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6319U - 扶手以及马桶 - Google Patents

扶手以及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6319U
CN219846319U CN202320762409.1U CN202320762409U CN219846319U CN 219846319 U CN219846319 U CN 219846319U CN 202320762409 U CN202320762409 U CN 202320762409U CN 219846319 U CN219846319 U CN 219846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rmrest
armrest frame
side wal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24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辉
鲁作为
林华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24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手以及马桶,其中扶手包括:扶手架、固定座以及防护件。扶手架包括手持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手持部,第二端具有第一连接孔。固定座用于与马桶本体连接,固定座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孔。防护件为柔性件,其包括防护部以及支撑部,防护部夹持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硬接触。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孔内,以隔开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防止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硬接触,从而减小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及转轴之间的磨损,以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扶手以及马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扶手以及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卫浴洁具,其相比现有技术的蹲便器,使用更加舒适。但对于腿脚不便的人由于腿脚的支撑力不够,坐下和立起来都比较麻烦,相关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可翻转的扶手,当需要使用扶手时,扶手可以翻转至使用状态,不需要使用时,扶手翻转至收纳状态。但是,扶手在多次翻转后容易出现磨损,导致扶手的使用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扶手,通过柔性件将扶手架与固定座,以及扶手架与转轴隔开,防止在转动过程中扶手架与固定座,以及扶手架与转轴之间硬摩擦,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扶手的马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扶手,包括:扶手架、固定座以及防护件。
扶手架,所述扶手架包括手持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手持部用于供用户手持,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部,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护件柔性件,所述防护件包括两个支撑部以及两个相向设置的防护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防护部相向的表面,所述防护件还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防护部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且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支撑部,两个所述防护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防护件设置为柔性件,其包括防护部以及支撑部,防护部夹持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硬接触。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孔内,以隔开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防止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硬接触,从而减小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及转轴之间的磨损,以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件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为硬质结构件,所述衬套嵌设于所述防护部,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衬套包括所述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还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延伸的轮廓,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滑动;
其中,当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于所述锁紧孔,以使所述扶手架保持在供用户使用的使用状态;
当所述支撑部移动至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绕所述支撑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持于所述扶手架,以限制所述扶手架的转动,且所述扶手架能够相对所述限位部滑动,以插入所述锁紧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翻转缺口,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向设置的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所述锁紧孔,所述翻转缺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所述第二侧壁包括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扶手架以及所述固定座,以将所述扶手架锁紧于所述使用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件以及弹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为球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背离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锁紧件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还具有限位孔,当所述锁紧件移动至所述限位孔处,所述锁紧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所述限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架位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轮廓呈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弯曲的弧形,所述支撑部具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相适配,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面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拔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过程中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四端的侧壁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避让所述支撑部,以使所述支撑部能够在第四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护