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5670U -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5670U
CN219835670U CN202321113175.4U CN202321113175U CN219835670U CN 219835670 U CN219835670 U CN 219835670U CN 202321113175 U CN202321113175 U CN 202321113175U CN 219835670 U CN219835670 U CN 219835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one
tube
guid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31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fu 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 Wei 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 Wei 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 Wei 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31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5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5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5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导向锁紧装置包括导向锁紧管和锁紧件,导向锁紧管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管腔连通的条形槽,条形槽贯穿锁紧端,锁紧件能够驱使锁紧端管壁收紧;骨折固定系统包括接骨板、骨针和上述导向锁紧装置,接骨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导向锁紧管连接端与固定通孔固定连接,导向锁紧管与接骨板垂直设置,骨针设于导向锁紧管的管腔内,锁紧件能驱使锁紧端管壁收紧夹紧骨针。本申请降低了骨针固定骨折时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避免了骨针对接骨板放置的影响;缩短了骨针进入髓腔内的长度,使得骨针临时固定骨折技术在髓内钉治疗骨折的应用场景不受限制;稳定性优于多根骨针固定骨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骨折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骨折手术中,医生复位骨折后需要临时固定,为接下来不同体位透视以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接骨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植入奠定基础;骨针是临时固定骨折最常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多根骨针从骨折一端合适的部位按照合适的角度穿刺进入髓腔到达并穿刺过骨折另一端合适的部位。这一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如下:一、医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术技巧去实现骨针对骨折断端的固定,且使用骨针的过程中对骨折断端产生额外的作用力,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骨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维持骨折良好的复位非常困难。因此,在骨针临时固定骨折的过程中骨折容易发生移位;二、骨针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存在骨针刺伤周围血管及神经的风险;三、有些情况下,最佳骨针穿刺固定骨折的位置影响接骨板的放置,而调整骨针穿刺固定骨折位置会影响骨针固定骨折的有效性;四、骨针固定骨折的过程中经过髓腔,经过髓腔的骨针影响髓内钉在髓腔的放置;因此,这一技术方案在髓内钉固定骨折的场景下是受限制的;五、骨针穿刺固定骨折端重建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并不可靠;在不同体位透视骨折复位质量,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以及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等位置不好需要调整的过程中,外力的作用下骨折容易再次发生移位。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新的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一,故提出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其包括导向锁紧管和锁紧件,所述导向锁紧管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导向锁紧管具有锁紧端和连接端,所述导向锁紧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所述导向锁紧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条形槽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的锁紧端,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导向锁紧管上,所述锁紧件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锁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上,所述锁紧件能够被驱动的在所述导向锁紧管上沿轴线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锁紧件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的管腔沿轴线方向包括柱形腔部和锥形腔部,所述柱形腔部与所述锥形腔部的小口径端口连通,所述柱形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外径,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锥形腔部的大口径端口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的锁紧端上,所述锁紧件能够被驱动的朝所述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锁紧件移动过程中,所述锥形腔部和所述柱形腔部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锁紧管的管壁外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条形槽贯穿所述台阶结构,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台阶结构的一侧,所述台阶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锁紧件的内径,所述锁紧件能够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台阶结构处,且在所述锁紧件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挤压所述台阶结构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导向锁紧管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的管壁上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与所述锁紧件的管腔连通,所述锁定孔内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被驱动的顶紧所述导向锁紧管,进而锁定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导向锁紧管。