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5169U - 一种导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5169U
CN219825169U CN202321297811.3U CN202321297811U CN219825169U CN 219825169 U CN219825169 U CN 219825169U CN 202321297811 U CN202321297811 U CN 202321297811U CN 219825169 U CN219825169 U CN 219825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et
legs
pile foundation
plu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78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锦婷
逯鹏
刘玉飞
张清涛
崔文涛
郭小亮
鲁成林
茹洋洋
宋云峰
刘仁泉
王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78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5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5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5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管架,包括分体式的桩基础、下部导管架和上部导管架,桩基础固定于海床,桩基础具有第一插接部,下部导管架具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并固定,下部导管架具有第三插接部,上部导管架具有第四插接部,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插接配合并固定。本实用新型导管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时,可以将桩基础固定于海床,然后将下部导管架吊起后连接于桩基础,将上部导管架吊起连接于下部导管架,每一次吊装结构的重量和尺寸均大大减小,现有的运输船和起吊机便能满足要求,无需重新设计,降低成本;调整下部导管架的高度便可满足不同水深位置安装需求,上部导管架可以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导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架。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向深水发展,导管架的重量也越来越重,传统整体式导管架,不仅建造成本高,且对船机的运输和起吊能力要求也更高,导致现有的运输船和起吊机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重新设计相应的运输船和起吊机,增加成本;同时,同一风场的不同位置水深也不同,导管架无法统一,导致同一风场的导管架做不到批量化生产,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架,现有的运输船和起吊机便可满足运输和起吊需求,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架,所述导管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桩基础、下部导管架和上部导管架,所述桩基础用于固定于海床,所述桩基础的上端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下部导管架的下端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相对固定,所述下部导管架的上端具有第三插接部,所述上部导管架的下端具有第四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和所述第四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导管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时,可以先将桩基础打入到海床A的设计深度,然后将下部导管架吊起后连接于桩基础的上端,将上部导管架吊起连接于下部导管架的上端,如此,相比于整体式的导管架,每一次吊装结构的重量和尺寸均大大减小,现有的运输船和起吊机便能满足要求,无需重新设计建造,降低成本;同时,对于不同水深位置所需不同高度的导管架,可以通过调整下部导管架的高度来满足不同水深位置的安装需求,上部导管架便能做成统一,以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可选地,所述桩基础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腿,所述下部导管架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插装于所述第一支腿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支腿上端形成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支腿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二插接部。
可选地,所述上部导管架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支腿,所述第三支腿一一对应地插装于所述第二支腿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支腿形成所述第四插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腿围成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腿围成方形结构;所述第三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支腿围成方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下部导管架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于一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杆,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部导管架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腿的上端,且多个所述支撑柱由下到上逐渐聚拢;
所述上部导管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一组或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一体,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沿纵向分布,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杆,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部导管架还包括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桩基础、所述下部导管架和所述上部导管架均由圆管焊接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或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有灌浆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灌浆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插接部或所述第四插接部设置有灌浆结构,所述第三插接部和所述第四插接部灌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导管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桩基础;11-第一支腿;
2-下部导管架;21-第二支腿;22-第一连接组件;221-第一连接杆;
3-上部导管架;31-第三支腿;32-支撑柱;33-第二连接组件;331-第二连接杆;34-风机安装座;
A-海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多个”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导管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架,导管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桩基础1、下部导管架2和上部导管架3,桩基础1用于固定于海床A,桩基础1的上端具有第一插接部,下部导管架2的下端具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固定,下部导管架2的上端具有第三插接部,上部导管架3的下端具有第四插接部,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导管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时,可以先将桩基础1打入到海床A的设计深度,然后将下部导管架2吊起后连接于桩基础1的上端,将上部导管架3吊起连接于下部导管架2的上端,如此,相比于整体式的导管架,每一次吊装结构的重量和尺寸均大大减小,现有的运输船和起吊机便能满足要求,无需重新设计建造,降低成本;同时,对于不同水深位置所需不同高度的导管架,可以通过调整下部导管架2的高度来满足不同水深位置的安装需求,上部导管架3便能做成统一,以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其中,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桩基础1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腿11,下部导管架2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腿21,第二支腿21的外径不大于第一支腿11的内径,第二支腿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插装于第一支腿11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第一支腿11上端形成第一插接部,第二支腿21的下端形成第二插接部。