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连接于所述防护部,所述定位部能够抵持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马桶,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扶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扶手,防护件设置为柔性件,其包括防护部以及支撑部,防护部夹持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硬接触,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孔内并位于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防止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与转轴之间硬接触,从而减小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及转轴之间的磨损,以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扶手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扶手另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2中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扶手架100,手持部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一端121,第二端122,第一连接孔123,第三端1231,第四端1232,凹槽1233,加强件130,第一表面140,第二表面150;
固定座200,第二连接部210,第二连接孔211,锁紧孔220,限位部230,第一安装孔240,第一侧壁241,第二侧壁242,第三侧壁243,第四侧壁244,翻转缺口250;
防护件300,防护部310,支撑部320,弧面321,第三连接孔330,衬套340,定位部350;
转轴400;
锁紧装置500,锁紧件510,球面511,弹性件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马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卫浴洁具,其相比现有技术的蹲便器,使用更加舒适。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用户使用。相关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可翻转的扶手,当需要使用扶手进行支撑时,扶手可以翻转至使用状态。不需要使用时,扶手翻转至收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扶手的强度,在旋转部位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但是,在进行翻转过程中金属与金属直接摩擦容易导致金属器件之间磨损,导致扶手的使用寿命较低,且金属与金属之间摩擦容易产生刺耳的噪声,用户带来不适感。
基于上述问题,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扶手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扶手包括:扶手架100、固定座200以及防护件300。
其中,扶手架100包括手持部110以及第一连接部120,手持部110用于供用户手持,第一连接部1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第一端121连接于手持部110,第二端122具有第一连接孔123。且两个第一连接孔123能够相互连通,固定座200用于与马桶本体或者地面连接,固定座200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0具有第二连接孔211。防护件300柔性件,如防护件300通过橡胶,硅胶等材质制成,防护件300包括两个支撑部320以及两个相向设置的防护部310,两个支撑部320分别设置于两个防护部310相向的表面,防护部310的背离支撑部320的表面具有第三连接孔330(如图2所示),且第三连接孔330至少部分延伸至支撑部320,两个防护部31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部210的相向的表面,第一连接部120设置于两个防护部310之间,且两个支撑部320分别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一连接孔123的两侧(如图3所示),以使第一连接部120能够相对防护件300转动,而使得扶手架100在供用户使用的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切换至收纳状态(如图5所示)。转轴400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1,并设于第三连接孔330内,以对支撑部320提供支撑,提高扶手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防护部310夹持于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以隔开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10,防止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硬摩擦。第三连接孔330开设于防护部310的表面并至少部分延伸至支撑部320。因此,转轴400伸入第三连接孔330时能够部分位于支撑部320内,即,当支撑部320插接于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一连接孔123时,支撑部320位于第一连接孔123的孔壁与转轴400之间,以隔开第一连接部120和转轴400,防止第一连接部120与转轴400之间发生硬摩擦,避免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210以及转轴400磨损,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防止金属器件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此外,防护件300与第一连接部120以及第二连接部210均为可拆卸连接,当防护件300老化或者磨损时利于防护件300的更换,而无需替换整个扶手,节省使用成本。进一步地,防护件300可以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成,利用POM材料的自润滑性,使得扶手转动得更加顺滑。
进一步地,手持部110可与第一连接部120为分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因此,手持部110与第一连接件能够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为了提高使用舒适度,手持部110能够采用非金属制成,如橡胶等,且手握感更好,且在低温环境使用时,非金属材质的手持部110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小,避免低温环境时手持部110温度过低给用户带来冰冷感,使得用户使用更加舒适。此外,为了加强扶手架100的整体强度,手持部110的内部能够设置有金属材质的加强件130,即手持部110套设于加强件130的外部(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防护件300还包括衬套340,衬套340为硬质结构件,例如金属件,衬套340嵌设于防护部310,并至少部分位于支撑部320内,衬套340具有第三连接孔330,第三连接孔330设置为螺纹孔。衬套340可通过发泡成型工艺嵌入于防护部310中。转轴400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例如,转轴400设置为螺钉,转轴400穿过第二连接孔211,并伸入螺纹孔内,与衬套340通过螺纹连接。一方面,转轴400与防护件300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转轴400与衬套340以及衬套340与防护件300紧密连接。避免在沿转轴400的径向上,衬套340与防护件300以及衬套340与转轴400之间具有间隙,防止防护件300与转轴400之间沿转轴400的径向晃动,从而使得扶手架100在转动过程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转轴400与防护件300紧密连接,如果通过插接的方式,则需要使转轴400与第三连接孔330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其在组装时较为麻烦,而本实施例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组装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衬套340设置为硬质结构,是为了提高转轴400与防护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转轴300脱落,提高本实施例的扶手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参照图3至图7,图6为图5的剖视图,图7为图2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00的朝向扶手架100的一端还设置有锁紧孔220,锁紧孔220位于两个第二连接部210之间(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孔123具有沿第一端121至第二端122方向延伸的轮廓(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孔123具有相对的第三端1231和第四端1232,支撑部320在第三端1231和第四端1232之间滑动。当支撑部320位于第三端1231,第一连接部120插接于锁紧孔220(如图4所示),锁紧孔220的孔壁能够限制扶手架100转动,以使防护件300保持在供用户使用的使用状态,提高本实施例的扶手使用时的安全性。当支撑部320移动至第四端1232(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20能够绕支撑部320转动,以使扶手架100能够旋转至收纳状态而被收纳。
