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970U -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26970U CN219826970U CN202321194018.0U CN202321194018U CN219826970U CN 219826970 U CN219826970 U CN 219826970U CN 202321194018 U CN202321194018 U CN 202321194018U CN 219826970 U CN219826970 U CN 219826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arburization
- box
- groove
- tail gas
- integrated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261 decarbu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3738 black carb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262 de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碳箱和脱碳腔,所述脱碳箱左端安装有进气连接管,且脱碳箱右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脱碳箱上端轴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脱碳箱构成旋转结构,所述脱碳箱内部开设有脱碳腔。该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快拆式脱黑炭组件固定结构,能够在解除密封盖固定的同时接触对多组脱黑炭组件的固定,在开启密封盖的同时,能够快速取出脱黑炭组件进行更换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设置尾气排气管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船舶的多种排气管规格,便于直接安装,无需使用到转接管等配件,使用过成本更低,且固定便捷,能够快速应用至船舶尾气的脱碳使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随着世界船舶总吨位和数量的增长,导致船舶废气污染物排量巨大,柴油机排除的尾气中的黑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而现有的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炭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724454U的一种新型柴油工程机械尾气净化装置,但现有的柴油机尾气处理设备通常体积较大,不便于应用于船舶的尾气处理,且该柴油尾气处理设备过滤组件的更换不方便,更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影响到净化、脱碳的正常运作,同时该装置进气管无法与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连接,若应用于船舶,因不同型号船舶的尾气管直径不同,需要配比专用的转接管进行连接,不仅增加使用成本还增加了使用的难度。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柴油尾气净化、脱碳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应用于船舶的尾气处理,且因船舶的尾气管直径不同,该装置与尾气管连接时可能还需要转接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碳箱和脱碳腔:
所述脱碳箱左端安装有进气连接管,且脱碳箱右端连接有出气管;
所述脱碳箱上端轴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脱碳箱构成旋转结构;
所述脱碳箱内部开设有脱碳腔,且脱碳腔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脱黑炭组件;
所述脱碳腔内部下端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部设置有螺纹丝杆。
优选的,所述脱黑炭组件设置有三组,且脱黑炭组件等距阵列分布于脱碳腔内部,所述安装槽左侧内壁连接有密封条,且脱黑炭组件左端与密封条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脱黑炭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高脱黑炭的效果,且多组脱黑炭组件还能够进行更换为其他组件,提高该脱黑炭装置的扩展能力。
优选的,所述螺纹丝杆右端贯穿至脱碳箱外部,且脱碳箱与脱碳箱轴承连接,所述脱碳箱右侧内部开合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L”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盖右侧下端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板与限位槽卡合连接构成限位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纹丝杆能够带动限位板在活动槽内部活动,当密封盖闭合时,限位板活动能够与限位槽进行卡合,进而对密封箱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部卡合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滑动槽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滑动板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呈“U”形结构设计,并且固定框下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滑动板和固定框向左活动,进而通过活动框与脱黑炭组件贴合挤压,对脱黑炭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进气连接管左端内部开设有卡合槽,且卡合槽设置有五组,并且卡合槽直径等距向外递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卡合槽的设置,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尾气管进行卡合连接,便于适用于更多型号的船舶,使用更加方便,降低尾气转接管的使用,节约成本和操作难度。
