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1565U -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1565U
CN219811565U CN202321328473.5U CN202321328473U CN219811565U CN 219811565 U CN219811565 U CN 219811565U CN 202321328473 U CN202321328473 U CN 202321328473U CN 219811565 U CN219811565 U CN 219811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main body
temperature
constant temperature
incub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84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书廷
孙志贤
王天文
刘肖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ower Batte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ower Batte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ower Batte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ower Batte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84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1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1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1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涉及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恒温箱主体、温度控制组件和锂电池主体,恒温箱主体前侧转动卡接有前盖,前盖前侧设置有第一测温探头,恒温箱主体上侧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二隔热板,恒温箱主体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一隔热板,恒温箱主体内侧设置有锂电池主体,锂电池主体前侧设置有信号连接组件,信号连接组件后侧卡接固定有第二测温探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温箱主体、温度控制组件和锂电池主体,解决了锂电池恒温箱结构难以准确对锂电池的实时温度进行监测,恒温箱结构内容积较大,难以快速对较大空间进行调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其主要可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额定电压高、重量轻、绿色环保、高低温适应性强等优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车、路灯备用电源、航灯、家用小电器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之一,在锂电池投入生产前通常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测试,以保证最终产品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进行测试时通常将锂电池放置于恒温箱结构内,通过恒温箱结构使锂电池在测试时保持于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公开号为CN215986414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测试柜配套恒温箱,所述电池机构包括箱体外壳、用于供电的电池本体、外接电池本体电流的插接头、装配在箱体外壳一端的输出面板,所述缓冲定位机构用于限定电池本体的位置,所述恒温机构包括装配在箱体外壳内壁上的温控装置、连接在温控装置上的循环管道、用于冷热交换的控温口,锂电池测试柜配套恒温箱的温度感应装置大多设置于箱体内侧,通过对箱体内侧的温度进行监测进一步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调控,但由于空气的温度的传递效率很低,当锂电池已经升至高温时,箱体内的温度可能还未到需要控温的温度阈值,难以保证锂电池温度的相对恒定,测试结果不够准确;
锂电池恒温箱结构通常需要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进行测试,为保证恒温箱结构内能够容纳各种规格的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内部的容积通常较大,增大容积虽能够提高恒温箱结构的通用性,但在进行控温时,较大的空间致使控温结构难以快速通过空气对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通过恒温箱主体、温度控制组件和锂电池主体,解决了锂电池恒温箱结构难以准确对锂电池的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够准确,恒温箱结构内容积较大,在进行温度控制内,难以快速对较大空间进行调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包括恒温箱主体、温度控制组件和锂电池主体,所述恒温箱主体前侧转动卡接有前盖,所述前盖前侧设置有第一测温探头,通过第一测温探头能够对外界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当外界温度和锂电池主体温度皆较低时,控制第二隔热板关闭,使恒温箱主体内相对密闭,避免由于外界温度过低导致监测结果不够准确,所述恒温箱主体上侧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二隔热板,所述恒温箱主体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一隔热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所需测试的锂电池主体的尺寸,调整第一隔热板的位置,增大或缩小锂电池主体所在空间的大小,提高温度控制的效率,所述恒温箱主体内侧设置有锂电池主体,所述锂电池主体前侧设置有信号连接组件,所述信号连接组件后侧卡接固定有第二测温探头,在进行锂电池主体的测试时,将信号连接组件通过吸盘吸附于锂电池主体表面,能够使第二测温探头直接对锂电池主体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保证锂电池主体随时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所述锂电池主体下侧贴合有定位支撑架,通过定位支撑架能够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主体进行快速支撑定位,操作简单快速,且保证锂电池主体在测试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前侧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测温探头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前侧,所述恒温箱主体上侧贯穿开设有连接通风口,所述恒温箱主体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垫;