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上,所述卡环位于所述锁紧件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一侧,所述锁紧件被驱动的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件驱动所述卡环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卡环移动过程中,所述卡环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靠近端部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凸结构,所述卡环位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卡凸结构之间,所述导向锁紧管锁紧端的管壁能够被收紧至所述卡凸结构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箍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上,所述锁紧件箍紧时能够驱使所述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管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
一种骨折固定系统,其包括接骨板、骨针和上述的导向锁紧装置,所述接骨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导向锁紧管的连接端与所述固定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锁紧管与所述接骨板垂直设置,所述骨针设置于所述导向锁紧管的管腔内,所述锁紧件能够驱使所述锁紧端的管壁向内收紧并夹紧所述骨针。
进一步的,所述骨针上还设置有限位件。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专用工具,所述专用工具包括手柄和工具杆部,所述工具杆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工具杆部另一端设置有作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一、快速地在骨折部位建立初步稳定性,降低骨针固定骨折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医生将接骨板放置在目标骨骼的骨折合适的位置,经导向锁紧装置的导向作用下在骨折两侧分别打入骨针,通过锁紧导向锁紧装置的锁紧件后即可将骨针和接骨板锁定连接,简单快速地在骨折处形成可靠的结构,降低了骨针穿刺固定骨折的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减少了骨针在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发生骨折移位的风险;
二、降低医生应用骨针临时固定骨折的手术风险:骨针上通过设置限位件可以有效地控制骨针打入至骨骼中的长度,降低了骨针刺伤周围血管及神经的发生率;
三、骨针远离骨折断端,避免在骨骼损伤最严重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四、避免了骨针对接骨板放置的影响;
五、缩短了骨针进入髓腔内的长度,使得骨针临时固定骨折技术在髓内钉治疗骨折的应用场景不受限制:在导向锁紧装置的导向和锁定作用下,多根骨针通过接骨板和导向锁紧装置与骨骼形成锁定结构,骨针部分进入髓腔即可有效地临时固定骨折,而限位件可以良好地控制骨针进入髓腔的深度,避免了骨针阻挡髓内钉在髓腔中的放置;
六、多根骨针通过接骨板和导向锁紧装置与骨骼形成锁定结构的稳定性优于多根骨针固定骨折的稳定性,降低了透视以及通过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也降低了更换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的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
七、骨针可以指导接骨板和螺钉的位置:当骨针在骨内的位置良好,将骨针依次替换为螺钉;当骨针在骨内的位置欠佳,可以为接骨板及螺钉正确位置的植入提供参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杆部表面靠近针尖部位置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的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管在一个条形槽贯穿其两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棱柱形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离导向锁紧管连接端的一端为多棱柱形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锁紧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入有骨针的导向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锁定件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壁外侧形成有台阶结构的导向锁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管为图13所示结构时导向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腔由柱形腔部和锥形腔部两部分构成的锁紧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壁外侧形成有台阶结构的导向锁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管为图16所示结构时导向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紧件与导向锁紧管之间通过锁定件进行锁定时插入有骨针的导向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卡环时插入有骨针的导向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管锁紧端靠近端部处的外壁上设置卡凸结构时插入有骨针的导向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紧件为卡箍时插入有骨针的导向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在骨针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限位件的骨针与导向锁紧装置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多棱柱形第二凸起结构的导向锁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多棱柱形限位凹槽结构的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多棱柱形限位凸起结构的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十字形限位凸起结构的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装置与接骨板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锁紧装置和接骨板与目标骨骼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骨折固定系统与目标骨骼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其中,1-导向锁紧装置,11-导向锁紧管,111-锁紧端,112-连接端,113-条形槽,114-第一螺纹结构,115-台阶结构,116-卡凸结构,117-第五螺纹结构,118-第六螺纹结构,119-多棱柱结构,120-第二凸起结构,12-锁紧件,121-柱形腔部,122-锥形腔部,123-第一锁定孔,124-第一锁定件,1241-第一凹槽结构,125-第四螺纹结构,126-第七螺纹结构,127-第八螺纹结构,128-容置槽,129-止挡面,13-卡环,131-凸缘结构,2-接骨板,21-固定通孔,211-第二螺纹结构,3-骨针,31-针尖部,32-杆部,33-第三螺纹结构,4-限位件,41-第二锁定孔,42-第二锁定件,5-专用工具,51-手柄,52-工具杆部,53-作用结构,6-骨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骨折固定系统,其包括接骨板2、骨针3和导向锁紧装置1。