优选的,所述进气连接管左端外侧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呈方形结构设计,且活动杆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并且夹持块呈圆弧形结构设计;
所述固定管外侧端贯穿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固定管轴承连接,并且固定螺栓内侧端与活动杆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固定螺栓能够带动活动杆在固定管内部滑动,进而带动多组夹持块活动对尾气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与船舶尾气管进行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1、通过设置快拆式脱黑炭组件固定结构,能够在解除密封盖固定的同时接触对多组脱黑炭组件的固定,在开启密封盖的同时,能够快速取出脱黑炭组件进行更换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设置尾气排气管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船舶的多种排气管规格,便于直接安装,无需使用到转接管等配件,使用过成本更低,且固定便捷,能够快速应用至船舶尾气的脱碳使用中;
2、通过多组卡合槽的设置,能够应用于不同型号船舶的尾气管连接,无需使用到转接管配件与船舶尾气管进行连接,使用更加方便的同时降低配件的成本,通过旋转多组固定螺栓带动活动杆在固定管内部滑动,活动杆同时带动夹持块活动,通过多组夹持块对船舶尾气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安装该尾气脱黑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槽和螺纹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和活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碳箱;2、进气连接管;3、出气管;4、密封盖;5、脱碳腔;6、安装槽;7、脱黑炭组件;8、滑动槽;9、螺纹丝杆;10、活动槽;11、限位板;12、滑动板;13、固定框;14、密封条;15、卡合槽;16、固定管;17、活动杆;18、夹持块;19、固定螺栓;2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碳箱1和脱碳腔5,脱碳箱1左端安装有进气连接管2,且脱碳箱1右端连接有出气管3;脱碳箱1上端轴连接有密封盖4,且密封盖4与脱碳箱1构成旋转结构;脱碳箱1内部开设有脱碳腔5,且脱碳腔5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并且安装槽6内部设置有脱黑炭组件7;脱黑炭组件7设置有三组,且脱黑炭组件7等距阵列分布于脱碳腔5内部,安装槽6左侧内壁连接有密封条14,且脱黑炭组件7左端与密封条14接触;通过进气连接管2与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连接,尾气进入脱碳箱1内部脱碳腔5内部,通过安装的多组脱黑炭组件7进行处理后,再通过出气管3排除外部。
脱碳腔5内部下端开设有滑动槽8,且滑动槽8内部设置有螺纹丝杆9;螺纹丝杆9右端贯穿至脱碳箱1外部,且脱碳箱1与脱碳箱1轴承连接,脱碳箱1右侧内部开合有活动槽10,且活动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呈“L”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11与螺纹丝杆9螺纹连接,密封盖4右侧下端开设有限位槽20,且限位板11与限位槽20卡合连接构成限位结构;滑动槽8内部卡合连接有滑动板12,滑动板12与滑动槽8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滑动板12与螺纹丝杆9螺纹连接,安装槽6内部设置有固定框13,且固定框13呈“U”形结构设计,并且固定框13下端与滑动板12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纹丝杆9能够带动限位板11在活动槽10内部活动,当密封盖4闭合时,限位板11能够与限位槽20卡合连接,进而对密封盖4进行固定,同时螺纹丝杆9旋转时能够带动滑动板12和固定框13同步活动,同固定框13与安装槽6配合对脱黑炭组件7进行夹持固定,反向旋转螺纹丝杆9时能够解除对密封盖4位置和脱黑炭组件7的固定,便于对脱黑炭组件7的更换,提高使用便捷性。
进气连接管2左端内部开设有卡合槽15,且卡合槽15设置有五组,并且卡合槽15直径等距向外递增;进气连接管2左端外侧连接有固定管16,且固定管16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呈方形结构设计,且活动杆17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8,并且夹持块18呈圆弧形结构设计,固定管16外侧端贯穿有固定螺栓19,且固定螺栓19与固定管16轴承连接,并且固定螺栓19内侧端与活动杆17螺纹连接;通过多组卡合槽15的设置能够与不同直径的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卡合连接,适用性更强,再通过旋转多组固定螺栓19带动活动杆17在固定管16内部活动,活动杆17内侧端连接地夹持块18能够对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夹持固定,使用方便且减少增加转接管配件的成本。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时,通过进气连接管2与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连接,尾气进入脱碳箱1内部脱碳腔5内部,通过安装的多组脱黑炭组件7进行处理后,再通过出气管3排除外部;通过旋转螺纹丝杆9能够带动限位板11在活动槽10内部活动,当密封盖4闭合时,限位板11能够于限位槽20卡合连接,进而对密封盖4进行固定,同时螺纹丝杆9旋转时能够带动滑动板12和固定框13同步活动,同固定框13与安装槽6配合对脱黑炭组件7进行夹持固定,反向旋转螺纹丝杆9时能够解除对密封盖4位置和脱黑炭组件7的固定,便于对脱黑炭组件7的更换,提高使用便捷性;通过多组卡合槽15的设置能够与不同直径的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卡合连接,适用性更强,再通过旋转多组固定螺栓19带动活动杆17在固定管16内部活动,活动杆17内侧端连接地夹持块18能够对船舶柴油机尾气管进行夹持固定,使用方便且减少增加转接管配件的成本。
