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2939U -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2939U
CN219812939U CN202321174547.4U CN202321174547U CN219812939U CN 219812939 U CN219812939 U CN 219812939U CN 202321174547 U CN202321174547 U CN 202321174547U CN 219812939 U CN219812939 U CN 219812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filter screen
hermetia illucens
culture pond
insect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45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高峰
刁厚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Waste Transformation 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Waste Transformation 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Waste Transformation 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Waste Transformation B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45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2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2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2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机构;所述池体包括外池体和内池体,所述内池体的侧壁与所述外池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外池体的内壁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卡合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上端抵接有所述内池体,所述内池体的底面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所述内池体的底面设有多条通槽,所述通槽内卡和有产卵机构,所述产卵机构竖直设置;所述外池体的顶面设有防虫机构,所述防虫机构与所述外池体滑动连接,所述防虫机构设置于所述遮阳机构的下方;所述外池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有效避免其他虫类偷食黑水虻及其虫卵,便于将黑水虻产下的虫卵取出进行孵化。

Description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
黑水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使其处于黑水虻各个阶段适宜的饲养条件内。现有的养殖池未设置防虫机构,壁虎、苍蝇、老鼠等会偷食黑水虻及其虫卵,且不便于将黑水虻虫卵取出进行孵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池,有效避免其他虫类偷食黑水虻及其虫卵,便于将黑水虻产下的虫卵取出进行孵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池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池体包括外池体和内池体,所述内池体的侧壁与所述外池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外池体的内壁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卡合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上端抵接有所述内池体,所述内池体的底面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所述内池体的底面设有多条通槽,所述通槽内卡和有产卵机构,所述产卵机构竖直设置;所述外池体的顶面设有防虫机构,所述防虫机构与所述外池体滑动连接,所述防虫机构设置于所述遮阳机构的下方;所述外池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所述外池体将所述内池体固定,使得所述内池体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在养殖过程中,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的设置,使得养殖池内部通风状况良好,利于黑水虻的生长。所述第一滤网防止黑水虻落下,所述第二滤网防止饲料落下,后期能够快速将黑水虻与饲料分离。壁虎、苍蝇、老鼠等会偷食黑水虻及其虫卵,所述防虫机构的社会组,防止壁虎、苍蝇、老鼠等进入养殖池体内。所述遮阳机构的设置,防止长时间暴晒,影响黑水虻的生长发育。所述产卵机构的设置,便于后期将虫卵取出,进行集中孵化。
优选的,所述产卵机构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内池体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板体的两侧壁设有多条缝隙,所述缝隙横向设置于所述板体上。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隔板上设有的缝隙符合黑水虻的产卵习性,黑水虻将虫卵产在缝隙中,产卵结束后,将所述隔板取出,即可将虫卵取出进行孵化。
优选的,所述缝隙宽度为2mm,深度为8mm。
通过上述方案,黑水虻产卵时,对缝隙的宽度及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对缝隙的宽度及长度进行限定,使其更加适用于黑水虻产卵的条件。
优选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与所述外池体的顶面连接,所述安装架上套设有挂环,所述挂环的下端连接有遮光布。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挂环适配,便于调节所述遮光布的状态,使其折叠或者拉伸,实现对养殖池的光照强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遮光布的一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横向设置于所述遮光布的末端。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拉杆的设置,便于直接拉动所述拉杆,使得所述挂环移动,实现遮光布的折叠或者展开。
优选的,所述防虫机构为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的两端嵌入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外池体的内壁上端。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防虫网的设置,有效防止苍蝇、老鼠或者壁虎等进入养殖池,同时所述防虫网与所述养殖池滑动连接,便于调节其位置,添加饲料或者取卵。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的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两端卡合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支撑座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收集槽的设置,便于收集饲料残渣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取卵机构的设置,方便黑水虻产卵的同时,也便于将虫卵取出进行集中孵化;所述防虫机构的设置,防止苍蝇、壁虎或者老鼠等偷食黑水虻及其虫卵;所述遮阳机构和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的设置,使得养殖池内的条件适宜于黑水虻的生长;且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的设置,便于将饲料和黑水虻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虫网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遮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产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池体,2-安装架,3-内池体,4-收集槽,5-支撑座,6-隔板,601-板体,602-缝隙,603-连接块,7-第一滤网,8-第二滤网,9-挂环,10-遮光布,11-防虫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池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池体包括外池体1和内池体3,所述外池体1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池体3,所述内池体3的侧壁与所述外池体1的内壁抵接,所述内池体3的两侧壁底面与所述外池体1的侧壁下端抵接,使得所述内池体3与所述外池体1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外池体1的内壁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卡合有第一滤网7,所述第一滤网7的上端抵接有所述内池体3,所述内池体3的底面设有第二滤网8,所述第二滤网8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7的孔径;所述内池体3的底面设有多条通槽,所述通槽横向设置于所述内池体3的底面,沿所述内池体3底面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通槽内均卡和有产卵机构,所述产卵机构竖直设置;所述外池体1的顶面设有防虫机构,所述防虫机构横向设置于所述外池体1的顶面,所述防虫机构与所述外池体1滑动连接,所述防虫机构设置于所述遮阳机构的下方;所述外池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
