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808U - 唤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唤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1808U
CN219831808U CN202320637796.6U CN202320637796U CN219831808U CN 219831808 U CN219831808 U CN 219831808U CN 202320637796 U CN202320637796 U CN 202320637796U CN 219831808 U CN219831808 U CN 219831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rt
wak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77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77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1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1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1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唤醒装置,所述唤醒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均包括数据接收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二模块。根据一些实施例,可利用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去唤醒另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低功耗设备。

Description

唤醒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唤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低功耗性能非常关键和重要。
为保证低功耗,当当低功耗设备在用户不操作或者设备不需要进行操作时,系统会进入低功耗模式,也即休眠状态,当设备进入休眠状态后,存在多种唤醒方式。
例如,利用低功耗设备的主控芯片接收外部的中断事件唤醒,比如,触摸屏幕,app上操作或按某个按键等,主控接收到这些事件后从休眠状态唤醒并进行相应的指令操作。又例如,通过设置定时休眠和唤醒。
为了在休眠时,低功耗设备的主控芯片能够检测到外部的中断事件,必须保证在低功耗设备休眠的时候,上报中断事件的部分处于工作状态,否则不会正确发出中断唤醒信号。在实际应用中,低功耗设备的主控芯片中用于接收中断唤醒事件的相关管脚检测需要处于工作状态而非休眠状态,从而使得中断唤醒事件能够唤醒低功耗设备。
在另一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低功耗设备的主控芯片的两个管脚在正常工作时,作为普通的串口和上位机通信。当无数据传输时,低功耗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同时,主控芯片端将串口设置为中断IO口,在接收到上位机的低电平时,主控唤醒而正常工作。
综上可见,低功耗设备需要接收来自用户或外部控制器(如上位机)的唤醒时间,需要低功耗设备的部分管脚或上位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且当低功耗设备的数据传输接口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图1所示的方法便不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唤醒装置,以解决当低功耗设备的数据传输接口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功能时,如何唤醒该低功耗设备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唤醒装置,所述唤醒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均包括数据接收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二模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第一二极管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一模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第二二极管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接地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还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利用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去唤醒另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当电连接的两个低功耗设备的其中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支持深度唤醒功能,通过将支持深度唤醒功能的数据传输接口电连接至另一个低功耗设备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从而唤醒该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唤醒装置电路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种唤醒装置结构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唤醒装置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显示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组元、材料、装置或操作等。在这些情况下,将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如前所述,对于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低功耗性能非常关键和重要。因此,为保证低功耗,当低功耗设备在用户不操作或者设备不需要进行操作时,系统会进入低功耗模式,也即休眠状态,当设备进入休眠状态后,存在多种唤醒方式。但现有的唤醒方法,需要低功耗设备的部分管脚或者上位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且无法唤醒数据传输接口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功能的低功耗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利用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去唤醒另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当电连接的两个低功耗设备的所有数据传输接口都不支持深度唤醒功能时,利用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唤醒该低功耗设备。当电连接的两个低功耗设备的其中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支持深度唤醒功能,通过将支持深度唤醒功能的数据传输端口电连接至另一个低功耗设备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从而唤醒该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只需为数据传输端口不支持深度唤醒的低功耗设备增加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即可通过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低功耗设备唤醒该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种唤醒装置结构框图,下面以图2为例,对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种唤醒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唤醒装置包括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且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均包括数据接收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第二模块120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其中,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和第二模块120的数据接收端口电连接,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110和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中将数据发送端口和数据接收端口统一称为数据传输接口。当需要将数据发送端口和数据接收端口区分描述时,则将数据传输接口具体描述为数据发送端口或数据接收端口。
当第二模块120的数据接收接口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如图2所示,将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和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其中,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第二模块120。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第一二极管电连接至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其中,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电连接至第二模块120的电源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还配置为向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例如,当第二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若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高电平时,此时第一二极管不能导通,由于第一二极管和第二模块120的电源端电连接,因此,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仍旧为高电平状态,第二模块120仍为休眠状态。若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低电平时,第一二极管导通,第二模块1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处于低电平状态,从而可以唤醒第二模块120。此时,若第一模块110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高电平时,第二模块120的二极管不能导通,第二模块120处于工作状态,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
