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4572U -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4572U
CN219814572U CN202320418033.2U CN202320418033U CN219814572U CN 219814572 U CN219814572 U CN 219814572U CN 202320418033 U CN202320418033 U CN 202320418033U CN 219814572 U CN219814572 U CN 219814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lifting pad
lifting
elevation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80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琳
聂志红
张明珠
王巍
曲峰
齐秋实
李香平
王红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4180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4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4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4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第一抬高垫,沿第一抬高垫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沿第一抬高垫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相邻两第一侧翼之间形成放置槽,用于容纳引流管;第二抬高垫,与第一抬高垫可拆卸连接,第二抬高垫的高度与第一抬高垫的高度一致,第二抬高垫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二侧翼,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一弧形凹槽的设置方向一致,第二侧翼与第一侧翼的设置方向一致;支被架,数量若干,若干支被架与第一抬高垫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可以保证患肢达到有效抬高高度、防止抬高过程中肢体出现左右下滑及抬高垫侧翻现象、避免患肢受压、防止克氏针或外固定架剐蹭被服。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我国足踝事业蓬勃发展,目前足踝外科矫形及运动损伤手术量逐年增加。拇外翻、高弓足、平足症、马蹄内翻足、运动损伤等疾病是足踝外科的特色疾病,但无论哪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术后患肢的抬高至关重要。下肢抬高是临床上通过抬高下肢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下肢功能恢复的一种常用护理手段,常用的抬高装置是下肢抬高垫。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下肢抬高垫有很多缺点:首先,市面上的下肢抬高垫材质比较软,患者小腿放置在抬高垫上不久就会由于重力作用导致抬高垫下陷,不能达到有效的抬高高度,影响了患肢血液回流、加重患肢水肿;其次,由于抬高垫的材质较软以及底部结构不稳定,被抬高的肢体容易出现左右滑落和抬高垫侧翻的现象;另外,普通的抬高垫不利于患者搭盖被服,一方面是因为被服对患肢造成压迫,而且如果患肢带有克氏针或者外固定架时容易剐蹭被服,另一方面,如果术区纱布渗血,血液很容易浸透到被服表面,不利于床单位卫生的保持和患者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最后,足踝手术术式多样,传统的抬高垫没有针对特殊手术部位的特异设计,不利于术后伤口引流及相关手术部位的保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该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可以保证患肢达到有效抬高高度、防止抬高过程中肢体出现左右下滑及抬高垫侧翻现象、避免患肢受压、防止克氏针或外固定架剐蹭被服、保持床单整洁以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保证有效引流和特殊手术部位保护等作用,最终促进足踝外科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
第一抬高垫,沿所述第一抬高垫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沿所述第一抬高垫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相邻两所述第一侧翼之间形成放置槽,用于容纳引流管;
支被架,数量若干,若干所述支被架与所述第一抬高垫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另外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
第一抬高垫,沿所述第一抬高垫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沿所述第一抬高垫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相邻两所述第一侧翼之间形成放置槽,用于容纳引流管;
第二抬高垫,与所述第一抬高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抬高垫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抬高垫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二抬高垫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侧翼与所述第一侧翼的设置方向一致;
支被架,数量若干,若干所述支被架与所述第一抬高垫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高垫由第一海绵层和第一记忆棉层组成,所述第一记忆棉层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层的上方,用于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二抬高垫由第二海绵层和第二记忆棉层组成,所述第二记忆棉层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层上方,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高垫与所述第二抬高垫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高垫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所述第二抬高垫与所述第一抬高垫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高垫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所述第二抬高垫与所述第一抬高垫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高垫的侧面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第二抬高垫中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相垂直的侧面亦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优选地,所述斜坡面与底面的夹角为25-55°。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纵向(抬高垫的长度方向)采用分体式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采用魔术贴相连,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腿长选择模块数量进行粘贴,方便足踝外科特殊手术部位的保护。上方设有倒U型支被架若干,倒U型支被架两侧与梯形垫上部边缘采用魔术贴粘贴,起到支撑被服、利于患者盖被保暖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可以保证患肢达到有效抬高高度、防止抬高过程中肢体出现左右下滑及抬高垫侧翻的现象、保持床单整洁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保证有效引流和特殊手术部位保护等作用,最终促进足踝外科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第一抬高垫,101-第一侧翼,102-放置槽,103-第一海绵层,104-第一记忆棉层,105-第一弧形凹槽,106-魔术贴;
2-第二抬高垫,201-第二侧翼,202-第二海绵层,203-第二记忆棉层,204-第二弧形凹槽;