所述产卵机构包括多个隔板6,所述隔板6沿所述内池体3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板6包括板体601,所述板梯的侧壁与所述内池体3的内壁抵接,所述板体601竖直设置,所述板体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3,所述连接块603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板体601的两侧壁设有多条缝隙602,所述缝隙602横向设置于所述板体601上,所述缝隙602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缝隙602宽度为2mm,深度为8mm。所述防虫机构为防虫网11,所述防虫网11横向设置,所述防虫网11的两端嵌入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外池体1的两侧壁上端。
具体实施时,向所述内池体3内添加足量的饲料,将黑水虻放置于所述内池体3内进行养殖,随后将所述防虫网11嵌入所述滑槽内。养殖过程中,通过所述遮阳机构调控光照时长,避免暴晒的同时,也防止光照不足,影响黑水虻的生长。黑水虻产卵时期,将虫卵产在所述缝隙602内,产卵结束后,拉开所述防虫网11,将所述板梯取出,收集虫卵进行孵化。饲料消耗完后,将所述第一滤网7抽离,饲料残渣等透过所述第二滤网8,使得黑水虻与饲料残渣分离,随后将所述第一滤网7复位,添加新饲料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遮阳机构包括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下端与所述外池体1的顶面连接,所述安装架2相对于所述外池体1的对称线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架2上套设有挂环9,所述安装架2一末端的挂环9与所述安装架2固定连接,其余的挂环9与所述安装架2活动连接,所述挂环9的下端连接有遮光布10。所述遮光布10的一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长度与所述遮光布10的宽度相等,所述拉杆横向设置于所述遮光布10的末端,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架2远离固定的所述拉环的一端。所述第二滤网8的下方设有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的两端卡合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支撑座5的内壁上,所述收集槽4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滤网7的长度和宽度。
具体实施时,根据黑水虻成长阶段需要的光照条件及长度,通过所述遮光布10调节光照时长,防止暴晒。当饲料基本消耗完抽出所述第二滤网8时,漏出的饲料残渣通过所述收集槽4进行收集,随后将所述收集槽4取出,对饲料残渣进行集中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池体的顶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外池体(1)和内池体(3),所述内池体(3)的侧壁与所述外池体(1)的内壁抵接;所述外池体(1)的内壁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卡合有第一滤网(7),所述第一滤网(7)的上端抵接有所述内池体(3),所述内池体(3)的底面设有第二滤网(8),所述第二滤网(8)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7)的孔径;所述内池体(3)的底面设有多条通槽,所述通槽内卡和有产卵机构,所述产卵机构竖直设置;所述外池体(1)的顶面设有防虫机构,所述防虫机构与所述外池体(1)滑动连接,所述防虫机构设置于所述遮阳机构的下方;所述外池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机构包括多个隔板(6),所述隔板(6)沿所述内池体(3)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板(6)包括板体(601),所述板体(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3),所述连接块(603)卡合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板体(601)的两侧壁设有多条缝隙(602),所述缝隙(602)横向设置于所述板体(6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602)宽度为2mm,深度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机构包括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下端与所述外池体(1)的顶面连接,所述安装架(2)上套设有挂环(9),所述挂环(9)的下端连接有遮光布(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布(10)的一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横向设置于所述遮光布(10)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机构为防虫网(11),所述防虫网(11)的两端嵌入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外池体(1)的内壁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8)的下方设有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的两端卡合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支撑座(5)的内壁上。
CN202321174547.4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Active CN219812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547.4U CN2198129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547.4U CN2198129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2939U true CN21981293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4547.4U Active CN2198129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2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0843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106106381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收集装置
CN205567524U (zh) 一种翻板式黑水虻幼虫多级培养自动收集系统
CN108040985B (zh) 立体多层抽板式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912258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选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22582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3120750U (zh) 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
CN209546654U (zh) 一种黑水虻卵收集养殖装置
CN208987530U (zh) 一种蛋鸡养殖舍
CN219812939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池
CN108283147B (zh) 一种养鸡舍
CN204653383U (zh) 用于农闲田轮牧养鸡的移动鸡笼
CN104206361A (zh) 一种立体循环大龄蚯蚓自动分离养殖装置及其应用
CN109220886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水禽生态养殖系统
CN208338672U (zh)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
CN208402952U (zh)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黑水虻养殖装置
CN20910593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水禽生态养殖系统
CN214961895U (zh) 一种可调节的鸡养殖用鸡舍
CN214709735U (zh) 一种人工诱导胡蜂除虫箱
CN204443743U (zh) 一种蝇蛆自动分离设备
CN211379246U (zh) 一种可开启式生态放养鸡的鸡舍
CN209518102U (zh) 鹌鹑饲养装置
CN210538283U (zh) 一种黑水虻自动养殖装置
CN210157869U (zh) 一种黑水虻全自动养殖装置
CN214015586U (zh) 黑水虻虫卵孵化幼虫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