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8113U -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8113U
CN219828113U CN202321099034.1U CN202321099034U CN219828113U CN 219828113 U CN219828113 U CN 219828113U CN 202321099034 U CN202321099034 U CN 202321099034U CN 219828113 U CN219828113 U CN 219828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solid wall
spigot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90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国
蔡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s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s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s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s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90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8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8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8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包括实壁管主体,所述实壁管主体包括承口和插口,所述承口和插口为螺纹连接,所述承口上设置有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所述第一管壁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管壁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实壁管主体上设置有紧固圈,所述紧固圈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所述紧固圈上设置有观察口,实壁管主体和紧固圈之间形成与观察口相匹配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变色层,紧固圈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便于增强插口和承口的密封性,减少插口和承口连接处溢水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聚乙烯实壁排水管进行排污管道的铺设,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具有连接可靠、低温抗冲击力好、抗应力强、耐腐蚀、耐老化、耐磨性好等特点,为铺设排污管道的优选管道。
为增加排污管道的铺设效率,一般使用拼接式的聚乙烯实壁排水管,排污管道由多根长度短的聚乙烯实壁排水管组成,多根长度短的聚乙烯实壁排水管拼接成长度长的聚乙烯实壁排水管,不仅能够增加管道铺设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因路线过长导致聚乙烯实壁排水管长度不够的情况。
现有的拼接式聚乙烯实壁排水管一般包括插口和承口,插口和承口螺纹连接,插口和承口仅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较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867874U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拉顶实壁排水管,通过在插口和承口之间设置密封圈,减少插口和承口之间溢水的情况,但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密封圈损坏等情况,还是容易从插口和承口的连接处溢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便于增强插口和承口的密封性,减少插口和承口连接处溢水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包括实壁管主体,所述实壁管主体包括承口和插口,所述承口和插口为螺纹连接,所述承口上设置有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所述第一管壁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管壁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实壁管主体上设置有紧固圈,所述紧固圈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圈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实壁管主体和紧固圈之间形成与观察口相匹配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变色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圈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所述紧固圈上还设置有与导流槽相匹配的集水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槽和集水壶相通,所述导流槽和集水壶为螺纹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圈和实壁管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圈上设置有一对连接耳,一对所述连接耳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耳上安装有与通孔相匹配的紧固组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插接在通孔内,所述螺栓和螺母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便于增强插口和承口的密封性,减少插口和承口连接处溢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的半剖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第一状态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紧固圈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实壁管主体,101-承口,1011-第一管壁,1012-第二管壁,102-插口,2-紧固圈,201-观察口,202-导流槽,203-连接耳,2031-通孔,3-螺栓,4-螺母,5-密封垫,6-变色层,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集水壶,901-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一:
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包括实壁管主体1,实壁管主体1包括承口101和插口102,承口101和插口102为螺纹连接。
具体的,实壁管主体1的一端设置承口101,实壁管主体1远离承口101的一端设置插口102,其中一根实壁管主体1的承口101与另外一根实壁管主体1的插口102进行螺纹连接,从而能够使多根实壁管主体1进行组装拼接。
参图2所示,承口101上设置有第一管壁1011和第二管壁1012,第一管壁1011垂直于水平面,第二管壁1012平行于水平面,即第一管壁1011和第二管壁1012相互垂直。
参图2所示,第一管壁101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第二管壁1012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承口101与插口102螺纹连接,当插口102与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均接触时,插口102、承口101、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当插口102继续向前拧时,第一密封腔内的空气被挤压,第一密封腔内的气体被挤压,形成高压空间,直到第一管壁1011和插口102接触。第一密封腔内的高压气体使承口101和插口102向两侧具有一定的推力,即第一密封腔内的高压气体能够使承口101和插口102分别具有一定远离对方的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承口101和插口102螺纹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由于实壁管主体1具有一定的硬度,第一密封腔内的高压气体不会影响实壁管主体1,不会导致气体压力过大造成实壁管主体1产生形变的情况,第一密封腔内的高压气体的作用类似弹簧垫片,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承口101和插口102因震动而松脱的情况。
参图1~图3所示,实壁管主体1上设置有紧固圈2,紧固圈2位于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紧固圈2能够进一步增强承口101和插口102之间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承口101和插口102松脱的可能性。