通过控制面板能够对温度阈值进行设置,并通过控制面板能对恒温箱结构进行控制,保证锂电池表面始终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通过第一测温探头能够对外界温度进行监测,避免外界温度极低对测试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箱主体前侧开设有恒温槽,所述连接通风口和恒温槽贯穿连通,所述恒温槽后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恒温槽底端卡接固定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上侧贯穿卡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底端贯穿插接于恒温箱主体底侧;
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通风口进入恒温槽内侧,对锂电池主体进行散热后通过单向阀吹出,避免锂电池温度过高,且在外界温度较低不需要进行散热时,单向阀能够避免外界冷空气通过恒温箱主体底端进入恒温槽内侧,保证锂电池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组件上侧贯穿开设有防尘通风口,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防尘通风口内侧贯穿连通,所述第二隔热板滑动卡接于第二滑槽内侧,一个所述第二隔热板一端滑动卡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第二滑槽内侧,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底侧卡接固定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卡接于恒温箱主体上侧,所述防尘通风口通过散热风机和连接通风口内侧贯穿连通;
在温度较低不需要使用散热风机时,气缸带动第二隔热板移动并关闭防尘通风口,避免冷空气通过恒温箱主体上侧进入恒温槽,保证锂电池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在需要对锂电池主体进行散热时,气缸带动第二隔热板的移动打开防尘通风口,通过散热风机带动空气的流动对锂电池主体表面进行快速散热。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第一隔热板一侧卡接固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两个第一隔热板之间,一个所述第一隔热板后端卡接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第一滑槽内侧,所述第一隔热板贴合于恒温槽内壁和吸附板上侧;
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管对恒温槽内侧进行加热,能够使锂电池主体快速升温至适宜温度,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导致测试结果不够准确,且在进行锂电池主体的放置时,能够根据锂电池主体的尺寸对第一隔热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调整锂电池主体所在位置的空间大小,尽可能的缩减锂电池主体所处空间内的空隙,便于加热管和散热风机对锂电池主体的温度进行快速调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撑架内侧滑动卡接有伸缩管,所述定位支撑架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隔热支撑杆,所述隔热支撑杆底端卡接固定有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贴合于吸附板上侧,所述定位支撑架上侧两端皆卡接固定有定位夹板,所述定位夹板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两侧;
在对锂电池主体进行放置时,沿伸缩管对定位支撑架进行伸缩,使定位夹板能够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两侧,并通过永久磁铁使定位支撑架快速吸附固定于恒温槽内侧,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连接组件后侧两端卡接固定有吸盘,所述吸盘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前侧,所述第二测温探头贴合于锂电池主体前侧;
通过吸盘使信号连接组件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前侧,并通过第二测温探头能够对锂电池主体表面进行温度的监测,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便于恒温箱结构快速对温度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锂电池主体,解决了锂电池测试柜配套恒温箱的温度感应装置大多设置于箱体内侧,通过对箱体内侧的温度进行监测进一步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调控,但由于空气的温度的传递效率很低,当锂电池已经升至高温时,箱体内的温度可能还未到需要控温的温度阈值,难以保证锂电池温度的相对恒定,测试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在进行锂电池主体的定位安装时,将信号连接组件通过吸盘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前侧,能够使第二测温探头贴合于锂电池主体表面,直接对锂电池主体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便于在监测到锂电池表面温度升至阈值时,及时进行温度的控制,缩减温度控制的范围,提高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恒温箱主体和温度控制组件,解决了锂电池恒温箱结构通常需要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进行测试,为保证恒温箱结构内能够容纳各种规格的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内部的容积通常较大,增大容积虽能够提高恒温箱结构的通用性,但在进行控温时,较大的空间致使控温结构难以快速通过空气对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将锂电池固定于恒温箱主体内侧后,滑动两个第一隔热板,缩减锂电池主体所处空间内的空隙,便于加热管和散热风机对锂电池主体的温度进行快速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温箱主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恒温箱主体的测试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热板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主体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恒温箱主体;101、前盖;102、控制面板;103、第一测温探头;104、防滑垫;105、连接通风口;106、恒温槽;107、单向阀;108、第一滑槽;109、吸附板;2、温度控制组件;201、第一隔热板;202、防尘通风口;203、第二滑槽;204、第二隔热板;205、气