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3798U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3798U
CN219833798U CN202320923004.1U CN202320923004U CN219833798U CN 219833798 U CN219833798 U CN 219833798U CN 202320923004 U CN202320923004 U CN 202320923004U CN 219833798 U CN219833798 U CN 219833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eted
coil group
wireless charg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30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治
杨祖群
尹明昆
伍松林
陈金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ngk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ngk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ngk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ngk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30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3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3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3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调节机构和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开设有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柱和空心阻尼轴的组合,方便对充电机构高度的调节和角度的旋转,通过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的组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充电方式能够提供高效率的充电,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充电板上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控制器启动两组风扇同步运行带动充电板底部的空气流通,实现对充电板上部组件的降温,能够有效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充电器的便捷性和充电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有线充电器需要与设备之间通过充电线连接,但由于充电线的长度有限,限制了设备的移动范围,并且充电线容易出现断裂、损坏等情况,使用寿命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器采用电磁感应、电磁辐射等原理,不需要与设备之间通过充电线连接,可以实现远距离充电,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和移动性。
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中,存在结构不牢固、内部散热差、安全性低,充电速度慢的缺陷,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中,存在结构不牢固、内部散热差、安全性低,充电速度慢的缺陷,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调节机构和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连接框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线圈组,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盖合连接在连接槽内部,所述充电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充电板的底端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开设有凹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安装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空心阻尼轴,所述底座的底部胶粘有橡胶板,所述底座的后端中部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源适配器,所述空心柱和空心阻尼轴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接线孔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四周皆开设有倒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两组所述风扇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两组风扇之间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孔与连接线的外部尺寸相适配,且连接线穿过凹孔的内部与第一线圈组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无线充电器通过空心柱和空心阻尼轴的组合,方便对充电机构高度的调节和角度的旋转,通过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的组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充电方式能够提供高效率的充电,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充电板上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控制器启动两组风扇同步运行带动充电板底部的空气流通,实现对充电板上部组件的降温,能够有效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机构的第一视角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机构的第二视角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调节机构;101、底座;102、接线孔;103、电源适配器;104、连接孔;105、橡胶板;106、空心柱;107、空心阻尼轴;108、连接线;200、充电机构;201、连接框;202、风扇;203、第一线圈组;204、充电板;205、连接槽;206、第二线圈组;207、盖板;208、第一固定孔;209、控制器;210、第二固定孔;211、温度传感器;212、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调节机构100和充电机构200,充电机构200包括连接框201,连接框20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02,连接框20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线圈组203,连接框20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充电板204,充电板204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205,连接槽2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组206,第二线圈组206的上部设置有盖板207,盖板207盖合连接在连接槽205内部,充电板204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08,第一固定孔208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09,充电板204的底端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0,第二固定孔2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1,连接框201的底部开设有凹孔212,通过第一线圈组203与第二线圈组206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设置,方便第一线圈组203对第二线圈组206产生电磁感应,进而实现对手机的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100包括底座101,底座10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104,连接孔104的内部安装有空心柱106,空心柱10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空心阻尼轴107,底座101的底部胶粘有橡胶板105,底座101的后端中部开设有接线孔102,接线孔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源适配器103,空心柱106和空心阻尼轴107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线108,连接线108与接线孔102之间电性连接,通过空心阻尼轴107的设置,方便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空心柱106的设置,方便进行角度的旋转调节。
进一步的,底座101的四周皆开设有倒角结构,通过底座101的四周皆开设有倒角结构,避免底座101的边缘划伤人员手部。
进一步的,第一线圈组203与第二线圈组206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两组风扇202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控制器209与温度传感器211之间电性连接,控制器209与两组风扇202之间无线连接,通过控制器209和第二固定孔210以及两组风扇202的设置,方便对温度监测达到预设的报警值时,启动两组风扇202对连接槽205的顶部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凹孔212与连接线108的外部尺寸相适配,且连接线108穿过凹孔212的内部与第一线圈组203之间电性连接,通过连接线108穿过凹孔212的内部与第一线圈组203之间电性连接的设置,方便对第一线圈组203的工作控制。
工作原理:
当充电时,将手机放置于盖板207的上表面,将电源适配器103接通电源,此时电能通过连接线108传输到第一线圈组203,第一线圈组203带动与其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的第二线圈组206产生电磁感应,将电能无线传递给盖板207上的手机进行充电,当充电过程中,温度传感器211监测到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值时,此时通过控制器209启动两组风扇202同步运转,实现充电板204底部的空气流通,进而实现对充电板204上部进行降温,到此操作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调节机构(100)和充电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200)包括连接框(201),所述连接框(20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02),所述连接框(20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线圈组(203),所述连接框(20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充电板(204),所述充电板(204)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205),所述连接槽(2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组(206),所述第二线圈组(206)的上部设置有盖板(207),所述盖板(207)盖合连接在连接槽(205)内部,所述充电板(204)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08),所述第一固定孔(208)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09),所述充电板(204)的底端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0),所述第二固定孔(2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1),所述连接框(201)的底部开设有凹孔(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0)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104),所述连接孔(104)的内部安装有空心柱(106),所述空心柱(10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空心阻尼轴(107),所述底座(101)的底部胶粘有橡胶板(105),所述底座(101)的后端中部开设有接线孔(102),所述接线孔(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源适配器(103),所述空心柱(106)和空心阻尼轴(107)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线(108),所述连接线(108)与接线孔(102)之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四周皆开设有倒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203)与第二线圈组(206)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两组所述风扇(202)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控制器(209)与温度传感器(2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09)与两组风扇(202)之间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212)与连接线(108)的外部尺寸相适配,且连接线(108)穿过凹孔(212)的内部与第一线圈组(203)之间电性连接。
CN202320923004.1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19833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04.1U CN21983379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04.1U CN21983379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3798U true CN21983379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3004.1U Active CN219833798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3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2741U (zh) 一种高原环境用高效能光伏控制逆变一体机
CN21983379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1260634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太阳能路灯
CN111525430A (zh) 智能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
CN213485489U (zh) 一种多层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216006956U (zh) 一种可移动式大型扭王字块浇筑平台
CN209881909U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监控设备
CN21218365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用监控装置
CN211925605U (zh) 一种自充电感应式安防灯
CN220354897U (zh) 一种会议用摄像头的调节结构
CN206931438U (zh) 一种节能型电梯控制变压器
CN215648030U (zh) 一种用于线路故障识别的无线检测单元
CN217777195U (zh) 一种具有调位机构的泡沫切割机
CN212724118U (zh) 智能停车控制装置
CN218244034U (zh) 一种智能建筑的集成管理控制装置
CN216079089U (zh) 一种人工智能监控设备
CN21345994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1119532U (zh) 一种设有过温保护装置的电陶炉
CN218216748U (zh) 一种具有感应线圈的充电装置
CN212084483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光原理实验装置
CN220508887U (zh) 一种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CN21095057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视频会议终端
CN21483525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用的信号塔信号扩散装置
CN216248519U (zh) 一种监控镜头稳定调焦装置
CN220874409U (zh) 一种具有防冻保温效果的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