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5479U - 保温杯 - Google Patents

保温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5479U
CN219835479U CN202320871795.8U CN202320871795U CN219835479U CN 219835479 U CN219835479 U CN 219835479U CN 202320871795 U CN202320871795 U CN 202320871795U CN 219835479 U CN219835479 U CN 21983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transparent section
holes
lowe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17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鹰扬
罗青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717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以及杯盖,所述杯盖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杯体的开口端,所述上杯体具有导热功能,所述下杯体具有保温功能,所述上杯体的封闭端与下杯体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杯体可相对于下杯体转动,所述下杯体内密封的嵌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上杯体的封闭端贴合,所述隔热板上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绕上杯体的转动轴线圆周阵列,所述上杯体的封闭端对应若干第一通孔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二通孔,转动所述上杯体可实现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或错位,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便于用户感知水的温度,避免饮水时被烫伤。

Description

保温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保温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当杯体内存放热水时,用户不能打开杯盖就饮用热水,需要打开杯盖冷却一段时间后才能饮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热水倒入杯盖中,待热水在杯盖中冷却后再饮用。前述的饮水方式会导致保温杯内剩余部分的热水也被降温,减弱了保温的效果。为解决前述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08853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一体杯,其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下杯盖和上杯盖,上杯体和下杯体通过下杯盖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上杯盖连接在上杯体的顶部,下杯体具有保温功能,可用于存放热水,饮用热水时将上杯体、下杯盖和下杯体分开,然后将热水由下杯体倒入上杯体,热水在上杯体内降温,将下杯盖盖在下杯体上可对热水进行有效的保温,前述结构的组合一体杯虽然解决了热水保温的问题,但使用方式较为繁琐,为此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保温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温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保温杯,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以及杯盖,所述杯盖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杯体的开口端,所述上杯体具有导热功能,所述下杯体具有保温功能,所述上杯体的封闭端与下杯体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杯体可相对于下杯体转动,所述下杯体内可拆卸式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上杯体的封闭端贴合,所述隔热板上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绕上杯体的转动轴线圆周阵列,所述上杯体的封闭端对应若干第一通孔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二通孔,转动所述上杯体可实现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或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杯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透明段、连接段和杯嘴,所述透明段为透明材质,所述透明段的底端封闭,所述透明段的封闭端与下杯体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透明段可相对于下杯体转动,所述第二通孔成型于透明段的封闭端上,所述隔热板与透明段的封闭端贴合,所述杯盖螺纹连接在杯嘴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段的封闭端背向连接段凸出成型有圆形的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与透明段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第二通孔成型于加厚部内,所述下杯体的开口端朝向上杯体凸出成型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端口向内凸出成型有若干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面呈弧形面,所述第一卡块上的弧形面与透明段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加厚部配合安装在若干第一卡块的弧形面之间,所述加厚部的边缘向外凸出成型有若干第二卡块,转动所述透明段可实现若干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相对应或错位,当若干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相对应时,所