缸;206、散热风机;207、滑块;208、加热管;3、锂电池主体;301、信号连接组件;302、定位支撑架;303、定位夹板;304、伸缩管;305、隔热支撑杆;306、永久磁铁;307、吸盘;308、第二测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包括恒温箱主体1、温度控制组件2和锂电池主体3,恒温箱主体1前侧转动卡接有前盖101,前盖101前侧设置有第一测温探头103,第一测温探头103对外界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当外界温度和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皆较低时,控制第二隔热板204关闭,使恒温箱主体1内相对密闭,在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较高时,控制第二隔热板204打开,通过散热风机206带动内外空气进行交互,对锂电池主体3进行降温,恒温箱主体1上侧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2,温度控制组件2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二隔热板204,恒温箱主体1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一隔热板201,工作人员根据所需测试的锂电池主体3的尺寸,调整第一隔热板201的位置,缩减锂电池主体3所处空间内的空隙,恒温箱主体1内侧设置有锂电池主体3,锂电池主体3前侧设置有信号连接组件301,信号连接组件301后侧卡接固定有第二测温探头308,在进行锂电池主体3的安装时,将信号连接组件301通过吸盘307吸附于锂电池主体3表面,使第二测温探头308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表面,对锂电池主体3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锂电池主体3下侧贴合有定位支撑架302,在进行锂电池主体3的安装时,将锂电池主体3放置于定位支撑架302上侧,并使定位夹板303挤压于锂电池主体3两侧,通过永久磁铁306时定位支撑架302快速吸附固定于恒温箱主体1内侧,完成锂电池主体3的定位。
其中如图1-5所示,前盖101前侧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102,第一测温探头103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102前侧,恒温箱主体1上侧贯穿开设有连接通风口105,恒温箱主体1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垫104,恒温箱主体1前侧开设有恒温槽106,连接通风口105和恒温槽106贯穿连通,恒温槽106后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08,恒温槽106底端卡接固定有吸附板109,吸附板109上侧贯穿卡接有单向阀107,单向阀107底端贯穿插接于恒温箱主体1底侧;
温度控制组件2上侧贯穿开设有防尘通风口202,温度控制组件2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03,第二滑槽203和防尘通风口202内侧贯穿连通,第二隔热板204滑动卡接于第二滑槽203内侧,一个第二隔热板204一端滑动卡接有气缸205,气缸205位于第二滑槽203内侧,温度控制组件2底侧卡接固定有散热风机206,散热风机206卡接于恒温箱主体1上侧,防尘通风口202通过散热风机206和连接通风口105内侧贯穿连通;
在测试前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2对温度阈值进行设置,并通过控制面板102对恒温箱结构进行控制,通过第一测温探头103对外界温度进行监测,在恒温箱主体1外和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皆较低时,气缸205带动第二隔热板204沿第二滑槽203滑动,关闭防尘通风口202使恒温槽106内相对密闭,并通过加热管208对恒温槽106内进行加热,使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快速达到所需温度范围,当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高于阈值时,气缸205带动第二隔热板204移动并打开防尘通风口202,散热风机206将外界空气吸入恒温槽106内并通过单向阀107吹出,对锂电池主体3进行风冷散热。
其中如图2、6所示,一个第一隔热板201一侧卡接固定有加热管208,加热管208位于两个第一隔热板201之间,一个第一隔热板201后端卡接固定有滑块207,滑块207滑动卡接于第一滑槽108内侧,第一隔热板201贴合于恒温槽106内壁和吸附板109上侧;
在进行锂电池主体3的放置时,将锂电池主体3和定位支撑架302放置于恒温槽106内侧后,根据锂电池主体3的尺寸,沿第一滑槽108滑动第一隔热板201调整锂电池主体3所在位置的空间大小,缩减锂电池主体3所处空间内的空隙。
其中如图1、7、8所示,定位支撑架302内侧滑动卡接有伸缩管304,定位支撑架302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隔热支撑杆305,隔热支撑杆305底端卡接固定有永久磁铁306,永久磁铁306贴合于吸附板109上侧,定位支撑架302上侧两端皆卡接固定有定位夹板303,定位夹板303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两侧,信号连接组件301后侧两端卡接固定有吸盘307,吸盘307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第二测温探头308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
在对锂电池主体3进行放置时,沿伸缩管304向两端拉动定位支撑架302,将锂电池主体3放置于伸缩管304上侧,沿伸缩管304对定位支撑架302进行挤压使定位夹板303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两侧,通过永久磁铁306使定位支撑架302快速吸附固定于吸附板109上侧,通过吸盘307使信号连接组件301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并使信号连接组件301和控制面板102进行信号连接,在锂电池主体3的测试时,通过第二测温探头308对锂电池主体3表面进行温度的监测。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测试前工作人员转动打开前盖101,沿伸缩管304向两端拉动定位支撑架302,将锂电池主体3放置于伸缩管304上侧,沿伸缩管304对定位支撑架302进行挤压使定位夹板303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两侧,通过永久磁铁306使定位支撑架302快速吸附固定于吸附板109上侧,通过吸盘307使信号连接组件301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并使信号连接组件301和控制面板102进行信号连接,根据锂电池主体3的尺寸,沿第一滑槽108滑动第一隔热板201调整锂电池主体3所在位置的空间大小,缩减锂电池主体3所处空间内的空隙,转动关闭前盖101并通过控制面板102对温度阈值进行设置,通过控制面板102对恒温箱结构进行控制,第一测温探头103对外界温度进行监测,第二测温探头308对锂电池主体3表面进行温度的监测,在恒温箱主体1外和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皆较低时,气缸205带动第二隔热板204沿第二滑槽203滑动,关闭防尘通风口202使