所述接骨板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固定通孔21,如图1所示。所述骨折固定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导向锁紧装置1和骨针3,优选设置两组。
所述骨针3沿轴线方向分别具有针尖部31和杆部32,如图2所示。所述针尖部31为棱锥结构,比如三棱锥、四棱锥或其他多棱锥等。所述针尖部31的锥形末端可以是圆钝的,有利于保护骨骼6周围的重要组织。所述针尖部31的锥形末端也可以是锐利的,更利于所述骨针3穿入骨骼6。所述骨针3因其植入速度快,对骨骼6损伤小,为重新复位骨折、调整骨骼6与所述接骨板2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所以所述骨针3成为替代螺钉的最佳选择。
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包括导向锁紧管11和锁紧件12,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导向锁紧管11具有锁紧端111和连接端112,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连接端112与所述固定通孔21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与所述接骨板2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与所述固定通孔21之间螺纹连接,即所述导向锁紧管11靠近连接端112的管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一螺纹结构114,所述固定通孔21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114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二螺纹结构211,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连接端112与所述固定通孔2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结构114和所述第二螺纹结构211配合进而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骨针3设置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腔内,所述锁紧件12能够驱使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并夹紧所述骨针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先预装在所述接骨板2上,之后将所述接骨板2置于目标骨骼6的骨折处,并使所述接骨板2与目标骨骼6贴合;然后将其中一个骨针3穿入至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的导向锁紧管11内,并将其针尖部31植入至骨折一侧的骨骼6部分上;将另一个骨针3穿入至另一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的导向锁紧管11内,并将其针尖部31植入至所述骨折另一侧的骨骼6部分上。当两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分别锁紧对应的所述骨针3后即可实现将接骨板2固定在目标骨骼6上。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和所述接骨板2形成一个锁定框架结构,为骨折端提供可靠的临时稳定性,为进一步操作奠定物理学基础。
所述骨针3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不光滑的,优选为不光滑的,可以使得所述导向锁紧管11能够更好的夹紧所述骨针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骨针3可以在其杆部32表面靠近其针尖部31位置设置外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三螺纹结构33,如图5所示,能够增加所述骨针3在骨骼6中的铆合作用。
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槽113,优选环绕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设置多个条形槽113。所述条形槽113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腔连通,所述条形槽113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条形槽1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轴线方向一致。当然,所述条形槽113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轴线方向不一致,即所述条形槽1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外侧可以是光滑面,也可以是非光滑面,优选为非光滑面。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内侧可以是光滑面,也可以是非光滑面,优选为非光滑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113的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113既可以是仅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也可以是分别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和连接端112;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槽113的实施例中,既可以是所有的条形槽113均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也可以是其中有一个条形槽113分别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和连接端112,如图6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锁紧件12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所述锁紧件12能够被驱动的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沿轴线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12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所述锁紧件12的管壁外侧可以是光滑面,也可以是非光滑面,优选为非光滑面。所述锁紧件12优选为至少部分径向截面的形状非圆形,比如可以是图7中所示的,所述锁紧件12呈多棱柱形;再比如还可以图8中所示的,所述锁紧件12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端为多棱柱形等。通过在所述锁紧件12上设置截面形状为非圆形部分可以便于使用者使用工具来旋动所述锁紧件12。