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8875U -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8875U
CN219848875U CN202320413416.0U CN202320413416U CN219848875U CN 219848875 U CN219848875 U CN 219848875U CN 202320413416 U CN202320413416 U CN 202320413416U CN 219848875 U CN219848875 U CN 219848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arbon
absorption tower
storage container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34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红
夏新兵
李康康
杨声海
李帅
赵鹏飞
刘宏
代杰
廖果
雷惠威
南天翔
陈永明
唐朝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4134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8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8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8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所述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能降低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运输路径、以及避免能耗升高。

Description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升高,并带来了诸多危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迫在眉睫。
然而,二氧化碳又是一种碳资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驱油封存等。为此,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之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兜底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11357802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及捕集系统。从该专利可以看出,在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中,一般将吸收塔作为碳吸收装置。
虽然上述专利中的碳吸收装置能够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碳解吸为连续运行,属于流态化的碳解吸;当碳捕集过程中的碳解吸为间歇式运行时,通常需要间歇式地从碳吸收装置向碳解吸装置提供碳吸收液;因此,需要使碳吸收装置不仅能够为连续式地碳解吸提供碳吸收液,还需要其能够为间歇式地碳解吸提供碳吸收液。而且,即使是上述专利中涉及连续式碳解吸,也可以通过对碳吸收液进行缓存,使其碳捕集的运行过程更为顺畅。
为此,一般需将碳吸收液通过管路输送至中转罐,然后再将碳吸收液从中转罐输送至碳解吸装置中,从而便于向碳解吸装置中间歇式地通入碳吸收液。由此,便会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增加、碳吸收液运输路径延长、以及碳捕集过程能耗升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输路径长、以及能耗升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输路径长、以及能耗升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还包括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
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
其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
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
所述储液容器为密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
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均与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液管路和排液管路;
所述进气管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且所述排液管路上安装有排液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的倾斜角不低于60度,且小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共同围绕形成有支撑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之间;
所述支撑室的内部安装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固定且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固定且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和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均为弧形面;且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向下凸设延伸,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向上凸设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室连通的第一人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安装有气液传质机构,所述气液传质机构在竖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第二人孔,所述第二人孔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
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有液位观察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碳捕集系统,包括碳解吸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吸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吸收装置,能够降低碳捕集过程中的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碳吸收液的运输路径、以及避免因缓存碳吸收液而造成的能耗升高。具体地,通过在碳吸收装置中设置储液容器,且第二进液口通过碳吸收液管路和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在降低设备占地和碳吸收液运输路径的同时,可以将吸收塔中生成的碳吸收液直接输送至储液容器中,进而保证吸收塔的运行,以及碳吸收液的缓存;通过将吸收塔和储液容器上下设置,可以避免因缓存碳吸收液而造成能耗的提升;通过在上下设置的吸收塔和储液容器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可以保证吸收塔和储液容器的一体化,提升碳吸收装置的固定性和支撑性,从而确保碳吸收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碳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吸收塔和储液容器)示意图(未示出第一人孔)。
