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493U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31493U CN219831493U CN202320480015.7U CN202320480015U CN219831493U CN 219831493 U CN219831493 U CN 219831493U CN 202320480015 U CN202320480015 U CN 202320480015U CN 219831493 U CN219831493 U CN 219831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spacer element
- image side
- optical imaging
- imaging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3<EP12/CT2+Y2/X2<6,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成像功能的要求日渐提高,例如,通过对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学设计,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同时满足小头部和大视场角的特性。
为了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满足小头部和大视场角的特性,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往往具有较大的外径,较大外径的设置易在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处形成大段差结构,同时,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需采用表面形状弯曲较大的设计,并且因形状弯曲较大的设计在组立时较为敏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这些敏感透镜以及敏感透镜处的间隔元件易存在不合理性,这些不合理性会对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或者其它问题的光学成像镜头。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3<EP12/CT2+Y2/X2<6,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12/EP23<4,EP23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6<(d0m-d0s)/Y2<16,其中,d0s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34/(T34+T45)<4.5,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D4m-D2m)/EPD<3,其中,D2m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EPD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光学成像镜头满足:4<EP12/X1+EP34/X2<7,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Y1/X1<3,其中,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Y2/X2<3.5。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12/Y1<2.5,其中,Y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12/X1<3,其中,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5<EP34/Y2<2.5,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X1/CT2+X2/CT4<3,其中,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针对在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处均存在大段差结构的光学成像镜头,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在对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距离进行限制的同时将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I(即,第四间隔元件物侧面中的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那一部分表面)的径向距离与轴向距离的比值约束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均具有合理的弯曲程度,有助于提高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在本文中,用语“承靠面I”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像侧面中的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接触的那一部分表面;用语“承靠面II”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物侧面中的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那一部分表面;用语“承靠面III”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物侧面中的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那一部分表面。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镜筒包括物侧端面、像侧端面、外环面和内环面,其中,内环面呈阶梯状,并且内环面的内径自物侧至像侧依次增大。五片式透镜组可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包括置于镜筒内的间隔元件组,间隔元件组可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部分接触,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部分接触,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部分接触。
光学成像镜头在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处均形成大段差结构,并且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因采用表面形状弯曲较大的设计而在组立时较为敏感,因此,当这些敏感透镜以及敏感透镜处的间隔元件设置不合理性时,会严重影响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在一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可以满足:3<EP12/CT2+Y2/X2<6,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在对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距离进行限制的同时将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I的径向距离与轴向距离的比值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均具有合理的弯曲程度,有助于提高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改善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其他的示例中,间隔元件组还可以包括第三间隔元件,其中,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部分接触。合理使用间隔元件能够有效规避杂光风险,减少对像质的干扰,进而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EP12/EP23<4,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23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将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异常弯曲,提高第二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并且可保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6<(d0m-d0s)/Y2<16,其中,d0s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光学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处存在大段差结构,并且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外径相近,因此,第四透镜的外径与镜筒的像侧面的内径相关。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在使得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具有大弯曲结构的同时对第四透镜的外径以及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进行约束,有助于第四透镜成型,并提高镜筒的强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EP34/(T34+T45)<4.5,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均只有一个间隔元件,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使得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比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所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之和要大,保证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具有较大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从而保证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处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同时配合在镜筒和第四透镜之间设计辅助承靠,并且保证辅助承靠的接触位置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的承靠位置平齐,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D4m-D2m)/EPD<3,其中,D2m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EPD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在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较小的入瞳直径的同时对第二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