当然,所述锁紧件12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其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沿轴线方向包括柱形腔部121和锥形腔部122,所述柱形腔部121与所述锥形腔部122的小口径端口连通,如图9所示。所述柱形腔部121的孔径小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外径。所述锁紧件12通过所述锥形腔部122的大口径端口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上,如图10所示。当所述锁紧件12被驱动的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锥形腔部122的腔壁将会对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形成约束,挤压并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直至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进入所述柱形腔部121内。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即可对插入至所述导向锁紧管11内的所述骨针3实现夹紧锁定。
在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可以是直接卡紧。当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插入至所述柱形腔部121内过程中,所述柱形腔部121的管壁将对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进行约束和挤压直至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抵住并夹紧所述骨针3,随着所述锁紧件12的继续移动,所述柱形腔部121的腔壁将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之间进行卡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柱形腔部121的腔壁优选设置成不光滑的,可以增加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锁紧的牢靠性。
在另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还可以是螺纹连接,如图11所示,所述柱形腔部12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四螺纹结构125;所述锁紧导向管靠近锁紧端111的管壁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螺纹结构125相匹配的外螺纹结构,如图6所示,定义其为第五螺纹结构117。当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进入所述柱形腔部121内时,通过旋动所述锁紧件12即可驱动所述锁紧件12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沿轴线方向移动。
当然,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还可以在所述锁紧件12的管壁上设置一锁定孔,定义其为第一锁定孔123。所述第一锁定孔123与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一锁定孔123内设置有第一锁定件124,所述第一锁定件124能够被驱动的顶紧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进而将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进行锁定。所述第一锁紧件12优选为顶丝结构,比如图12所示,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第一锁定孔123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动所述第一锁定件124即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124进入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内并顶紧所述导向锁紧管11。所述顶丝结构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管腔的一端可以通过设置设定结构,使得利用工具可以更方便的旋动所述顶丝结构。所述设定结构比如可以是设定形状的凹槽结构,定义其为第一凹槽结构1241。所述第一凹槽结构1241既可以贯穿所述顶丝结构,也可以不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结构1241比如可以是图12中所示的多棱柱形凹槽结构,又或是梅花形、星形、十字形等其他类似能够利用工具操纵的凹槽结构。所述设定结构比如还可以是设定形状的凸起结构,定义其为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比如可以是多棱柱形凸起结构,又或是梅花形、星形、十字形等其他类似能够利用工具操纵的凸起结构。
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外侧设置有台阶结构115,所述条形槽113贯穿所述台阶结构115,所述锁紧件12位于所述台阶结构115的一侧,所述台阶结构115的外径大于所述锁紧件12的内径,所述锁紧件12能够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台阶结构115处,且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12挤压所述台阶结构115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如图13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其中一个实施例方案,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部分设计成较粗,进而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外侧形成一台阶结构115。所述锁紧件12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较细部分上。所述锁紧件12可以是图7中所示的管腔仅为柱形腔结构,而所述台阶结构115朝向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一侧设计成倾斜过渡面,当所述锁紧件12被驱动的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阶结构115处时,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内壁将会对所述台阶结构115进行约束和挤压,进而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优选螺纹连接,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所述锁紧导向管较细部分的管壁外侧设置外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六螺纹结构118;在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内壁设置与所述第六螺纹结构118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七螺纹结构126。所述锁紧件12通过所述第六螺纹结构118和所述第七螺纹结构126配合与所述锁紧导向管实现螺纹连接,进而当在旋动所述锁紧件12时,即可驱动所述锁紧件12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沿轴线方向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还可以是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其管腔由柱形腔部121和锥形腔部122两部分构成。所述锁紧件12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较细部分上时,所述锥形腔部122的大口径端口朝向所述台阶结构115。而所述台阶结构115朝向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侧既可以设置为倾斜过渡面,也可以不设置为倾斜过渡面,优选设置为倾斜过渡面。当所述锁紧件12被驱动的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阶结构115处时,所述锥形腔部122的腔壁将会对所述台阶结构115进行约束和挤压,进而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同样,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优选螺纹连接,比如图15所示的,在所述锁紧件12的柱形腔部121内壁设置与所述第六螺纹结构118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定义其为第八螺纹结构127,所述锁紧件12通过所述第六螺纹结构118和所述第八螺纹结构127配合与所述锁紧导向管实现螺纹连接。