参照图4和图7,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固定座200还包括限位部130,限位部130能够抵持于扶手架100,以限制扶手架100的转动,且扶手架100能够限位部130滑动,以插入锁紧孔220。具体的,限位部130用于抵接第一连接部120,但不限于抵接第一连接部120。在使用过程中,扶手架100与限位部130抵接,从而被限制转动,再朝下推动扶手架100,使扶手架100沿着限位部130滑动,从而使得扶手架100的第一连接部120伸入锁紧孔220中。即,限位部130既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本实施的扶手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00的朝向扶手架100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240以及翻转缺口250(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孔240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侧壁241和第二侧壁242,以及相向设置的第三侧壁243以及第四侧壁244。第一安装孔240包括锁紧孔220,翻转缺口250位于第一侧壁241,且翻转缺口250延伸至固定座200的朝向扶手架100的一端,用于避让第一连接部120(如图6所示),避免在扶手架100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接部120与固定座200干涉,第二侧壁242包括限位部130,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分别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21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仅需在固定座200上挖孔以及缺口即可,使得固定座200加工更加简单,降低加工成本。此外还能够利用现有的管件加工形成固定座200,只需要在管件上加工形成翻转缺口250即可。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还包括锁紧装置500,锁紧装置500用于连接扶手架100以及固定座200,以将扶手架100锁紧于使用状态。例如,锁紧装置500设置为插销但不限于插销,扶手架100以及固定座200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插销孔,当扶手架100位于使用状态时,将插销插入插销孔内,以将扶手架100锁紧于固定座200,防止用户误将固定座200向上拉出。
参照图3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锁紧装置500包括锁紧件510以及弹性件520(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20还具有第二安装孔,锁紧件510的一端设置为球面511,另一端连接弹性件520,弹性件520的背离锁紧件510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侧壁242具有限位孔,锁紧件510能够沿第二侧壁242滑动,例如,弹性件520为压缩弹簧,当锁紧件510抵接于第二侧壁242时,弹性件520被压缩。当锁紧件510移动至限位孔处,锁紧件510能够在弹性件520的弹力作用下卡接于限位孔内,使得扶手架100与固定座200自动锁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扶手架100由收纳状态翻转至使用状态时,当锁紧件510与第二侧壁242抵接,由于锁紧件510的端部具有球面511,因此锁紧件510在受到第二侧壁242的反作用力会对弹性件520施加沿第二安装孔的轴线的压力,使弹性件520压缩。当锁紧件510移动至限位孔处时,即扶手架100处于使用状态时,锁紧件510在弹性件520的弹力作用下自动伸入限位孔,从而使得扶手架100自动锁紧在使用状态,无需额外的锁紧步骤,使用更加方便。在需要将扶手架100翻转至收纳状态时,只需要对扶手架100施加外力,锁紧件510抵持受到限位孔的孔壁的挤压而收缩,以使扶手架100和固定座200之间自动解锁。
参照图4,以及图8至图10,图8为扶手另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图10为图2中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扶手架100位于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部120竖直设置,即扶手架100通过锁紧装置500锁紧时第一连接部120处于竖直状态(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20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140和第二表面150,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一表面140,第一连接孔123的轮廓呈朝向第二表面150弯曲的弧形,支撑部320具弧面321(如图10),弧面321与第一连接孔123的侧壁相适配,弧面321与第一连接孔123的侧面滑动连接(如图4所示),以使第一连接部120在拔出安装孔的过程中相对固定座200转动,因此,在扶手架100未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部120则处于倾斜状态(如图8和图9所示),所以用户能够根据第一连接部120的位姿判断扶手架100是否处于使用状态,即扶手架100是否被锁紧装置500锁紧,以提高本实施例的扶手的安全性。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时还可以通过扶手其他部件的位置对扶手判断扶手架100是否处于使用状态,例如,扶手架100的手持部110设置为“Γ”,手持部110的底部连接第一连接部120,用户能够根据手持部110的顶部是否水平判断扶手架100是否位于使用状态。此外,第一连接孔123的第四端1232的侧壁还具有凹槽1233,凹槽1233用于避让支撑部320,以使支撑部320能够在第四端1232转动。
参照图4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300还包括定位部350,定位部350连接于防护部310,定位部350可以设置为防护部310顶部的凸缘(如图10所示),定位部350能够抵持于固定座200的朝向所述扶手架100的一端(如图4所示),以使第三连接孔330与第二连接孔211对齐。从而方便将转轴400伸入第三连接孔330内,使得本实施例的扶手组装更加简单。