述第二卡块贴合于第一卡块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段的外壁呈波浪凹凸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段的外壁设有第一提示图案,所述下杯体的开口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提示环,所述提示环与透明段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提示环的外壁设有第二提示图案,所述第一提示图案可与第二提示图案配合以判断透明段与下杯体是否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杯体的内壁远离自身封闭端的一侧向内凸出成型有凸缘,所述隔热板抵接在凸缘的端面上,所述隔热板靠近下杯体的封闭端的端面上固接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内对应若干第一通孔成型有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堵头密封的嵌设在凸缘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外保温套,所述外保温套套设于下杯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温套的封闭端连接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将滚烫的液体存放于下杯体中,下杯体配合隔热板可对液体保温,沿下杯体转动上杯体可实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导通,当上杯体和下杯体导通后,可将下杯体内的液体导入上杯体,液体可在上杯体内降温,并且用户可通过上杯体感知水的温度,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组合一体杯,饮水时不用拆分上杯体和下杯体,更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杯体的爆炸图。
附图编号说明:1、上杯体,11、透明段,111、第二通孔,112、加厚部,113、第二卡块,114、第一提示图案,12、连接段,13、杯嘴,2、下杯体,21、连接环,211、第一卡块,22、凸缘,3、杯盖,4、隔热板,41、第一通孔,5、提示环,51、第二提示图案,6、密封堵头,61、第三通孔,7、外保温套,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保温杯,包括上杯体1、下杯体2以及杯盖3,上杯体1和下杯体2均呈顶端开口的圆柱形状,上杯体1和下杯体2上下且同轴设置,上杯体1具有导热功能,下杯体2具有保温功能,具体的说,上杯体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明段11、连接段12以及杯嘴13,透明段11采用透明的塑料制成,透明段11的底端封闭,连接段12呈筒型且连接段12为不透明塑料制成,透明段11和连接段12热熔连接,连接段12的顶口内嵌接有杯嘴13,杯嘴13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杯嘴13的外部设有螺纹,杯盖3通过螺纹连接在杯嘴13上,下杯体2为双层不锈钢材质的保温杯体,下杯体2的开口端向上凸出成型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的端口向内凸出成型有两个扇环形状的第一卡块211,两个第一卡块211以180°间隔设置,透明段11的封闭向下凸出成型有圆形的加厚部112,加厚部112与透明段11同轴,加厚部112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一卡块211之间,加厚部112的底边缘向外凸出成型有两个扇环形状的第二卡块113,两个第二卡块113以180°间隔设置,转动透明段11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113与两个第一卡块211相对应或错位,当两个第一卡块211与两个第二卡块113的正投影分别存在相交时,透明段11无法离开下杯体2,此时透明段11仅可沿下杯体2转动,当两个第一卡块211和两个第二卡块113错位时,透明段11可以从下杯体2上去除,当两个第二卡块113与第一卡块211相对应时,第二卡块113贴合于第一卡块211的底部,下杯体2的内壁的上端向内凸出成型有凸缘22,凸缘22的顶端面搭接有不锈钢材质的隔热板4,隔热板4的边缘与下杯体2的内壁贴合,隔热板4的底部胶接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堵头6,密封堵头6嵌设在凸缘22内,隔热板4的上下端面之间通透的成型有四个圆弧形状的第一通孔41,四个第一通孔41绕下杯体2的周向均匀排布,密封堵头6内对应四个第一通孔41成型有四个圆弧形状的第三通孔61,隔热板4的顶端面与加厚部112贴合,加厚部112内对应四个第一通孔41通透的成型有四个圆弧形状的第二通孔111,转动透明段11可实现四个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111相对应或错位,当四个第一通孔41和四个第二通孔111分别对应时,上杯体1和透明段11导通,当四个第一通孔41和四个第二通孔111错位时,上杯体1和下杯体2不导通。
实际使用中,需要对热水保温时,从下杯体2内取出隔热板4,然后将热水倒入下杯体2内,然后安装上隔热板4,然后将上杯体1安装在下杯体2上,需要饮用热水时,转动上杯体1即可实现上杯体1和下杯体2的导通,用户可用过透明段11观察热水的体积,并且用户可通过透明度段11感知热水是否降温。
本实施例中,透明段11的外壁呈波浪凹凸形状,便于转动透明段11。
本实施例中,透明段11的外壁贴有第一提示图案114,第一提示图案114为一根竖线,下杯体2的开口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提示环5,提示环5与透明段11的同轴,提示环5的外壁设有第二提示图案51,第二提示图案51为周向排列在提示环5外壁的两个点,两个点间隔22.5°,当竖线与第一个点对应时,透明段11和下杯体2导通,当竖线与第二个点对应时,透明段11不与下杯体2导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外保温套7,外保温套7为塑料材质,外保温套7套设于下杯体2的外部,进一步的增加了下杯体2的保温性能。