如图16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其中另一个实施例方案,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其是通过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靠近锁紧端111的外壁设置一凸出结构来形成台阶结构115。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则既可以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侧,如图17所示,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朝向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侧。通过驱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至所述凸出结构也即台阶结构115处时,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内壁将会对所述台阶结构115进行约束和挤压,进而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同样,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优选为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既可以是仅为柱形腔结构,所述凸出结构朝向所述锁紧件12的一侧为倾斜过渡面;也可以是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由柱形腔部121和锥形腔部122两部分构成,所述凸出结构朝向所述锁紧件12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倾斜过渡面,也可以设置为不是倾斜过渡面,其具体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外侧设置台阶结构115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样不限于螺纹连接,也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比如也可以采用上述的通过锁定件进行锁定的连接方式,如图18所示,其具体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还设置有卡环13,所述卡环13位于所述锁紧件12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卡环13仅适用于上述通过驱动所述锁紧件12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移动来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的实施例,如图19所示。所述卡环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锁紧件12被驱动的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件12驱动所述卡环13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卡环13移动至某位置后,所述卡环13继续移动将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具体的,所述卡环13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在收紧至条形槽113闭合时的端部外径。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靠近端部的一部分管壁外径设计成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递减,如图19至图21所示。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先通过驱动所述锁紧件12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移动来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直至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端部外径小于所述卡环13的内径,即可将所述卡环13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当安装好所述卡环13后,驱动所述锁紧件12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移动,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将向外扩张,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端部外径也将扩大至大于所述卡环13的内径,使得所述卡环13无法轻易脱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当驱动所述锁紧件12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件12将与所述卡环13相抵接,当继续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驱动所述锁紧件12时,所述卡环13将被所述锁紧件12推动的也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靠近端部处的管壁外径在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上是递增的,所以在所述卡环13移动过程中,所述卡环13的内壁也可以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由此便可实现在两个方向上驱动所述锁紧件12均可对所述骨针3进行锁紧,使本实施例的导向锁紧装置1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以及满足操作者不同的操作习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靠近锁紧端111处的外壁上设置卡凸结构116,而所述卡环13位于所述锁紧件12和所述卡凸结构116之间,如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能够被收紧至所述卡凸结构116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卡环13的内径,从而保证所述卡环13能够顺利的穿过所述卡凸结构116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图21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卡环13,其内壁设置有凸缘结构131,所述凸缘结构131的内径即所述卡环13的内径,当所述卡环13套设在所述锁紧件12和所述卡凸结构116之间时,所述卡凸结构116对所述凸缘结构131可以形成止挡,进而保证在驱动所述锁紧件12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方向移动时,不会将所述卡环13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脱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锁紧件12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端设置用于容置所述卡环13的容置槽128,如图19至图21所示,所述容置槽128内形成有止挡面129可以与所述卡环13相抵接,进而在所述锁紧件12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能够推动所述卡环13同步移动。