附图标号说明:1、吸收塔;11、塔底面;12、支撑栅板;13、填料;14、填料压圈;15、第一液体分布器;16、第二液体分布器;17、第二人孔;2、储液容器;21、容器顶面;22、液位观察部;3、支撑机构;31、支撑壳体;32、基准面;33、支撑板;34、第一人孔;4、进气管路;5、排气管路;6、进液管路;7、碳吸收液管路;8、排液管路;81、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横、竖……)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碳可以理解为二氧化碳;吸收剂为能够与二氧化碳配位结合的物质,例如氨或有机胺;待吸收液为含有吸收剂的溶液,例如含氨溶液等;碳吸收液为待吸收液在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得到的液体,在碳吸收液中,吸收剂和二氧化碳处于配位结合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1,还包括储液容器2、碳吸收液管路7和支撑机构3。
所述吸收塔1可以理解为碳吸收塔,所述吸收塔1上通常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其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
具体地,所述排气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所述第一进液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上部,且可以靠近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所述进气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且可以靠近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排液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通常会安装有气液传质机构,所述气液传质机构在竖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知晓的是,目前的吸收塔1主要为填料塔;即,吸收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填料塔的具体地运行方式为: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塔内后自下至上通过填料的空隙,含吸收剂的待吸收液进入塔内后自上之下通过填料的空隙,烟气和待吸收液在填料中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从而使待吸收液能够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得脱碳气体和碳吸收液;其中,脱碳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碳吸收液从排液口排出。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气液传质机构也可以沿用现有技术,以填料13的方式促进待吸收液和二氧化碳的接触和传质。
具体地,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形成有吸收室,所述气液传质机构可以包括安装于所述吸收室内的多个填料组件,各所述填料组件自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且在竖向上,各所述填料组件之间均安装有第一液体分布器15。
其中,所述填料组件可以包括支撑栅板12、填料13和填料压圈14,所述支撑栅板12、所述填料13和所述填料压圈14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栅板12可以与所述吸收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填料13置于所述支撑栅板12的上方,且所述填料13的上方放置有所述填料压圈14。
所述填料13的选择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是,所述填料1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填料(不锈钢),陶瓷填料,塑料填料,优选不锈钢金属填料;填料方式有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优选规整填料,本实用新型具体可以选用规整填料中的金属波纹填料。
本领域中,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器15主要用于承接上方所述填料13中的液体,并使液体在重新分布后落入下方的所述填料13中。需知晓的是,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器15可以为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液体在槽盘式再分布器上进行汇集并再次以若干股流状态落入下方的所述填料13中。
为了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运输路径、以及避免能耗的提升,需将所述储液容器2和所述吸收塔1一体化,且需保证所述储液容器2对所述吸收塔1的支撑性,以及保证碳吸收装置的正常运行。
为此,所述储液容器2需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2需通过所述支撑机构3与所述吸收塔1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储液容器2需为密闭容器,从而避免气体和溶剂的逸散;所述储液容器2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从而对碳吸收液进行缓存。
所述储液容器2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均与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例如,所述第二进液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2的顶部,所述第二排液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2的底部或侧壁处,且所述第二排液口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2的侧壁处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场地的占用。当所述第二排液口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2的侧壁处时,所述第二排液口需靠近所述储液容器2的底部设置,当然,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下端也可直接与所述储液容器2的底部重合。
此外,为了实现碳吸收液在装置内部的输送,所述第二进液口需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和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收塔1和储所述液容器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所述吸收室和所述储液室的直接一体化。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将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是为了实现所述吸收塔1和储所述液容器的一体化。
相较于所述吸收室和所述储液室的直接一体化,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将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储液室的密封性;需知晓的是,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上一般可以设置有控制管路内液体流通的阀门,该处的阀门可以远程控制,也可以接入自动化系统。在吸收塔1不运行时,可以关闭阀门,使所述储液室处于密封状态,避免所述储液室中的碳吸收液挥发,造成溶剂损失。