本实施例中,外保温套7的封闭端连接有防滑垫8,增加整个保温杯的防滑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保温杯,包括上杯体(1)、下杯体(2)以及杯盖(3),所述杯盖(3)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杯体(1)的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1)具有导热功能,所述下杯体(2)具有保温功能,所述上杯体(1)的封闭端与下杯体(2)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杯体(1)可相对于下杯体(2)转动,所述下杯体(2)内可拆卸式连接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与上杯体(1)的封闭端贴合,所述隔热板(4)上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一通孔(41),若干所述第一通孔(41)绕上杯体(1)的转动轴线圆周阵列,所述上杯体(1)的封闭端对应若干第一通孔(41)通透的成型有若干第二通孔(111),转动所述上杯体(1)可实现若干所述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111)相对应或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透明段(11)、连接段(12)和杯嘴(13),所述透明段(11)为透明材质,所述透明段(11)的底端封闭,所述透明段(11)的封闭端与下杯体(2)的开口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透明段(11)可相对于下杯体(2)转动,所述第二通孔(111)成型于透明段(11)的封闭端上,所述隔热板(4)与透明段(11)的封闭端贴合,所述杯盖(3)螺纹连接在杯嘴(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段(11)的封闭端背向连接段(12)凸出成型有圆形的加厚部(112),所述加厚部(112)与透明段(11)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第二通孔(111)成型于加厚部(112)内,所述下杯体(2)的开口端朝向上杯体(1)凸出成型有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的端口向内凸出成型有若干第一卡块(211),所述第一卡块(211)的内侧面呈弧形面,所述第一卡块(211)上的弧形面与透明段(11)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加厚部(112)配合安装在若干第一卡块(211)的弧形面之间,所述加厚部(112)的边缘向外凸出成型有若干第二卡块(113),转动所述透明段(11)可实现若干第二卡块(113)与第一卡块(211)相对应或错位,当若干第二卡块(113)与第一卡块(211)相对应时,所述第二卡块(113)贴合于第一卡块(21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段(11)的外壁呈波浪凹凸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段(11)的外壁设有第一提示图案(114),所述下杯体(2)的开口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提示环(5),所述提示环(5)与透明段(11)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提示环(5)的外壁设有第二提示图案(51),所述第一提示图案(114)可与第二提示图案(51)配合以判断透明段(11)与下杯体(2)是否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2)的内壁远离自身封闭端的一侧向内凸出成型有凸缘(22),所述隔热板(4)抵接在凸缘(22)的端面上,所述隔热板(4)靠近下杯体(2)的封闭端的端面上固接有密封堵头(6),所述密封堵头(6)内对应若干第一通孔(41)成型有第三通孔(61),所述密封堵头(6)密封的嵌设在凸缘(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外保温套(7),所述外保温套(7)套设于下杯体(2)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套(7)的封闭端连接有防滑垫(8)。
CN202320871795.8U 2023-04-18 2023-04-18 保温杯 Active CN21983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1795.8U CN2198354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保温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1795.8U CN2198354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保温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5479U true CN219835479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1795.8U Active CN2198354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保温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5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54301A1 (en) Portable and user-friendly multi-functional thermos cup
US20210206539A1 (en) Drinking Tumbler
CN219835479U (zh) 保温杯
CN205697036U (zh) 饮品罐或瓶保冷容器
CN110313778B (zh) 一种保温杯
CN218105509U (zh) 组合式杯子
CN220713575U (zh) 一种保温酒壶
CN213882880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陶瓷茶炉
CN211722660U (zh) 一种新型保温水杯
CN220045503U (zh) 一种陶瓷保温杯
CN214452621U (zh) 防烫纸杯
CN111195040A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保温杯
CN216675453U (zh) 一种多功能焖烧壶
CN207837322U (zh) 新型保温杯
CN214548685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13962835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12788167U (zh) 一种新型暖手保温杯
CN218355554U (zh) 一种冰碛岩茶壶
CN211483902U (zh) 一种多功能的不锈钢水杯
CN204427492U (zh) 一种杯子
CN212394511U (zh) 一种杯子
CN216293686U (zh) 多功能防烫饮品杯
CN212261063U (zh) 一种可防尘且具有防溢结构的感应水杯
CN220529730U (zh) 一种具有陶瓷内胆的真空保温杯
CN108497682A (zh) 一种儿童便携式金属保温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