通过设置所述容置槽128,可以使所述卡环13嵌设在所述锁紧件12内,进而对所述卡环1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误碰所述卡环13而导致所述卡环13掉落或丢失。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12还可以为箍紧件。所述箍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开设有所述条形槽113处,通过箍紧所述箍紧件来驱使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所述箍紧件比如可以是如图22所示的卡箍,通过调节所述卡箍上的紧固螺栓箍紧所述卡箍即可驱使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当然,所述箍紧件不限于卡箍一种,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箍紧的任意部件,比如束带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固定系统还包括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固定设置在所述骨针3上,如图23所示。所述限位件4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内径,从而保证在所述骨针3插入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腔内时,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相抵接,如图24所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在具体实施时,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述限位件4在所述骨针3上的固定位置,从而便于操作者能够更好的控制所述骨针3打入骨骼6内的长度。所述限位件4优选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限位件4的径向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比如圆形或多边形等其他非圆形等。所述限位件4的管腔可以为光滑面,也可以为非光滑面,优选为非光滑面。所述限位件4的管壁设置有锁定孔,定义其为第二锁定孔41,所述第二锁定孔41与所述限位件4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锁定孔41内设置有第二锁定件42,所述第二锁定件42能够被驱动的顶紧所述限位件4管腔内的骨针3,进而锁定所述限位件4和所述骨针3,比如图23中所示的,所述第二锁定件42优选为顶丝结构,所述第二锁定件42与所述第二锁定孔41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动所述第二锁定件42即可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42进入所述限位件4的管腔内并顶紧所述骨针3。所述第二锁定件42采用的顶丝结构,其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锁定件124,在此不再赘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部分管壁还可以设置为径向截面呈非圆形,可以更方便使用工具来旋动所述导向锁紧管11。比如图24中所示的,所述导向锁紧管11靠近所述接骨板2的部分管壁径向截面呈多边形,即所述导向锁紧管11靠近所述接骨板2处的部分管壁为多棱柱结构119,可以使用扳手等工具通过所述多棱柱结构119来旋动所述导向锁紧管11。
在其他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也可以通过设置设定结构,使得可以用工具来更方便的旋动所述导向锁紧管11。比如所述设定结构可以是设定形状的凸起结构,定义其为第二凸起结构120。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0比如可以是图25中所示的多棱柱形凸起结构,又或是梅花形、星形、十字形等其他类似能够利用工具操纵的凸起结构。再比如,所述设定结构还可以是设定形状的凹槽结构,定义其为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比如可以是多棱柱形凹槽结构,又或是梅花形、星形、十字形等其他类似能够利用工具操纵的凹槽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条形槽113是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所以所述条形槽113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形成的槽口也可作为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重新设置其他形状的第二凹槽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固定系统还包括专用工具5。如图26至图28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专用工具5,其包括手柄51和工具杆部52,所述工具杆部52的一端与所述手柄51连接,所述工具杆部52另一端设置有作用结构53。所述作用结构53可以是与所述第一锁定件124上的第一凸起结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凹槽结构,如图26所示;又或是与所述第一锁定件124上的第一凹槽结构1241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凸起结构,如图27或图28所示。旋动所述第一锁定件124时,将所述专用工具5上的限位凹槽结构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上,或将所述专用工具5上的限位凸起结构插入至对应的第一凹槽结构1241内,之后通过沿轴线旋动所述专用工具5即可旋动所述第一锁定件124。同样,对于第二锁定件42亦是如此,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作用结构53还可以是与所述锁紧件12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端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凹槽结构,且所述限位凹槽结构的内径大于所述限位件4的尺寸。将所述专用工具5的限位凹槽结构套设在所述锁紧件12上,之后通过沿轴线旋动所述专用工具5即可旋动所述锁紧件12。
所述作用结构53还可以是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0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凹槽结构,又或是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凸起结构。将所述专用工具5的限位凹槽结构套设在对应的第二凸起结构120上,或将所述专用工具5上的限位凸起结构插入至对应的第二凹槽结构内,之后通过沿轴线旋动所述专用工具5即可旋动所述导向锁紧管11。
