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5408U - 一种智能笔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笔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5408U
CN219845408U CN202320102948.2U CN202320102948U CN219845408U CN 219845408 U CN219845408 U CN 219845408U CN 202320102948 U CN202320102948 U CN 202320102948U CN 219845408 U CN219845408 U CN 219845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charging
intelligent
box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029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鸿亮
廖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gb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gb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gb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gb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029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5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5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5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盒,属于文教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需要技术存在的充电方式单一、兼容性低和防水性能低的技术问题。该智能笔盒包括:盒体;上盖,与盒体可相对开闭地固定;容纳槽,设置于盒体内以用于容纳智能笔;充电头,设置于容纳槽的一端以用于对智能笔充电;柔性充电件,其包括充电线和设置于充电线的自由端处的用于为智能笔充电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在未充电状态下插接于一位于盒体内部的一插槽中。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设置充电头和柔性充电件以提供两种充电方式,从而能够通过提供不同充电方式以兼容不同型号智能笔,且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笔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教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笔盒。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和AI技术的发展,大量无屏智能终端、智能设备迅猛发展,特别是无屏智能采集设备、通过网络传输至有屏终端直观展示数据或结果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智能笔产品作为一种交互数据采集硬件,可以实现笔迹坐标的数字化采集,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充电续航,并需要通过网络与其它电子设备联网。针对上述需求可以采用专门为智能笔配置的智能笔盒来收纳智能笔,因此,智能笔盒中设有对智能笔进行充电电池从以及为智能笔提供联网的通讯器件。
但是,现有智能笔盒的设计存在充电方式单一,既无法针对不同型号的智能笔来选择对应充电方式,又无法让用户能在不同充电方式中进行选择;另外,目前智能笔盒一般仅针对同一型号的相同外形的智能笔来设置容纳部分进行容纳,无法兼容具有不同外形的不同型号的智能笔,因而兼容性低;此外,现有智能笔盒缺少防水结构导致防水性能低,而智能笔盒的内部布置有电池、通讯器件等对防水要求很高的电子部件,一旦外部水滴进入智能笔盒的内部,会造成电子部件出现短路、工作异常等故障,从而降低了智能笔盒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提供不同充电方式、兼容性高、防水性能高的智能笔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笔盒,用以解决现有智能笔盒所存在的充电方式单一、兼容性低、防水性能低至少之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智能笔盒,包括:盒体;上盖,与盒体可相对开闭地固定;容纳槽,设置于盒体内以用于容纳智能笔;充电头,设置于容纳槽的一端以用于对智能笔充电;柔性充电件,其包括充电线和设置于充电线的自由端处的用于为智能笔充电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在未充电状态下插接于一位于盒体内部的一插槽中。
进一步的,盒体包括中壳和底座,中壳位于底座中,容纳槽设于中壳上,上盖与底座枢转连接。
进一步的,智能笔盒还包括一固定在底座上的弹性卡箍件,弹性卡箍件具有卡箍孔,容纳槽设有一开槽,弹性卡箍件布置于开槽中,卡箍孔用于弹性变形地卡箍于具有不同外径的智能笔的外周。
进一步的,容纳槽包括沿智能笔轴向方向延伸的笔盖容纳部和笔杆容纳部,开槽开设于笔杆容纳部上且邻接笔盖容纳部,充电头设于笔盖容纳部远离笔杆容纳部的端部,笔盖容纳部的外径与笔杆容纳部的外径比值设为大于1.2。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底板和绕底板外边缘的侧板,在侧板面向上盖的顶部处设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形成一支撑凹槽,中壳设有外凸缘,支撑凹槽支撑插接于其中的外凸缘。