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当低功耗设备休眠时,且数据接收接口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通过在该低功耗设备中增加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并电连接至另一个低功耗设备的数据发送端口,从而实现了利用另一个低功耗设备的深度休眠唤醒该低功耗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的数据接收端口都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在图2的基础上,第一模块110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并将第一模块11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第一模块11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第一模块110。其中,第一模块11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电连接至第二模块120的电源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第一模块110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第一模块110和第二模块120进行串口通信。
如前所述,当第一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若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高电平信号时,此时第二二极管不能导通。由于第二二极管和第一模块110的电源端电连接,因此,第一模块11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仍旧为高电平状态,第一模块110仍为休眠状态。若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二二极管导通,第一模块11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处于低电平状态,从而可以唤醒第一模块110。此时,若第二模块120的数据发送端口发送的为高电平时,第二二极管不能导通,第二模块120处于工作状态,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至第二模块的接地端。
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当低功耗设备休眠时,且其所有数据接收端口都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通过在每个低功耗设备增加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并电连接至另一个低功耗设备的数据发送端口,从而实现了低功耗设备的互相深度休眠唤醒。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两个低功耗模块之间正常工作时通过UART进行通信,若低功耗模块1的MCU1和低功耗模块2的MCU2的UART接口的其中一个管脚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例如,串口接收RX管脚),如图4所示,为MCU2增加一个支持深度唤醒的GPIO管脚,即可通过低功耗模块1唤醒低功耗唤醒模块2。
如图4所述,当串口总线(例如,UARTO_RX)在无数据传输时,其信号为高电平。两模块间通信的串口在正常工作的时候为通信串口,当双方都进入休眠状态后,低功耗模块2的MCU2的串口接收RX不支持休眠唤醒功能,但低功耗模块2的MCU2的其中一个GPIO管脚支持深度休眠唤醒,将串口RX管脚接到此GPIO管脚上,且外部增加上拉电阻(例如,20千欧)和二极管。
当无唤醒时,即UART上无数据传输时,低功耗模块1发送的UART0_RX信号为高电平,二极管不能导通,GPIO管脚为高电平,依旧保持为无唤醒事件;当有唤醒事件时,低功耗模块1发送的UART0_RX信号为低电平,此时二极管导通,GPIO管脚的电平为低电平,即认为为唤醒事件发生,从而唤醒模块2。
可扩展地,若低功耗模块1和低功耗模块2的两个串口通信的管脚都不支持深度休眠唤醒时,也可如图5替代图4的方式解决。
为便于说明,虽然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都以包括两个低功耗模块的唤醒装置进行说明,但本申请的唤醒方式并不对低功耗模块的数量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于两个低功耗模块的应用中,两个或更多个低功耗模块组合成了一个唤醒装置。在待机的时候,低功耗模块分别进入休眠状态,当其中有唤醒事件时,可以互相唤醒并同步状态,例如,利用低功耗模块1唤醒低功耗模块2,然后再利用低功耗模块2唤醒低功耗模块3。依次类推,从而唤醒所有休眠的低功耗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指纹开门时,门锁锁控唤醒并处理开门,同时唤醒门锁保活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即可同步处理相应信息,比如,推送指纹开门记录信息。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均包括数据接收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二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第一二极管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其中,
所述第二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一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第二二极管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电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电源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模块的接地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还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的数据发送端口配置为向所述第一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CN202320637796.6U 2023-03-23 2023-03-23 唤醒装置 Active CN219831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7796.6U CN2198318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唤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7796.6U CN2198318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唤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1808U true CN21983180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4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7796.6U Active CN2198318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唤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1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7575B2 (en) Low power mode for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CN10446104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54817C (zh)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远程唤醒方法与装置
US20040266386A1 (en)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with prompt wake-up function
EP3719761A1 (en) Smart lock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smart lock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225316A (zh) 一种电子钥匙低功耗供电方案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CN101581964B (zh) 计算机系统及外围设备驱动方法
WO2018157689A1 (zh) 一种实现蓝牙安全设备低功耗待机的方法及蓝牙安全设备
CN1991683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1089773A (zh) 控制计算机装置开机或关机的系统与方法
CN201867678U (zh) 在休眠下可降低耗电量的计算机主机板
CN102957811A (zh) 一种具有定时唤醒功能的射频sim卡及实现方法
CN214670566U (zh) 一种计算机唤醒电路及计算机
CN114035477A (zh)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9831808U (zh) 唤醒装置
US6557063B1 (en) Power conservation with a synchronous master-slave serial data bus
CN110990066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睡眠唤醒方法
CN101576765B (zh) 用以控制电子装置关机的方法、元件以及电路板
CN203117961U (zh) 死机监测和复位装置
CN101261534B (zh) 双向无线周边装置的省电方法
CN103777973A (zh) 电脑装置及其唤醒方法
CN108181983B (zh) 具有控制器进入低功率模式的电子设备
CN101667116A (zh) 一种手机操作系统及其睡眠后的控制方法
CN114115450A (zh) 用于电源管理的扩充基座
CN106814836A (zh) 节能方法及应用该节能方法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