具体的,紧固圈2上设置有一对连接耳203,一对连接耳203上均开设有通孔2031,连接耳203上安装有与通孔2031相匹配的紧固组件。紧固组件能够将一对连接耳203紧固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对承口101和插口102的固定。
更进一步的,紧固组件包括螺栓3和螺母4,螺栓3插接在通孔2031内,螺栓3和螺母4为螺纹连接。通过拧紧螺栓3和螺母4则能够对紧固圈2紧固,增加承口101和插口102连接的稳定性。
参图1所示,紧固圈2和实壁管主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5,密封垫5能够增加承口101和插口102的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还能够防滑,便于在实壁管主体1上安装紧固圈2。
参图3所示,紧固圈2上设置有观察口201,实壁管主体1和紧固圈2之间形成与观察口201相匹配的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有变色层6,通过观察口201能够观察到变色层6的情况。变色层6遇到水后会变色,通过变色能够提醒工作人员有可能发生泄漏。
具体的,变色层6具体可以为吸水棉和遇水变色材料,吸水棉铺设变色层6内靠近实壁管主体1的一端,变色材料铺设在吸水棉和观察口201之间。当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发生泄漏之后,洗水棉吸水,然后水与遇水变色材料接触,从而导致遇水变色材料变色。
更进一步的,遇水变色材料具体可以为过氧化钠、无水硫酸铜、无水氯化钴其中的一种,当氧化钠、无水硫酸铜、无水氯化钴雨水后都会在颜色上产生变化,从而提醒工作人员。
由于遇水变色材料位于封闭的空间内,外部的湿气不易进入到封闭腔内,因此变色层6遇水变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使用时,参图1所示,将承口101插入插口102中,然后进行螺纹连接,直至第一管壁1011与插口102接触,承口101、插口102、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形成的第一密封腔内形成高压气体,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承口101和插口102因震动而松脱的情况。然后再将紧固圈2内放置变色层6,将紧固圈2套接在实壁管主体1上,使变色层6位于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然后进行紧固即可。通过观察口201能够观察到变色层6的情况,从而能够判断承口101和插口102的连接处是否有漏水的情况。
同时,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也能够起到密封承口101和插口102接缝处的作用,减少实壁管主体1内的水从承口101和插口102接缝处流出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实壁管主体1埋在地下使用时,实壁管主体1在铺设完毕后,都会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判断承口101和插口102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定,不会溢水,测试完成后才会进行埋管等处理。
实施例二:
参图4~图5所示,紧固圈2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202,导流槽202位于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当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漏水后,水能够随着导流槽202流动。紧固圈2上还设置有与导流槽202相匹配的集水壶9,水最终流入集水壶9内,通过集水壶9内的水,能够判断出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是否漏水。
具体的,导流槽202和集水壶9相通,导流槽202和集水壶9为螺纹连接。集水壶9位于远离连接耳203的一端,在安装紧固圈2时,连接耳203朝上安装,集水壶9位于连接耳203的正下方,当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漏水,水因重力的原因顺着导流槽202流入集水壶9中,从集水壶9中的水的多少能够判断出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是否漏水。
优选的,集水壶9的下端还设置有压力阀,如果集水壶9内的压力过大,压力能够将压力阀顶开,使集水壶9内的水流出。
参图5所示,集水壶9上还设置有可视窗901,通过可视窗901能够观察到集水壶9内部的情况。
优选的,集水壶9也可以是透明壶体。
即在实壁管主体1裸露在外时,可以通过可视化的集水壶9内部水量的多少,从而判断承口101和插口102的接缝处是否漏水。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包括实壁管主体,所述实壁管主体包括承口和插口,所述承口和插口为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上设置有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所述第一管壁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管壁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管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壁管主体上设置有紧固圈,所述紧固圈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实壁管主体和紧固圈之间形成与观察口相匹配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变色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承口和插口的接缝处,所述紧固圈上还设置有与导流槽相匹配的集水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和集水壶相通,所述导流槽和集水壶为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和实壁管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上设置有一对连接耳,一对所述连接耳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耳上安装有与通孔相匹配的紧固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插接在通孔内,所述螺栓和螺母为螺纹连接。
CN202321099034.1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Active CN219828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9034.1U CN21982811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9034.1U CN21982811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8113U true CN219828113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9034.1U Active CN21982811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8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5985U (zh) 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结构
CN219828113U (zh) 一种聚乙烯实壁排水管
CN210440777U (zh) 一种建筑排水防渗漏连接件
CN109654315A (zh) 一种管道连接头
CN111594670B (zh) 一种防漏管道连接管
CN207279077U (zh) 污水管道连接装置
US7530122B2 (en) Apparatus for waste line cleanout
KR20120101845A (ko) 삼방 볼 밸브
KR20110124912A (ko) 합성수지관과 금속관 연결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16885B1 (ko) 농업용 관체 연결구
CN104405976A (zh) 地表浅埋式管连接结构
CN201093139Y (zh) 一种金属增强聚乙烯复合承插接头
CN210566870U (zh) 一种水管快速接头
CN201377645Y (zh) 一种卡压式金属管件
CN111795226A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CN207246625U (zh) 一种软管与设备的连接头和连接系统
CN205424169U (zh) 防漏型连接管道结构
CN202501148U (zh) 排水管道系统移位用弯头
CN205503031U (zh) 一种石油钻采用连接套管
CN106499886A (zh) 一种组合多重密封卡套
CN209818960U (zh) 一种给排水施工用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CN204756238U (zh) 一种沐浴软管
CN220688369U (zh) 一种快插式pe排水管
CN214037161U (zh) 一种穿墙管道封堵结构
CN218645026U (zh) 一种具有防泄漏结构的pvc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