进行约束,保证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外径被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在确保光学成像镜头被配置为小头广角镜头的前提下,提高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管控光学成像镜头轴向和径向的结构比例,以满足成型与组立可行性的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4<EP12/X1+EP34/X2<7,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有效管控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提高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同时配合双辅助承靠结构,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并改善光学成像镜头的信赖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0<Y1/X1<3,其中,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将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的径向距离与轴向距离的比值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有效管控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提高第二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同时配合辅助承靠设计,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Y2/X2<3.5,其中,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将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I的径向距离与轴向距离的比值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有效管控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提高第四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同时配合辅助承靠设计,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EP12/Y1<2.5,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将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的比值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具有合理的弯曲程度,同时配合辅助承靠结构,并且保证辅助承靠的接触位置与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承靠位置平齐,减小第二透镜的变形风险,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EP12/X1<3,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光学成像镜头在第二透镜处存在大段差结构,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的轴向距离小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的轴向距离,以使得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向第三透镜弯曲实现承靠。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在对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距离进行限制的同时将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顶点到承靠面II的轴向距离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第二透镜的机构部分具有合理的弯曲程度,有助于提高第二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并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0.5<EP34/Y2<2.5,其中,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将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的比值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具有合理的弯曲程度,同时配合辅助承靠结构,并且保证辅助承靠的接触位置与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承靠位置平齐,减小第四透镜的变形风险,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可以满足:1<X1/CT2+X2/CT4<3,其中,X1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X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通过控制上述条件式,能够在将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机构部分的弯曲程度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同时对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中厚进行约束,在保证透镜成型的前提下,提高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强度,同时配合辅助承靠设计,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五片透镜和四个间隔元件。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以及各间隔元件的参数,能够提高透镜的成型可行性,并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成像品质以及信赖性。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和间隔元件的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2所示,光学成像镜头1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1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1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实施例/参数 | D2m | D4m | d0s | d0m | X1 | EP12 | Y1 | EP23 |
1 | 3.890 | 6.430 | 1.820 | 6.760 | 0.400 | 0.830 | 0.520 | 0.280 |
实施例/参数 | X2 | EP34 | Y2 | EPD | CT2 | T34 | CT4 | T45 |
1 | 0.250 | 0.700 | 0.740 | 1.313 | 0.286 | 0.030 | 0.300 | 0.326 |
表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1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2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2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2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2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实施例/参数 | D2m | D4m | d0s | d0m | X1 | EP12 | Y1 | EP23 |
2 | 4.250 | 6.430 | 1.820 | 6.700 | 0.280 | 0.790 | 0.510 | 0.310 |
实施例/参数 | X2 | EP34 | Y2 | EPD | CT2 | T34 | CT4 | T45 |
2 | 0.350 | 0.700 | 0.720 | 1.382 | 0.310 | 0.052 | 0.270 | 0.379 |
表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2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4所示,光学成像镜头3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3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3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3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实施例/参数 | D2m | D4m | d0s | d0m | X1 | EP12 | Y1 | EP23 |
3 | 4.100 | 6.430 | 1.800 | 6.800 | 0.220 | 0.630 | 0.480 | 0.380 |
实施例/参数 | X2 | EP34 | Y2 | EPD | CT2 | T34 | CT4 | T45 |
3 | 0.220 | 0.770 | 0.610 | 1.255 | 0.309 | 0.030 | 0.309 | 0.189 |
表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3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4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4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4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4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实施例/参数 | D2m | D4m | d0s | d0m | X1 | EP12 | Y1 | EP23 |
4 | 4.100 | 6.430 | 1.730 | 6.700 | 0.300 | 0.750 | 0.480 | 0.300 |
实施例/参数 | X2 | EP34 | Y2 | EPD | CT2 | T34 | CT4 | T45 |
4 | 0.340 | 0.870 | 0.550 | 1.255 | 0.309 | 0.030 | 0.309 | 0.189 |