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碳箱(1)和脱碳腔(5),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碳箱(1)左端安装有进气连接管(2),且脱碳箱(1)右端连接有出气管(3);
所述脱碳箱(1)上端轴连接有密封盖(4),且密封盖(4)与脱碳箱(1)构成旋转结构;
所述脱碳箱(1)内部开设有脱碳腔(5),且脱碳腔(5)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并且安装槽(6)内部设置有脱黑炭组件(7);
所述脱碳腔(5)内部下端开设有滑动槽(8),且滑动槽(8)内部设置有螺纹丝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黑炭组件(7)设置有三组,且脱黑炭组件(7)等距阵列分布于脱碳腔(5)内部,所述安装槽(6)左侧内壁连接有密封条(14),且脱黑炭组件(7)左端与密封条(1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9)右端贯穿至脱碳箱(1)外部,且脱碳箱(1)与脱碳箱(1)轴承连接,所述脱碳箱(1)右侧内部开合有活动槽(10),且活动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呈“L”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11)与螺纹丝杆(9)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盖(4)右侧下端开设有限位槽(20),且限位板(11)与限位槽(20)卡合连接构成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8)内部卡合连接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板(12)与滑动槽(8)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滑动板(12)与螺纹丝杆(9)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6)内部设置有固定框(13),且固定框(13)呈“U”形结构设计,并且固定框(13)下端与滑动板(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连接管(2)左端内部开设有卡合槽(15),且卡合槽(15)设置有五组,并且卡合槽(15)直径等距向外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连接管(2)左端外侧连接有固定管(16),且固定管(16)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呈方形结构设计,且活动杆(17)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8),并且夹持块(18)呈圆弧形结构设计;
所述固定管(16)外侧端贯穿有固定螺栓(19),且固定螺栓(19)与固定管(16)轴承连接,并且固定螺栓(19)内侧端与活动杆(17)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4018.0U CN21982697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4018.0U CN21982697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26970U true CN219826970U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827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94018.0U Active CN21982697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26970U (zh)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21194018.0U patent/CN2198269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826970U (zh) | 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脱黑碳一体化装置 | |
CN221015299U (zh) | 一种氢气生产用过滤提纯设备 | |
CN213625525U (zh) | 一种环保工程用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1189703U (zh) | 一种工业沼气脱硫装置 | |
CN210287071U (zh) |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0770423U (zh) | 一种海水净化反渗透管密封端快速连接结构 | |
CN21732357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曝气管的污水曝气池 | |
CN212838017U (zh) | 一种环保型生物工程用尾气处理结构 | |
CN202791266U (zh) | 汽车轮毂轴承黄油加注器 | |
CN220835575U (zh) | 一种改进型全氟醚橡胶合成装置 | |
CN221420756U (zh) | 一种纤维行业污水废气分离装置及净化装置 | |
CN214880402U (zh) | 一种便于更换膜片的dtro膜系统处理装置 | |
CN221846344U (zh) | 一种滤芯组件 | |
CN221123706U (zh) | 一种旋转接头密封性检测结构 | |
CN218802155U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工作台 | |
CN220178473U (zh) | 一种管式油冷器焊接的专用设备 | |
CN210079211U (zh) |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 |
CN221171323U (zh) | 一种压力管道堵漏卡具 | |
CN218226427U (zh) | 一种dtro维修的拉马工装 | |
CN221849271U (zh) | 压力容器筒体与封头快速组对装置 | |
CN221667361U (zh) | 一种水利检测用取样设备 | |
CN214808759U (zh) | 一种化工滤渣过滤处理装置 | |
CN220315252U (zh) | 一种可以存放废气的脱硫船 | |
CN211753004U (zh) | 一种智能建筑给水排水处理装置 | |
CN219239333U (zh) | 一种防渗漏的纯水机pes过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