本申请的骨折固定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骨折治疗,为骨折复位后提供稳定的临时固定。下面结合图23、图29至图31对本申请骨折固定系统在骨干部位骨折手术中的使用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步:按标准手术流程,消毒铺单;选择合适的接骨板2,并将两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安装在所述接骨板2上,如图29所示;将所述限位件4套设在所述骨针3上,并根据所述骨针3进入骨骼6内的长度来设置所述限位件4在所骨针3上的固定位置,然后将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骨针3之间进行固定,如图23所示;
第二步:按标准手术入路暴露骨折,将所述接骨板2放置在骨骼6的合适部位,如图30所示;然后将其中一个所述骨针3穿入至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的导向锁紧管11内,并用电钻将其植入至骨折一侧的骨骼6上,然后旋动对应导向锁紧装置1的锁紧件12,使对应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并夹紧骨针3;接下来,复位并依靠牵引、复位钳等临时维持骨折对位线,之后将另一个骨针3穿入至另一个所述导向锁紧装置1的导向锁紧管11内,并将其植入至骨折另一侧的骨骼6上,然后旋动对应导向锁紧装置1的锁紧件12,使对应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并夹紧骨针3,如图31所示。骨折两侧的骨针3和导向锁紧装置1与所述接骨板2之间构成一个锁定的结构,初步重建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第三步:按照同样的操作流程,在骨折线两侧打入多个所述骨针3,在骨折两端形成更加可靠的结构,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
第四步:医生通过直视和透视观察骨折复位的质量以及骨折两侧的骨骼6与所述接骨板2的位置关系;当医生发现骨折复位或所述接骨板2位置的质量欠佳,则将对应处导向锁紧装置1的锁紧件12旋松,释放其所夹紧的骨针3,并用电钻将该骨针3从骨骼6中取出;在重新复位骨折或调整接骨板2位置后,用电钻在新的合适位置重新打入骨针3,并旋动对应导向锁紧装置1的锁紧件12夹紧骨针3;再次透过直视和透视观察骨折复位的质量以及骨折两侧的骨骼6与所述接骨板2的位置关系,若质量欠佳,继续重复上述动作调整骨针3的位置,直至骨折复位以及接骨板2位置良好;
第五步:依次拆下各骨针3和导向锁紧装置1,并在每拆下一个骨针3和一个导向锁紧装置1后经所述接骨板2上对应的固定通孔21在骨头上打入直径合适的钉孔、测量孔的深度,然后拧入合适长度的螺钉,完成螺钉与骨针3及导向锁紧装置1的替换;并根据临床需求植入额外的螺钉;
第六步:再次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冲洗创面并确切止血后依次缝合至皮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一、快速地在骨折部位建立初步稳定性,降低骨针固定骨折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医生将接骨板放置在目标骨骼的骨折合适的位置,经导向锁紧装置的导向作用下在骨折两侧分别打入骨针,通过锁紧导向锁紧装置的锁紧件后即可将骨针和接骨板锁定连接,简单快速地在骨折处形成可靠的结构,降低了骨针穿刺固定骨折的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减少了骨针在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发生骨折移位的风险;
二、降低医生应用骨针临时固定骨折的手术风险:骨针上通过设置限位件可以有效地控制骨针打入至骨骼中的长度,降低了骨针刺伤周围血管及神经的发生率;
三、骨针远离骨折断端,避免在骨骼损伤最严重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四、避免了骨针对接骨板放置的影响;
五、缩短了骨针进入髓腔内的长度,使得骨针临时固定骨折技术在髓内钉治疗骨折的应用场景不受限制:在导向锁紧装置的导向和锁定作用下,多根骨针通过接骨板和导向锁紧装置与骨骼形成锁定结构,骨针部分进入髓腔即可有效地临时固定骨折,而限位件可以良好地控制骨针进入髓腔的深度,避免了骨针阻挡髓内钉在髓腔中的放置;
六、多根骨针通过接骨板和导向锁紧装置与骨骼形成锁定结构的稳定性优于多根骨针固定骨折的稳定性,降低了透视以及通过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的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也降低了更换髓内钉、接骨板、外固定架的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的风险;
七、骨针可以指导接骨板和螺钉的位置:当骨针在骨内的位置良好,将骨针依次替换为螺钉;当骨针在骨内的位置欠佳,可以为接骨板及螺钉正确位置的植入提供参照。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向锁紧管(11)和锁紧件(12),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导向锁紧管(11)具有锁紧端(111)和连接端(112),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槽(113),所述条形槽(113)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腔连通,所述条形槽(113)贯穿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所述锁紧件(12)设置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所述锁紧件(12)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2)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锁紧件(12)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所述锁紧件(12)能够被驱动的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沿轴线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12)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沿轴线方向包括柱形腔部(121)和锥形腔部(122),所述柱形腔部(121)与所述锥形腔部(122)的小口径端口连通,所述柱形腔部(121)的孔径小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外径,所述锁紧件(12)通过所述锥形腔部(122)的大口径端口套设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锁紧端(111)上,所述锁紧件(12)能够被驱动的朝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过程中,所述锥形腔部(122)和所述柱形腔部(121)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壁外侧设置有台阶结构(115),所述条形槽(113)贯穿所述台阶结构(115),所述锁紧件(12)位于所述台阶结构(115)的一侧,所述台阶结构(115)的外径大于所述锁紧件(12)的内径,所述锁紧件(12)能够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台阶结构(115)处,且在所述锁紧件(12)移动过程中,所述锁紧件(12)挤压所述台阶结构(115)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2)与所述导向锁紧管(11)之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2)的管壁上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与所述锁紧件(12)的管腔连通,所述锁定孔内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被驱动的顶紧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进而锁定所述锁紧件(