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马桶,包括马桶主体以上实施例的扶手,扶手可以连接于马桶主体或者连接于底面。扶手包括扶手架100、固定座200、防护件300以及转轴400。其中防护件300设置柔性件,防护件300防护部310夹持于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以隔开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10,防止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硬摩擦。第三连接孔330开设于防护部310的表面并至少部分延伸至支撑部320。因此,转轴400伸入第三连接孔330时能够部分位于支撑部320内,即,当支撑部320插接于第一连接部120的第一连接孔123时,支撑部320位于第一连接孔123的孔壁与转轴400之间,以隔开第一连接部120和转轴400,防止第一连接部120与转轴400之间发生硬摩擦,避免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210以及转轴400磨损,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马桶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马桶采用了第一方面实施了的扶手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本实施例具备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架,所述扶手架包括手持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手持部用于供用户手持,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部,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连接孔;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孔;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柔性件,所述防护件包括两个支撑部以及两个相向设置的防护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防护部相向的表面,所述防护件还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防护部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且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支撑部,两个所述防护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
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为硬质结构件,所述衬套嵌设于所述防护部,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衬套包括所述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还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延伸的轮廓,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滑动;
其中,当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于所述锁紧孔,以使所述扶手架保持在供用户使用的使用状态;
当所述支撑部移动至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绕所述支撑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持于所述扶手架,以限制所述扶手架的转动,且所述扶手架能够相对所述限位部滑动,以插入所述锁紧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翻转缺口,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向设置的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所述锁紧孔,所述翻转缺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所述第二侧壁包括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扶手架以及所述固定座,以将所述扶手架锁紧于所述使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件以及弹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为球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背离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锁紧件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还具有限位孔,当所述锁紧件移动至所述限位孔处,所述锁紧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所述限位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位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轮廓呈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弯曲的弧形,所述支撑部具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相适配,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面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拔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过程中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四端的侧壁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避让所述支撑部,以使所述支撑部能够在第四端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连接于所述防护部,所述定位部能够抵持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扶手架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
10.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
CN202320762409.1U 2023-04-06 2023-04-06 扶手以及马桶 Active CN21984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409.1U CN219846319U (zh) 2023-04-06 2023-04-06 扶手以及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409.1U CN219846319U (zh) 2023-04-06 2023-04-06 扶手以及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6319U true CN21984631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2409.1U Active CN219846319U (zh) 2023-04-06 2023-04-06 扶手以及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6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4303B2 (en) Sliding device us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US6854160B2 (en) Caster assembly for a bed frame member or furniture
US6213556B1 (en) Extendible chair arm
US10602891B1 (en) Toilet seat and lid assembly including an automatically-liftable toilet seat
CN219846319U (zh) 扶手以及马桶
US7111375B2 (en) Footpeg for a motorcycle
CA2508191A1 (en) Mechanic's creeper
US20030184134A1 (en) Chair in combination with a hanger
US20060260876A1 (en) Stairlifts
JP2017012347A (ja) 身体支持装置及び連結金具
US20050133078A1 (en) Hand-gripped device for assistance in lowering to and rising from a seated position
CN105275061B (zh) 一种自锁式花洒固定装置及其实现自锁的方法
CN220588162U (zh) 扶手装置以及马桶
CN209909467U (zh) 医疗气动吊臂
US20030167597A1 (en) Chair caster with an immovable function
CN219663099U (zh) 一种可调节滤盖的吸油过滤器
CN209770221U (zh) 一种可转动扶手及设有可转动扶手的马桶
CN220512513U (zh) 一种限制摆动的转轴结构
CN218153377U (zh) 电脑旋转支架
CN217938026U (zh) 淋浴装置
CN217118258U (zh) 一种带预紧力式铰链和扶手、浴室凳
CN215255458U (zh) 适用于汽车扶手箱盖板的悬停铰链
CN216822434U (zh) 一种椅子脚托
CN212078988U (zh) 一种挡门器
CN211796079U (zh) 一种用于浴室的脚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