表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4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6所示,光学成像镜头5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5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5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5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5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600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五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五片式透镜组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具有屈光力。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和第四间隔元件P4,间隔元件可阻拦成像过程中的多余光线进入至下一透镜,同时使得透镜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增强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6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基本参数可例如包括D2m、D4m、d0s、d0m、X1、EP12、Y1、EP23、X2、EP34、Y2、EPD、CT2、T34、CT4和T45,表6所列出的部分基本参数按照图1所示的标注方法来测量得到,并且表6所列出的基本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实施例/参数 | D2m | D4m | d0s | d0m | X1 | EP12 | Y1 | EP23 |
6 | 3.510 | 6.430 | 1.730 | 6.800 | 0.240 | 0.600 | 0.470 | 0.240 |
实施例/参数 | X2 | EP34 | Y2 | EPD | CT2 | T34 | CT4 | T45 |
6 | 0.260 | 0.670 | 0.410 | 1.313 | 0.286 | 0.030 | 0.300 | 0.326 |
表6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表6中的一些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X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1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EP23表示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X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表示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Y2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CT2表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表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4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T45表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综上,实施例1至6的条件式满足表7中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 1 | 2 | 3 | 4 | 5 | 6 |
EP12/CT2+Y2/X2 | 5.861 | 4.606 | 4.809 | 4.042 | 4.568 | 3.674 |
EP12/EP23 | 2.964 | 2.548 | 1.658 | 2.500 | 3.240 | 2.500 |
(d0m-d0s)/Y2 | 6.676 | 6.778 | 8.197 | 9.036 | 15.091 | 12.366 |
EP34/(T34+T45) | 1.969 | 1.627 | 3.510 | 3.966 | 1.800 | 1.884 |
(D4m-D2m)/EPD | 1.935 | 1.578 | 1.857 | 1.857 | 1.935 | 2.224 |
EP12/X1+EP34/X2 | 4.875 | 4.821 | 6.364 | 5.059 | 5.252 | 5.077 |
Y1/X1 | 1.300 | 1.821 | 2.182 | 1.600 | 0.884 | 1.958 |
Y2/X2 | 2.960 | 2.057 | 2.773 | 1.618 | 1.737 | 1.577 |
EP12/Y1 | 1.596 | 1.549 | 1.313 | 1.563 | 2.132 | 1.277 |
EP12/X1 | 2.075 | 2.821 | 2.864 | 2.500 | 1.884 | 2.500 |
EP34/Y2 | 0.946 | 0.972 | 1.262 | 1.582 | 1.939 | 1.634 |
X1/CT2+X2/CT4 | 2.231 | 2.201 | 1.422 | 2.068 | 2.136 | 1.706 |
表7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五片式透镜组,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间隔元件组,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置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以及
镜筒,所述五片式透镜组和所述间隔元件组置于所述镜筒中,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3<EP12/CT2+Y2/X2<6,
其中,EP12为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和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X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Y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12/EP23<4,
其中,EP23为所述第二间隔元件和所述第三间隔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6<(d0m-d0s)/Y2<16,
其中,d0s为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m为所述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EP34/(T34+T45)<4.5,
其中,EP34为所述第三间隔元件和所述第四间隔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T34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D4m-D2m)/EPD<3,
其中,D2m为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为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EPD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4<EP12/X1+EP34/X2<7,
其中,EP34为所述第三间隔元件和所述第四间隔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X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0<Y1/X1<3,
其中,X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Y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Y2/X2<3.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EP12/Y1<2.5,
其中,Y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接触位置的最小垂轴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EP12/X1<3,
其中,X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5<EP34/Y2<2.5,
其中,EP34为所述第三间隔元件和所述第四间隔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X1/CT2+X2/CT4<3,
其中,X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径顶点至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80015.7U CN219831493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光学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80015.7U CN219831493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光学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31493U true CN219831493U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827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80015.7U Active CN219831493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光学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31493U (zh) |
-
2023
- 2023-03-07 CN CN202320480015.7U patent/CN2198314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75480B2 (en) | Imaging lens system | |
US8000030B2 (en) | Imaging lens assembly | |
US8089704B2 (en) | Imaging lens assembly | |
CN109828346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456487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9831493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8625479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8601564U (zh) | 光学摄像系统 | |
CN216792564U (zh) | 摄影镜头 | |
CN218601551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8630326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9533490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7181312U (zh) | 摄像镜头 | |
CN114442279B (zh) | 成像系统 | |
CN117631230A (zh) | 光学摄像系统 | |
CN118068538A (zh) | 光学透镜系统 | |
CN114545605A (zh) | 成像镜片组 | |
CN117930462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