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二支腿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套装在第一支腿11的上端外周也是可行的,此时,第二支腿21的下端内径应不小于第一支腿11的上端外径。
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21具体可以采用灌浆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第二支腿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插装于第一支腿11的内部上端时,在第一支腿11的内部上端可以布置灌浆结构,用于将灌浆料灌入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21之间;当第二支腿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套装在第一支腿11的上端外周时,在第二支腿21的内部下端可以布置灌浆结构,用于将灌浆料灌入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21之间。
该固定方式,连接可靠,足够抵御海上风力作用,保证导管架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插接配合,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上部导管架3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支腿31,第三支腿31的外径不大于第二支腿21的内径,第三支腿31一一对应地插装于第二支腿21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第二支腿21的上端形成第三插接部,第三支腿31形成第四插接部。
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支腿3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套装在第二支腿21的上端外周也是可行的,此时,第三支腿31的下端内径应不小于第二支腿21的上端外径。
第二支腿21和第三支腿31具体可以采用灌浆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第三支腿31一一对应地插装于第二支腿21的内部上端时,在第二支腿21的内部上端可以布置灌浆结构,用于将灌浆料灌入第二支腿21和第三支腿31之间;当第三支腿3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套装在第二支腿21的上端外周时,在第三支腿31的内部下端可以布置灌浆结构,用于将灌浆料灌入第二支腿21和第三支腿31之间。
该固定方式,连接可靠,足够抵御海上风力作用,保证导管架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腿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支腿11围成方形结构;第二支腿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支腿21围成方形结构;第三支腿3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三支腿31围成方形结构。
实际应用中,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21、第三支腿31的数量均不做限制,三者数量相等,能够对应连接即可。如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21、第三支腿31的数量均可以为三个以上,当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21、第三支腿31的数量均为三个时,三个第一支腿11围成三角形结构,三个第二支腿21围成三角形结构,三个第三支腿31围成三角形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1,下部导管架2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2,相邻两个第二支腿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2固定于一体,第一连接组件22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交叉设置,保证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2的数量为一组。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组件22的数量还可以为多组,多组第一连接组件22沿纵向分布。同时,每一组第一连接组件22中第一连接杆221的数量也不做限制,如第一连接杆22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当第一连接杆221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连接杆221水平或倾斜延伸,第一连接杆221的两端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支腿21,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性,可以增大第一连接杆221的横截面积;当第一连接杆221的数量为三个时,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交叉设置,另一个第一连接杆221可以水平或倾斜延伸,以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支腿21;当第一连接杆221的数量为四个时,四个第一连接杆221可以两两交叉设置,或者,位于中部的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交叉设置,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杆221水平或倾斜延伸,以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支腿21。
为了提高下部导管架2的结构稳定性,在下部导管架2内部还可以设置加强杆,加强杆连接相对的两个第二支腿21。
进一步地,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多个支撑柱32,支撑柱32一一对应地连接于第三支腿31的上端,且多个支撑柱32由下到上逐渐聚拢;
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33,相邻两个支撑柱32之间通过两组第二连接组件33固定于一体,两组第二连接组件33沿纵向分布,第二连接组件33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杆331,两个第二连接杆331交叉设置。
其中,支撑柱32和第三支腿31实际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多个支撑柱32由下到上逐渐聚拢,能够使得导管架3的重心下移,提高导管架3抵抗海上风力的能力,保证导管架3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相邻两个支撑柱32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组件33的数量不做限制,如第二连接组件33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同时,每一组第二连接组件33中第二连接杆331的数量也不做限制,如第二连接杆33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当第二连接杆331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二连接杆331水平或倾斜延伸,第二连接杆331的两端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柱32,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性,可以增大第二连接杆331的横截面积;当第二连接杆331的数量为三个时,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杆331交叉设置,另一个第二连接杆331可以水平或倾斜延伸,以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柱32;当第二连接杆331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二连接杆331可以两两交叉设置,或者,位于中部的两个第二连接杆331交叉设置,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二连接杆331水平或倾斜延伸,以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柱32。
同样地,为了提高上部导管架3的结构稳定性,在上部导管架3内部还可以设置加强杆,加强杆连接相对的两个支撑柱32。