恒温槽106内相对密闭,并通过加热管208对恒温槽106内进行加热,使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快速达到所需温度范围,当锂电池主体3表面温度高于阈值时,气缸205带动第二隔热板204移动并打开防尘通风口202,散热风机206将外界空气吸入恒温槽106内并通过单向阀107吹出,对锂电池主体3进行风冷散热,使锂电池主体3在进行测试时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包括恒温箱主体(1)、温度控制组件(2)和锂电池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主体(1)前侧转动卡接有前盖(101),所述前盖(101)前侧设置有第一测温探头(103),所述恒温箱主体(1)上侧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2),所述温度控制组件(2)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二隔热板(204),所述恒温箱主体(1)内侧两端皆滑动卡接有第一隔热板(201),所述恒温箱主体(1)内侧设置有锂电池主体(3),所述锂电池主体(3)前侧设置有信号连接组件(301),所述信号连接组件(301)后侧卡接固定有第二测温探头(308),所述锂电池主体(3)下侧贴合有定位支撑架(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01)前侧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102),所述第一测温探头(103)卡接固定于控制面板(102)前侧,所述恒温箱主体(1)上侧贯穿开设有连接通风口(105),所述恒温箱主体(1)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垫(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主体(1)前侧开设有恒温槽(106),所述连接通风口(105)和恒温槽(106)贯穿连通,所述恒温槽(106)后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08),所述恒温槽(106)底端卡接固定有吸附板(109),所述吸附板(109)上侧贯穿卡接有单向阀(107),所述单向阀(107)底端贯穿插接于恒温箱主体(1)底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组件(2)上侧贯穿开设有防尘通风口(202),所述温度控制组件(2)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03),所述第二滑槽(203)和防尘通风口(202)内侧贯穿连通,所述第二隔热板(204)滑动卡接于第二滑槽(203)内侧,一个所述第二隔热板(204)一端滑动卡接有气缸(205),所述气缸(205)位于第二滑槽(203)内侧,所述温度控制组件(2)底侧卡接固定有散热风机(206),所述散热风机(206)卡接于恒温箱主体(1)上侧,所述防尘通风口(202)通过散热风机(206)和连接通风口(105)内侧贯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隔热板(201)一侧卡接固定有加热管(208),所述加热管(208)位于两个第一隔热板(201)之间,一个所述第一隔热板(201)后端卡接固定有滑块(207),所述滑块(207)滑动卡接于第一滑槽(108)内侧,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贴合于恒温槽(106)内壁和吸附板(109)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302)内侧滑动卡接有伸缩管(304),所述定位支撑架(302)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隔热支撑杆(305),所述隔热支撑杆(305)底端卡接固定有永久磁铁(306),所述永久磁铁(306)贴合于吸附板(109)上侧,所述定位支撑架(302)上侧两端皆卡接固定有定位夹板(303),所述定位夹板(303)挤压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组件(301)后侧两端卡接固定有吸盘(307),所述吸盘(307)吸附固定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所述第二测温探头(308)贴合于锂电池主体(3)前侧。
CN202321328473.5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Active CN219811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473.5U CN21981156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473.5U CN21981156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1565U true CN219811565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8473.5U Active CN21981156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1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6119U (zh) X射线衍射仪原位电池附件及加热冷却装置
CN104393223A (zh) X射线衍射仪原位电池附件、加热冷却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9811565U (zh) 一种锂电池恒温箱结构
CN213009702U (zh) 一种感染科检测样本采集箱
CN210868431U (zh) 一种一体化透镜背光光源电源模块保护壳
CN203719970U (zh) 颗粒物采样器
CN112763961B (zh) 一种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误差校正设备及其方法
CN201837454U (zh) 一种恒温积分球装置
CN202548301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测试用恒温装置
CN209544463U (zh) 一种调频电池箱
CN207938418U (zh) 一种带双散热系统的变压器外置壳体
CN217936296U (zh) 一种电子工业用机柜
CN216215924U (zh) 一种用于低电压分布式电源调控采集装置机箱
CN206906355U (zh) 一种用于空气环境污染监测设备
CN220023406U (zh) 一种集成驱动与主控的基站变频器
CN209945949U (zh) 一种自动调温的pm2.5浓度检测设备
CN220674218U (zh) 一种自散热电能计量箱
CN218601437U (zh) 一种储能电池测试用电容量检测器
CN218567410U (zh) Led测试仪
CN214225307U (zh) 一种高效便携式充电桩检测装置
CN220584366U (zh) 一种锂电池测试用发热检测装置
CN215268984U (zh) 一种箱体式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CN214958088U (zh) 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组网装置
CN209344192U (zh) 风冷电池包托盘
CN214310383U (zh) 一种手持tvoc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