CN116556474A (zh) 一种综合技术供排水系统
CN216108848U (zh) 一种用于过河的节能一体化污水泵站
CN215138225U (zh) 中水地表水高效除沙器
CN212772580U (zh)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9208532B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供水兼泄水装置
CN211685016U (zh) 一种基坑地下水利用系统
CN209481311U (zh) 无动力定量配水污水调节池
CN110130267A (zh) 液压垂直启闭式一体化泵闸及应用
CN219079157U (zh) 一种滤水管路系统
CN213062349U (zh) 一种污水转输泵井
CN113585418B (zh) 一种用于过河的节能一体化污水泵站及运行控制方法
CN220644565U (zh) 一种排涝泵站
CN219508623U (zh) 用于基坑降水和雨水的收集利用装置
CN214194738U (zh) 一种自动撇油的隔油池无负压供水设备
CN108775066A (zh) 一种截流系统
CN214389023U (zh) 一种蓄水池强制反冲洗水过滤系统
CN217232068U (zh) 农村打井取水供水系统
CN220978194U (zh)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进水管沉积物冲洗装置
CN218969878U (zh) 一种水库连通输水隧洞检修排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