进一步的,底座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对突起,在一对突起之间形成一导流槽道,一对突起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板相接,导流槽道的延伸形状包括与支撑凹槽相对的一对矩形短边和一矩形长边,且在底座的内表面设有与矩形长边两侧分别相连通的容滞室。
进一步的,智能笔盒还包括罩设于充电头外围的卡固密封罩,卡固密封罩与中壳卡接固定并将与充电头电连接的线缆密封于其中。
进一步的,柔性充电件包括邻接充电插头的抓握部,插槽设于底壳上,中壳设有一供充电插头经过以与插槽插接的过孔,在过孔面向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对用于对充电插头施加卡接力的卡扣,充电插头与插槽插接配合状态下,充电插头与过孔抵接配合,抓握部覆盖过孔的孔边缘。
进一步的,在中壳面向上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防塌凸台,在上盖处于关闭盒体状态下,上盖与防塌凸台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的,中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笔芯收纳槽和多个与笔芯收纳槽对应相连通的槽孔,笔芯收纳槽用于收纳笔芯,笔芯的笔尖穿插于槽孔中,在两两相邻笔芯收纳槽之间设有卡接固定笔芯的卡固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笔盒通过设置充电头和柔性充电件两种充电结构,可以兼容对不同型号的智能笔进行充电,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在放置于容纳槽中利用充电头与智能笔电连接来进行充电,也可以选择将柔性充电件的充电插头从插槽中拔出以与放置位置灵活的智能笔相插接来进行充电,能够提供不同充电方式从而兼容不同型号智能笔,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的智能笔盒隐藏了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实施例的中壳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实施例的中壳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上盖;2、中壳;21、容纳槽;211、开槽;212、笔盖容纳部;213、笔杆容纳部;214、外凸缘;215、过孔;216、卡扣;217、防塌凸台;218、笔芯收纳槽;219、槽孔;220、卡固块;3、底座;31、插槽;32、侧板;321、第一竖板;322、第二竖板;33、支撑凹槽;34、突起;35、导流槽道;36、容滞室;4、充电头;5、柔性充电件;51、抓握部;6、弹性卡箍件;7、卡固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智能笔盒,其包括盒体、上盖1、容纳槽21、充电头4和柔性充电件5,其中,上盖1与盒体可相对开闭地固定,上盖1可以以与盒体相对分离和固定的方式也可以以与盒体相对旋转开合的方式来实现对盒体的打开和关闭,容纳槽21设置于盒体内以用于容纳智能笔,充电头4设置于容纳槽21的一端以用于对智能笔充电,柔性充电件5包括充电线和设置于充电线的自由端处的用于为智能笔充电的充电插头(未图示),充电插头可为Type-C、USB等,充电插头在未充电状态下插接于一位于盒体内部的一插槽31中。因而,本实用新型智能笔盒通过设置充电头4和柔性充电件5两种充电结构,可以兼容对不同型号的智能笔进行充电,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在放置于容纳槽21中利用充电头4与智能笔电连接来进行充电,也可以选择将柔性充电件5的充电插头从插槽31中拔出以与放置位置灵活的智能笔相插接来进行充电,从而提供了不同充电方式,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包括中壳2和底座3,中壳2位于底座3中,容纳槽21设于中壳2上,上盖1与底座3枢转连接。这样的话,盒体采用中壳2和底座3相装配的方式,既具有很高装配效率,又便于在底座3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多种型号的智能笔以及不同智能笔盒所需不同功能而仅对中壳2进行不同开模,有利于节省成本,并且,通过上盖1与底座3枢转连接能使上盖1相对于底座3以相对旋转开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底座3及中壳2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便捷且对于盒体内部的密封性更好。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2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笔盒还包括一固定在底座3上的弹性卡箍件6,弹性卡箍件6具有卡箍孔,容纳槽21设有一开槽211,弹性卡箍件6例如通过卡接或粘结来布置于开槽211中,卡箍孔用于弹性变形地卡箍于具有不同外径的智能笔的外周。因此,通过设置弹性卡箍件6使得容纳槽21能容纳具有不同外形的不同型号的智能笔,具有很高的兼容性;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21包括沿智能笔轴向方向延伸的笔盖容纳部212和笔杆容纳部213,笔盖容纳部212和笔杆容纳部213分别用于容纳智能笔的笔盖和笔杆,开槽211开设于笔杆容纳部213上且邻接笔盖容纳部212,充电头4设于笔盖容纳部212远离笔杆容纳部213的端部,笔盖容纳部212的外径与笔杆容纳部213的外径比值大于1.2。