如图1所示,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风机安装座34,风机安装座34固定于支撑柱3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桩基础1、下部导管架2和上部导管架3均由圆管焊接形成,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导管架的整体重量,进一步降低对运输船的运输能力需求,降低对起吊机的起吊能力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导管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分布的桩基础(1)、下部导管架(2)和上部导管架(3),所述桩基础(1)用于固定于海床(A),所述桩基础(1)的上端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下部导管架(2)的下端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固定,所述下部导管架(2)的上端具有第三插接部,所述上部导管架(3)的下端具有第四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和所述第四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1)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腿(11),所述下部导管架(2)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腿(21),所述第二支腿(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插装于所述第一支腿(11)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支腿(11)上端形成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支腿(21)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二插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管架(3)具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支腿(31),所述第三支腿(31)一一对应地插装于所述第二支腿(21)的内部上端,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支腿(21)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支腿(31)形成所述第四插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腿(11)围成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腿(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腿(21)围成方形结构;所述第三支腿(3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支腿(31)围成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导管架(2)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腿(2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2)固定于一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2)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杆(221),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21)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多个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腿(31)的上端,且多个所述支撑柱(32)由下到上逐渐聚拢;
所述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33),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32)之间通过一组或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3)固定于一体,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3)沿纵向分布,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3)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杆(331),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331)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管架(3)还包括风机安装座(34),所述风机安装座(34)固定于所述支撑柱(32)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1)、所述下部导管架(2)和所述上部导管架(3)均由圆管焊接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或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有灌浆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灌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导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部或所述第四插接部设置有灌浆结构,所述第三插接部和所述第四插接部灌浆连接。
CN202321297811.3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导管架 Active CN219825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811.3U CN2198251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导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811.3U CN2198251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导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5169U true CN21982516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7811.3U Active CN2198251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导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5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442B (zh) 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
CN1107196A (zh) 组件式抗地震空间构架结构
WO2010147481A1 (en)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for variable water depth
CN106998130A (zh) 一种支撑式换流阀阀塔的抗震稳定结构
CN219825169U (zh) 一种导管架
CN113638386B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嵌岩基础施工用装配式平台
CN113942618A (zh) 三立柱半潜式海上浮动平台
JP2013525635A (ja) スタンド構造体
CN218868143U (zh) 一种风光同场的多坡光伏支架结构
CN212358365U (zh) 海上风机支撑结构
CN215593948U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上部结构
CN215977352U (zh) 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过渡段结构
CN213867897U (zh) 一种用于大型海上电气平台的分体式高桩承台基础
CN201221215Y (zh) 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
CN211342017U (zh) 塔体结构及信号塔
CN210685518U (zh) 电厂主厂房
CN209747289U (zh) 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CN110397065B (zh) 一种多筒导管架风电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225074U (zh) 网架结构广告牌
CN218276526U (zh) 水面光伏单元及水面光伏系统
JP2006097419A (ja) 塔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て形成する塔
CN216616980U (zh) 一种超高层钢结构悬挑转换施工用临时支撑
CN215977193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的装配式平台
CN215630093U (zh) 门架式多桩风机基础
CN218712792U (zh) 一种分段式简易三腿井口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