并且,相较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体化(直接连通,不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将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溶液在充满所述碳吸收液管路7时对储液室进行液封,避免含二氧化碳的烟气进入储液室,另一方面,所述碳吸收管液管路7提供的长度可以将所述吸收塔1和所述储液容器2隔开,以便提供一定的空间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机构3。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向所述碳吸收装置中输送含二氧化碳的烟气,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进气管路4;所述进气管路4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设置,且所述进气管路4和所述进气口需密封设置。
为了便于将脱碳气体排出至气体收集装置中,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气管路5;所述排气管路5可以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设置,且所述排气管路5和所述排气口需密封设置。
为了便于向所述碳吸收装置中提供待吸收液,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进液管路6;所述进液管路6可以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设置,且所述进液管路6和所述进液口需密封设置;另外,所述进液管路6可以延伸至所述气液传质机构的上方,且所述气液传质机构与所述进液管路6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二液体分布器16,所述第二液体分布器16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高度位置;即所述进液管路6的出液端可以延伸至所述第二液体分布器16的上方;所述第二液体分布器16在本领域一般可选用槽式液体分布器(大流量)和管式液体分布器(小流量)。
为了便于将所述碳吸收装置中的碳吸收液排出至碳解吸装置,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液管路8;所述排液管路8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路8和所述排液口需密封设置,且所述排液管路8上安装有排液阀81。另外,所述进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管路均可以适应性地设置阀门。
需说明的是,所述碳吸收装置的稳固性是保证所述碳吸收装置和所述储液容器2一体化运行的基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碳吸收装置和储液容器2之间设置所述支撑机构3。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碳吸收装置的稳固性,以及确保所述储液容器2对所述吸收塔1具有更佳支撑性,所述储液容器2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所述吸收塔1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储液容器2可以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正下方。例如,所述储液容器2和所述吸收塔1在整体上均可以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储液容器2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吸收塔1的横向宽度。
基于所述储液容器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1的横截面面积的前提,为了保证所述储液容器2对所述吸收塔1的支撑,所述支撑机构3可以包括支撑壳体31,所述支撑壳体31可以为围绕式结构,且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当所述储液容器2和所述吸收塔1在整体上均为柱状结构时,所述支撑壳体31可以呈环状。
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1固定连接,且环绕所述吸收塔1设置;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2固定连接,且环绕所述储液容器2设置。具体地,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上端可以与所述吸收塔1的下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下端可以和所述储液容器2的上沿固定连接。
需了解的是,所述储液容器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1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当所述储液容器2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方时,所述支撑壳体31的倾斜角会小于90度。在具体设置上,所述支撑壳体31的倾斜角还可以不低于60度,即所述支撑壳体31的倾斜角在小于90度的基础上,可以不低于60度,从而保证所述储液容器2对所述吸收塔1的竖向受力。需指出的是,所述倾斜角可以理解为所述支撑壳体31由于壳面向内倾斜形成的内部倾斜角;也可以理解为所述支撑壳体31自下至上的延伸后,延伸方向与基准面32的夹角;所述倾斜角还可以理解为将所述支撑壳体31在纵切后,壳体边线与基准面32的夹角;所述基准面32可以理解为与所述储液室的储液面平行的面,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储液容器2的上沿构成的平面。
当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1的下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壳体31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2的上沿固定连接时,所述支撑壳体31、所述吸收塔1和所述储液容器2共同围绕形成有支撑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所述吸收塔1和所述储液容器2之间,且与外界隔绝设置。
为了提升所述储液容器2对所述吸收塔1的支撑性,所述支撑室的内部安装有多块支撑板33,多块所述支撑板可以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33可以为支撑筋板,所述支撑板33的数量可以为4~10块;所述支撑板33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1的外底面固定且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33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2的外顶面固定且贴合设置。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吸收塔1的外底面在图1和图2中记为塔底面11,所述储液容器2的外顶面在图1和图2中记为容器顶面21。
为了增大所述支撑板33与所述储液容器2、以及与所述吸收塔1的接触面,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所述吸收塔1的支撑性,所述塔底面11和所述容器顶面21均可以为弧形面(弧形面可以使所述吸收塔1的重力分散在其他方向,使得垂直受力减少,这样更容易支撑);且所述塔底面11向下凸设延伸,所述容器顶面21向上凸设延伸。
为了便于对所述吸收塔1的塔底、所述支撑板33等进行检修,所述支撑壳体31上可以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室连通的第一人孔34。
为了便于对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进行检修,所述吸收塔1上开设有第二人孔17,所述第二人孔17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人孔17可以为多个,且所述第二人孔17的位置可以与所述第二液体分布器16的位置对应。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人孔34和所述第二人孔17均可以配备有人孔盖(其中,所述吸收塔1上的所述第二人孔17在所述吸收塔1运行时需要密封,保证其较高的气密性;所述支撑壳体31上的第一人孔34对于气密性不做要求,只需避免雨水进入即可)。