因而,由于智能笔的笔杆相对于笔盖具有更长的长度,从而弹性卡箍件6卡箍笔杆接近笔盖的外周有利于对智能笔整体更稳靠地固定于容纳槽21中,且不同型号的智能笔一般是笔杆形状相同而笔盖形状不同,从而将笔盖容纳部212的外径与笔杆容纳部213的外径比值设为大于1.2,使得笔盖容纳部212能容纳不同形状大小的笔盖,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笔盒的兼容性。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3包括底板和绕底板外边缘的侧板32,在侧板32面向上盖1的顶部处设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第一竖板321和第二竖板322,在竖直方向上,第一竖板321的高度高于第二竖板322的高度,第一竖板321与处于盖合状态的上盖1的外边缘相抵接以关闭智能笔盒的内部,在第一竖板321和第二竖板322之间形成一支撑凹槽33,该第一竖板321和第二竖板322相当于形成了高低处的双止口,对外界水滴不慎进入智能笔盒内部提供了两道阻挡防线,中壳2设有外凸缘214,支撑凹槽33支撑插接于其中的外凸缘214,支撑凹槽33不仅支撑下落于其中的中壳2的外凸缘214从而能对中壳2可靠限位,而且能容纳不慎进入智能笔盒内部的外界水滴从而提升防水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3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对突起34,在一对突起34之间形成一导流槽道35,一对突起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板322例如邻接或者连接的相接,导流槽道35的延伸形状包括与支撑凹槽33相对的一对矩形短边和一矩形长边,且在底座3的内表面设有与矩形长边两侧分别相连通的容滞室36,该导流槽道35用于引导和缓冲不慎进入智能笔盒内部尤其是底座3中的外界水滴的流动,容滞室36用于容滞外界水滴,避免了外界水滴流向底座3内部布置的例如电池、通讯器件等对防水要求很高的电子部件,电池与充电头4及柔性充电件5均电连接,防止电子部件出现短路、工作异常等故障,从而提高了智能笔盒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笔盒还包括罩设于充电头4外围的卡固密封罩7,卡固密封罩7可以采用硅胶或塑胶材料制成,卡固密封罩7与中壳2卡接固定并将与充电头4电连接的线缆密封于其中。这样的话,卡固密封罩7可以对充电头4和线缆实现很好的防水作用。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充电件5包括邻接充电插头的抓握部51,插槽31设于底壳上,中壳2设有一供充电插头经过以与插槽31插接的过孔215,在过孔215面向底座3的一侧设有一对用于对充电插头施加卡接力的卡扣216,充电插头与插槽31插接配合状态下,充电插头与过孔215抵接配合,抓握部51覆盖过孔215的孔边缘。因此,在充电插头插接于插槽31中的情况下,抓握部51能阻挡即使进入中壳2的外界水滴进一步经过孔215进入底座3,确保底座3内部所布置的对防水要求很高的电子部件遭受意外损坏。
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中壳2面向上盖1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防塌凸台217,防塌凸台217可以设置具有耐磨或/和强度加强表面的顶台面,在上盖1处于关闭盒体状态下,上盖1与防塌凸台217之间具有间距。如此的话,当上盖1受到外力作用而凹陷时,防塌凸台217抵接上盖1从而阻止上盖1进一步凹陷,防止上盖1凹塌,既防止上盖1变形而影响美观,又避免上盖1的过度凹陷而是中壳2变形进而对底座3中的部件造成挤压、损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壳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笔芯收纳槽218和多个与笔芯收纳槽218对应相连通的槽孔219,笔芯收纳槽218用于收纳笔芯,为了节省智能笔内部空间,智能笔的笔芯通常体积较小,油墨较少,更换频率较高。在智能笔盒中设置笔芯收纳槽218,可收纳存储多支笔芯以作备用,从而可增加便利性。笔芯的笔尖插入槽孔219中,这样可以将笔尖隐藏于中壳2内部,起到保护笔尖的作用,在两两相邻笔芯收纳槽218之间设有卡接固定笔芯的卡固块220,卡固块220与中壳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笔芯的外径,从而既能稳靠固定笔芯,又通过将卡固块220适当移位就可方便取出笔芯以替代已耗尽油墨的旧笔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
上盖,与所述盒体可相对开闭地固定;
容纳槽,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以用于容纳智能笔;
充电头,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一端以用于对所述智能笔充电;
柔性充电件,其包括充电线和设置于所述充电线的自由端处的用于为所述智能笔充电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在未充电状态下插接于一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一插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中壳和底座,所述中壳位于底座中,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中壳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弹性卡箍件,所述弹性卡箍件具有卡箍孔,所述容纳槽设有一开槽,所述弹性卡箍件布置于所述开槽中,所述卡箍孔用于弹性变形地卡箍于具有不同外径的智能笔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沿所述智能笔轴向方向延伸的笔盖容纳部和笔杆容纳部,所述开槽开设于所述笔杆容纳部上且邻接所述笔盖容纳部,所述