3-支被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下肢抬高垫有很多缺点:首先,市面上的下肢抬高垫材质比较软,患者小腿放置在抬高垫上不久就会由于重力作用导致抬高垫下陷,不能达到有效的抬高高度,影响了患肢血液回流、加重患肢水肿;其次,由于抬高垫的材质较软以及底部结构不稳定,被抬高的肢体容易出现左右滑落和抬高垫侧翻的现象;另外,普通的抬高垫不利于患者搭盖被服,一方面是因为被服对患肢造成压迫,另一方面,如果术区纱布渗血,血液很容易浸透到被服表面,不利于床单位卫生的保持和患者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最后,足踝手术术式多样,传统的抬高垫没有针对特殊手术部位的特异设计,不利于术后伤口引流及相关手术部位的保护。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采用分体式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采用魔术贴相连,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腿长选择模块数量进行粘贴,方便足踝外科特殊手术部位的保护。上方设有倒U型支被架若干,倒U型支被架两侧与梯形垫上部边缘采用魔术贴粘贴,起到支撑被服、利于患者盖被保暖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第一抬高垫1,沿第一抬高垫1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05,沿第一抬高垫1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101,相邻两第一侧翼101之间形成放置槽102,用于容纳引流管;第二抬高垫2,与第一抬高垫1可拆卸连接,第二抬高垫2的高度与第一抬高垫1的高度一致,第二抬高垫2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204和第二侧翼201,第二弧形凹槽204与第一弧形凹槽105的设置方向一致,第二侧翼201与第一侧翼101的设置方向一致;支被架3,数量若干,若干支被架3与第一抬高垫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的下肢长度,自主选择合适的抬高垫,可以只选择其中一块抬高垫,也可以同时将两块抬高垫拼接到一起,各个抬高垫之间采用魔术贴106相连,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腿长选择模块数量进行粘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被架3为倒U型支被架,数量若干,倒U型支被架3的两侧与抬高垫上部边缘采用魔术贴106粘贴,起到支撑被服、利于患者盖被保暖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抬高垫1由第一海绵层103和第一记忆棉层104组成,第一记忆棉层104位于第一海绵层103的上方,用于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抬高垫2由第二海绵层202和第二记忆棉层203组成,第二记忆棉层203位于第二海绵层202上方,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具体地,第一海绵层103和第二海绵层202选择高密硬质海绵固定整体结构,接触患者部位采用柔软记忆棉并且表面设有浅U型坡度,保证了患肢抬高的高度、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第一抬高垫1与第二抬高垫2之间通过魔术贴106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抬高垫1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第二抬高垫2与第一抬高垫1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
进一步地,第一抬高垫1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第二抬高垫2与第一抬高垫1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
当然,第一抬高垫1与第二抬高垫2之间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连接,比如榫卯结构的插接,第一抬高垫1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第二抬高垫2上设置有插头,二者插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抬高垫1的侧面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进一步地,第二抬高垫2中与第一抬高垫1相垂直的侧面亦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进一步地,斜坡面与底面的夹角为25-55°。在一些具体应用实例,中斜坡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45°、50°。可以根据患者的下肢选择合适角度的抬高垫。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可以保证患肢达到有效抬高高度、防止抬高过程中肢体出现左右下滑及抬高垫侧翻的现象、保持床单整洁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保证有效引流和特殊手术部位保护等作用,最终促进足踝外科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抬高垫(1),沿所述第一抬高垫(1)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05),沿所述第一抬高垫(1)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101),相邻两所述第一侧翼(101)之间形成放置槽(102),用于容纳引流管;
支被架(3),数量若干,若干所述支被架(3)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2.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抬高垫(1),沿所述第一抬高垫(1)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05),沿所述第一抬高垫(1)顶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侧翼(101),相邻两所述第一侧翼(101)之间形成放置槽(102),用于容纳引流管;
第二抬高垫(2),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抬高垫(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二抬高垫(2)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204)和第二侧翼(20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04)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5)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侧翼(201)与所述第一侧翼(101)的设置方向一致;
支被架(3),数量若干,若干所述支被架(3)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1)由第一海绵层(103)和第一记忆棉层(104)组成,所述第一记忆棉层(104)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层(103)的上方,用于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抬高垫(2)由第二海绵层(202)和第二记忆棉层(203)组成,所述第二记忆棉层(203)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层(202)上方,与人体的腿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1)与所述第二抬高垫(2)之间通过魔术贴(10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所述第二抬高垫(2)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端面为尼龙磨毛面,所述第二抬高垫(2)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相连接的端面为尼龙搭扣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侧面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抬高垫(2)中与所述第一抬高垫(1)相垂直的侧面亦为从其底面向顶面延伸的斜坡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面与底面的夹角为25-55°。
CN202320418033.2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Active CN219814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033.2U CN21981457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033.2U CN21981457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4572U true CN219814572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8033.2U Active CN21981457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4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14572U (zh) 一种术后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CN2764326Y (zh) 下肢垫高凹槽垫
CN215839768U (zh) 一种抬高下肢辅助固定装置
CN205612664U (zh) 一种病床翻身装置
CN213554310U (zh) 一种小儿灌肠用固定装置
CN212416686U (zh) 一种糖尿病足的护理装置
CN208318426U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足的鞋垫
CN21109553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抬高垫
CN211535047U (zh) 一种医用骨科上肢抬高架
CN215132139U (zh) 一种护理支撑垫
CN209437545U (zh) 体位垫
CN215960703U (zh) 一种同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新型轮椅
CN212756258U (zh) 一种下肢肿胀患者辅助抬高支撑架
CN216124768U (zh) 小腿抽筋拉伸器
CN215459584U (zh) 一种医用下肢枕
CN217938581U (zh) 多功能下肢垫枕
CN206994442U (zh) 一种用于治疗阴囊水肿的医用内裤
CN220513047U (zh) 一种用于肢体静脉曲张的护理装置
CN218075635U (zh) 外科手术后约束支架
CN215459523U (zh) 一种小儿外科护理垫
CN212439171U (zh) 一种防脱管可冰敷式下肢抬高枕
CN214909210U (zh) 一种足部防抓挠护具
CN219662139U (zh) 下肢抬高枕
CN211560804U (zh) 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手术消毒架
CN215690262U (zh)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的护理脚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