为了便于观测所述储液容器2中碳吸收液的液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所述储液容器2的上部设有液位观察部2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碳吸收装置的运行方式可以为:
将含二氧化碳的烟气自所述进气管路4通入所述吸收塔1中,并将含吸收剂的待吸收液自所述进液管路6输送至所述吸收塔1中,以使待吸收液在所述吸收塔1中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得碳吸收液和脱碳气体;其中,碳吸收液经所述碳吸收液通道自动进入下方的所述储液容器2中缓存,并在后续经所述排液管输送至外部的碳解吸装置中;而脱碳气体则自所述排气通道进入外部的气体收集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收塔1和储液容器2进行集成组合,极大的减少了设备占用空间,同时碳吸收液在重力作用下到达吸收塔1底,并通过碳吸收液通道直接进入储液容器2,避免了长距离的管道动力运输,极大的减少了设备投入及动力消耗,并提高了碳捕集效率。此外,在碳吸收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所述吸收塔1和所述储液容器2上下设置,且所述支撑机构3同时与所述储液容器2和所述吸收塔1固定连接,可以确保所述碳吸收装置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碳捕集系统,包括碳解吸装置,还包括如任意实施方式所述的碳吸收装置。
需了解的是,在所述碳捕集系统中,所述碳吸收装置可以用于连续性或间歇式地向所述碳解吸装置中输送碳吸收液。在具体的连接方式上,所述碳解吸装置的碳吸收液进液口需通过输送管路与所述碳吸收装置的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且所述输送管路上可以设置输送泵。其中,所述输送管路可以与所述排液管路8密封连接,也可以直接将所述输送管路作为所述排液管路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
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
其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
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
所述储液容器为密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
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均与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液管路和排液管路;
所述进气管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且所述排液管路上安装有排液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倾斜角不低于60度,且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共同围绕形成有支撑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之间;
所述支撑室的内部安装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固定且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固定且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和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均为弧形面;且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向下凸设延伸,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向上凸设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室连通的第一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安装有气液传质机构,所述气液传质机构在竖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第二人孔,所述第二人孔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
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有液位观察部。
10.一种碳捕集系统,包括碳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吸收装置。
CN202320413416.0U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Active CN219848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416.0U CN219848875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416.0U CN219848875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8875U true CN21984887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3416.0U Active CN219848875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8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2704B2 (e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
CN210613307U (zh) 基于螺旋喷淋的烟气吸收系统
CN205570081U (zh) 双区循环脱硫塔设备
CN205886521U (zh) 有机废气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
CN219848875U (zh)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CN201719955U (zh) 一种含水溶性烟气吸收装置
CN103463961A (zh) 气流均布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CN202246604U (zh) 一种沼气气水分离器
CN102309916B (zh) 集雾结珠脱硫除尘塔
CN204447762U (zh) 一种还原效率高的吸收塔
CN104607020A (zh) 烟气除尘脱硫反应器及烟气脱硫方法
CN210645807U (zh) 一种用于钢铁冶炼烧结工序的烟气脱硫吸收塔
CN202015574U (zh) 燃煤烟气co2吸收反应塔
CN202460453U (zh) 一种降膜吸收装置
CN202044898U (zh) 一种新型两段式多功能氨法脱硫装置
CN101972591B (zh) 一种可移动的废气快速处理装置
CN202823145U (zh) 旋转喷淋填料吸收塔
CN209596921U (zh) 可变单元脱硫塔
PH12015500171B1 (en)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pparatus an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method
CN111097275A (zh) 一种快速处理废气的环保型喷淋净化塔
CN104436733A (zh) 一种中小型填料塔
CN211411623U (zh) 一种scr脱硝反应装置
CN215975685U (zh) 高炉煤气脱水脱硫塔
CN104607019A (zh) 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反应器及烟气脱硫方法
CN204447728U (zh) 一种带ptfe疏水布气板的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