充电头设于所述笔盖容纳部远离所述笔杆容纳部的端部,所述笔盖容纳部的外径与所述笔杆容纳部的外径比值设为大于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绕所述底板外边缘的侧板,在所述侧板面向所述上盖的顶部处设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在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形成一支撑凹槽,所述中壳设有外凸缘,所述支撑凹槽支撑插接于其中的所述外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对突起,在一对所述突起之间形成一导流槽道,一对所述突起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竖板相接,所述导流槽道的延伸形状包括与所述支撑凹槽相对的一对矩形短边和一矩形长边,且在底座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矩形长边两侧分别相连通的容滞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充电头外围的卡固密封罩,所述卡固密封罩与所述中壳卡接固定并将与所述充电头电连接的线缆密封于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充电件包括邻接所述充电插头的抓握部,所述插槽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壳设有一供所述充电插头经过以与所述插槽插接的过孔,在所述过孔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对用于对所述充电插头施加卡接力的卡扣,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状态下,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过孔抵接配合,所述抓握部覆盖所述过孔的孔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壳面向所述上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防塌凸台,在所述上盖处于关闭所述盒体状态下,所述上盖与所述防塌凸台之间具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笔芯收纳槽和多个与所述笔芯收纳槽对应相连通的槽孔,所述笔芯收纳槽用于收纳笔芯,所述笔芯的笔尖穿插于所述槽孔中,在两两相邻所述笔芯收纳槽之间设有卡接固定所述笔芯的卡固块。
CN202320102948.2U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智能笔盒 Active CN219845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2948.2U CN21984540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智能笔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2948.2U CN21984540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智能笔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5408U true CN21984540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02948.2U Active CN21984540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智能笔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5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3408B (zh) 防水光纤连接器及其光纤插头和光纤适配器
CN219845408U (zh) 一种智能笔盒
CN205890224U (zh) 一种芯片及包括该芯片的墨盒
CN210430954U (zh) 一种耳机盒
CN211742104U (zh) 转接盒
CN213584506U (zh) 插座
CN213659414U (zh) 触控笔
CN215953909U (zh) 一种减少对接模块晃动的光纤连接器
CN207200249U (zh) 绝缘保护外套
CN111220191A (zh) 一种用于光电开关传感器的分体式结构及注胶工艺
CN216563409U (zh) 电池外壳和电池
CN215497298U (zh) Usb插座和电子设备
CN218448828U (zh) 一种数据传输交换装置及系统
CN214068974U (zh) 母座胶套及手机
CN210627079U (zh) 扩展坞和移动终端
CN213026623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fpc连接器
KR200444224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배터리팩 충전기
CN218287168U (zh) 连接套、出墨组件、墨囊及墨盒
CN209931501U (zh) 气雾发生装置连接机构
CN211958174U (zh) 一种灵活引出式连接器组件及其电气应用系统
CN212437654U (zh) 卡片盒
CN213242919U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6698882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9696782U (zh) 一种防水的Type-C连接器
CN218732267U (zh) 一种新型充电转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