12)和所述导向锁紧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卡环(13),所述卡环(13)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所述卡环(13)位于所述锁紧件(12)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一侧,所述锁紧件(12)被驱动的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件(12)驱动所述卡环(13)朝背离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卡环(13)移动过程中,所述卡环(13)能够驱使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靠近端部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凸结构(116),所述卡环(13)位于所述锁紧件(12)和所述卡凸结构(116)之间,所述导向锁紧管(11)锁紧端(111)的管壁能够被收紧至所述卡凸结构(116)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卡环(13)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2)为箍紧件,所述锁紧件(12)套设在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上,所述锁紧件(12)箍紧时能够驱使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连接端(112)的管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
11.一种骨折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接骨板(2)、骨针(3)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导向锁紧装置(1),所述接骨板(2)上设置有固定通孔(21),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连接端(112)与所述固定通孔(2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锁紧管(11)与所述接骨板(2)垂直设置,所述骨针(3)设置于所述导向锁紧管(11)的管腔内,所述锁紧件(12)能够驱使所述锁紧端(111)的管壁向内收紧并夹紧所述骨针(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骨折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针(3)上还设置有限位件(4)。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骨折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专用工具(5),所述专用工具(5)包括手柄(51)和工具杆部(52),所述工具杆部(52)的一端与所述手柄(51)连接,所述工具杆部(52)另一端设置有作用结构(53)。
CN202321113175.4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Active CN219835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3175.4U CN21983567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3175.4U CN21983567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5670U true CN219835670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9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3175.4U Active CN21983567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5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9928B2 (ja) 骨固定システム
US7922727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ystem
RU2601986C2 (ru) Минимально инвазивны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позвоночного столба
US201801469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spine and placing pedicle screws without the use of guide-wires
JP5465787B2 (ja) 髄内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0121271A1 (en) Tenodesis system
US201300129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Vertebral Alignment
KR20070092927A (ko) 경피적 접근 장치 및 뼈 고정 기구 조립체
EP1814476A1 (en) Off-axis anchor guidance system
JP2003210479A (ja) 髄内釘、髄内釘のネジ挿入装置およびネジ挿入方法
JP2010264256A (ja) 骨構造体の安定化用器具及び方法
JP2007252930A (ja) 内固定用締結システム
JP2005537035A (ja) 二股ロックを備えた脊髄ヒップネイル
JP2008519664A (ja) 骨内釘
JPH0528140B2 (zh)
CN219835670U (zh)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CN116965898A (zh) 一种导向锁紧装置及其骨折固定系统
AU2015320351B2 (en) Transosseous ribbon wire devices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devices
CN219661868U (zh) 一种骨折固定装置
CN220158363U (zh) 一种骨针导向锁紧组件及其固定系统
EP3530223B1 (en) Two-way fixing steel plate and bone fixing system
US20190388121A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Connection Device to a Bone
US20210298740A1 (en) Syndesmosis insertion construct
EP3150154B1 (en) Endosseous screw assembly an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id endosseous screw assembly
RU146659U1 (ru)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верхней трет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D110, No. 99 Ren'ai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Kefu Er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B, floor 2, plant 4,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No. 333 Xingpu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 Wei D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